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今天大一班上了一节特殊的课,那就是向小朋友们讲述端午节,看老师是怎么讲的吧!</h3> 端午节的由来 <h3>端午节,为每年农历五月初五。据《荆楚岁时记》记载,因仲夏登高,顺阳在上,五月是仲夏,它的第一个午日正是登高顺阳好天气之日,故五月初五亦称为“端阳节”。此外端午节还称“午日节、五月节、龙舟节、浴兰节、诗人节”等。端午节是流行于中国以及汉字文化圈诸国的传统文化节日。 端午节起源于中国,是古代吴越地区(长江中下游及以南一带)崇拜龙图腾的部族举行图腾祭祀的节日,在农历五月初五以龙舟竞渡形式举行部落图腾祭祀的习俗之说。战国时期的楚国(今湖北)诗人屈原在该日抱石跳汨罗江自尽,统治者为树立忠君爱国标签将端午作为纪念屈原的节日;部分地区也有纪念伍子胥、曹娥等说法。 端午节与春节、清明节、中秋节并称为中国民间的四大传统节日。</h3> 端午节的地位 <h3>自2008年起,端午节被列为国家法定节假日。2006年5月,国务院将其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9年9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审议并批准中国端午节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成为中国首个入选世界非遗的节日。</h3> 端午节的习俗 <h3>时至今日,端午节仍是中国人民中一个十分盛行的隆重节日。</h3><h3>过端午节,是中国人二千多年来的传统习惯,由于地域广大,民族众多,加上许多故事传说,于是不仅产生了众多相异的节名,而且各地也有着不尽相同的习俗。其内容主要有:"女儿回娘家,挂钟馗像,迎鬼船、躲午,帖午叶符,悬挂菖蒲、艾草,游百病,佩香囊,备牲醴,赛龙舟,放风筝,比武,击球,荡秋千,给小孩洗苦草麦药澡,涂雄黄,饮用雄黄酒、菖蒲酒,吃五毒饼、咸蛋、粽子和时令鲜果等等。" </h3><h3>本来是夏季的一个驱除瘟疫的之季度,从这一天必不可少的祛病防疫活动,逐渐演变为吃粽子,赛龙舟,挂菖蒲、蒿草、艾叶,薰苍术、白芷,喝雄黄酒。从春秋战国至今,端午节已在民间传承两千多年。端午节的由来说法甚多,各地过法虽不尽相同,但包粽子、划龙船是普遍习俗。</h3> <h3>1.吃粽子</h3> <h3>2.赛龙舟</h3> <h3>3.挂艾草</h3> <h3>4.挂香袋</h3> <h3>5.吃咸黄蛋</h3> <h3>6.喝雄黄酒</h3> 做手工粽子 <h3>大一班小朋友听了老师讲的端午节,很是激动,于是让他们做“手工粽子”,让我们来看看他们怎么做的吧!</h3> <h3>终于做好了!太不容易啦!</h3> <h3>快来看我们大一班手工粽子大合影呀!</h3> 端午节安全注意事项 <h3>端午节安康!</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