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人的针线包

涛声

<p><b>文字原创——孟涛</b></p> 缝补小能手 <p class="ql-block">60年代末至70年代,新兵参军后,在配发新军装的同时,给每人发一个针线包。我们发的针线包,记得是个灰色塑料圆柱形的,长约6公分左右,拧开外盖,内有个线轴可以缠线,打开线轴开口,是收纳缝针的管腔。别小看了针线包,它是军人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重要物件。</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母亲说,在战争年代时,军需供应跟不上,不能按时发军装,有不少战友还穿着离家时的老百姓衣服呢。但每个人都备有个针线包,当衣服鞋子破损了,在行军休息时、在宿营时,老八路们的针线包,随时可以拿出来,缝缝补补,就能解决问题。</p> <p>1965年取消了军衔制。部队官兵一色绿军装,一颗红星头上戴,两面红旗是领章。鉴别官兵很容易,就看军装有几个兜,战士是两个上兜,干部上下有四个兜。</p><p><br></p><p>我们小69入伍后,穿的和父辈们同款的65式军装,还是很自豪的。65式军装有男式女式之分,肥瘦以正号副号区分。但脚上的军鞋,男女兵是一样的,如 :大头鞋、棉鞋、胶鞋、塑料凉鞋,男女军人的款式,都是一模一样的。黑色的老头布鞋,不是男人们的专利,俺们小女兵也照样配发。但我们小兵手巧,稍加改造,让黑布鞋好看了,也跟脚了。</p><p><br></p><p>小窍门就是给老头鞋缝订上一根黑鞋带。黑鞋带要自己来做。买来一副长长的黑鞋带,中间剪断,一根变成两条,一条打个回折,回折时留个扣眼,把带子中间用针线密密麻麻的连起来,鞋带就做好了。鞋帮内侧缝订上鞋带子,鞋帮外侧订一个四眼黑扣子,老头鞋就OK啦。穿上这改良版的黑色老头鞋,高抬起一条腿,绷直了脚尖,再亮个相,嘿!你别说,还真有点像现代芭蕾舞剧《红色娘子军》女战士的舞鞋范儿呢!</p> <p class="ql-block">小女兵们每天去科室上班,头两年的主要工作就是打扫病区的卫生。一双黄胶鞋溅上了污渍,刷洗后如果干不了,就要穿上老头鞋去上班。其实布鞋更容易被搞脏,女孩子又洁癖,刷洗的太勤了,鞋底还好好的,可黑布帮已经脱色、破损了,脚趾头磨出洞洞。</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这都不算事儿,咱有针线包哇,正好派上用场,动手补起来。小针纫上黑线,一针一线耐心的编织,似艺术花边儿的网状,由外向内缝织,最后收口在中央,缝织的补丁非常结实耐磨,这补鞋的绝活,还是68年的老兵姐姐教的,每次把鞋子修补好,都会有成就感。我的第一双老头鞋,曾经缝补了七处,早已褪色,可还是喜欢穿着它,不觉得难看,反而感觉是种光荣呢!</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那时候,一个医院里几百号军人,军装的颜色却不同,有军装绿色的,还有老姜黄色的,这老姜黄色是数量不多的仓库底子。我们新兵,就是喜欢这款老姜黄色的军装,我也有幸领到一套,洗上几次就可以变成黄白色,反而觉着更好看,感觉自己像个老兵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65式的军装有特点 ,肥大宽松,是纯棉布的,容易起皱,容易破损,往往衣服领子先磨破。我去仓库找保管员,要一块小军装布,缝缝补补就解决了问题。如今翻翻自己的老相册,每逢看到这张老照片,总情不自禁的露出微笑。因这件姜黄色的夏装,衣领上有我一针一线缝上的补丁,好针线活呀,补的板板正正。因为姐姐回家探亲,我穿着它与姐姐合影留下来的军装照。在当年,爱美的女兵,军装衣领上有个补丁真不算啥,俺还反以为荣呢!</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衣领带补丁的姜黄色军装</p> <p>我们兄弟姐妹,是在部队大院里,听着军号声长大的。