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你有一个苹果,我有一个苹果,交换后每人还是一个苹果;你有一种思想,我有一种思想,交换后每人有两种思想”。“同课异构”的教研方式,让我们清楚地看到不同的教师对同一教材内容的不同处理,不同的教学策略所产生的不同教学效果,由此引发参与者智慧的碰撞,打开教师的教学思路,彰显教师教学个性,真正体现了资源共享,长善救失,优势互补,明显提高教育教学效果,同时也为集体研讨提供了很好的研究平台,是教师提高教学水平和教学能力,总结教学经验的一条有效途径。 </h3> <h3>
<h3> 5月10日上午,在进修校培训处的组织下,小学科学新教师“导师制”同课异构研训活动如期在石码中心小学新校区举行。与其说是新教师的一种惯例活动,不如可以说是我们一学年来研训成果的一次汇报。此次同课异构展示的是康丽君和许晋豪两位老师执教三年级下册:比较物体质量的大小。随同参与听课的还有培训处的蓝月盆老师,以及石码中心教导林凯浩老师和部分教师。</h3></h3> <h3> 第一节课,康丽君老师带着三年1班的同学们开启了“认识天平构造和如何正确规范使用”的学习之旅。从生活中常见的物体创设问题情境,如何比较、有什么仪器能准确知道物体质量的大小,引导学生认识到:用眼睛看并不准确,生活中其实有许多方法可以比较准确知道物体的质量:体重计、电子秤等,从而水到渠成引入天平新知的学习;接着让学生上台贴名称标签,尝试着把天平各部分名称和构造对号入座,再集体订正、讲解;砝码的观察详细清楚,从打开砝码盒你看到了什么,到数字标记和使用注意事项,讲解细微明了;最后天平的使用方法,教师边讲解、边示范操作、边用谈话质疑的方式和学生互动,引导学生认识天平的规范使用并让学生练习操作。详细的引导、机智的应答、成熟的驾驭,体现着康老师较高的教学综合素质。<br></h3> <h3> 第二节课,许晋豪老师则大胆创新使用教材,把STEM理念融合在本课教学中,课前玩简易自制跷跷板的热身为新知的探究打下坚实的铺垫。课始,结合学生熟悉的生活中玩跷跷板的经历引导学生将数学的质量和单位迁移到科学课的学习中;然后用自己改进的实验材料五谷豆引发问题“如何知道它们的质量”,启发学生思维,引导学生积极思考:或生活中的测量仪器,或身边的橡皮筋,或用手掂量,或用木棒、钩子、绳子自制简易测量工具等多种方法比较这四包五谷豆的质量,简易测量工具的自制使用更是智慧和创新思维的体现,当出现各小组的实验结果不一样时,顺理成章引入用更好的方法即用天平来测量;接着引导学生认识天平的构造和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从结合天平图例尝试把各部分名称对号入座——好朋友砝码的使用——小知识的介绍——精编天平使用的步骤——学生实际操作练习,在这一环节中,教学思路清晰、目的明确,并不是单调的传授、讲解,学生对于天平的使用和注意事项也更为了然于心;最后通过小组合作,学生自行使用天平测量之前的五谷豆,从而认识到使用工具可以更加精确、便利和快捷,整节课也在学生齐读天平使用的小儿歌中结束。善于思考、勇于创新、灵动教学,体现着许老师日趋成熟的教学素养。<br></h3> <h3> 精彩的评议、研讨期间,小伙伴们热情高涨、各抒己见,从教学设计环节设置、目标设定、重点把握、教学语言、科学语言的规范性、仪器使用、师生互动、小组学习效果等课堂教学方方面面进行了深入的交流和探讨。培训处的蓝月盆老师全程参与,蓝老师也特别指出:天平的结构认识和使用方法,这一科学知识的教学如果单纯的讲解、传授,学生会感到枯燥、乏味,如何联系生活和学生实际,创新性地设计教学,让本课更具有情境性、趣味性和思考性,就要看教师的“真功夫”了。在这个面对面交流互动的平台中,老师们共同探讨教学中的热点,难点问题,探讨教学的艺术,交流彼此的经验,共享成功的喜悦,在今后的教学实践研究中我们还将继续本着“认识——实践——再认识——再实践”,把追求课堂教学的高效作为我们孜孜不倦的追求。<br></h3> <h3> 同中求异,异则难求——考量的是我们的教学理念、教学思维、教学水平。不过,只要我们怀有只争朝夕的精神,抱有持之以恒的坚守,把钻研写在课堂教学实践中,往深里走,往实里走,往心里走,定能让课堂异常精彩。
(图文:蔡志华)<br></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