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入梅日 云脚垂到地

灵魂躯壳

<h3><font color="#ed2308">亦称“入霉”、“进梅”。指初入梅雨期的日子。</font></h3> <h3><font color="#ff8a00">气象上的梅雨是泛指初夏向盛夏过渡的一段阴雨天气。</font></h3> <h3><font color="#39b54a">进入梅雨期。各地气候时节不同,入梅期也各不同。</font></h3> <h3><font color="#167efb">不能凭日历上的入梅、出梅来指导生产和生活,而要听取气象台发表的梅雨预报。</font></h3> <h3><font color="#167efb">江南地区把每年春末夏初时节梅子成熟的一段时间称为黄梅季。</font></h3> <h3><font color="#b04fbb">在这段时间,我国的长江中下游地区多连阴雨天气,把这段时间的雨称为黄梅雨。</font></h3> <h3><font color="#ed2308">因雨天多,空气潮湿,衣物等容易发霉,故将黄梅雨又称为霉雨。黄梅天的开始日期称作“入梅”。</font></h3> <h3><font color="#ed2308">中文名</font></h3><h3><font color="#ff8a00">入梅</font></h3><h3><font color="#39b54a">外文名</font></h3><h3><font color="#167efb">onset of Meiyu</font></h3><h3><font color="#b04fbb">亦称</font></h3><h3><font color="#ed2308">“入霉”、“进梅”</font></h3><h3><font color="#ff8a00">拼音</font></h3><h3><font color="#ff8a00">rù méi</font></h3><h3><font color="#ff8a00">指</font></h3><h3><font color="#39b54a">初入梅雨期的日子</font></h3><h3><font color="#167efb">属于</font></h3><h3><font color="#b04fbb">气候环境</font></h3> <h3><font color="#ff8a00">进入梅雨期。各地气候时节不同,入梅期也各不同。</font></h3> <h3><font color="#ff8a00">宋陆游《入梅》诗:“微雨轻云已入梅,石榴萱草一时开。</font></h3> <h3><font color="#39b54a">”元陈元靓《岁时广记·夏黄梅雨》:“《四时纂要》云:‘梅熟而雨曰梅雨。</font></h3> <h3><font color="#39b54a">芒种后逢壬日为出梅。”《文汇报》1984.5.21:“因此,不能凭日历上的入梅、出梅来指导生产和生活,而要听取气象台发表的梅雨预报。</font></h3> <h3><font color="#167efb">梅雨的名称是怎么得来的呢?原来它源于我国的一个气象名词。</font></h3> <h3><font color="#167efb">梅雨,在古代常称为黄梅雨。早在汉代,就有不少关于黄梅雨的谚语;在晋代已有夏至之雨,名曰黄梅雨的记载;自唐宋以来,对梅雨更有许多妙趣横生的描述。</font></h3> <h3><font color="#b04fbb">唐代文学家柳宗元曾写过一首咏《梅雨》诗:梅实迎时雨,苍茫值晚春,愁深楚猿夜,梦断越鸡晨。</font></h3> <h3><font color="#b04fbb">海雾连南极,江云暗北津,素衣今尽化,非为帝京尘。</font></h3> <h3><font color="#ed2308">其中的梅实迎时雨,指梅子熟了以后,迎来的便是夏至节气后三时的时雨。</font></h3> <h3><font color="#39b54a">气象上的梅雨是泛指初夏向盛夏过渡的一段阴雨天气。</font></h3> <h3><font color="#167efb">宋代贺铸曾被称誉为贺梅子,据说就是因为他在《青玉案》一词中写下了这样的名句:一川烟草,满城风絮。</font></h3> <h3><font color="#b04fbb">梅子黄时雨。