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1><b> 最近到故乡小住,正值麦收季节,周边有几处零零碎碎的小麦地,金黄金黄的,一派丰收景象。真得感谢这几块小麦地,使我有幸再见到了镰刀割麦、扬场打麦等久违了的麦收场景,感到非常的亲切和激动,也勾起了五十年前下乡时那刻骨铭心的麦收记忆......</b></h1><h1><b> </b></h1> <h1><b> 为了那久违的麦收记忆,我去小麦地等了两次,终于等来了割麦的老乡。老乡热情的和我打招呼,通过交谈,我才知这是他开的几块荒地,不然,现在很少有人用镰刀割麦了</b></h1> <h1><b> 麦地里竖着一个小假人,做的很逼真,好可爱!猜猜干嘛用的?</b></h1> <h1><b> 先打个"草钥子",好梱"麦个子"</b></h1> <h1><b> 面朝黄土背朝天,七十出头的老人已经累弯了腰......</b></h1><h1><b> 看着老人的背影,我想起了当年那累的直不起腰、吃不下饭、太阳晒烤、挥汗如雨的日子,也想起了"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千古名句!</b></h1> <h1><b> 当年下乡时,农活中我感觉最苦最累的莫过于割麦了,那时16岁的我年轻好强,再苦再累也咬牙坚持,不甘落后,割麦技术与老乡不敢比,在知青中也算一把好手</b></h1> <h1><b> 在老乡鼓励下,快七十岁的我又过了把割麦的瘾,是不是还有点样子!</b><br></h1> <h1><b> 老乡热情地鼓励我,就象是当年那个小山村的老队长,总是默默地关心照顾我</b></h1> <h1><b> 早年下乡的山村有很多打麦的场院,割下的麦子都运到场院里碾压、扬场、晾晒,年轻劳力割麦,打麦的多是老人,稍带着看孩子,所以,场院是麦收季节最热闹的地方</b></h1> <h1><b> 如今实现农业机械化,联合收割机收割、脱粒一条龙作业,不用打麦,过去的场院大都成了健身广场和村民休闲娱乐的地方了,象老乡这点麦子就拿到公路边上打了</b></h1> <h1><b> 扬场,这可是麦收中的技术活,大多是上点年纪的有经验的人来干,借助风的力量把麦糠、尘土、麦草与麦子分开</b></h1><h1><b> 公路边有好几家在打麦,这家扬场的老乡一看就是个老把式,扬的又高又匀</b></h1> <h1><b> 这家大嫂扬的也不差,干净利索,看着还挺轻松,象是一道美丽的风景</b></h1> <h1><b> 大嫂的老伴接过来扬了几下,不好意思的对我说:" 我不如她扬的好"。</b></h1> <h1><b> 年轻点的这家已扬完场,正在收拾,放学的小儿子也赶来帮忙,夕阳余晖洒在金灿灿的麦子和他们的身影上,看着是那么的美!</b></h1> <h1><b> 这家老乡的麦子最少,但却精打细筛</b></h1> <h1><b> 这种叫"簸箕"的工具现在不多见了,此行我们一个朋友认为沂蒙乡村会有,结果转遍集市也没买到</b></h1> <h1><b> 近前一看,原来这家麦子与众不同,老乡告诉我们是红麦,种的很少,市场上要七块多一斤</b></h1> <h1><b> 打下来的麦草装在拖拉机上拉走,收拾的又快又干净</b></h1> <h1><b> 近日«新闻联播»上,看到有些地方麦收己用上智能化无人驾驶收割机了,象这样的麦收场景肯定会越来越少,但给我磨难、使我成长的那些刻骨铭心的麦收记忆,会永远留在我的心中......</b></h1><h3><b><br></b></h3><h3><b><br></b></h3><h1><b> 摄影: 徐庆功 张立华</b></h1><h3><b><br></b></h3><h1><b> 2019年6月于临沂</b></h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