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1> 端午粽子情</h1><h3></h3><h3> 何才华
</h3><h3> 五月石榴花正红,师生齐聚情意浓。
</h3><h3> 糯米簝叶包成粽,校园欢歌话重重。
</h3><h3> 棱角分明含深意,红枣香甜透心中。
</h3><h3> 细嚼方觉用料精。化作力量如飞龙。</h3><h3> 2019.6.6</h3> <h3>端午节与春节、清明节、中秋节并称为中国民间四大传统节日,端午节。又称端阳节、重午节、龙舟节、龙日节、正阳节、浴兰节、天中节等等,是中国民间传统节日。端午节源自天象崇拜,由上古时代龙图腾祭祀演变而来。端午节起源涵盖了古老星象文化、人文哲学等方面内容,蕴含着深邃丰厚的文化内涵。端午节在传承发展中杂揉了多种民俗为一体,节俗内容丰富,扒龙舟与食粽是端午节的两大礼俗,这两大传统礼俗在中国自古传承,至今不辍。</h3> <h3> 端午节,起源于中国,传说战国时期的楚国诗人屈原在端午抱石跳汨罗江自尽,后来人们亦将端午节作为纪念屈原的节日;也有纪念伍子胥、曹娥及介子推等说法。总的来说,端午节起源于南方沿海一带先民的龙图腾祭祀,注入夏季时令“祛病防疫"风尚,把端午视为“恶月恶日”起于北方,附会纪念屈原等历史人物纪念内容,最后形成如今端午节文化内涵</h3> <h3>工作人员忙忙碌碌包粽子。</h3> <h3>师生一起体验,其乐融融!</h3> <h3>老师动手示范!</h3> <h3>加上红枣,香甜可口!</h3> <h3>讲解要领!</h3> <h3>满满的粽子情!</h3> <h3>开开心心吃粽子!</h3> <h3> 端午文化在世界上影响广泛,世界上一些国家和地区也有庆贺端午的活动。2006年5月,国务院将其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自2008年起,被列为国家法定节假日。2009年9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批准将其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端午节成为中国首个入选世界非遗的节日。</h3><h3> 为了欢庆这具有历史意义的传统节日,曾溪镇中心小学全体师生欢聚一堂包粽子,共话佳节,其乐融融。</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