宋代陈岩肖在《庚溪诗话》中也有江南五月梅熟时,霖雨连旬,谓之黄梅雨的记述。</font></h3> <h3><font color="#167efb">明代徐应秘在《玉芝堂谈荟》中写道:芒后逢壬立梅,至后逢壬断梅。</font></h3> <h3><font color="#39b54a">历史上所称的黄梅雨通常是指梅节令内的降水。长江中下游地区的群众习惯上取芒种节气为梅节令,此时正值梅熟时节,因此也叫黄梅。</font></h3> <h3><font color="#ed2308">按照环流条件与区域性降水相结合的原则,凡在5月下旬至7月上半月的时段内,在北纬29-33°范围内,经常有地面峰系活动,且连续两周内有6天雨日,同时参考长江下游两岸,各站候平均气温基本上稳定在22°C或以上的起始日,作为入梅日。</font></h3> <h3><font color="#ff8a00">也有以初夏季节中雨日、雨量、云量等气候要素的时间曲线上出现突增(即转折点)之候(日)定为平均入梅候(日)的。</font></h3> <h3><font color="#ff8a00">我国传统方法上,入梅和出梅的确定是根据节气结合干支来推算的。按照历法规定,芒种后逢第一个丙日为入梅,小暑后逢第一个未日为出梅。</font></h3> <h3><font color="#39b54a">如果芒种当天的天干为丙,则将该日定为入梅,小暑当日地支为未,则将该日定为出梅。</font></h3> <h3><font color="#167efb">我国古代对入梅曾有几种规定,《琐碎录》“(闽人)立夏后逢庚日入梅。”《神枢经》:“芒种后逢丙日入梅。”《江南志书》:“五月芒种后遇壬入梅。”《田家五行》:“芒种后雨为黄梅雨”,则以芒种为入梅。上述入梅是日不同原因有二:一是地区差别;二是多年平入梅日期往往有所变化而致。采用《神枢经》的说法,在天气分析预报中,则往往指天气形势转为梅雨形势的日子。</font></h3> <h3><font color="#39b54a">2006年6月6日芒种,丙寅日,则芒种当日入梅;小暑后7月17日逢未,因而2006年的出梅日期为7月17日。黄梅天共42天。具体心算法如下。</font></h3> <h3><font color="#167efb">入梅丙日公式:D=(7-Y)Mod10,这里的Y=(5(单数年)+[年份后2位/4])Mod10。2006年的Y=0+[6/4]=1、D=7-1=6,所以入梅为6月6日。出梅未日公式:D=12-Y,这一年的Y=(6×5+[6/4])Mod12=7(详见出梅词条)、D=12-7=5,因为7月5日在小暑之前,所以出梅=5+12=17日。</font></h3> <h3><font color="#ed2308">梅雨是江淮流域特有的天气现象,梅雨量的多少对江淮流域夏季旱涝有重要影响,入出梅的早晚和梅雨量的多少密切相关</font></h3> <h3><font color="#ff8a00">因此在江淮地区每年入出梅期的确认一直是长江中下游地区气象业务部门汛期气象服务工作的重点 从气候学和天气学角度上入出梅的判断问题也一直是该领域的研究重点 有关梅雨的长期预测影响因子的研究主要集中在 季 风、中高 纬 度 环 流、海温、雪盖、极冰等方面1980s以来,以陶诗言为代表提出了梅雨锋主要是副热带季风和北方冷空气组成的中纬度锋面雨带,东亚夏季风的异常活动影响了江淮地区入梅时间和梅雨持续天数 关于中高纬度环流对梅雨的影响,研究表明梅雨期冷空气的强弱,是影响梅雨的重要因子之一。</font></h3> <h3><font color="#39b54a">作为大气环流变化背景的海温对梅雨也有重要影响,不同区域的海温对梅雨特征的影响是不同的。</font></h3> <h3><font color="#39b54a">以上研究均从气候学角度判断梅雨,而梅雨既是大气环流调整的产物也和天气学上某地区的降水开始有着密切关系,而目前在梅雨的确认和入出梅的划定标准,至今都未能统一,其分歧主要是以大气环流特征还是以降水实况为标准,或两者兼顾 。由此梅雨预报至今仍存在一定的难点 。</font></h3> <h3><font color="#167efb">太平洋副高多呈东西扁长形状,中心有时只有 1 个,有时有数个。</font></h3> <h3><font color="#b04fbb">夏季时一般分裂为东、西两个大单体,位于西太平洋的称西太平洋高压,位于东太平洋的称东太平洋高压。