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在异地他乡,常常会想到旅行到底算怎么回事。</h3><h3>清晨,从或简陋或舒适的客栈旅舍里醒来,匆匆洗漱,早餐,然后睡眼惺忪地提着行李上车,别人开车就继续瞌睡。直到路边的景色突然赶走了睡意。</h3><h3>旅行的每一天所看到的都是不同的,也许是这辈子唯一一次能见到的景致。</h3><h3>大概这就是吧。也许还有遇到的人,吃到的美食</h3> <h3>亲眼看到珠穆朗玛峰,而不是在电视上或别人的照片里看。应该激动一下的。不过高反影响到了激动的心情。<br></h3><h3>这天我们在绒布寺看珠峰。五月二十六日。</h3> <h3>冈仁波齐</h3><h3>离开拉萨后的第四天。下午五点多,远远看到冈仁波齐的方向云山雾罩,"白马头"没出现,我们有点失望,都说冈仁波齐的山顶常年隐秘在云雾里,难得露出来。曾经来过这里转山几次的人,也有一次都没看见"马头"的。想来也是,"神山,世界的中心",自然是不能轻易示人的。于是我们先转去玛旁雍错湖和拉昂错鬼湖。在那里见到了海拔7694米的纳木那尼冰峰。之后等我们再回到神山脚下时,已是蓝天白云。晚上九点,还未落山的太阳照耀在美丽的"世界的中心",神山冈仁波齐的山顶。</h3> <h3>神山,冈仁波齐。</h3><h3>用300长焦在离开玛旁雍错后几公里处拍摄。</h3> <h3>前面说冈仁波齐直到我们来到山脚下才云开雾散,这朵云一直悬在山顶上很久,其时,车外温度已经是零下,且寒风刺骨。同伴拍延迟视频只能用三脚架架在摇下玻璃的车门上。自己哆哆嗦嗦的坐车里。再冷也要拍好视频。</h3><h3><br></h3><h3>这是祥云。</h3> <h3>后来回到拉萨的第二天下午,我们打车去哲蚌寺。碰巧有一位藏族老先生已经坐在前排(在拉萨打车是可以拼车的),老先生很健谈,看我们都背着摄影包,就问我们从哪里来,来这里有没有高原反应?当得知我们已经从阿里大北线回来的时候,老先生有点夸张的表示我们很厉害。他说他在阿里的基层工作了18年,那里的海拔都在4500米以上,植被稀少,空气含氧量极低,有的几乎是无人区,还说要知道拉萨市的90%以上的人都还没去过阿里地区,你们两个上海来的倒去了……。</h3><h3>于是觉得这次走了藏北大环线大概算是件不容易的事。</h3> <h3>阿里的天,如果云没铺满,是湛蓝湛蓝的。有首歌的歌词里就有"高原蓝,高原红",到了阿里就知道什么是高原蓝了。至于高原红,几天后,照镜子的时候也就知道了。以后还会有"高原黑"。这些统称为"高原色"。</h3> <h3>扎布耶茶卡盐湖</h3><h3>海拔4400米。到达时就我们路上结伴的两台车共六个人。正值午饭时间,我们就在湖边用野外气炉和高压锅做出了一锅火锅。食材饮料都是事先在狮泉河买好的,当然还有垃圾袋。这么美的地方是不能留下垃圾的。</h3><h3>静溢的扎布耶茶卡盐湖和一顿无以伦比的高原火锅。</h3> <h3>两台车呈"丁"状停靠,形成一个小避风港。支起了野外折叠桌。架上气炉放上高压锅。</h3> <h3>"一错再错"的阿里。</h3><h3>"错"也有写成"措"的,就是湖的意思。在空中看,阿里的错就象一个个绿宝石镶嵌在大藏北的高原上。这些大大小小的"错"有咸水的也有淡水的,还有低咸度的。这次印象最深的莫过于当惹雍错和色林错了。路上经过的好些都记不住哪个是哪个错。</h3> <h3>鸟瞰下的"错"</h3><h3><br></h3><h3>这张是无人机拍摄</h3> <h3>远处就是喜马拉雅山山脉。