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零星往事回忆——打柴禾

董其庆

<h1><b>&nbsp; &nbsp; &nbsp; &nbsp; 每当我用干净、便利、安全又经济的天然气炒菜做饭时,就油然而生回忆起上个世纪60~70年代打柴禾艰苦的岁月。</b></h1> <h1><b>&nbsp; &nbsp; &nbsp; &nbsp; 我的老家山海关回马寨,一面靠山,三面环水。俗话说靠山吃山,靠海吃海。在山海关有一句俗话“南有唐子寨(临海)北有回马寨(临山)”。在那困难岁月里,两个寨子生活相对较好,这主要来源于大自然山与海的馈赠。</b></h1><p><br></p> <h1><b>&nbsp; &nbsp; &nbsp; &nbsp; 大山里蕴藏无数宝藏,其中之一就是生长着无穷无尽的柴禾。柴禾俗称柴火,柴火柴火,有柴才有火。所谓柴,树木的枯枝及灌木类,系木本植物。所谓禾,农作物秫秸、杂草等,是草本植物。柴米油盐酱醋茶,老百姓开门七件事,第一位就是柴。柴禾与粮食一样,生活中不可缺少之物。回马寨有时缺粮但从不缺柴。 俗话说“是穷还是阔,先看柴火垛”,柴垛的大小往往是衡量一个家庭贫富与否的重要标志。男女双方搞对象,女方第一次要到男方家相家,相家相什么,除了相房子和粮食外,还要相一相男方家的柴禾垛。“是勤还是懒,看看柴禾垛准没错”。屋旁有个大柴垛,相家的成功率就会高,因为这样的人家必定勤劳朴实,家底殷实。&nbsp;</b></h1><p><br></p> <h1><b>&nbsp; &nbsp; &nbsp; &nbsp; 我从17岁就正式加入上山砍柴禾的行列,开始打柴生涯。打柴禾主要是在冬季,头天下午就要做砍柴准备。要有一把好使锋利的镰刀,镰刀每次用过后都会变顿,打柴之前都要认真磨刀,使其锋利,打柴时才省时又省力,磨刀不误砍柴工,老古话说的没错。找出扁担,用两条钩绳将镰刀固定在扁担下1/3处,并用钩绳系个背带,背起来就像背杆三八大盖似的。准备好干粮袋,并准备好明天早饭。</b></h1><p><br></p> <h1><b>&nbsp; &nbsp; &nbsp; &nbsp; 凌晨4:30左右起床,简单洗漱,尽快吃下早饭(我母亲为了鼓励哥几个打柴,给打柴的包饺子吃,不去打柴在家吃玉米饼子)。带上收拾好了的扁担及干粮(几块冻红薯),5点左右从各家各户门口走出来,肩上跨着扁担,扁担下面挂着干粮袋。大家互相打着招呼并吆喝着走啦!走啦!上山啦!不约而同的向北走去,奔向大山。街里脚步声和嘈杂人声吵醒了沉睡者的梦,鸡笼里的公鸡也仿佛被惊醒了,拍打翅膀,叫起来,于是鸡叫声一传十,十传百,全村鸡都叫起来,仿佛为打柴人奏着出征的战歌。</b></h1><p class="ql-block"><br></p> <h1><b>&nbsp; &nbsp; &nbsp; &nbsp; 冬天的凌晨,天还是很黑的,披星戴月。寒冷晨气冻得人流着鼻涕,走几步就要擦一下,鼻子擦得如红萝卜。大伙儿依然精神抖擞,个个口中冒着热气。一路上,你一言,我一语,有人大声喊着“上山不富,吃米穿布,吃苦受累,一天一块”。那个年代一担柴禾能卖2元钱左右,但要将柴禾担到山海关柴禾市卖掉,这样就需要两天时间。&nbsp;</b></h1><p class="ql-block"><br></p> <h1><b>&nbsp; &nbsp; &nbsp; &nbsp; 不知不觉说笑中,一眨眼功夫走过小陈庄,走上头道河用松树枝搭的简易小桥,到了进山山口处,这里是大约有1500米长的风口地带,俗称鬼门关。凛冽的东北风呼呼地刮着,怒嚎着,咆哮的风像一把把刀子,吹到脸上如同刀割一样疼。寒风又像调皮的孩子,尽管我头上戴着狗皮帽子,并用腰带把棉衣服勒紧,可风还是能跑到体内。彻骨的寒冷,整个人就像冰柜里的肉,彻底冻透。身体在颤抖,空气也似乎要凝固起来。谁也不再说话, 缩着脖子,佝了着腰,跺着脚慢步前行。有时风太大,无法正面顶风行走,就倒退着走几步。