</font></h3> <h3><font color="#ed2308">西太平洋高压除在盛夏时偶呈南北狭长形状外,一般呈东西向的椭圆形。</font></h3> <h3><font color="#167efb">西太平洋副高的活动位置有多年变化。据分析,1880—1890 年间,副高中心偏向平均位置的东南; 1890—1920 年偏向西北; 1920—1930 年又偏向东南。这种中心位置的变动必然会引起东亚甚至全球性气候振动。</font></h3> <h3><font color="#b04fbb">西太平洋副高的季节性活动具有明显的规律性。冬季位置最南,夏季最北,从冬到夏向北偏西移动,强度增大;自夏至冬则向南偏东移动,强度减弱。</font></h3> <h3><font color="#39b54a">平均而言,每年 2—5 月,主要雨带位于华南;6 月份雨带位于长江中下游和淮河流域,使江淮一带进入梅雨期;7 月中旬雨带移到黄河流域,而江淮流域处于高压控制下,进入伏旱期,天气酷热、少雨,如果副高强大;控制时间长久,将造成严重干旱。</font></h3> <h3><font color="#ff8a00">副高南侧为东风带,常有东风波、热带风暴甚至台风活动,产生大量降水,因此 7 月中旬后,华南又出现一次雨期。从 7 月下旬到 8 月初,主要雨带移至华北、东北地带。</font></h3> <h3><font color="#ed2308">从 9 月上旬起副高脊线开始南撤,降水带也随之南移。</font></h3> <h3><font color="#b04fbb">西太平洋副高是对我国夏季天气影响最大的一个天气系统。</font></h3> <h3><font color="#167efb">在它控制下将产生干旱、炎热、无风天气。</font></h3> <h3><font color="#39b54a">它还通过与周围天气系统相互作用形成其它类型天气。因而,西太平洋副高的位置、强度的变化对我国(主要是东部)的雨季、旱涝以及台风路径等产生重大影响。</font></h3> <h3><font color="#39b54a">西太平洋副高是向我国输送水汽的重要天气系统。</font></h3> <h3><font color="#ff8a00">我国夏季降水的水汽来源,虽然主要是依靠西南气流从孟加拉湾、印度洋输送来,但西太平洋副高的位置和强度关系着东南季风从太平洋向大陆输送水汽的路径和数量,而且还影响着西南气流输送水汽的状况。</font></h3> <h3><font color="#ed2308">同时,西太平洋副高北侧是北上暖湿气流与中纬度南下冷气流相交绥的地带,气旋和锋面系统活动频繁,常常形成大范围阴雨和暴雨天气,成为我国东部地区的重要降水带。</font></h3> <h3></h3><h3>目录</h3><h3>声明:词条人人可编辑,创建、修改和认证均免费</h3><h3>详情</h3><h3>入梅 [rù méi]</h3><h3></h3><h3>科普中国</h3><h3>本词条由“科普中国”科学百科词条编写与应用工作项目审核</h3><h3>贡献者刘冰川详情</h3><h3>亦称“入霉”、“进梅”。指初入梅雨期的日子。</h3><h3>气象上的梅雨是泛指初夏向盛夏过渡的一段阴雨天气。进入梅雨期。各地气候时节不同,入梅期也各不同。不能凭日历上的入梅、出梅来指导生产和生活,而要听取气象台发表的梅雨预报。</h3><h3>江南地区把每年春末夏初时节梅子成熟的一段时间称为黄梅季。在这段时间,我国的长江中下游地区多连阴雨天气,把这段时间的雨称为黄梅雨。因雨天多,空气潮湿,衣物等容易发霉,故将黄梅雨又称为霉雨。黄梅天的开始日期称作“入梅”。[1]</h3><h3>中文名</h3><h3>入梅</h3><h3>外文名</h3><h3>onset of Meiyu</h3><h3>亦称</h3><h3>“入霉”、“进梅”</h3><h3>拼音</h3><h3>rù méi</h3><h3>指</h3><h3>初入梅雨期的日子</h3><h3>属于</h3><h3>气候环境</h3><h3>引证解释</h3><h3></h3><h3>进入梅雨期。各地气候时节不同,入梅期也各不同。宋陆游《入梅》诗:“微雨轻云已入梅,石榴萱草一时开。”元陈元靓《岁时广记·夏黄梅雨》:“《四时纂要》云:‘梅熟而雨曰梅雨。’又闽人以立夏后逢庚日为入梅,芒种后逢壬日为出梅。”