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钢市人民医院]下乡支农送技术——记第二次使用肺表面活性物质

小笨

<h3><br></h3><h3>中文名:肺表面活性物质</h3><h3>外文名:pulmonary surfactant</h3><h3>分布:肺泡液体分子层表面</h3><h3>作用:降低肺泡表面张力</h3><h3>介绍:肺表面活性物质(pulmonary surfactant,PS)是由II型肺泡上皮细泡合成和分泌的一种磷脂蛋白混合物,主要由70%~80%的磷脂、10%的蛋白质和10%的中性磷脂组成。肺泡表面活性物质是对新生儿正常肺功能的维护起着重要的作用,其主要作用是降低肺泡液气平面的张力、防止呼气末肺塌陷,四种表面活性物质蛋白(pulmonary surfactantprotein,SP)在肺表面活性物质功能和代谢上起着重要的作用。</h3> <h3>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又称新生儿肺透明膜病。指新生儿出生后不久即出现进行性呼吸困难和呼吸衰竭等症状,主要是由于缺乏肺泡表面活性物质所引起,导致肺泡进行性萎陷,患儿于生后4~12小时内出现进行性呼吸困难、呻吟、发绀、吸气三凹征,严重者发生呼吸衰竭。发病率与胎龄有关,胎龄越小,发病率越高,体重越轻病死率越高。</h3> <h3>小小33周的你,就患上了这个病,你是不幸的,也是幸运的,因为今年我们有了平顶山二院下乡支农的李建华老师。</h3> <h3>平顶山二院下乡支农李建华主治医师,亲自示范,步步指导,从用法到注意事项,到后期的观察,面面俱到。</h3> <h3>顺利插管,分体位用药,有了第一次的经验,第二次配合默契,合作无间。</h3> <h3>感谢🙏李建华老师,感谢🙏我们的新生儿团队!愿宝宝早日康复!</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