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忘初心 砥砺前行(101期二组第四周美篇)

<h3> 第101期二组 制作<br></h3> <h3>  京师广场的木铎坚毅耸立,传诵着师大百年风雨沉淀的故事。</h3> <h3>  我们穿梭在北京师范大学葱茏的林荫道上。心,十分宁静。</h3> <h3>  教育部101期全国小学骨干校长高级研修班第四周培训学习如箭一般飞过,快速划上了句号。</h3> <h3>  全班64位学员,或烟雨江南,或浩瀚中原,或大漠边关,或雪山高原……来自全国31省和新疆建设兵团的小学校长们,怀揣同一个梦想,为着同一份心愿,领悟“学为人师,行为世范”的教育真谛。</h3> <h3>  从素不相识到亲如家人,共同交流,共同探讨。</h3> <h3>  本周既有专家大咖的理论引领,又有名校的现场教学和小组沙龙,内容丰富,形式多样。</h3> <h3>  周一上午,听完中国有影响力的教育专家孙云晓教授《良好习惯缔造健康人格》的专题讲座,启发很大。</h3> <h3>  首先孙教授以当代孩子的特点开题,一语点破了信息时代下铸就的新一代孩子难教育的原因所在,紧接着给作为新时代背景下的教育工作者为把握好教育事业而提出几点建议。</h3> <h3>  第一,教育的核心是培养健康人格。孙教授从一个个教育失败的案例、一个个家庭血泪的教训中总结出衡量健康人格应有五个指标,就是爱心、责任心、信心、自制力以及抗挫力。</h3><h3> 第二,好的关系胜过许多教育。教育者与被教育者之间应该是相互尊重、理解、信任、帮助与学习的关系。</h3><h3> 第三,习惯决定命运。孙教授提出习惯培养的五个步骤应该是提高认识、明确规范、持久训练、及时评估以及形成环境。</h3><h3> 第四,儿童健康成长需要因性施教。</h3> <h3>  下午,毛亚庆教授为我们所作关于《新时代与好教育好学校》的报告,从历史的高度,时代的需求,通过“有没有”、“对不对”、“好不好”三个问题的整体关系辩证分析。</h3> <h3>  由对好教育的新理解,从而也引发了好学校的重新定位——从人和社会相互影响的角度,提出了要从“机械聚合”到“生命机体”的核心理念。新教育质量就是要培养人的关键能力。</h3> <h3>  最后,毛教授还是归结到“立德树人”问题,我们校长需要强化国家意识和社会担当,每一个人都是“剧中人”,做到守土有责,守土负责,守土尽责。</h3> <h3>  周二上午,分组开展以《培育学校文化品格与引领学校特色发展》为主题的沙龙活动。</h3> <h3>  各活动现场讨论激烈,让大家开拓了眼界,有了新的经验可以借鉴,对今后的教育管理有极大的帮助。</h3> <h3>  下午,全班集体活动,学员们都纷纷展示才艺,在班委组织的舞台上大放光彩。</h3> <h3>  大家共同唱响《我和我的祖国》,用最真诚的歌声,唱出对祖国的热爱与祝福,抒发着每一位学员心中深藏的骄傲与自豪,将本次活动推向了高潮。</h3> <h3>  活动最后,大家共同宣读《教育部第101期全国小学骨干校长高级研修班宣言》</h3> <h3>  周三上午,全班一早奔赴光明小学现场学习。</h3> <h3>  最后,廖文胜校长为我们分享《光明教育:以德为先,以学生为本》。</h3> <h3>  廖校长是学者型校长,他语言平缓,以自己对教育的独特理解引领光明小学这所第一梯次的京城名校“小步舞蹈”。</h3> <h3>  光明小学之所以获得社会各方面的认可,就是学校坚持以德为先,坚持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同时学校特别注意学生的身体健康。学校在教学的管理上特别注意拓展光明课堂空间的实践,以进一步提高教育教学水平。廖校长乐于与教育的先贤哲人对话,与当今的教育大师们对话,这种对话让教育本身超越了世俗。</h3> <h3>  下午,全班学员参观了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h3> <h3>  一段岁月,波澜壮阔,刻骨铭心。一种精神,穿越历史,辉映未来。</h3> <h3>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内一幅幅照片、一件件文物和一处处复原景观重重地撞入了我们的内心,丰富的史料真实再现了中国人民同日本侵略者进行英勇斗争的光辉历程与艰苦卓绝的抗战之路。</h3> <h3>  前世不忘,后世之师。奋发图强,坚定意志。</h3> <h3>  周四上午,苏君阳教授做了题为《学校管理创新:理念与方法》的报告。</h3><h3> 苏教授认为管理不在于管住,而在于创新,风趣幽默的语言引起学员的共鸣。苏教授以北京十一学校和杜郎口中学这两个学校的改革创新为例,从何谓学校管理创新、学校管理创新的意义、如何实现学校管理创新、学校管理创新应注意的主要问题等四个方面展开讲述,旁征博引,条例清晰,引发学员对教育创新的理解和思考。</h3> <h3>  下午,来自浙江湖州的闵华校长作课前分享《未来正来 静待花开》</h3> <h3>  赵春明教授为我们作了《我国宏观经济形势分析与政策基本走向》的专题报告。</h3> <h3>  赵教授把我们的视野和思维置于一个时代经济发展的大背景下,从宏观的经济学视角引向教育的根本应对之策,指出我们需要从提升“核心竞争力”,注重长期性的效益,注重人力资源开发。</h3> <h3>  赵教授诙谐幽默,智趣横生,用经济学的视角打开了我们对教育认识的另一种视野。</h3> <h3>  晚上,101期学员、浙江省特级教师、浙江省名师、浙江省杭州市卖鱼桥小学校长罗才军专题报告分享:《未来已来》</h3> <h3>  最后,书记吴天书深情感悟:我们拿着望远镜寻找的不是对手,而是榜样。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何以成为榜样?好学者!厚积薄发者!千锤百炼者!何以成为榜样那样?好生读书!好生写作!好生上课!何以成为最好的自己?尊重生命!珍惜时间!勤耕不辍!感谢罗校长成全国培精彩,成全夏日一半的美好!</h3> <h3>  参加“教育部101期全国小学校长高级研修班”学习,如同一位行走在沙漠的旅者走进了茂密的丛林,遇见了甘甜的清泉,内心涌动的是感激,是惊喜。培训形式起点高、视野阔、内容实,为全体学员的自我发展指明了方向。</h3> <h3> 教育永远在路上,第101期全体学员定当不忘初心,砥砺前行,用爱撑起教育的蓝天!</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