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研朝夕凝至巧,惠至方寸便自渡

小小心愿

<h3>  从文艺青年到学术中坚,从白衣飘飘的少女到细致入微的母亲,王琼老师用十六年的时间在青葱岁月中留下了 她在中华路小学的成长足迹。 </h3> <h3><font color="#ff8a00"><b>一、深学博采、互学,夯实教学能力</b></font> 从教学新手成长为教研能手,王琼老师是数十年磨一剑,其间的桩桩件件都历历在目。读书摘抄,案例品析、讨教经验,这方方面面学到的经验让王琼老师至今都感慨万千。刚上班时,王老师全力抓教学,她便在多种教学书刊上如饥似渴的汲取养料。那时候不是每个办公室都配备了电脑,对于王老师来说,阅览室就是她的宝地,每每空堂,她总会抱着一个笔记本去学习、摘抄,累积下来都有厚厚的几本,这也是她最宝贵的财富。不论是自己的课还是他人的优课,每一篇优秀的教案,每一个细节的处理方法,每一处教书心得,都成了她学习的范例。她还利用学校各种教研活动,向优秀教师、老教师学习他们的真知灼见。虽然是摸着石头过河,步履蹒跚,但是稳扎稳打,脚步坚实。 </h3> <h3><font color="#ff8a00"><b>二、精研内收、外放,领航组内研教研</b></font> 王琼老师入职虽有十六年,但是始终在中低年段担任教学工作,这让她的教学研究更加的精细深入了。每一次的磨课都是一次蜕变和成长。为了备好一节课,苦苦思索,备教材,备学生,多少次备好,又多少次推翻,直到满意为止;为了上好第二天的课,夜深人静时,我还在对着墙壁一遍又一遍“试教”。 她把自己的每一节课都当作公开教学准备,超越自己,她总是暗暗地跟自己较着劲。“要上,就要上得好!”那对于她那真是一段难忘的岁月!一次次备课,一遍遍试讲,一次次修改,她仿佛是一只春蚕在经历着人生的蜕变,“痛苦并快乐着”是她真实的心境写照! 后来,王老师开始担任中年级的语文教研组长,对中年段的研究站在了新的高度上,同时也获得了更多的锻炼机会,如外出学习,“走出四合院,才知天地宽。”专家的讲座、课例展示,使书里的知识形象地展示在她眼前,学习起来更加得心应手。这些都为组内的教学研究提供了助力。 随着学校发展壮大,年轻老师较多,为了帮助年轻老师迅速成长,学校拟定来了“师徒结对”的计划,王琼老师也当仁不让地承担了师傅带徒弟的重任。组内研究课,她先示范;评课议课,她带头发言;磨课研课,她倾囊相授;面对新手,她的课堂随时开放。组内年轻老师跟班学艺,专业发展得到迅速提升。领航新手,同伴互学,这也让王老师的教研水平迈上了新台阶。<br></h3> <h3><b><font color="#ff8a00">三、活教——共学,同玩,打造趣味课堂</font></b> 王琼老师在课例研究中就像一位魔法师,识字课、阅读课、文言文、口语交际,不论什么课型,她总是花样百出,玩转自如。在低年级的识字研究课上,她用归类识字法让学生了解形声字的特点,然后现场玩转盘游戏让学生举一反三活学活用,扩大了识字量;他在口语交际课上,让学生用小组合作汇报的方式讲述各自名字蕴含的故事。印象最深的是在《中国美食》一文中,王老师竟然让学生们点菜识字、报菜名分类,学做菜解方法,一整堂课下来,学生都趣味盎然的活动者。原来语文可以这么有趣!王琼老师的语文课总是让人耳目一新,她主张的“课堂活动话,学习游戏化”课堂形式研究与我们学校“60+90”的课堂活动评价标准不谋而合。在与学生共同活动、一起玩耍的过程中,用润物细无声的方式教会了学生学习的方法,同时又打造了自己独有的趣味课堂,这也正是王琼老师的智慧所在。 </h3> <h3>  学无涯,研无涯,教更无涯。几番琢磨方成器,埋头苦耕自有功。十六年年如一日,她以学促学,以研定教,为中华路过去的历史打基础,为新中华路的发展添动力,最美教师,当之无愧! </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 ">【撰稿:杨明】</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