</h3><h3>从普兰县出发,到东嘎皮央感觉就沿着这条全世界最高的山脉在来回走。这天是我们拉萨出来的第六和第七天。</h3> <h3>藏野驴,路上最多,开头一看到还用长焦距镜头吊吊,后来看多了。也就懒得看了。倒是藏羚羊,特别是成群的看到几次,不多,每次都激动了一番。</h3> <h3>藏原羚,无人区里常见的食草动物。</h3><h3>和藏羚羊在人们心中的地位比起来,感觉就是丫鬟和小姐的区别。虽然和母藏羚羊看上去长的差不多。</h3> <h3>藏羚羊群</h3><h3>雄性的藏羚羊有一对秀长美丽的呈流线型角。而且药用价值很高。说是小孩生病发烧,刮上一点羚羊角粉吞服就可退烧。以前看过《可可西里》才对藏羚羊有了概念。</h3><h3>只能远远拍一下,走太近容易惊扰到这群阿里高原的精灵。</h3> <h3>这张用长焦拍的,近了些。</h3> <h3>五月二十五日,西藏三大圣湖之一的羊卓雍错。</h3> <h3>神秘消失的古格王朝</h3><h3><br></h3> <h3> 在扎达土林中,有一处遗迹。这就是地处3800米海拔的古格王朝。相传300多年前古格国一夜间神秘消失。有说是被邻国所灭,也有说环境所迫,王国所属的象泉河断流。</h3><h3><br></h3> <h3>站在古格王朝废墟的最顶端。看远处的一座好象新建的寺院。前两年这里还是不收门票的。现在这里也开始搞起了旅游业。山下建了不少藏居农家乐。</h3> <h3>当通过一条暗道爬上城堡废墟的最高处,环顾周边,听着啸叫的风声,会更愿意相信,王国在一场惨烈战斗后被灭族。仔细听风的声音,似乎夹杂着凄厉的惨叫声和妇孺的哭喊声,据说,夜深月圆的时候,城堡的废墟里会出现游荡的影子。</h3> <h3>东嘎皮央</h3><h3>东嘎是扎达县的一个靠山临水,只有十几户人家的小村庄,在“古格王国”遗址西北约40千米。东嘎石窟散布在东嘎村北面断崖上,路上能看到山上密密麻麻的洞窟。现存洞穴接近200个,延绵2千米,俨如蜂巢………百度</h3><h3>我们到达的时候,村民告诉我们东嘎皮央唯一的一位管理员兼解说员老人去扎达看病了。于是我们在山上转了一圈,就下来了。</h3> <h3>这里有很多照片都是在行驶中的越野车里用小黑卡随手拍的。这张就是。</h3><h3>这次除了带了微单和单反,还特意带上索尼小黑卡,一只小巧敦实的相机,这也是带来很多便利。特别是临时起意需要快速拍摄时,或者不想让拍摄对象察觉需要盲拍的时候。调整到连拍自动挡,加上快门声音轻对焦准,很是得心应手。</h3><h3>这张当中的雪山峰象个老人头像。</h3> <h3>这张和下面两张照片是在狮泉河镇的一处小山包的凉亭里拍的。</h3><h3>狮泉河镇算是这次大北线的一个重要节点。五月三十到达的,在这里我们休整了两天。达到的第二天也就是三十一日是同伴张大师的生日。他脑洞大开请我们吃了一顿生蚝,生蚝啊,一种在大海里的贝壳类软体生物。在海拔4250米,距离拉萨1650公里的一个川味餐馆里。这里的生蚝就是比海里的好吃,据说对付高反比红景天有效。</h3> <h3>说一说狮泉河</h3><h3>阿里地区的重镇,新疆和西藏,阿里和那曲的主要交通要道。也是旅行者去往阿里的重要驿站。自狮泉河开始,海拔都在4500以上,以后的阿里百里少人烟,千里无绿色。云端上的蓝色阿里至此跃入眼帘。</h3><h3>大北线正式开始。</h3> <h3>狮泉河历来是军事重镇,地处噶尔县。狮泉就是噶尔,而噶尔就是帐篷兵营的意思。</h3><h3>图 狮泉河镇。