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b><font color="#ed2308">阿尔巴尼亚篇:</font></b>从希腊北部的卡兰巴卡乘坐大巴车开始进入阿尔尼亚。阿尔巴尼亚对我们这个年龄段的人来说,是个既熟悉又陌生的国家。说它熟悉,它曾是中国60-70年代的"同志加兄弟","亚得利亚海边的一盏社会主义明灯",和我们一起孤零零地与苏联和西方两大阵营对着干;说它陌生,自"冷战"结束,它好象突然从中国媒体中消失,霍查、谢胡等耳熟能详的名字和曾经的中阿友谊已成过眼烟云。</p> <h3><font color="#010101">路边院内休闲的老人们</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农村的土地被分割的一块一块的,能看到有三三两两的人在干活,像是在中国,是不是也分产到户了?西方国家的土地大都一望无边,都是大型机械耕作,看不到人在劳作。</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又看到了熟悉的红底黑色山鹰的国旗了。对于这个难兄难弟我们一直认为是个挺不要脸的国家,尤其是他们的领导人霍查、谢胡之类,狮子大张口的伸手要援助,在那个我们也很困难的时候,我们勒紧裤腰带,放血似的送钱送物资,结果换来的是后来一直与我们为敌的白眼狼。说来也奇怪,尽管如此,一旦进入这个国家后,我还是一直趴在车窗上非常关心和仔细地看这片土地上的山、水、房屋、人、......,有着一种与到其它国家不同的情感,可能是终归我们曾有过一段“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的蜜月期吧。。</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阿尔巴尼亚的第一站 - 培拉特 - 阿尔巴尼亚中南部一个已有千年历史的老城,有很多中世纪文物,包括古城堡、教堂、清真寺等都保存完好。依山而建的小房子配合着淡雅的深棕色门窗与白色外墙,更使这里显得古朴又错落有致,有着“千窗之城”的美誉。已被收入到世界文化遗产名录中。</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培拉特街景</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山顶上就是古城堡</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跨越Osum河的人行拉索桥</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奥苏姆河畔</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p>千窗就像是有千双眼睛在看着你。</p></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还以为是市政厅了,走近一看原来是培拉特大学。</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正在打排球的中学学生们</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古城内街巷</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培拉特城堡是这座小城的一个重要景点。原本是一个军事堡垒,用来做军事防御。城堡经过战争和地震,各种军事设施已经成残垣断壁,尽显历史的沧桑。</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站在城堡的城墙上俯瞰古城</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漂亮的圣三一教堂</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游览过古城堡后,沿着古老弯曲的小巷下山,可以慢慢回味这座历史古迹的韵味</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阿尔巴尼亚的第二站,首都 - 地拉那</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地拉那可能是欧洲最丰富多彩的首都,多年前,当时的地拉那市长要创业绩,决心改造地拉那,让这座城市重新焕发新的荣光,他决定以一位艺术家的眼光,赋予这座城市更多颜色来实现这一目标!</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于是一帮艺术家跟着这位“不正经”的市长一起,以整个城市为画纸完成了一幅幅恢弘巨制,用明亮的色彩代替老旧楼房的灰暗色调,让这座城市焕然一新!</font></h3> <p>在六、七十年代的阿尔巴尼亚不仅与美国和苏联两大阵营为敌,更是惧怕邻居-强大的南斯拉夫要吞并它,拿着中国人民大量的无私援助,仿效着我们的“深挖洞、广积粮”,建起了堪称“全球最密集”的防御工事群——超过70万个碉堡掩体。至今这些碉堡依旧随处可见,无论是乡村田野,还是首都地拉那的街头。如今想拆除也不那么容易,其中大多数已被人们涂满了涂鸦,化身成这个国家当今最常见的装饰艺术。</p><p><br></p> <h3>其中最有名的0774号堡垒是专为独裁者们建造的可防御核攻击的秘密地堡,拥有100间客房,高度五层,並內置了一个拥有200个座位的大厅,一个惊人的地下避难所。现在这里是一个关于当地历史文化的博物馆。巧了,那天为了避雨,我俩正好躲进了这个地堡-博物馆的入口。