渐行渐远的岁月一一写在儿子的不惑之年

冬雪

<p>  古人曰: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知天命,六十耳顺,七十古稀,八十耄耋……&nbsp;&nbsp;</p><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今年我的儿子进入了不惑之年,随着光阴的流逝,明年我也将进入自己人生的古稀之年。</p><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岁月在不经意间匆匆而去,儿子出生、童年、少年时代那些往事却从没在我的记忆深处忘记过,不是刻意去记起,却是挥之不去。</p><p><br></p><p>(一)&nbsp;&nbsp;出生</p><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1979年11月的最后一天,也是羊年农历的十月十一日,清晨八点三十七分,儿子在省医产科呱呱坠地,出生时体重6斤8两,祖父祖母、外祖父外祖母及所有的亲人们高兴极了!儿子的出生一点不折腾人,这天正好是我的预产期,好准时啊,大清早的就蹦出了娘胎,来到了人世。如今,四十年过去了,这一切象是发生在昨天,每一个细节,我都还记得清清楚楚。</p> <p>  儿子出生的当天,也许是过于兴奋和激动,当天我一夜未能入眠。由于母婴分室,我不能看到儿子,第二天一早才由护士用小推车推着婴儿一个病房一个病房的送到母亲床前。当母亲了,第一件事是要学会给婴儿哺乳,还好,我的奶水充足,当时的老人们开玩笑的说,儿子是自带饭票来到人世的。每当怀抱儿子喂奶时,一种初为人母的幸福感萦绕在心头,脸上不自觉地溢满幸福的笑意。在省医产科住了三天,因为是顺产,便出院了。</p> <p>  回到家的第一天,不知何故,儿子闹了整整一宿,也许是他感觉到换了一个环境吧!当时的住房条件也确实过于简陋,那是从农村疏散回城后,原来的住房已被别人占用,好心的老邻居找了一块空地,在街坊亲戚的帮助下,用油毛毡搭建的一间约十来个平方的住宅,可想而知,房子的密封不好,冬天会不时的有风透进来。当时也沒有什么单元式的住房,只有这个条件了。</p><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在儿子出生未满月的日子里,外婆三十天如一日每天清早往返两地为儿子解包换洗,因外婆本是妇产科专业人士,隔壁邻居们每天都有人来探望,连连夸奖外婆的“手艺”。在月子里,两位祖辈一一外婆和太太辛苦并快乐幸福着。(根据老贵阳人当时的习惯,大都称奶奶为太太)很多时候,太太会情不自禁的抱着孙子喃喃自语,不管他是睡着还是醒着的,且脸上透露着喜悦满足的笑容。每当这样的时刻,儿子的爸爸总是说,不要有事无事的老抱着,养成习惯难得收拾哦,可老太太毫不理会,有时甚至会回应几句:你也是我从小这样抱大的,养儿才知报父母恩呢。老太太每天都要抱着襁褓中的孙子看啊看啊,有一天终于发现了问题,她说孙子和他爸爸小时候一样,舌头和下鄂是连着的,他爸爸是一岁多才发现的,要去医院手术剪开才行,不然以后长大说话是大舌头,现在还沒满月,发现越早越好,我听了着急得眼泪直流。待医生的外婆来时才说这问题不大,待满月后去医院剥离开就行了。记得那天去外公工作的医院请一小儿科医生一分钟时间都没有就用消毒过的手术剪分离开了。医生说,这叫舌系带矫正。很顺利,儿子只哭了几声就沒事了,可那一刻我的心有多痛啊!</p><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那年头人们的生活谈不上有什么条件,好不容易熬出了月子,首要问题是洗澡,家里没有淋浴间,都是到外面浴室花钱去洗。我给儿子喂了奶就到大十字一家浴室去洗澡,哪知看到等候排队的人较多,大约有好几十号人吧,因洗澡间有限,里面有人洗完了腾出位置才放外面排队的进去,一次放几人不等。我等了近一小时还没轮上,奶也涨得湿了前胸衣服,想到家中刚满月的儿子,我哪有心思等下去呢?便毅然决然的转身回家了,正好儿子也醒来要吃奶了。</p><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p><p><br></p> <p>(二)婴幼儿时期</p><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1.关于取名</p><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我刚怀孕那段时间,他爸爸正在师专进修中文。恰逢学习古汉语先秦文学部份。《诗经.国风.七月》第三章末尾句“载玄载黄,我朱孔阳,为公子裳。”于是决定以后不管生儿子还是女儿都取名孔阳。本家“孔”姓,“阳”在本文中意为鲜明亮丽之义。