</h3> <h3>行车途中</h3> <h3>行车途中,路边的牧羊女。</h3><h3>在阿里地区看到的牧民好些都是女的。脸上都用口罩或围巾捂的严严实实,这里的紫外线比西藏其他地方强多了。"屋脊上的屋脊"也非浪得虚名。进入六月,白天十几度,到了晚上多在零度以下,至零下五六度。</h3> <h3><br></h3><h3>晚饭前,在住宿的门前看着小孩在奔跑摔跤。一看他们就知道是放养的。天高地厚玩的欢。</h3> <h3>六月一日,儿童节。</h3><h3>从狮泉河出发后,途径亚热乡,入住仁多乡。亚热乡一万多平方公里,三千多人口。</h3><h3>仁多乡四千七平方公里,一千五百多人。</h3><h3>海拔在4600米左右。</h3><h3>我们随车带了未曾谋面的驴友从外地快递到拉萨的委托我们捎带的一包儿童衣服,以及我们自己带的一些配套文具。路边的小孩似乎早等在那里了。</h3><h3>儿童节快乐。</h3> <h3>幸福感都是来源于比较,旅行者去到那些生存条件不好的地方最大的不好,就是让人会失去幸福感。</h3><h3>作为旅行者往往送给当地人一些生活用品都不是什么做慈善或者体现爱心之举。实在的是一种打扰到别人生活的歉意的表达。应该感谢的是我们这些人,感谢这里的人能接受我们用这样的方式来表达歉意。</h3><h3>随着旅行到这里的驴友多了,这些地方的交通必然也会改善。自然,当地人的生活也会越过越好。希望是这样。</h3> <h3>云端上的阿里</h3><h3>都是抬头看云的。在阿里很多时候,是平视,还有俯视着看云的。能看到云的厚度和白灰色的快速变化。阿里的云能在很短时间内变幻出很多不同的造型。如果有时间我会看他整天的云。</h3><h3>不过紫外线吃不消。杀伤力太大。算了。</h3> <h3>我们在海拔4800米,接近零度气温的湖边,站着吃了第二顿高原火锅。远处的山脊就像是一条披着银色鱼鳞的大鱼。</h3> <h3>边吃火锅边拍照</h3> <h3>阿里的云</h3> <h3>阿里的云</h3> <h3>挺喜欢这张的。摄于扎布耶茶卡盐湖。风把云吹成了一条大鲨鱼,正准备扑向背对着它的红衣人。拍完这张,我们一起愉快地吃了一顿高原火锅。没多久这条鱼就被风带走了。</h3><h3><br></h3> <h3>阿里的云</h3> <h3>阿里的云</h3> <h3>阿里的云</h3> <h3>阿里的云</h3> <h3>路上我们结伴了另外一辆车。走大北线单车很危险。就在我们出发来拉萨前,就有报道一辆上海开来的车在这条线上失踪了三天,后来被找到。车陷入了一个沼泽里出不来,幸亏他们带的食物够多,才撑了过来。</h3><h3>命大。</h3><h3><br></h3> <h3>航拍的一段山路,这路是渣土路。估计就是用含某金属矿物质的渣土修的,就是泛着紫色。看着好看,走起车来却是挺"渣"的。</h3> <h3>上图翻越过来的山。远看。</h3> <h3>文布南村</h3><h3>在当惹雍错的最西面。从拉萨出来的第十天,一早由措勤县出发。途径扎日南木错和当惹雍错,夕阳西下的时候到达文布南村。这里也是北线游的一个驿站。属于羌塘高原的腹地,是古老的象雄王国故地,也是苯教的发祥地。这里海拔接近4800。也是夜晚观看银河的绝佳之地。</h3> <h3>阿里的云就是会变幻。这是火天龙。</h3><h3>摄于文布南村日落时分。</h3> <h3>文布南村的住宿条件是比较差的,加上没有电信信号,供电也就两小时。</h3><h3>这天天黑后我们就架起了三脚架等待着银河从东边的山后升起。