<br></h3> <h3><font color="#010101">国家美术博物馆和美术馆前草地上一个被称作“云”的大型现代艺术雕塑。中空白色的透明结构,若是晴天的话,搭配上地拉那的蓝天白云,给人的错觉就犹如在云端一般。</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地拉那科技大学</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地拉那大学</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p>这座金字塔式的建筑是霍查的女儿女婿为纪念她父亲而设计并建造的霍查纪念博物馆,霍查政府被人民推翻后,虽早已被废弃,却仍让它矗立在市中心!很欣赏阿尔巴尼亚人的这种看待历史的态度,承认历史同时警醒世人!</p></font></h3> <p>如今这座建筑挺破败的,玻璃都碎了,墙壁上乱涂乱画,周围杂草丛生,侧面的斜坡成为滑板少年一显身手的地方。<br></p> <h3><font color="#010101">雨后的斯坎德培广场</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斯坎德培广场是地拉那的社会和文化中心,相当于我们北京的天安门广场,阿尔巴尼亚民族英雄斯堪德培的青铜骑士像高高耸立在广场正中。</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国家歌剧院</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国家历史博物馆,博物馆正面的巨幅马赛克镶嵌壁画绝对是阿尔巴尼亚最著名的标志之一,壁画上记录了伊利里亚时代到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阿尔巴尼亚人们团结起来奋勇保卫国家的历史。画面朝气蓬勃充满了浓烈的社会主义风格,一股熟悉的文革时期宣传画的气息扑面而来。</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现在的地拉那,玻璃帷幕的摩天大楼,随处可见的共产主义标志,和古朴的街道交相辉映,正在不断的蜕变,过渡时期的脚步或许有些凌乱,有些突兀,但是这也是每座城市都会经历的一个过程吧。</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离开地拉那,一路向北。</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阿尔巴尼亚第三站 - 斯库台湖</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斯库台湖是阿尔巴尼亚与黑山共和国边境上的界湖,是巴尔干半岛上的最大的淡水湖。</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斯库台湖国家公园</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湖水非常的平静,四周景色宜人。</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湖边有很多小村庄,湖水清澈见底,岸边的小村庄倒影在水中,非常美丽。</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我们住在湖边的一个酒店</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酒店的客房是搭在湖边的水面上的</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开窗看到的对面山顶上也有一个古城堡。</font></h3> <p>湖边上的一家餐厅,吃过午饭就要离开阿尔巴尼亚了,还真有些恋恋不舍。一路走下来,感觉社会主义的阴影还在,同时也发现,它还是一个拥有古老的历史文化传统,也拥有美丽的风光和旅游胜景的国家。经济上呢,听说在结束了社会主义集权统治之后,也曾一度陷入了混乱之中。在90年代中期,整个国家都疯狂地卷入到一场竟然还受到政府支持的大规模传销式的骗局之中,最终骗局破产,银行倒闭,金融体系崩溃。本来就穷又遭此毁灭性打击,多地发生武装叛乱,甚至演变成内战,多不让人省心啊!最后联合国害怕其内战蔓延出国境造成难民潮,派了一个“八国联军”进驻才平息了这场混乱。今天的阿尔巴尼亚,早已摒弃社会主义,实行多党制并成为北约和欧盟成员国,经济上也有所发展,但愿这个曾经的患难朋友,好自为之吧!</p><p><br></p> <b style="color: rgb(237, 35, 8);">前南斯拉夫联邦篇:</b>黑山共和国的海关,从这里开始就要进入曾经有过一段辉煌和大一统的前南斯拉夫社会主义联邦的地界了。但如今,这个大家庭的六个成员加盟国已分崩离析各自独立了,尤其是其中的黑山、克罗地亚、波黑和塞尔维亚为了独或统曾相互厮杀,成为了巴尔干火药桶的核心。 <h3><font color="#010101"><p>从斯库台湖向北行驶约不到两个小时就进入了黑山的首都波德戈里察。波德戈里察在1945年-1992年间名铁托格勒,二战时毁于战火,几乎夷为平地,仅存 土耳其钟楼、清真寺一处和几处房屋,现重建为一座新城。</p></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黑山是最后一个离开前南大家庭的,南斯拉夫内战的炮火虽没有燃烧到黑山的土地,但它却出兵帮着塞尔维亚大哥去攻打过克罗地亚和波黑,从而留下了矛盾的隐患。