朋友来看望时都说这名字取得好听,老太太骄傲的说是他爸爸取的,当然好咯。至于取名的本意老太太却不知道来由。事后一想,这名也真的是取得好,因1979年是羊年,儿子的亲外公也姓杨,羊、杨和阳,都是yang</p><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p><p>&nbsp;&nbsp;2.黎平生活的日子</p><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满月了,意示着可以出门走亲串戚了,更何况产假即满,也准备回我当时工作的地方黎平县机关去了。那年代产假规定只有56天。一天,我用老太太亲手缝制的背带背着儿子去外婆家告个别,可还沒进家门,外婆就连连摆手说要我们过几天再来,她是感冒的,怕传染给婴儿。因为我父母皆是医生,这方面的意识比一般人强嘛。无奈我们只好打道回府了。</p><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我是文革中的老三届(66届)初中毕业生,1968年上山下乡到黔东南黎平县高屯公社,知识青年插队落户。后抽调在县机关工作。黎平算是我的第二故乡吧。儿子1979年出生时我还在县机关工作,怀孕期在黎平度过,回贵阳生产,待儿子满月后又带着吃奶的儿子回黎平工作生活。儿子满周岁后送回贵阳由太太带,直至我83年调回贵阳,结束两地分居生活。</p><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记得那个寒冷的冬季,我得回黎平去工作了,刚满月的儿子还在哺乳期,当然不可能离开母亲,于是儿子他爸送我们到黎平后便立马回去了。现在想起分别时的情景仍然让人心中阵阵痛楚。可当时的环境条件不容我胡思乱想,我得坚强起来,在异乡为生计工作,还要好好抚育儿子。</p><p><br></p> <p>人生的第一张照片。两个月时摄于黎平县城照像馆。</p> <p>  那个年代,照像对于人们来说是一件奢侈的事情,能够拥有一部相机的人成了大家羡慕的对象。能够去相馆照一张相别提有多开心啦。</p> <p>四个月时摄于黎平县城照相馆。他爸爸小时候有一张照片和这张几乎一模一样。放在一起简直就是同一个人。</p> <p>  回到黎平县机关后首要问题是要找一位带儿子的保姆。经同一办公室的周大姐介绍,在县城老街上有一老婆婆是专门以给人带娃娃为生的,姓龙,街坊上都称呼她为龙婆,目前刚好带大了一个接走了,正好可以接着带。我目测了一下感觉龙婆老人家面容慈善,穿戴整洁,讲好了价钱,便将儿子托咐给龙婆带了。现在说起都叫人不相信,那时仅白天带娃娃每月保姆费才13元。儿子爷爷每月都给寄来保姆费。每天我六点就得起床,给儿子洗换,喂奶后就送去龙婆家,中途十点来钟去喂一次奶;中午下班在食堂吃了饭就去接儿子回来喂奶,睡午觉;下午两点上班之前又送去龙婆家,四点去喂奶,六点下班又去接回,每天如此。所幸龙婆家就在我上班的县机关旁边,也才十分钟不到的路程。晚上就背着儿子洗当天换下的衣服、尿布等。那时也没有什么尿不湿,尿布都是用大人穿旧的棉织内衫撕成小片条或用棉纱口罩拆成片,每次换下的尿布洗干净后得烧开水烫,在房间拉起绳子晾好,当时时髦的称为“挂彩旗”。那时也没有自来水,用水是在县委宿舍储水池用自备的小提桶一桶一桶提上来,倒在盆里洗衣服。</p><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我的奶水充足,儿子出月后长得白白胖胖,煞是惹人喜爱。因我身体瘦小,儿子却长得白胖壮实,机关和县城的熟人朋友都形容说我们是茄子娘,冬瓜崽,我背着儿子几乎就占领了我的整个身背。</p><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从儿子四个月开始就在白天给他搭一些辅食,有时把鸡蛋煮熟后只取蛋黄用调羹压碎掺到代乳粉里调成糊状喂他。儿子五个月时,有几天总是拉稀便,我急得抱着儿子去县医院就诊。一路上想到自己一个人在黎平带孩子万一有什么闪失怎么办啊,眼泪便不由自主流出来。可到了医院医生一看,一逗,儿子笑啰啰的,医生连说,沒问题沒问题,你看娃娃的笑容就知道,且精神面貌很好嘛,常言道“小儿无假戏无真”。妈妈不用着急啦,婴儿生长时期是要换换肚肠的,保证没事。</p><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外婆得知拉稀便的事,也想外孙子,便从贵阳到黎平看望。一进门看见我带儿子生活的境况,行李包都没放下就抹着眼泪说,你们这日子也过得太苦了,又上班又要带娃娃,因外婆本属知识妇女辈,我们家兄妹几个她从没带过,我们都是奶娘带大的,所以她觉得我又要工作,又要带娃娃,特别的辛苦。