沈尹默《談書法》手稿欣賞

花开花落^

<h3>沈尹默(1883-1971),原名君默,字中、秋明,浙江湖州人。著名的学者、诗人、书法家、教育家。是周恩来总理任命的中央文史馆副馆长,创建了新中国成立后第一个书法组织--上海市中国书法篆刻研究会,为祖国文化事业的繁荣,尤其对中国书法艺术和理论,作出了卓越的贡献。</h3> <h3>沈尹默出生于陕西兴安府,原籍浙江吴县。早年留学日本,后任北京大学、中法大学教授,北平大学校长等职。晚年主持上海新书法篆刻研究会,致力于书法教育,被后人尊称为现代帖学的启蒙者和开派人物。他是我国杰出的学者、诗人、书法家。抗战胜利后沈氏卜居上海,以鬻字为生,自甘清贫,足见沈氏之高风亮节。</h3><h3><br></h3><h3>沈尹默先生的祖父、父亲皆擅书法,幼年起便耳熏目染,并在其父的指点下学书。当时多临摹黄自元《泉铭》,叶蒸田刻《耕田馆帖》,不知不觉误入甜俗习气一路。当年陈独秀在上海观看到沈氏书法后,曾当面指出,“你写的一首诗,诗很好,字则其俗在骨。”一个“俗在骨”里,犹如当头一棒。沈氏后来回忆说:“我初听了,实在有些刺耳,继而细想一想,他的话很有理由,我是受过了黄自元的毒,再沾染上一点仇老(仇涞)的习气。那时,自己既不善于悬腕,又喜欢用长锋羊毫,更显得拖拖沓沓地不受看。”</h3><h3><br></h3><h3>民国初年,书坛就有“南沈北于(右任)”之称。著名文学家徐平羽论及沈氏之书法艺术成就,评论说:“超越元、明、清,直入宋四家而无愧。”谢稚柳教授认为:“数百年来,书家林立,盖无人出其右者。”林尹先生赞沈氏书法云:“米元章以下”。台湾大学傅申教授评曰:“楷书中我认为适合他书写的,还是细笔的楮楷,真是清隽秀朗,风度翩翩,在赵孟頫后,难得一睹。”陆维钊教授评沈氏书法云:“沈书之境界、趣味、笔法,写到宋代,一般人只能上追清代,写到明代,已为数不多。”&nbsp;</h3><h3><br></h3><h3>发表于1952年的《谈书法》一文,系统地阐述了书法的发展演进和书写实践,从文中可以看到沈氏楷书从北碑、唐晋风格的演进直到形成个人独特风格的过程。以下为沈尹黙先生用小楷书写的《谈书法》全文,乃为学书者临摹之优秀范本。&nbsp;</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