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这是肃南裕固族自治县的一块飞地,属县辖内的一个镇一一叫皇城镇。它南与青海省门源县毗邻,北接永昌县、武威市,东连天祝县,西靠山丹军马场,东西长约95公里,南北宽约72公里,总面积约6840平方公里。镇政府所在地四面环山,恰似一个小聚宝盆,东大河水昼夜不息从盆地中自西向东流过。据蒙古史料记载,13世纪时蒙古王阔端(后裔被封为永昌王)在这里建立了一座城都,蒙古语名称叫“夏日斡尔朵”,即“黄宫”、“黄城”之意,后来逐渐讹写为“皇城”。所以,这个“皇城”与中国历史上任何皇帝和其居所都扯不上。</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除了讹传的“皇城”,这里还有一个美好的名字叫“夏日塔拉”,在裕固族语中的意思是“金色草原”,从人们这一亲切的称呼中,其秀美壮阔的景色便可见一斑。尤其是到了夏季,草原上盛开的各类各色花朵便会将一幅宛如梦境般美丽的画面呈现在人们的眼前,使人留连往返,不忍离去,难怪这里被《中国地理杂志》评为“全国最美的六大草原”之一。</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本人在年不更事的时侯和姐姐随工作调动的父母从嘉峪关到皇城区(后撤区建镇),在此后的几十年,相继有了三个弟弟两个妹妹,我们姊妹们的青少年时期都是在这里度过的。所以,这里是我们的第二故乡。</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一个人,不论一生职位多么显赫,无论走的多远,坐的多高,故乡都是一生萦绕心头的念想,是一辈子挥不去忘不掉的挂记。伟大圣贤是这样,英雄豪杰是这样,达官贵人是这样,作为一个普通人也是这样。故乡,在任何人面前和心底都是平等的存在,尽管每个人的故乡不同,或有富庶与贫瘠之分,或有锦绣与土幔之别,但对故乡的情感,对故乡的恋眷,对故乡的挚爱却如刀凿斧刻一般,留下的记忆是终身难以忘怀的。</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虽然由于工作原因,我和姊妹们都先后离开这里了,但是这里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一沟一壑,还有裕固族同胞的勤劳、善良、朴实、热情、好客等诸多优秀品质都给我们留下了难以磨灭的记忆。尤其是皇城滩优美的草原风光,既使不亲临其境,像黑山、汽路沟、北极沟、驼驮脖子、东顶、苗儿沟、百花掌、一颗树、十佛崖等周边这些地名都仍然如数家珍、记忆犹新。</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夏日塔拉宫</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修建于七十年代的吊桥</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曾经北峰(我家所在队)、北极两个生产队(村)的平房逐渐被一幢幢楼房所替换。</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远处,隐约看到的土筑方城就是“皇城”遗址,在皇城镇政府对面东大河南岸。</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皇城在元代以前并不叫皇城,而是称为苕鑋,属武威郡的属县番禾县(今永昌县)管辖。元代这里曾一度是永昌王只必帖木儿的封地。只必帖木儿是元太宗窝阔台的孙子、阔端的儿子。阔端当时坐镇凉州,他的三儿子镇守永昌,于元世祖至元九年(1272年)十一月“诸王只必帖木儿筑新城,赐名永昌府”。据乾隆《永昌县志》卷二载:皇城,以其僭故,今从黄字。城南距一舍避暑宫,其方址犹可识。”可知皇城原为永昌王只必帖木儿筑的牧马城和避暑宫。</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皇城分南、北两城,两城相距200米,城垣坐北向南,都系夯土版筑而成。南城城垣较为完整,呈长方形,东西长320米、南北宽300米,面积9.6万平方米。城门开在南垣正中。据考古专家调查,南城是一个城防结构复杂的军事防御建筑,在城垣的东、北、西三面各筑有马道5个,间距40米;南垣筑马道4个,城四角筑方形角墩。在城的周围设有护城河两道,在两河之间四面又各筑5个高大的墩台,构成了古城森严的军事防御体系。在城内北面有一平面呈“工”字形的建筑遗址,遗址高出地面1米,南北长68米,地上遗存有不少的红绿琉璃瓦当、瓦件片、鸱吻、砖块等建筑构件;遗址的后部发现4个直径70厘米雕凿精致的石柱础。经专家调查,这原是一处建有前厅、过道长廊、后殿的元代建筑遗址。如今,遗址上枯草萋萋,一片苍凉,已失去皇家昔日避暑宫城的威严与华丽。</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北城城垣呈方形,垣每面长395米,面积23.5万平方米。南垣正中辟门,城内东北又以南北长260米、东西宽11.5米的面积筑有城垣,其内东、西又筑一墙相隔。城内无建筑遗迹。此城乃是只必帖木儿的牧马城,现城垣多已坍塌,呈土棱状,时隔700多年,早已沦为牧场。据清代《嘉庆重修一统志》记载:元代永昌王在今皇城建立的古城又叫鄂尔多古城,“乾耳朵”、“鄂尔多”,蒙语都为宫殿之意。《永昌县志》记载:元末,永昌王偕嫔妃到皇城避暑,永昌城内发生兵乱,王妃娘娘病故后,因兵乱道路不通而未能归葬,就葬在皇城境内,永昌王死后也葬在这里。皇城遗址已经于1981年9月10日被甘肃省人民政府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两城腑瞰</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日新月异的镇貌变化</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无人机镜头下的高原小镇</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呈现在眼前的这条道路经永昌县新城子镇连接213国道和G30高速。</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座落于镇政府旁的德聚寺为信教群众提供了便利。</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八十年代在东大河上建成的水库,不仅为镍都金川提供了充足的水源,也有效改善了皇城镇周边的生态环境,更成了一道靓丽的旅游景观。</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虽然离开这里几十年,但昔日的一些人、一些事、一些场景愰如昨天,历历在目。当时的区公署所在地及北峰、北极两个村的民居现已被幢幢楼房所取代,唯一一条沙石路街道也早已变成宽敝的柏油马路,马路两边宾馆、酒店、银行、通讯等机构设施,在城市里有的这里基本都有,昔日逐水草而牧的牧民群众也已住进政府统一修建的安置楼房,交通工具也普遍由过去的骑马牛驮,变成了汽车摩托,站在街边不时风驰电掣的汽车和轰鸣而过的摩托,使人瞬间忘记置身在一个高原小镇……小小皇城镇的变化正是改革开放四十年祖国繁荣昌盛的缩影。正是对这片热土深深的眷恋,在国庆七十周年来临之际,把平时收集到摄友们和本人拍摄的皇城镇所在地四季风光编辑成“皇城春秋”美篇,以表达对第二故乡的一片赤子之心。衷心的祝福皇城人民幸福安康!祝福祖国繁荣昌盛!</b></p><p class="ql-block"> (联社编辑制作,本篇中部分文字摘编自网络)</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