《文汇报》1984.5.21:“因此,不能凭日历上的入梅、出梅来指导生产和生活,而要听取气象台发表的梅雨预报。”[2]</h3><h3>基本含义</h3><h3>名称由来</h3><h3>梅雨的名称是怎么得来的呢?原来它源于我国的一个气象名词。梅雨,在古代常称为黄梅雨。早在汉代,就有不少关于黄梅雨的谚语;在晋代已有夏至之雨,名曰黄梅雨的记载;自唐宋以来,对梅雨更有许多妙趣横生的描述。唐代文学家柳宗元曾写过一首咏《梅雨》诗:梅实迎时雨,苍茫值晚春,愁深楚猿夜,梦断越鸡晨。海雾连南极,江云暗北津,素衣今尽化,非为帝京尘。其中的梅实迎时雨,指梅子熟了以后,迎来的便是夏至节气后三时的时雨。气象上的梅雨是泛指初夏向盛夏过渡的一段阴雨天气。宋代贺铸曾被称誉为贺梅子,据说就是因为他在《青玉案》一词中写下了这样的名句: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宋代陈岩肖在《庚溪诗话》中也有江南五月梅熟时,霖雨连旬,谓之黄梅雨的记述。明代徐应秘在《玉芝堂谈荟》中写道:芒后逢壬立梅,至后逢壬断梅。历史上所称的黄梅雨通常是指梅节令内的降水。长江中下游地区的群众习惯上取芒种节气为梅节令,此时正值梅熟时节,因此也叫黄梅。</h3><h3>推算依据</h3><h3>按照环流条件与区域性降水相结合的原则,凡在5月下旬至7月上半月的时段内,在北纬29-33°范围内,经常有地面峰系活动,且连续两周内有6天雨日,同时参考长江下游两岸,各站候平均气温基本上稳定在22°C或以上的起始日,作为入梅日。也有以初夏季节中雨日、雨量、云量等气候要素的时间曲线上出现突增(即转折点)之候(日)定为平均入梅候(日)的。</h3><h3>我国传统方法上,入梅和出梅的确定是根据节气结合干支来推算的。按照历法规定,芒种后逢第一个丙日为入梅,小暑后逢第一个未日为出梅。如果芒种当天的天干为丙,则将该日定为入梅,小暑当日地支为未,则将该日定为出梅。</h3><h3>我国古代对入梅曾有几种规定,《琐碎录》“(闽人)立夏后逢庚日入梅。”《神枢经》:“芒种后逢丙日入梅。”《江南志书》:“五月芒种后遇壬入梅。”《田家五行》:“芒种后雨为黄梅雨”,则以芒种为入梅。上述入梅是日不同原因有二:一是地区差别;二是多年平入梅日期往往有所变化而致。采用《神枢经》的说法,在天气分析预报中,则往往指天气形势转为梅雨形势的日子。</h3><h3>举例说明</h3><h3>2006年6月6日芒种,丙寅日,则芒种当日入梅;小暑后7月17日逢未,因而2006年的出梅日期为7月17日。黄梅天共42天。具体心算法如下。</h3><h3>入梅丙日公式:D=(7-Y)Mod10,这里的Y=(5(单数年)+[年份后2位/4])Mod10。2006年的Y=0+[6/4]=1、D=7-1=6,所以入梅为6月6日。出梅未日公式:D=12-Y,这一年的Y=(6×5+[6/4])Mod12=7(详见出梅词条)、D=12-7=5,因为7月5日在小暑之前,所以出梅=5+12=17日。</h3><h3>影响因素</h3><h3>梅雨是江淮流域特有的天气现象,梅雨量的多少对江淮流域夏季旱涝有重要影响,入出梅的早晚和梅雨量的多少密切相关 因此在江淮地区每年入出梅期的确认一直是长江中下游地区气象业务部门汛期气象服务工作的重点 从气候学和天气学角度上入出梅的判断问题也一直是该领域的研究重点 有关梅雨的长期预测影响因子的研究主要集中在 季 风、中高 纬 度 环 流、海温、雪盖、极冰等方面1980s以来,以陶诗言为代表提出了梅雨锋主要是副热带季风和北方冷空气组成的中纬度锋面雨带,东亚夏季风的异常活动影响了江淮地区入梅时间和梅雨持续天数 关于中高纬度环流对梅雨的影响,研究表明梅雨期冷空气的强弱,是影响梅雨的重要因子之一。作为大气环流变化背景的海温对梅雨也有重要影响,不同区域的海温对梅雨特征的影响是不同的。</h3><h3>以上研究均从气候学角度判断梅雨,而梅雨既是大气环流调整的产物也和天气学上某地区的降水开始有着密切关系,而目前在梅雨的确认和入出梅的划定标准,至今都未能统一,其分歧主要是以大气环流特征还是以降水实况为标准,或两者兼顾 。由此梅雨预报至今仍存在一定的难点 。[3]</h3><h3>西太平洋副高的活动</h3><h3>太平洋副高多呈东西扁长形状,中心有时只有 1 个,有时有数个。夏季时一般分裂为东、西两个大单体,位于西太平洋的称西太平洋高压,位于东太平洋的称东太平洋高压。西太平洋高压除在盛夏时偶呈南北狭长形状外,一般呈东西向的椭圆形。