我们艰难的走过白虎台,风渐渐小了,风口已经过去。走到二道河,来到进山的三叉口。往东经洞山,去燕窝沟、猴窝、萧山、鹰禾沟;往西过了二道河、三道河、四道河去四沟、团圆寺;往北先过大贺岭、三道河、毛捏口、经暖泉去雷风峪、大峪。个人选择不同打柴点,近的十里八里,远的二三十里。大家分手继续前行。头几天我们去过小贺岭、大贺岭,但柴已被人打光,再打就困难了。我、二哥、马继顺等同伴们往往选择较远的团圆寺、雷风峪或鹰合沟,那里柴多好打而且基本都是硬柴,但路途遥远,需要走2~3个多小时呢。</b></h1><p class="ql-block"><br></p> <h1><b>&nbsp; &nbsp; &nbsp; &nbsp; 这是我们打柴禾地方,山很大,总面积60平方公里,山高路远,最远处是大峪(过了暖泉一直往北走),海拔926米。</b></h1><p><br></p> <h1><b>&nbsp; &nbsp; &nbsp; &nbsp; 天才蒙蒙亮,我们到达打柴地点,找到扁担场,解开镰刀、钩绳,将干粮袋挂在树上,并扎紧袋口,不然干粮会被不冬眠的小松鼠偷吃掉。拿上镰刀和一条钩绳,三个一群,五个一伙,迅速分散消失在各个山头。 找到柴禾茂盛的地方开始割打,左手抓住柴禾,右手挥舞着镰刀快速割取。柴禾有硬柴和软柴之分,我们远途而来主要打荆棵、横子等灌木类,软材主要割黄米草、黄蒿等。其实,打柴禾的时间并不多,大约也就1~1.5小时左右,大部分时间都是用在上山下山的路上,估计砍下来的柴禾已经够了分量。抹去脸上的汗水,伸直腰,回头一望,太阳刚出山呢。平时须仰头而望的日头这时可以低头看它了,似乎比仰望时要小。这似乎让我明白了站的位置、高度的不同,同样事物就有了许多不同,人们对事物看法也就不同。</b></h1><p><br></p> <h1><b>&nbsp; &nbsp; &nbsp; &nbsp; 割完柴之后,要将柴禾捆成捆称之为捆柴。如是硬柴与软材混合的,就将柴禾根部向外,根稍向内,一边一道摆放,用“要子”(要子就是用柴禾代替绳子捆柴之物)捆成大小相等(每捆20~25斤左右)6捆。用“要子”捆柴是个技术活,首先要选择好“要子”。一般选用手指粗细,当年生荆条、桑条、柳条等韧性较好条子做“要子”。然后将“要子”缠绕在右胳膊上,左手用力反方向旋转,这样经过加工之后“要子”柔软韧性大,如“要子”较细,就要多根“要子”合在一起捆,“要子”不够长,用两把“要子”对接起来。用“要子”捆出的柴禾紧密结实,整齐。如果完全是硬柴,就将较长的柴禾放在下面,用“要子”在柴禾下方先捆上一道,然后将短的柴禾放在较长柴禾的上面使其二者重合,在重合处再捆上一道(俗称两道要),这样捆出来的柴禾称为棵子。每捆大约15~20斤左右,捆成8捆。棵子主要用来卖钱。唐子寨春天缺柴就经常来村收购,0.25元~0.30元一捆。&nbsp;</b></h1><p><br></p> <h1><b>&nbsp; &nbsp; &nbsp; &nbsp; 柴禾捆好之后,要分两次将柴禾捆扛到扁担场,这叫扛柴。爬的越高,扛柴往返路程越长,山高路远,负重下行,山坡又陡又滑,危险系数增加,每迈出一步都要站好站稳,尤其在山沟里滑石滩扛柴要格外小心,不然会滑倒,弄个柴滚人跌伤。打柴人都说打柴容易,扛柴难。&nbsp;</b></h1><p><br></p> <h1><b>&nbsp; &nbsp; &nbsp; &nbsp; 将柴禾扛到扁担场后,就要刹挑(担柴的担子)。就是将柴禾3捆(或四捆)用钩绳勒紧,然后先将扁担一头插近柴禾捆正中,再将钩绳缠绕扁担上,再用钩绳拉紧固定。用同样方法固定另一侧,有时为了固定紧扁担,在扁担与沟绳缠绕处倒点水或撒上一把雪,用水增加涩性,使其不易滑脱,这就刹好了挑子。 太阳升起,红日当空,天气暖和一些。这时我感到又渴又饿,取下干粮袋,吃着冰冻的红薯,喝着山沟里的泉水,人们常说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再高的山上,总有叮咚的泉水。