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之“端午节”

良子

<h3>  2019年6月6日,蓬莱市第二实验小学西校区一年级112班的小同学们进行了一次观古知今——“端午节的由来”为主题的研学活动。</h3> <h3>  到达活动开展场所后,首先由曲恩熙妈妈为大家精彩地讲解了“端午节”的由来!</h3> <h3>  端午节,为每年农历五月初五。据《荆楚岁时记》记载,因仲夏登高,顺阳在上,五月是仲夏,它的第一个午日正是登高顺阳好天气之日,故五月初五亦称为“端阳节”。此外端午节还称“午日节、五月节、龙舟节、浴兰节、诗人节”等。</h3> <h3>  端午节是流行于中国以及汉字文化圈诸国的传统文化节日。 端午节起源于中国,是古代吴越地区(长江中下游及以南一带)崇拜龙图腾的部族举行图腾祭祀的节日,在农历五月初五以龙舟竞渡形式举行部落图腾祭祀的习俗之说。战国时期的楚国(今湖北)诗人屈原在该日抱石跳汨罗江自尽,统治者为树立忠君爱国标签将端午作为纪念屈原的节日;部分地区也有纪念伍子胥、曹娥等说法。 端午节与春节、清明节、中秋节并称为中国民间的四大传统节日。自古以来端午节便有划龙舟及食粽等节日活动。自2008年起,端午节被列为国家法定节假日。2006年5月,国务院将其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9年9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审议并批准中国端午节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成为中国首个入选世界非遗的节日。</h3> <h3>  听完了曲妈妈精彩的讲解,我们进入下一个更加期待的环节——包粽子!</h3><h3> 为了组织好这次研学活动,曲恩熙妈妈与姥姥为同学们精心挑选了优质的糯米、粽子叶、大红枣、鸡蛋等新鲜食材,以便于孩子们在了解历史的同时,学会包粽子的技能。</h3> <h3>  传授我们包粽子技巧的老师是曲恩熙妈妈的妈妈——曲恩熙的姥姥!</h3><h3> 姥姥按照边讲解边示范,先分解后连贯的顺序,将她老人家包粽子技能的要领无私的传授给孩子们,孩子们听得兴趣盎然,跃跃欲试!</h3> <h3>  孩子们围成一个小圈子,开始交流姥姥教授技能后的心得!</h3> <h3>  孩子们听完姥姥的讲解与示范,交流完心得体会后,在家长的辅助下开始尝试着包人生中的第一个粽子——献给爸爸妈妈的粽子,感恩的粽子!</h3> <h3>  孩子们在老师的教导下,家长的辅导下,包起粽子来也是有模有样的!</h3> <h3>  看!</h3><h3> 这是我们红色一队杰出成果的展示!</h3> <h3>  这是我们白衣天使与美女大队的成果展示!</h3> <h3>  在孩子们辛勤劳动的过程中,恩熙姥姥开始把孩子们的劳动成果带入作品制作的最后一个环节——烹煮!</h3><h3> 最下层摆的是香糯的粽子,中间用蒸屉隔开,摆满新鲜的草鸡蛋,然后加入生命的源泉,盖上锅盖,鼓动风箱,开始了由糯米向香糯粽子的美妙转变。</h3> <h3>  时光匆匆!经过近一个小时在大锅里的翻江倒海,糯米们完成了最后的转变,变成粽子出锅喽!这里有我们包的甜甜的大枣粽子,也有明轩爸爸带来的鲜鲜的鲜肉粽子和蛋黄粽子,品尝自己的劳动成果,味道真的很美,很妙,孩子们享受这个过程!</h3> <h3>  将一小块分割好的粽子放入口中,口腔中充溢着糯米香糯的味道,唇齿留香!</h3><h3> 尝一口新鲜出炉的鸡蛋,里面包含着糯米的香糯、竹叶的清香,最主要的是没有丢失属于自己的味道!</h3> <h3>  品尝完香糯的粽子,我们开始佩戴充满祝福与希望的配饰——由思含妈妈亲手制作的“五彩线”!</h3> <h3>  五彩缕也有叫“五色线”、“朱索”、“百索”等,是端午节必备的物品。“五色线”的五种颜色从阴阳五行学说上讲,分别代表木、金、火、水、土。同时,分别象征东、西、南、北、中,蕴涵着五方神力,可以驱邪除魔,祛病强身,使人健康长寿。五彩线佩戴时是男左女右,既可以系在手脖上,也可以系在脚脖上,里面包含着长辈对晚辈的殷切祝福与希望!</h3> <h3>  当时间的沙漏漏下最后一粒沙粒,金子的本色才会如此灿烂;当贝壳的泪痕划过最后一瞬,珍珠的色彩才会如此耀眼。</h3><h3>  现如今,西方的万圣节、圣诞节人人狂欢,而中国的重阳节、端午节无人问津,现在的孩子们已经离中国传统文化核心越来越远了!</h3><h3> 正因如此,我们要带着自己的孩子重拾经典,传承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因为它是我们共同保护,共同继承的使命,更是我们积蓄民族智慧力量,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力量的关键!</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