幸运的是没风,不然在接近冰点的室外待上几个小时又是高海拔地区,也是够呛。</h3><h3>当繁星布满苍穹,看着一条银河带缓缓向穹顶移去时,思绪变得恍惚,感觉自己在轻轻的飘了起来。风是静止的,星星是移动的。人是傻的。</h3><h3>没办法,相机也好镜头也好拍照水平也好真是差了点,有点浪费了这一场天幕的视觉盛宴。</h3> <h3>六月二号这天下午,从扎布耶茶卡盐湖往措勤县方向开。一路就看到前后左右乌云翻滚,团云下能清楚的看到云下的水幕,应该是雪幕倾泻而下。在崎岖沟坎不平的路上真遇到大雪于行车也是不利的。只是对于想着拍照的我们,却盼着哪朵云能飘到我们的头上落下层层的大雪。但直到到达县城,我们的车身除了厚厚的灰,连一片雪花都没粘上。</h3> <h3>措勤县,深夜。天下起了一场不小的冰雹,沿街停着的车的车顶上,发出哐哐的声音。从在睡梦中惊醒。第二天出发,,看到不远处的山头已覆盖上了皑皑白雪。天阴冷,风刺骨。六月的天就象是江南的寒冬。</h3> <h3>当车离开措勤县的县道转上一天土路的时候,雪已经覆盖了路面。好在所谓的土路也其他车压出来的,无所谓怎么开,只要别压了凸起的尖石头穿了轮胎就行。</h3> <h3>这是在阿里大环线的唯一一次涉水。车在浅浅的河道里开着,溅起的水遇到灼热的发动机,让我们的陆巡车的车头腾起白花花的水汽。</h3><h3>人坐在车里,遥控着无人机跟拍了这一段路,湍急的水流,远处的雪山和渐渐的,从厚厚的乌云里露出的蓝天。</h3><h3>显然很有视觉感。</h3> <h3>一个意外就是,无人机快没电的时候会自动返回起飞点。于是车开着开着无人机没了。又于是,司机和同伴折回去去寻这个宝贝了。而我就在冷嗖嗖的风里缩着脖子流着鼻涕端着300头的单反准备给返回的越野车拍广告。</h3> <h3>离开涉水区,我们就驶入了一片白雪覆盖的平坦之地,右侧是一长条不高的雪山,象一条巨大的刚从雪堆里钻出来的蠕虫,左侧是一片倾斜下去的大斜坡,同样白茫茫被雪覆盖着。我们两台白色的越野车一前以后交替着向前飞奔。此刻蓝天白云,雪原雪山,梦幻般的光影呈现在眼前。</h3> <h3>我们两个坐在颠簸的车里,一个拿着手机拍视频,一个换着相机贪婪地摄取着车外的景色。<br></h3> <h3>这些照片都是坐在行驶中的车里拍摄的。</h3> <h3>离开雪原途径扎日南木错。</h3><h3>扎日南木错海拔4700米不到,因是内流湖,也就是只有流进没有流出的湖。阿里地区日照长,水分蒸发大,流进的水夹带着盐分,久而久之含盐量达到一定比例就成了咸水湖。</h3> <h3>站在扎日南木错湖边的一处凸起的岩壁上拍摄的全景。似有观涛之烟波浩渺的感觉。这个错挺大。</h3> <h3>离开扎日南木错后,紧接着就是神秘的当惹雍错了。</h3> <h3>我们抵达当惹雍错的时候天空就下起了雪粒子。风也很大。不远处的天空还见着蓝透着斜斜的阳光,。天空的云反卷着变幻莫测。此湖最深处达200米。</h3> <h3>在当惹雍错我们遇到了难得一见的气象奇观并驻足良久。隔湖对面,看着一团云缓缓地移动着,所过之处的山头瞬间被染成了白色。而这团云看着并不大,居然还隆隆地响着雷放着闪电。神仙在打架莫过于此。</h3> <h3>六月四日,在文布南村度过了寒冷又令人心旷神怡的一个晚上后我们,出发前往班戈。途径当穷错--文布北村--尼玛--达则错--吴如错--恰规错--赛布错--色林错--错鄂湖。</h3><h3><br></h3> <h3>"一错再错"的阿里真的名不虚实。</h3><h3>和上图均摄于文布北村。