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小课题结题、评审报告会——三亚市育才中心学校

李敏

<h3>2019年6月5日上午9:00在育才中心学校综合楼一楼会议室举行“2019年小课题结题、评审报告会”</h3> <h3>出席本次会议的专家团队有:董惠荣(育才中心学校校长),刘赛英(育才中学校副校长),董海舰(育才中心学校副校长),倪媛媛(育才中心学校教导),杨贤锋(育才中心学校副教导),董诚渊(育才中心学校总务)。</h3> <h3>会议第一项:由各课题主持人进行课题研究汇报。先由语文组李天香老师进行汇报,他们小组研究课题是《农村小学语文高段学生课前预习方法的实践与研究》。</h3> <h3>从我校高段学生语文课前预习的现状开始说起,提出如何开展课题研究。指出课题研究必须从思想,方法,兴趣三个方面入手。经过四个月的努力大部分学生都能按照要求进行课前预习,少部分优秀的学生开始自主上网或看课外读物收集资料。</h3> <h3>英语组高怡凤老师汇报课题的进展情况。他们研究的课题是《农村小学中段英语课堂合作学习“优带差”方式的实践与研究》。在课题研究过程中遇到很多困难,例如在小组合作过程中,总有学生利用小组合作期间讲些无关课堂教学的话语,达不到有效合作的目的。针对这点专家团队倪媛媛教导提出指导意见:怎么合作?合作干什么?不要流于形式,要主题明确,要求清楚,教师要通过观察及时引导。</h3> <h3>刘赛英副校即是专家团队一员,又是课题主持人,现在由刘副校汇报他们小组的课研情况,研究课题是《农村小学低年级班级管理加星奖励办法的实践与研究》。通过刘副校的汇报,才知道原来“加星”机制可以运用得这么广泛:课堂纪律、教学、作业、卫生及个人行为规范等。这种管理办法最适合用于低段班级。经过一段时间的运用,课题实施班级的情况得到明显改善,从各个方面的管理中足以证明这种“加星”机制非常好,值得研究,值得推广!</h3> <h3>倪教导也是双重身份,由专家团的倪教导进行课题研究工作汇报。课题名称是《农村小学低年级日常数学作业规范书写的实践与研究》。规范学生作业书写情况是非常细化的问题,每个老师都在做,可没有上升到研究的领域及高度。单从这细微点出发,倪教导的研究就值得点赞。</h3><h3>经过这段时间的研究发现孩子们的作业有很大程度的改善,大部分孩子们已经达到课题研究的目的了。但倪媛媛教导还是有疑惑的,问题不在学生,而是:“在课堂上如何呈现课题研究成果?”专家团队董惠荣校长做出指导意见:“作业规范除书写格式外,还有作业形式。作业书写不仅体现在家庭作业上,还有课堂作业,课堂练习等。课堂之上书写的过程就可以提现课题研究成果。再将每次书写的作业拍照留存,进行比较。课题研究成果突显无疑。”</h3> <h3>双重身边的董诚渊总务开始汇报课题研究情况,他研究的课题是《利用敏特数学资源激发小学高段学生学习数学兴趣的研究》。通过董诚渊老师的汇报,我们不难发现这个课题研究是有很大难度的,而且在课题实施过程中,学生的学生状况不在教师的可控范围内。原则上是数学课,可实质上的是计算机课,学生上网玩游戏的可能性很大。所以专家团队建议将敏特数学换成大数据课堂效果会更好。</h3> <h3>最后由李敏老师汇报课题研究情况,她研究的课题是《小学中高段数学课堂运用分组分层评价体系的实践与研究》。经过半年的研究成果非常显著,孩子们学习数学的兴趣更浓了,成绩得到明显提高。李敏老师工作很扎实,研究手册如实填写完整。她研究的课题已经取得非常好的成效,多次下乡送教进行课题推广,深受广大教师好评。专家组成员经过评议后,宣布给予结题,被评为优秀课题。</h3> <h3>会议议程最后一项:董惠荣校长为课题汇报、评审工作做出重要指示。董惠荣校长指示如下:</h3><h3>1、所有课题的研究很有意义、有价值。希望各主持人坚持继续研究下去,做出成果;</h3><h3>2、课题研究是有路径可寻的:除了要定期开展研讨、交流,还要阅读大量书籍寻找理论支撑点,让各位老师的课题研究丰富起来;</h3><h3>3、小课题的研究要求一个“小”字,要精准到位,从小处着眼探索更多奥秘;</h3><h3>4、课题研究就是要见成效,必须收集、整理、存储更多研究过程中生成的图片和资料,及时形成文字版。有研究前后的对比检验效果才是最有力的佐证资源;</h3><h3>5、课题研究实则是自我提升的过程,指出当今社会不要拿书就能上课的“教书匠”,要的是研究型教师、学习型教师,这是教育发展趋势。所以,各位教师努力加油!期待各位成功转型!</h3>

课题

研究

育才

汇报

教导

作业

学生

书写

董惠荣

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