</h3><h3>西太平洋副高的活动位置有多年变化。据分析,1880—1890 年间,副高中心偏向平均位置的东南; 1890—1920 年偏向西北; 1920—1930 年又偏向东南。这种中心位置的变动必然会引起东亚甚至全球性气候振动。西太平洋副高的季节性活动具有明显的规律性。冬季位置最南,夏季最北,从冬到夏向北偏西移动,强度增大;自夏至冬则向南偏东移动,强度减弱。</h3><h3>平均而言,每年 2—5 月,主要雨带位于华南;6 月份雨带位于长江中下游和淮河流域,使江淮一带进入梅雨期;7 月中旬雨带移到黄河流域,而江淮流域处于高压控制下,进入伏旱期,天气酷热、少雨,如果副高强大;控制时间长久,将造成严重干旱。副高南侧为东风带,常有东风波、热带风暴甚至台风活动,产生大量降水,因此 7 月中旬后,华南又出现一次雨期。从 7 月下旬到 8 月初,主要雨带移至华北、东北地带。从 9 月上旬起副高脊线开始南撤,降水带也随之南移。</h3><h3>西太平洋副高是对我国夏季天气影响最大的一个天气系统。在它控制下将产生干旱、炎热、无风天气。它还通过与周围天气系统相互作用形成其它类型天气。因而,西太平洋副高的位置、强度的变化对我国(主要是东部)的雨季、旱涝以及台风路径等产生重大影响。西太平洋副高是向我国输送水汽的重要天气系统。我国夏季降水的水汽来源,虽然主要是依靠西南气流从孟加拉湾、印度洋输送来,但西太平洋副高的位置和强度关系着东南季风从太平洋向大陆输送水汽的路径和数量,而且还影响着西南气流输送水汽的状况。同时,西太平洋副高北侧是北上暖湿气流与中纬度南下冷气流相交绥的地带,气旋和锋面系统活动频繁,常常形成大范围阴雨和暴雨天气,成为我国东部地区的重要降水带。[4]</h3><h3>东亚高空急流</h3><h3><font color="#b04fbb">东亚高空急流对江淮入梅早晚有一定的短期预测指示意义 当东亚高空急流偏北时,江淮入梅偏早;反之,当东亚高空急流偏南时,江淮入梅偏晚 东亚高空急流偏北年,西北太平洋海区异常冷,亚欧大陆异常暖,东亚大陆和西太平洋的纬向海陆热力差异由冬到夏的季节转变异常偏早,导致东亚地区大气环流发生季节性转变也偏早; 同时,中东太平洋地区ITCZ异常活跃,夏季风系统的推进和副热带高压以及南亚高压的北跳都异常偏早,这种环流有利于江淮梅雨季节开始偏早; 高空急流偏南年情况正好相反</font></h3> <h3><font color="#ff8a00">地转西风急流消失或北上可以作为环流季节性调整的标志,有些年份地转西风急流从30 ° N以南北跳到30 ~ 37. 5 °N区域对江淮入梅有很好的预示作用; 地转西风急流在该区域的稳定维持有利于梅雨期降水的持续,可以作为预报入梅的一个参考因子,但不能作为梅雨的预报指标。</font></h3> <h3><font color="#39b54a">70%湿度区的北跳时间及持续时间对入梅日的预报和梅雨期长度的预测有着较好的指示作用 可将70%湿度区越过30 °N的时间,定为江淮梅雨的入梅日期。</font></h3> <h3><font color="#167efb">在30 ~ 35 °N区域内v850 hPa -v200 hPa的突然增大和江淮地区入梅有着非常好的对应关系,一般在v850 hPa -v200 hPa的突然增大之日定为入梅日,可以作为入梅预报参考指标之一。</font></h3> <h3><font color="#167efb">在高空稳定偏北经向风基础上,低层稳定偏南经向风的建立之日和梅雨区入梅日期有较好的对应关系,高层稳定偏北风和低层稳定偏南风综合考虑对入梅预报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低层偏南稳定经向风的向北推进,使梅雨区南北入梅时间上存在一定的差异</font></h3> <h3><font color="#ed2308">梅雨既是天气现象也是气候现象,与此相对应有若干观点,因此有不同的划分方法。</font></h3> <h3><font color="#ff8a00">从天气学角度出发多是从环流的调整来考虑的,这时更多地认为梅雨是与副热带高压、阻塞高压等相连,是一种大尺度天气现象;从气候学角度出发则要求若干日稳定并通过一个界限好的数值;降水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划分梅雨的指标,因此如果较多地考察各地降水要素,则梅雨是一种中尺度天气现象。