</h3> <h3>以下四张照片都是坐在车里的路边随拍</h3> <h3>路边堆积的"小冰川"。借位拍摄冒充一下。</h3> <h3>在色林错边,一位藏族妇女在赶路。</h3><h3>天蓝 云高</h3><h3>路虽远却在脚下</h3><h3>家在前方</h3><h3><br></h3><h3><br></h3> <h3>站在高处拍一下过来和我们汇合的普拉达。一路上我们两个车搭伴前行。在阿里自驾最怕的就是迷路。阿里好些地方的路是这些越野车压出来的。</h3> <h3>到了班戈县意味着出了无人区;而到了纳木错,意味着阿里大北线行将结束。六月五日从班戈出发,途径巴木错,纳木错,当雄,羊八井,于晚上八点半回到拉萨。</h3> <h3>六月五日,遥望念青唐古拉山主峰。</h3><h3>回拉萨的路上。</h3> <h3>大人和小朋友说话应该蹲下,这是礼貌。</h3><h3>五月二十六日,摄于日喀则札什伦布寺。</h3> <h3>头饰挺好看</h3><h3>摄于八廓街的玛吉阿米黄房子前</h3> <h3>八廓街黄房子里的玛吉阿米</h3><h3>是仓央嘉措的情人<br></h3><h3>如今房子成了酒馆</h3><h3>也见不到了八廓街的玛吉阿米</h3><h3>很多人去那黄房子里发呆</h3><h3>很多人假装流浪在拉萨的街头</h3><h3>很多人终究又回到了</h3><h3>自己的家门口</h3><h3><br></h3><h3>照片摄于八廓街著名的黄房子前。</h3> <h3>清晨,和围着大昭寺转经的人群一起转。他们转经,我转相机。</h3> <h3>拍摄这张的时候,是盘腿坐在地上的。大昭寺门前的地是不脏的。</h3> <h3>回到拉萨三天后才回上海,有时间第二天下午就去了哲蚌寺。</h3><h3>面对面的对着喇嘛拍照不是很礼貌,所以一般都拍拍他们的背影,或者用小黑卡盲拍一下下。</h3> <h3>远去的背影,打伞的师傅。</h3><h3><br></h3> <h3>远去的背影,不打伞的师傅</h3> <h3>邂逅</h3> <h3>拐角深处</h3> <h3>色拉寺里的辩经</h3><h3>这里规定不可以用相机,只可以用手机拍照。</h3> <h3>转经的专业装备:留意斜挎带。</h3> <h3>伞没带,也不能把脸晒黑。</h3><h3>发型可乱,脸不能黑。</h3><h3>对了,喇嘛是光头。</h3> <h3>精美的色拉寺建筑</h3> <h3>透过蟠布看金顶</h3><h3>摄于色拉寺</h3> <h3>戴着帽子穿着衣服</h3><h3>穿着衣服</h3><h3>光着</h3> <h3>来拉萨拍的布达拉宫</h3> <h3>在拉萨拍的最后一张照片</h3> <h3>我们是沿着褐色和黄色的线行走的。</h3><h3>在日客则,遇到另外两辆走同线路的车。加上我们三人,一共11人。而到了狮泉河后就剩下四人加两位司机。其他人因为高反最终选择放弃北线之旅。</h3><h3>在生命面前,一切都可以放弃,不以放弃为遗憾,这也是一种勇气和成熟。</h3><h3>我们的同伴就是抱着不想拖累我们,而在日喀则就选择了终止旅程。</h3><h3><br></h3><h3><br></h3><h3><br></h3> <h3>有些地方</h3><h3>再不去就变了</h3><h3>有些地方不会变</h3><h3>可晚了</h3><h3>就去不动了<br></h3><h3><br></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