别看是十岁左右的孩子,从小就学会了补军装,家里那台金贵的缝纫机,摆弄的通溜,每年不知道帮助母亲,给大院里单身的官兵们,义务缝补了多少军装,孩子们都是练出来的缝补老手。</p><p><br></p><p>我们甚至还交流过,如何补好叔叔们军裤上的补丁,屁股上的补丁是长方形下面有分叉好看些呢?还是椭圆形补丁,在中间跑条缝好看些呢?</p><p><br></p><p>给军装领子拆开,翻个旧衣领,打个补丁,我们都没有问题。叔叔们拿走补好的,又送来穿破的,家里的炕头上,垛着一大堆永远补不完的破旧军装。</p> 小兵的糗事 <p>入伍后,自己缝补衣服不是问题。可修改棉装,那可是个大问题。当年一条军棉裤的故事,可是笑坏了“女儿国”同宿舍里的战友们。故事主人翁,就是我这个14岁,身高1米45的新兵蛋子。这套棉服,是入伍后,发给我的第一套棉军服。那时的军装,只有正、副号之分,瘦体型就穿正号的,胖的身材就穿副号的。本人瘦小,毫无疑问应该发正4号的棉装,可仓库里4号棉装偏偏只剩副号,只能无奈领回。穿上正号棉装的战友们,还在吵吵嫌棉装肥大难看,可我还是套副4号棉装,更是肥大的出奇。</p><p><br></p><p>我把全套棉军装,加棉帽棉鞋,全部披挂整齐,体重才勉勉强强八十斤。尤其是那条副号的军棉裤,真是愁煞人,裤腰、裤腿巨宽松,咱人瘦小,两条腿可以轻而易举的穿到一条裤腿里,还绰绰有余呢。让人好笑的是,大冬天里,虽说我身上穿着厚实棉衣棉裤,可还是腿脚冰凉,为啥呀?因那凌厉的寒风,可以毫不客气的随意进出,从左边这个宽大的裤腿钻进去,再从右边那个裤腿再窜出去,哈哈… 真成了名副其实的“穿档风”。冷点还能坚持,关键是本人形象太差啦!</p><p><br></p><p>那个宽大的棉裤腰,快到心口窝了,与朝鲜款的长腰裤有的一拼。我每天就象沂蒙山区的老汉一样,要把大裤腰左右叠个折,再扎紧那条军腰带,叠折的大厚棉裤腰,鼓鼓囊囊的,把肥大的棉衣前襟撑了起来,硬生生多了个棉花大肚子,再瞧瞧自己像个啥样?真是令小兵崩溃!</p><p><br></p><p>我总幻想,能把它修改的合体点,可修改军装是决不允许的,是违反部队纪律的。部队的棉装四年一换新,我已经勉强穿了两个冬天,熬到了第三年,胆子也大了,终于下定了决心:“豁出去了!忍无可忍无需再忍,违纪就违纪吧,就要好好整治这条讨厌的大棉裤!”</p> <p>一个周日上午,在“女儿国”的宿舍里,一咬牙,我把大棉裤全拆啦。别说,还提前留了一个心眼,把原来每一步怎样缝制的,都用心的记录下来。大棉裤变成了两大片,把它平铺在床上,左端详,右端详,应该怎么改?突然想起哥哥画油画时,就是把画儿同比例放大缩小,那就不会走样了。立刻拿起剪刀,按照比例把它缩小。</p><p><br></p><p>可是当棉裤缩小后,发现棉裤两片的屁股上,各有一个向上翘起来的“尾巴”,奇怪?为啥棉裤要有条翘起来的“尾巴”呢?这两条“尾巴”逐渐变细变尖,还真不好按比例再缩小,把给我难住了。怪不得棉裤裆如此肥大,肯定与这两个“尾巴”有关。毫不犹豫拿起剪刀“七里咔嚓”,把两个尾巴一起剪掉了。没了尾巴的棉裤,缝制起来难度也减少了许多。第一次缝制棉裤真是不易,一天下来好不辛苦,里面缝制好了,再翻过来缝制外面,一双手指也不知道让缝针误扎了多少次。</p><p><br></p><p>哈哈,终于完工啦,有史以来的巨大工程,是自己动手完成的,那个成就感就甭提啦。我迫不及待的赶紧穿上它,嘿!这条棉裤真是棒极了,变得又暖和又苗条,如同量体定制?在屋子里蹦蹦跳跳走了好几个来回,小女兵高兴死了,俺这是第一次缝制棉裤,而且是无师自通,了却了一件大心事啊,俺真是佩服死自己啦!</p> <p>可万万没有想到,当我要蹲下来,取床底下脸盆洗漱时,这新版的棉裤,真让我糗大喽,压根就蹲不下来啦?此时我才恍然大悟,棉裤上那两条“尾巴”,有多么的重要,军装上没有多余的材料。顿时我就懵了,我的天呐,忙活了一天我都干了啥呀?棉裤蹲不下只能报废,结果就是要挨冻两个冬天。唉!违纪偷着改棉裤,还是遭到惩罚?此时此刻,连肠子都悔青了。</p><p><br></p><p>已经傍晚,“女儿国”里电灯已亮,大家晚饭后都回宿舍里来了,看见了我的棉裤改成这样,都笑出了眼泪,笑弯腰了。