</font></h3> <h3><font color="#ed2308">芬香小麦面,展转北窗睡。</font></h3> <h3><font color="#ff8a00">甲夜闻雨声,起拜造物赐。</font></h3> <h3><font color="#39b54a">三登于此卜,一饱可坐致。</font></h3> <h3><font color="#167efb">击壤歌太平,门无督租吏。</font></h3> <h3><font color="#b04fbb">语儿高尔囷,戒妇丰尔馈。</font></h3> <h3><font color="#ed2308">【入梅】进入梅雨期。各地气候时节不同,入梅期也各不同。</font></h3> <h3><font color="#ff8a00">宋陆游《入梅》诗:“微雨轻云已入梅,石榴萱草一时开。</font></h3> <h3><font color="#39b54a">元陈元靓《岁时广记·夏黄梅雨》:“《四时纂要》云:‘梅熟而雨曰梅雨。’又闽人以立夏后逢庚日为入梅,芒种后逢壬日为出梅。”</font></h3> <h3><font color="#39b54a">《文汇报》1984.5.21:“因此,不能凭日历上的入梅、出梅来指导生产和生活,而要听取气象台发表的梅雨预报。”</font></h3> <h3><font color="#167efb">【天】〔古文〕兲《唐韻》《正韻》他前切《集韻》《韻會》他年切,腆平聲。《說文》顚也。至高在上,从一大也。</font></h3> <h3><font color="#167efb">《白虎通》鎭也,居高理下,爲物鎭也。《易·說卦》乾爲天。</font></h3> <h3><font color="#b04fbb">《禮·禮運》天秉陽,垂日星。荀子曰:天無實形,地之上至虛者皆天也。</font></h3> <h3><font color="#b04fbb">邵子曰:自然之外別無天。《程子遺書》天之蒼蒼,豈是天之形。視下亦復如是。</font></h3> <h3><font color="#167efb">《張子正蒙》天左旋,處其中者順之,少遲則反右矣。《朱子·語類》離騷有九天之說,諸家妄解云有九天。據某觀之,只是九重。蓋天運行有許多重數,裏面重數較軟,在外則漸硬,想到第九重成硬殻相似,那裏轉得愈緊矣。○按天形如卵白。細</font></h3> <h3><font color="#ed2308">"碧瓦烟昏沈柳岸,红绡香润入梅</font></h3> <h3><font color="#ff8a00">天。飘洒正潇然" ...</font></h3><h3><font color="#ff8a00">解释:灰青色的砖瓦房上飘荡着炊烟,黄昏下,杨柳依依在岸。</font></h3> <h3><font color="#39b54a">红梅香,销人魂,天空都是荡漾的梅香。飘飘洒洒,潇然至极。 描写江南的诗句: 【渔歌子】 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唐 张志和 解释:西塞...</font></h3> <h3>梅雨天有多少天?</h3><h3><font color="#167efb">入梅 亦称“入霉”、“进梅”。指初入梅雨期的日子。 按照环流条件与区域性降水相结合的原则,凡在5月下旬至7月上半月的时段内,在北纬29-33°范围...</font></h3> <h3><font color="#39b54a">望江南/忆江南 【宋·王琪】 江南岸,云树半晴阴。帆去帆来天亦老,潮生潮落日还沈。南北别离心。</font></h3> <h3><font color="#167efb">兴废事,千古一沾襟。山下孤烟渔市晓,柳边疏雨酒家深。行客莫登临。 江南草,如种复如描。深映落花莺舌乱,绿迷南浦客魂消。日日斗青袍。 风欲转...</font></h3> <h3><font color="#167efb">梅实迎时雨,苍茫值晚春。</font></h3><h3><font color="#39b54a">愁深楚猿夜,梦断越鸡晨。</font></h3><h3><font color="#ff8a00">海雾连南极,江云暗北津。</font></h3><h3><font color="#ed2308">素衣今尽化,非为帝京尘。</font></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