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1>今年五月,受朋友之邀,去了趟甘肃。行程是北京——敦煌——嘉峪关——张掖——兰州——沈阳。朋友定了行程、做了攻略,我乐得省心,轻松伴行。</h1> <h1>第一站是到莫高窟,景区把游客分成大约二十人左右的小组,由导游带领边走边讲解。</h1><h1><br></h1> <h1>远远看到这些整齐的建筑,还以为是宾馆,没想到这就是洞窟了。看样子这些年国家投入了很多钱,洞窟的保护真是不错。崖壁下半部分都用一种特殊的砂浆抹平、建了楼梯、加了护栏。既保护了洞窟,也方便游客参观。只是很难再体会到以前各代僧人在崖壁上开凿洞窟的艰辛。<br></h1><h1>百度资料:莫高窟,俗称千佛洞,坐落在河西走廊西端的敦煌。它始建于十六国的前秦时期(公元366年),历经十六国、北朝、隋、唐、五代、西夏、元等历代的兴建,形成巨大的规模,有洞窟735个,壁画4.5万平方米、泥质彩塑2415尊,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内容最丰富的佛教艺术地。</h1> <h1>洞窟内不许拍照,加上不懂艺术,那些不同时期的彩塑和壁画,凭脑袋也记不住什么。回来后印象最深的是对古人艺术水准的赞叹和宝藏丢失的无限惋惜!<br></h1><h1>百度资料:莫高窟开凿于敦煌城东南25公里的鸣沙山东麓的崖壁上。南北全长1680米,现存历代营建的洞窟共735个,分布于高15~30多米高的断崖上,上下分布1~4层不等。分为南、北两区,其中南区是礼佛活动的场所,各个朝代壁画和彩塑的洞窟492个,彩塑2400多身,壁画4.5万多平方米,莲花柱石和舍利塔20余座,铺地花砖2万多块。北区的243个洞窟是僧侣修行、居住、瘗埋的场所,内有修行和生活设施土炕、灶坑、烟道、壁龛、灯台等,但多无彩塑和壁画。</h1> <h1>南区有唐宋时代木构窟檐五座,这座是民国初重修的作为莫高窟标志的九层楼。</h1> <h1>相对于南区,北区这边很萧条,也没有开放。</h1> <h1></h1><h1>这是西千佛洞,是敦煌境内的又一处石窟,位于莫高窟和敦煌城的西端,故称西千佛洞。</h1><h3></h3><h3><br></h3> <h1>西千佛洞开凿时间没有详细记载,但艺术风格与敦煌莫高窟大致相同,里边的泥塑和壁画也同样精彩。只是在莫高窟的盛名之下,西千佛洞便被忽略了。不仅游人寥寥,政府也重视不够。如若不是自由行,我们也绝不会来这儿。</h1><h1>这里仅存有壁画和泥塑的洞窟就有476个,其中绝大部分是隋唐时期的,唐代就占了一半。</h1><h1><br></h1> <h1>这是敦煌影视城,也称敦煌古城,是1987年为中日合拍大型历史故事片《敦煌》而建。城内的建筑风格具有浓郁的西域风情,城内有五条主要街道,分别以唐宋时期西北重镇敦煌、高昌、甘州、汴梁、兴庆命名。街道两边寺庙、绸店、酒肆、当铺、驿馆等应有尽有,好像是原滋原味的。可是假的毕竟是假的,用来拍电影还行,参观起来就没啥意思了,因为是座空城,所有的铺子里都没有人。</h1> <h1>利用时间空档,还去了趟敦煌博物馆,真心为这样一个县级市的文化建设点赞!</h1> <h1>在敦煌市内河边散步,从里到外都清净。</h1> <h1>知道阳关,是因为唐代大诗人王维的千古绝句,“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想到阳关,满脑袋便只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雄伟景象。如今见到了阳关,不成想昔日的西域门户,竟是这般模样。</h1><h1>阳关,因坐落在玉门关之南而取名阳关。汉武帝时期,在河西“列四郡、据两关”,阳关即是其中之一。出敦煌向西,阳关和玉门关一南一北两大关隘,是古代兵家必争的战略要地。</h1> <h1>这是我们乘坐的带棚小驴车。</h1> <h1>那天,西北的风夹着沙砾直往脸上打,两个女同伴不想走过去,坐在驴车上远远的看着风景。</h1> <h1>阳关的尴尬在于闻关不见关,据说当地的有识之士正在提出建设方案,要恢复阳关昔日的辉煌,不知道能不能建出原滋原味的阳关来。</h1><h1>这是阳关烽燧,俗称烽火台,是阳关周边保存最完整、也是最高的一座烽燧。</h1> <h1>“你走你的阳关道,我走我的独木桥”,阳关道指的就是这里了。可以想见当年路上是怎样的车水马龙。</h1> <h1>这是途中遇到的一次几千人参加的穿越戈壁户外活动。