真是自作自受,连续两年,我只能穿着军绒裤过冬天了。一直熬到第二次发棉服,终于领到一套称心如意合体的棉装,仔细看看,它真是正号的吔,最关键还是我喜欢的那款,棉衣棉裤都带有纵向缝制的条杠,颜色也很好看,我称它是“志愿军”款的棉军服,真是美观、暖和、又舒适呀。从此,结束了双腿挨冻的历史。</p> 老兵的糗事 <p>同样,军棉被子和棉褥子的拆洗缝合,也是一门要学习的功课。绿色的军装被子,本来棉絮和被套是宽与长相等的,绿色的被套末端,还有意留下了缩水后的尺寸。但是傻傻的小女兵,拆洗棉被时,愣是把棉絮搭在院子铁丝上晒晒消毒?岂不知那棉絮被人为的给拉长了,想再装进原来的被套里了,难啦!</p><p><br></p><p>如何缝制棉被,还是要请教护士老大姐们,向她们取经。原来缝棉被和棉褥子,需要大针长线,针走一条直线,斜着进针,斜着出针。第一次缝棉被,总得让缝针扎上几回手指,逐渐熟中生巧。</p><p><br></p><p>老战友世菊说起当年,她第一次缝军被时,真是有福气,有贺玉珍护士长在场,老同志耐心手把手,教会了她如何正确操作,让她没有走弯路,棉被缝制一气呵成。</p> <p>说起缝棉被,又想起我们的室友,68年的老兵,高希峰大姐缝制棉被的趣事。高希峰人如其名,她高高的个子,两条齐肩的短辫子,工作起来,总是撒撒利利的,从不拖泥带水。到了周日,大家兴起时,各自玩起自己喜欢的乐器,吹吹口琴,打奏杨琴,弹奏月琴,吹吹笛子来个民乐小合奏。高希峰大姐,她喜欢吹笛子,也学习拉二胡,虽然二胡被她拉的像“杀鸡”,声音有些走调刺耳,可我们还是喜欢看她那股执着的练习劲头。</p><p><br></p><p>一天我们下了班,宿舍里静悄悄的,眼前的一幕让我们惊呆了,屋里无人,床上那个绿色军装被套,在床上不停的蠕动着,里面好像是有人,我们就大声问道:“干啥呢?” 没想到被套里面真有人回答,“是我!我在做棉被!” 哦?原来是我们的高大姐!我们把她喊了出来,等她钻出被套口,再一看到她的模样,满头满身都沾满了棉花的白毛絮。我们都乐开花啦,抱着肚子笑,眼泪都流出来了。</p><p><br></p><p>此时我们明白了,高大姐她不会做被子。不愧是军人出身,她把洗净的被套平铺好,就把棉絮卷好夹在腋下,从被筒一端匍匐前进,她整个人都钻进了被套筒里面?去里面铺摆棉花絮?这过程,就像钻地道,进去送炸药包似的。我们都笑岔气了,最后,大家一起动手,帮她把被套反过来,铺好,再附上棉絮,就轻松的卷起来,掏出被头,三下五除二就搞定了。我们一起开心的大声说道,“猪八戒怎么死的呀?笨死的呗!” 哈哈哈哈……快乐的笑声,环绕着我们的“女儿国”,久久不愿散去。</p><p><br></p><p>可爱的女兵,欢乐的女兵,“女儿国”里每天都有趣事儿发生,她们是“女儿国”里每天都少不了的快乐元素。 女兵们在部队里学会了坚强和吃苦,学会了为病人服务的本领,也学会各种生活的技能。真不是吹的,当过兵的,人人都会包饺子,还会缝缝补补的小营生。更值得一提的是,医院里还有个大能人,他是医院“和尚庙”里的单身男同志——张绍森,不仅人帅气,还有才气,那女红做的也叫绝,他一针一线绣的漂亮彩色花鞋垫,连我们女孩子都自叹不如,真是佩服的五体投地,他的一双巧手赛过女孩子了。</p><p><br></p><p>军旅的工作生活多姿多彩,点点滴滴的小故事,就像夜空闪烁的繁星,随手摘下几个,再重新回味,让人忍俊不禁,开心不已,难以忘怀!</p> <p><a href="https://www.meipian.cn/2615faql?share_from=self" rel="noopener noreferrer" target="_blank">🌹大王山的记忆</a><a href="https://www.meipian.cn/2jwx6ku3?share_from=self" target="_blank" style="background-color: rgb(255, 255, 255);">🌹甩起你的大辫子</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