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过客,也是归人一一罗鑫

雁过寒潭

<h3>是过客,也是归人——记访通城镇长红村点滴 罗鑫 举步,除了云雾难见其他。我还来不及在大脑中检索残存的韦应物《凌雾行》的诗句“……才看含鬓白,稍视沾衣密……”,更来不及回应“不见不散”同行的诙谐打趣,就被一阵欢呼尖叫声所吸引。 你见过吗?溪谷底似有无数朵白莲同时盛开,又似有无数只仙鹤群起翩然展翅,慢慢地,那些莲花、白鹤幻作薄纱弥散开去,最后化为轻烟缓缓飘向山顶。俯仰之间,当我们从惊叹中回过神来,先前被浓雾严严包裹的山体已然露出青葱本色。那时的山,像刚出浴被悄悄揭去面纱的羞涩少女,轻着绿裳巧移莲步从浴池中袅娜走出。他们说那山貌原本就是一位美丽的女子。 整个过程给视野蒙上一层魔幻和神奇。见此,我再次脱口而出“最高的技巧即没有技巧”——那就是“素”,是把“添一分则太多、减一分则嫌少”的美表现到极致的“素”,在不着痕迹中呈现出极致美的自然姿态。面对这份可遇不可求的自然给予,我禁不住再次偷偷篡改了郑愁予的诗句:我,是过客,也是归人。 其实,这际遇不过是访通城镇长红村返程时,兰英大峡谷最后留给我们的一点小小意外赠礼罢了。 当我们冒雨走进长红村,通城镇党委王兵书记早已热情等在村办公楼门外。“你们的到来,更让我们的脱贫工作‘落’到‘实’处。”一见面,王书记利用“落实”与“落湿”的谐音机智幽默地打招呼,在笑声中冲淡了晨雨带给我们的寒意。 我们去到红三军曾在此驻扎的地方。那是一所土瓦平房,墙体略显陈旧,外墙残留着“红军为穷人得到土地粮食和平而战”的黑色标语,室内,那个年代的木椅、铁吊锅、煤油马灯、蓑衣等日常用品有序地安静躺在房间里不同角落。 我无法想象革命先烈当初是如何打土豪分田地、如何流血牺牲的真实场景,但人们认真保留着他们的痕迹直到现在,可见红军为了穷人能有饭吃、有衣穿这一最接地气的朴素革命心愿是怎样的直抵人心。那些脚踏草鞋、身穿补丁布衣的军人们,来自祖国的四面八方,但他们的精神却被永远留在这同一片土地上。 驻足于这简陋的土瓦房前,我们无不心怀敬畏与感恩。我不由感慨,他们,是过客,也是归人,他们的精神归属于这里的每个乡民。 雨不知何时已停止。我们再次回到村办公楼。<br></h3> <h3> 在县脱贫攻坚通城镇督战组长、县文联主席李剑东带领书画家们创作作品的当口,我来到图书室。 这是一个开放式房间,里与接待室相通,空间不大,在这不大的空间里,两面摆放书架,书架上整齐排满各种书籍,对面靠墙横放着两组原木条桌凳、墙面贴挂着木雕和书画作品,右有木窗,这木窗几乎占据了整面墙,透过窗玻璃望出去,便见群山土地。如果,每天有闲品一杯清茶、放一段轻音乐、捧一本自己喜欢的书,坐在这素静的雅室中,偶尔抬头与窗外的青山对视……那会不会是另一种人生?我遏住遐想,开始关注那些书:种养殖、烹饪、名人传记、文哲……可供不同文化层次不同需求的人挑阅。 无时多作停留,走出楼房,恰逢几位年轻媳妇站在院坝边闲聊。 “这些房子太漂亮了!”我指指四周古朴别致的红瓦石墙的楼房询问她们,“是谁的?” “就是我们的,”几个年轻媳妇同时友好回答。其中一位抬手指向站在不远处、侧身笑对着我们的老人说:“还有老伯,他是五保户,住那间。”她示意我身后左侧的房屋。 在与她们的交谈中,我得知,这些建筑是在脱贫攻坚工作中,依托重庆巴渝民俗集团解决贫困户住房安全问题修建的,村民在这里吃住,也可以作“农家乐”接待游客。<br></h3> <h3>听到这些,我再次放目: 葱茏的山林、青碧的田野、鳞次栉比的新楼房、田垄沟坎盛开的野花、干净平整的乡村公路……整个村子可谓雅逸清新、钟灵神秀,分明就是一个巨大的天然氧吧;回望村人的笑容、书画家们正在进行的创作以及陈列着各种各类书籍的图书室;不难发现镇党委政府领导的良苦用心,他们深知贫穷的根源之一就在于文化落后与缺失,根治穷病就必须有精神文化的引领来唤得乡民的认知觉醒,因而在“授之以鱼”的同时,更不忘“授之以渔”。然这又岂是一朝一夕之事?但他们无惧无畏,依然执着。 或许,正是由于他们的存在,才使得这里的景更多了一份韵致和情味、多了一份憧憬和期待,令人向往和流连。 我想,当你沉溺于浮躁的尘世,被各种困扰纠缠得喘不过气来,当你几乎绝望置身在崩溃边缘时,来到这里——巫溪县通城镇,走进长红村,来感受这里的人和物带给你的安谧平和、恬静美好,你会不会顿觉一身轻,思想和灵魂都得以净化和升华? <br></h3> <h3> “你们先走,我还有点事。”这是临别时李剑东主席对我们说的话。听说他督导扶贫工作以来住在村镇里,其实这里离城并不远,他们若回家是一件很容易的事。也难怪他在QQ空间里写有那样一首《督战帮扶》诗:“一路蝉嘶入农家/两肩絮飞凝霜华/嘘寒问暖寻常事/献策出谋小康画/ 踏遍沟渠及峰岭/挽来日月与烟霞/遥想他年放眼处/阡陌硕果庭院花。” 整个活动始末,从王兵书记和其他村镇干部的言谈中没有听到过任何抱怨,他们的脸上总带着明媚的笑意。在脱贫攻坚路上,他们有着乐观、坚守,有着敢为、进取,有着胸怀、气度……他们记住的是如何实现每个乡民的“两不愁”、“三保障”,忘记的是其过程的艰辛。他们用自己的见地和汗水突破贫瘠,他们带给乡民精神物质以富足,他们也同样收获了富足。 这里不是他们的家,但这里就是他们的家。他们,是过客,也是归人。 在这里,他们身体力行地表达着“秉承传统、不忘初心”的赤子情;用真诚传递着“是过客,也是归人”的诗意;用村民的幸福微笑让我们见证着“最高的技巧即没有技巧”的“艺术”造诣。 是的,在这样的大美时代,注定要由这样一些平凡的人来书写不平凡的篇章。 通城镇,兰英大峡谷一直在、乡民的音容笑貌一直在、青山一直在,党群干部的扶贫工作一直在,红军的奉献与牺牲精神也将一直在。 在我眼里,通城镇就是“寒竹”,融青春与苍古于一身。 至此,君一定懂得,我“是过客,也是归人”的意愿并非仅仅是巧遇了兰英大峡谷的奇景。 2019.05.30<br></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