</font></h3> <h3>新建的东正教基督复活大教堂 </h3> <h3><font color="#010101">2014年10月才刚竣工,据说现为巴尔干半岛最大的东正教堂之一。</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教堂内部装饰十分华丽,墙壁和屋顶的壁画都是圣像和基督教故事,相当精美。</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不知这是为纪念哪一位音乐家而立的雕像。</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二战后仅存留下来的小清真寺</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还有这个土耳其钟楼。</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据说这是国家历史博物馆,我很是怀疑,门没开进不去,墙上的文字看不懂,从相似词根上猜,也没有看出国家博物馆的意思来,也许这个国家也没有什么独特的历史文物或文献可展吧。</font></h3> 据说,还有个“千禧桥”景点,可到此一看,我们天津海河上的桥,哪一座都比它强。<br> <h3><font color="#010101">一路转下来,感觉一般大都市都有的高楼大夏、奢华的商业街、文化娱乐场所等均没有看到,城市建筑简单甚至有些破旧,街上行人也不多,丝毫没有一国之都的感觉,连我国的三四线城市都不如。整个国家人口不多,经济实力与塞尔维亚比相差甚远,我很纳闷的是,都穷成这样还闹什么独立啊,还不都是那些政客们搞的。独立公投,仅以微弱0.5的优势通过,致使塞尔维亚从此是个没有出海口的内陆国家了,这能不招塞老大恨吗?</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倒是当车开向西南亚得里亚海的方向时,沿着海边崎岖的山路,让我眼前一亮,看到了有几座非常漂亮的依山傍水的美丽港口城市,构成了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黑山共和国的另一面。照片是途径布德瓦古城,透过车窗拍到的。</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p>科托尔是亚得里亚海沿岸中世纪古城原貌保存最完整的城市之一,古城墙绵延至山顶,城内保存有大量的名胜古迹,已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名录。</p></font></h3> 大型的轮船可以沿着海湾驶入,直接停到城堡的大门前。<br> <p>位于海边的科托尔小城城门,距今已有五百年的历史了,它曾是整个古城的最后一道防线,是护卫小镇居民的守护神。城门长条石上拓印的正是二战中铁托将古城从纳粹手中解救下来时的著名语录,"What belongs to others we don't want, what is ours we will never surrender."(不属于我们的我们不想要,是我们的我们决不放弃)</p><p><br></p> <h3><font color="#010101"><p> 钟楼是这里的标示性建筑,钟楼前还有一个黑色的类似小方尖碑,名叫“耻辱柱”,据说是古代时将罪犯锁在这里示众。</p></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p>圣特里芬大教堂,科托尔老城最宏伟的建筑之一。教堂正面有两座造型略有不同的塔楼。尽管科托尔人大部分都信奉东正教,但最重要的教堂却是这座天主教堂。根据传说,古时有一 威尼斯商人从土耳其带回3世纪基督教圣者特里普纳的骸骨,却在科托尔湾遇上风暴,于是在这里为他建造了一座临时庇护所,但当土耳其人每每要从当地离开时天气就会变坏,只得将圣特里普纳就安放在了科托尔,从此成为这里的守护神。</p></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海洋海事博物馆</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圣卢卡教堂,是古城里最古老的基督教堂,教堂前面的小广场被称为“圣卢卡教堂广场”,圣尼古拉斯塞尔维亚东正教堂在广场的北头,圣卢卡教堂在南头,一个是东正教的,另一个是基督教的。</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圣尼古拉斯塞尔维亚东正教堂”是科托尔的主教堂。教堂虽然位于黑山,但是归塞尔维亚东正教会管辖。</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p>漫步在科托尔古城小街小巷中,更能体会到一个中世纪小城的古色古香的风韵,它有着保存完好的中世纪城市格局,斑驳的墙面上也述说着这座城市的古老历史。</p></font></h3> <p><br></p> <h3><font color="#010101">从古城的一条小巷出去,沿着城墙就可以爬到山顶,山半腰还有一座小教堂,从那里可以俯瞰古城和与古城日夜厮守的峡湾的全貌。</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p>从山上看古城,依山傍水、壮美峡湾、古典老城、绿色的海水,橘色的屋顶,古老的城墙,清新的空气,白色的船只,真是美不胜收,犹如人间童话一般。</p></font></h3> <p><br></p><p><b></b><i></i><u></u><sub></sub><sup></sup><strike></strike><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