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为了迎接即将到来的端午节和父亲节,2019年6月6日,龚店镇中心小学二一班举行了“端午安康,浓情父亲节”班会活动。在同学们的期待中,班主任老师早早地准备好了黑板画。</h3><h3><br></h3> <h3>看同学们期待的小眼神</h3> <h3>老师为大家详细介绍了端午节的由来和习俗。</h3><h3>她说:端午节是咱们民族祖先留给我们的节日,有很深厚的传统文化底蕴,承载着千年历史,体现着中华民族文化传承的博大精深。</h3><h3><br></h3> <h3>端午节为每年农历五月初五,有些地方也叫五日节、五月节、端阳节,在我国历史春秋之前端午节的含义是祛病防疫老百姓的节日,后因爱国诗人屈原在这一天殉国明志而演变成中国汉民族人民祭奠屈原以及缅怀华夏民族高洁精神的节日,由古沿至今天。我们接下来就具体说说端午节民俗。</h3> <h3>吃粽子---是大家最熟悉的民俗了,中华美食文化甲天下,也是相当吸引老外的;那包粽子的乐趣,享受着丰收的喜悦和浓浓的亲情;蒸粽子飘满屋内的阵阵清香,可以做足我们“吃货”的靓称;大家围坐在一起吃粽子,同事、朋友、家人间分享着生活的点点滴滴,轻松和谐的气氛,仿佛时间都会因此而静止,想多待一会儿。</h3> <h3>我国从南北朝以后,开始出现了粽子,源自百姓祭奠屈原的说法。话说当年屈原投身汨罗江之后,百姓莫不感叹哀伤,空有抱负的屈子就这样永远离开了楚国,实乃国家损失。所以百姓为免让鱼虾侵蚀屈子,就纷纷将米粮投入江中,希望鱼虾只顾吃这些米粮而不损伤屈子肉身。据古书记载,是屈原托梦百姓说, 屈原米粮投入江中实则被江中的蛟龙所食,如果用艾叶包裹,再绑以五色绳,则可以免遭蛟龙吞食;这才有了后来的粽子。</h3> <h3>赛龙舟,热热闹闹,擂鼓喧天;瞧,那边随着一声“预备,起锚”,一艘艘五彩缤纷的龙舟划江而过,卯着劲奔向终点;一队队穿着节日盛装的龙舟队员,整齐划一,齐心协力,盛况空前,呐喊声、欢乐声,浸染了整个时空。那么赛龙舟的习俗是怎样演化至今的呢?赛龙舟起源于古代的人民因为舍不得贤臣屈原投江死去,很多人自发的划船追赶拯救。人们争先恐后,追到洞庭湖时依然不见踪影。之后以每年端午节划龙舟纪念屈原,借划龙舟驱散江中之鱼,以免鱼吃掉屈原的身体,这个习俗源自一个悲壮的故事。</h3> <h3>同学们觉得赛龙舟太好玩了,纷纷上台表演起来,并合影留念。</h3> <h3>孩子们的表演太精彩了,逗得大家哈哈大笑😄台下的小观众纷纷鼓起掌来。</h3> <h3>下周日就是父亲节了。父亲节(Father's Day),顾名思义是感恩父亲的节日。约始于二十世纪初,起源于美国,现已广泛流传于世界各地,节日日期因地域而存在差异。</h3><h3>最广泛的日期在每年6月的第三个星期日,世界上有52个国家和地区是在这一天过父亲节。节日里有各种的庆祝方式,大部分都与赠送礼物、家族聚餐或活动有关。</h3><h3></h3><h3>中国大陆官方没有设立正式的父亲节。但内地民众习惯上使用6月第三个星期日当做父亲节。</h3> <h3>父爱如山。</h3><h3>为感恩父亲的辛劳付出,老师把下周日的父亲节提前到了今天,希望孩子们在这周每天能为爸爸做一件力所能及的小事,体会爸爸👨辛苦,感恩爸爸,也让爸爸切身感受来自孩子们的关怀,增进父子感情。</h3><h3><br></h3> <h3>在老师的鼓励下,同学们迫不及待地拿起画笔,绘出心中所想,写下稚嫩话语。</h3> <h3>看到孩子们画的如此用心,如此投入,老师真为孩子们感到开心😄骄傲</h3> <h3>王妍同学的画作赢来了同学们的真诚夸赞👍</h3> <h3>现在让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孩子们用心绘出的作品吧</h3> <h3>不知不觉,班会在同学们的欢声笑语中接近尾声,孩子们热切提议舞动一曲,老师欣然接受。</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