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1> 今天是六月七号,阴历五月初五。也是我们汉族人的端午节。远在万里之外的我还是特别想家的,特别想那散发着粽叶清香的粽子。那用筷子🥢一戳滋啦一声冒出油来的咸鸭蛋,那甜而不腻的绿豆糕……</h1> <h1> 在"年味"、"节味"日渐淡薄的今天,我们南京人的节日气氛还是很浓的。门前悬挂艾叶、线网兜起咸鸭蛋、挂在胸前的香袋、小脚四角粽子,无不透露出浓浓的端午节味……</h1><h1> 饭桌上一定会有南京特有的五红的菜肴:烤鸭、苋菜、红油鸭蛋、小龙虾和黄鳝。</h1> <h1>小龙虾是南京人挚爱👍</h1> <h1> 还清楚的记得小时候,端午这天妈妈会把咸鸭蛋放进煮粽子的锅煮熟。把熟鸭蛋放进五彩的兜里挂在胸前。村里的娃每人都挂一个,一直到晚上都舍不得吃……</h1><h1> 那一根根彩线编的是一种情愫,系的是一份牵挂……</h1> <h1>就在我们还念想家乡的粽子的时候,维吾尔族,哈萨克族、回族等少数民族正在过他们的肉孜节,也就是他们的小年。</h1><h1> </h1> <h1> 有幸的是跟着叶老师,走进学生家,过了一次肉孜节!</h1> <h1>叶老师还给孩子们带来了粽子👍</h1> <h3></h3><h1> 伊斯兰教规定,每年教历9月定为斋月。为什么要封斋呢?穆罕默德40岁那年(希吉来历九月),真主把《古兰经》的内容传授给了他。因此,视这个月为最尊贵、最吉庆、最快乐的月份。为了表示纪念,就在九月封斋一个月。
封斋月,并不是一个月不吃不喝。而是要求每个穆斯林在黎明后至落日前的时间里, 戒饮、戒食……其目的是让人们在斋月里认真地反省自己的罪过,使经济条件充裕的富人,亲自体验一下饥饿的痛苦心态。<br></h1><h3></h3> <h1> 一个月结束后即为开斋节,开斋节就是他们的肉孜节。肉孜节一般为期三天。第一天从拂晓开始,家家户户都早早起来,打扫室内室外、院内院外、巷道厕所,给人以清洁、舒适、愉快的感觉。成年回族穆斯林都要洗大净,沐浴净身。</h1> <h1> 男女老少都换上自己喜爱的衣服,孩子也都把脸洗得干干净净,头发梳得光光亮亮的。然后去亲朋好友家拜年!</h1><h1> </h1> <h1> 他们的拜年也就是去亲朋好友家坐坐,喝点奶茶,吃点点心🥧聊聊天……</h1> <h1> 点心中不能缺少的是馓子和油香之类食品……<br></h1> <h1> 这种风俗,追根溯源,其中还有一段传奇故事:相传,伊斯兰教先知穆罕默德圣人在一次战斗胜利后,凯旋归来时,穆斯林们争先恐后地邀请他到家做客,可穆罕默德圣人没有到富人家赴宴,却到了一位非常贫困的穆斯林老人家做客,而老人也没有美味佳肴招待穆罕默德圣人,只能端出了油汪汪、香喷喷的“油香”让其品尝,穆罕默德圣人高兴的用右手撕了一块吃了,其余的分给了围观的小孩。</h1><h1> 现在他们在吃油香时还保留着用右手撕开吃的习惯。<br></h1> <h1>维吾尔族的馓子</h1> <h1>回族的馓子</h1> <h1> 图中间的维族小姑娘叫热孜亚,是叶老师的结对子学生。旁边的是她的妈妈和弟弟。</h1><h1> 弟弟只有六岁,腼腆懂事。忍不住几次搂住他👍</h1> <h1> 出了热孜亚家门又受到回族朋友小马的邀请,尝了他家的红烧牛肉,那味道👍👍👍</h1><h1> </h1><h3> </h3> <h1> 牛肉的味道还留在嘴边,小马的朋友又邀请我们去他家尝尝他妈妈做的粉汤。</h1><h1> 这是一位了不起的回族妈妈,养育四个孩子,培养成三个大学生,一个留学生👩🎓👨🎓<br></h1> <h1>这些都是她自己做的点心🥧</h1> <h1>香豆子饼<br></h1> <h3>油香</h3> <h1> 喝一口粉汤,咬一口生的皮芽子(洋葱)。那味道不是一般的鲜!</h1> <h1> “五月五日午,赠我一枝艾”融进爱国意思的端午节遇见了铭记感恩的肉孜节……</h1><h1> 这两个不寻常的节日让我真正感受到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让我体会到少数民族的淳朴热情,让我看见了不是文字表述而是心心相连,手手相牵的民族团结一家亲……👍👍</h1> <h1> 粽子遇见了油香,不一样的节日却是同一样的味道……</h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