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h3><h3>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h3><h3>辛弃疾 </h3><h3>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h3><h3>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h3><h3>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 </h3><h3>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h3><h3>(译文)</h3><h3>天边的明月升上了树梢,惊飞了栖息在枝头的喜鹊。清凉的晚风仿佛吹来了远处的蝉叫声。在稻谷的香气里,人们谈论着丰收的年景,耳边传来一阵阵青蛙的叫声,好像在说着丰收年。</h3><h3>天空中轻云漂浮,闪烁的星星时隐时现,山前下起了淅淅沥沥的小雨,我急急地从小桥过溪想要躲雨。往日,土地庙附近树林旁的茅屋小店哪里去了?拐了个弯,茅店忽然出现在眼前。</h3><h3></h3><h3></h3><h3></h3> <h3>一首描写夏夜景色的诗词,明月、喜鹊、蝉、稻花、夜蛙、雨点、星光、茅店,一系列的物象由小到大,似连环画般一一呈现……</h3><h3>本周我们的主题与这首唯美的古诗词息息相关。一幅描绘夏夜的创意情节连环画,我们主要用到的材料是油画棒。</h3><h3>黄绿―草绿―天蓝―黑色组成由浅到深的色彩渐变。为了让空间色(背景)更加和谐统一,背景在平涂基础上我们采用了卫生纸擦蹭的绘画技法。(擦蹭法为素描深入刻画阶段常用技法之一。)</h3><h3>故事情节的表现采用三段连环构图形式,对立统一的构图总会给人眼前一亮的视觉效果。</h3><h3>油画棒涂色后,再用刮画的形式绘出物象的轮廓对于我们来说也是一次全新的尝试。</h3><h3>大班、小班小朋友在物象的造型上略微不同,但绘画技法、媒材基本一致。一首古诗词,有多种演绎方式,而我们本周课体验的只是其中一种而已😊🤓️。</h3> <h3>杨家瑶小朋友作品展示</h3> <h3>孟瑾怡小朋友作品展示</h3> <h3>冯梓寅小朋友作品展示</h3> <h3>张浩楠小朋友作品展示</h3> <h3>王可昕小朋友作品展示</h3> <h3>蔡沁岚小朋友作品展示</h3> <h3>王彦琳小朋友作品展示</h3> <h3>严慧琳小朋友作品展示</h3> <h3>癞蛤蟆的启示: 绘画没有标准</h3><h3>一 只蜈蚣在广场上跳舞,优美的舞姿赢得了 动物们的阵阵喝彩,非常嫉妒蜈蚣的敌人癞蛤蟆在一个角落里专心致志的看了蜈蚣 的表演,当蜈蚣休息的时候,癞蛤蟆上前 故意说自己的计算本领很高但有一点不明白“你怎么知道先动哪一条腿呢?哪一条 腿是第2个第7个动作呢?你在动第6条腿 的时候第48个腿又在干什么?是站着不动还是弯起来?”蜈蚣迷惑了一阵,然后 惊恐的发现自己完全瘫痪了。</h3><h3>这个寓言给予我们一个很好的启示:艺术活动基本上是以一种靠直觉与本能的活动,理性往往 是它的敌人。可惜我们经常不小心就扮演 了“癞蛤蟆”的角色。家长的要求,老师的标准对孩子来说无疑是一场灾难,要求扰乱 了孩子依靠直觉进行绘画的实践,标准干 扰了孩子绘画创作的自由。</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