</h1> <h1>我的同伴和穿越者聊天,很是佩服他们。</h1> <h1>在大漠中必须武装到牙齿。</h1> <h1>我们以敦煌为据点,租了辆车,看完了阳关,又去看玉门关、大方盘城、汉长城遗址、月牙泉、世界地质公园。</h1><h1>这是大方盘城,是汉代“昌安仓”遗址,在敦煌市城西北约90公里的戈壁滩上。位于小方盘城(汉玉门关)北约10公里处, 因比小方盘城大,故名大方盘城。</h1><h1>据考证,此城建于汉代,是一座储备粮秣的仓库。方城为夯土板筑,呈长方形,东西长132米, 南北宽17米,属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h1> <h1>城边的小河。大漠深处得见一清流,实属不易。</h1> <h1>来到西域,一定要有点女汉子的味道。</h1> <h1>这是在玉门关附近的汉长城遗址。</h1> <h1>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小方盘城就是玉门关,在敦煌的西北,阳关的正北。玉门关也没什么可看的了,只剩下远处那座不大的方方的土城和自己慢慢的回味。</h1> <h1>终于来到不可思议的月牙泉啦!来之前老伴儿一直说月牙泉没啥好看的,因此期望值特低。亲眼目睹,感觉完全不一样,多漂亮!多神奇!一湾清泉,鸣沙做伴,无论怎样风吹沙扬,永不干涸。这景色不止是美,还令人生出许多感动。</h1> <h1>沙山驼影。</h1> <h1><font color="#010101">先走近月牙泉</font></h1> <h1><br></h1> <h1>再登鸣沙山。</h1> <h1>看着并不很高的鸣沙山,登起来还是挺累的。两个女同伴一个根本没上,一个半途退下。</h1> <h1>这是滑沙板,工人们在我身边走过,心想他们真是不易。</h1> <h1><font color="#010101">在半山腰看月牙泉。</font></h1> <h1>登顶了!一个人站在鸣沙山上,久久不愿下山。</h1> <h1>光线不太理想,手机也不给力,这些都不影响我对月牙泉的喜爱。这不,傍晚为了看日落,又上了一次鸣沙山。</h1> <h1><font color="#010101">运气不太好,没见到沙山落日圆。</font></h1> <h1>去敦煌世界地质公园,赶的天儿更不好。魔鬼城里妖风四起,黄沙吹的人睁不开眼迈不动步。景区大巴拉着我们和另外两个游客,一站一站的跑,有的站下车,匆匆拍两张照片;有的站连车都没下,只想着快快离开这座魔鬼城。</h1> <h1>景区特别大,一路都是形态各异的雅丹地貌。这个景叫狮身人面像。</h1> <h1>金狮迎宾。</h1> <h1>一只孔雀</h1> <h1>西海舰队。</h1> <h1>离开敦煌,乘火车到嘉峪关。</h1> <h1>天下第一雄关。</h1> <h1>整个景区没有什么是原有的,让人少了许多兴致。</h1> <h3><font color="#010101">从嘉峪关再乘火车到张掖。</font></h3> <h1><font color="#010101">张掖的国家地质公园真是不虚此行,大自然让这儿的山川变得七彩斑斓。</font></h1> <h1><font color="#010101">我的手机实在是差点劲,同样的地方拍出的效果完全不同。恨得我回到沈阳立马将其淘汰。</font></h1> <h1>景区特别大,到各个看点都要乘大巴。</h1> <h1><font color="#010101">相比之下,张掖的冰沟丹霞要逊色一些了。</font></h1> <h1><font color="#010101">冰沟丹霞的特点与之前看过的世界地质公园差不多,只是那个在平地上,这个在山沟沟里。</font></h1> <h1>人们给各种形状的丹霞地貌起了形象的名字,这个景观叫卢浮宫。</h1> <h1><font color="#010101">行程结束,到兰州了。</font></h1> <h1>天下黄河第一桥——中山桥,1907年由德国人承建,至今已112年了。由于时间太久了,桥上已不允许汽车通行。</h1> <h1>这座白塔矗立黄河岸边的白塔山上。</h1> <h1>我和同伴在兰州道别,飞回家乡。</h1> <h1>对于自然风光,我更喜欢绿水青山和江南古镇。但这次大漠之旅,也感觉非常的值,尤其是朋友相伴而行,轻松又快乐!<br></h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