如没有找到水,就着冰或雪大口吃了起来。实在是饿了,“三下五除二”,狼吞虎咽,几块红薯入肚,身上有了力气,精神也好多了。直到现在我常想,年轻时我的胃怎么那么好呀,吃着冷冻食物,就着冰和雪居然没事。而且一直到了现在,我依然保持喝冷水的习惯。我想这就是后天适应生活所形成的免疫力吧。&nbsp;</b></h1><p><br></p> <h1><b>&nbsp; &nbsp; &nbsp; &nbsp; 远处不时传来同伴的吆喝声,下山走啦!不一会儿,像游击队一样从各自扁担场“鱼贯而出”,汇入打柴返家队伍之中。我将棉上衣脱掉绑在担子上,只穿着一件单上衣,担起柴禾,就感到今天柴禾有点超重,我平时负重一般在110斤左右,最多不超过120斤。我的同伴马继顺他的力气比我大,他可以负重130斤~140斤。担着咯吱咯吱响的扁担,两边颤颤悠悠柴禾担子,走在崎岖的山路上,山路窄窄的,长长的,就如一条丝带,把每个山窝里的人牵出来。担子在肩上,走起路来很快,不是说自己想快,是担子逼着得走快点,否则一直压着,压着,腰会酸的。所以说,挑担子的人,走路如飞,比空着手的人要走快的多。开始时我还行,能跟上担柴的队伍,但随着时间延长,体内能量消耗,柴禾显得越来越重,我不停的换肩膀来减少劳累。慢慢我就掉队了。大冷的冬天汗流夹背,衣服已汗湿几次了。累的我呲牙咧嘴,腿在打颤,恨不得将肩上的一担柴丢掉。实在走不动了,寻找一个“休息地”(能撂担子的小沟或两侧有石头的地方,也叫休息沟或休息石)休息一会儿,待体力恢复继续前行。&nbsp;</b></h1><p><br></p> <h1><b>&nbsp; &nbsp; &nbsp; &nbsp; 过二道河,走到了白虎台出山的山口处,离家还有3里多地,也是最艰难的时候。天气好像故意与我作对,由早晨的东北风改为了西南风,顶风走进头道河的沙摊里,深一脚浅一脚行走着,每迈一步都是那么艰辛。有担子的脚步是那么的沉重。过了头道河简易桥,我已经精疲力尽了,实在是走不动了,只好找个“休息地”再次休息。就在这时二哥突然出现在我面前,二哥到家后返回接我来了,我就像看到了救星一般,太及时了。二哥大我3岁,力气比我大,能担140~150斤左右,他特别能吃苦耐劳,攀岩打柴是他拿手,就在入山口险峻山崖处就可打到上等的硬柴,冬季打柴期间都是一趟不拉。兄弟情谊重,二哥总是在我困难时及时出现,给我帮助。二哥担起担子说,你今天打多了,担子重。怪不得我今天格外费劲。 每个人负重都不一样,柴打得多了,哪怕多5~10斤就感觉很沉的,最好不要超过自己的体重,超过体重就感到很费劲,走起路来感到很艰难,迈不开脚步。&nbsp;</b></h1><p><br></p> <h1><b>&nbsp; &nbsp; &nbsp; &nbsp; 大约下午2点左右,我们回到家里。卸下柴禾,看着逐渐长起来的柴禾垛,看着母亲做饭,将柴火放进灶坑里,干枯的柴禾在火苗的嬉闹中发出灼热的光辉,将饭菜加热煮熟。我感觉真的很开心,打柴的苦和累随着柴火的熄灭而消失。</b></h1><h1><b> 我洗头、洗脸、换衣服、吃饭。吃饱喝足,饭后睡了3个多小时的觉,体力恢复如初。找来磨刀石磨快镰刀,绑好扁担,明天继续上山、打柴,捆柴、扛柴,刹挑,担柴,周而复始,每天一担柴,幸福苦中来。&nbsp;</b></h1><p><br></p> <h1><b>&nbsp; &nbsp; &nbsp; &nbsp; 那个年代,打柴禾的艰辛,不仅仅是我一个人,不值得矫情,家家户户都是这样。如今柴禾离我们越来越远了,打柴禾的日子也一去不复返了。我也年逾花甲,但回忆起当年那个打柴禾的少年,我始终觉得那段生活刻苦铭心,打柴的日子是痛苦的,但苦难磨练了人的意志,同时打柴的日子又是幸福的,幸福是奋斗出来的,有苦就有甜。每当我参加工作后遇到困难时,想起少年时的打柴经历,一切困难都不在话下。</b></h1><p><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