</p><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那是1980年初春时节,孔阳四个多月。有一天中午该上班了,可他还在午睡中,我不忍心弄醒他,便先到办公室上班去了,约半小时后,宿舍邻居(一家属)到办公室叫我,说听孔阳在屋里哭得厉害,叫我快去。我急忙小跑步的回到宿舍,开锁时没听到哭声,我急了,一看才发现儿子可能是边哭边动,已被整床被子捂住了,掀开被子,儿子满脸通红,满头大汗,还抽泣着,好险啊。我事后想起真后怕。从那以后,我再不敢放他一个人在屋里去上班了。</p> <h3>插一张拼图。二人照是我和儿子的小姨</h3> <p>八个月了。摄于黎平的家中及龙婆抱着孔阳。我当时上班的黎平县科委有一部120相机,且还有冲洗印片等一套设备。儿子的爸爸放暑假从贵阳到黎平看望我们。经领导同意便借用了相机,于是就有了这几张照片。</p> <h3>八个月的婴儿肥胖壮实,小男子汉的气味十足!</h3> <h3>抱着玩具可爱的样子</h3> <h3>拼在一起的几张</h3> <h3>喂你吃奶,偏要去看爸爸照相。</h3> <p>八个月时在黎平家里床上</p> <h3>九个月就试着让他站一站</h3> <p>十个月大时在黎平住宅院中。</p> <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3.&nbsp;&nbsp;周岁后离开黎平回贵阳</p><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带着儿子,一天忙忙碌碌,虽辛苦却也享受着做母亲的艰辛和快乐。满周岁了,首要问题是要给他断奶,把我“解放”出来。儿子断奶也非常的顺利。当天晚上他爸爸照料他睡,半夜醒来要吃奶,他爸爸将事先准备好的奶瓶塞到嘴里,吸了几口,就又睡了,直到天亮。第二天晚上竟一觉到天亮没闹。事前听说有的孩子断奶可把一家人折腾够了,没想到儿子断奶竟如此顺利!</p><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儿子断奶后,太太爱孙心切,想把他带在身边,不让我再带回黎平上班。我只好孤身一人返黎工作。虽说只有一两个月时间就又可以请探亲假回来,可回到黎平那段时间,我却饱尝了前所未有的思子之痛。才满周岁就离开娘,怎不令娘想断肠呢。那段时间我在黎平只要看到周岁牙牙学语、学走路的小孩就会联想到我的儿子,眼泪会唰的流下来。真想不顾一切的跑回贵阳去,但不可能啊!现在我真的无法理解那些留守儿童的父母,怎么就放得下心丢下年幼的孩子呢?当时把儿子留下老太太带,说实话我真的十分不情愿,可他爸爸和太太轮翻劝说,要我绝对放心,一定会把儿子带好。我当时一人带儿子,要哺乳、工作、做家务,一年下来,确实体力消耗恼火,人消瘦憔悴,也需要调养一下。最主要是老太太太想这个孙子。当时提倡计划生育,又是个男孩,她在街坊四邻面前该多有面子啊!自从有了这个孙子,老太太一改平日淡漠劳苦的表情,幸福满足的笑容随时挂在脸上!这也许是人们所祈盼的天伦之乐吧!</p><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才隔了两个多月,当我再次回贵阳探亲去太太家看儿子时,长大了许多,可他竟然不认得我了,不让我抱,就要太太。那一刻别提有多难过了。还好,在一起玩了一会,就熟悉了。</p> <h3>满周岁后和太太在一起。</h3> <h3>在太太家门口坐着。这表情怎么了?</h3> <h3>学步,扶着自己来。</h3> <h3>还不敢放手</h3> <p>和小伙伴王珺合影。王珺是王安平伯伯的儿子,王安平伯伯是爸爸的好朋友。</p> <h3>一岁那段日子。</h3> <h3>妈妈回来了,在当时三十三中宿舍家中。</h3> <h3>唯一的一张全家福。爸爸抱着我。照片中有我的爷爷、太太、姑姑、妈妈。</h3> <p>一岁时和父母合影</p> <p>少有的和父母照</p> <h3>爷爷抱着我在他单位(遵义董公寺102地质队)门前。</h3> <h3>和爷爷在铁路边合影</h3> <h3>和妈妈在铁路边合影</h3> <h3>一周岁照</h3> <h3>大概是两周岁照吧</h3> <p>  4.工作调回贵阳</p><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儿子送回贵阳后,我一人回黎平工作。经受着难耐的思夫念子煎熬,日子难过。同时开始着手调动工作,经过两年多折腾,为此不知遭遇了多少白眼冷漠,也不知流了多少眼泪,其中所遇心酸苦痛、艰难曲折实不忍一一道来。外婆那时年富力强,没少跑有关部门,找关系,终于在83年初调回贵阳,当时在贵阳市乌当区教育局所属乌当师范学校財务室任会计工作;后又于85年调回市内贵阳幼儿师范学校教导处工作直至2005年退休。</p> <h3>插拼图一张。上面右者为表哥杨东小时候。</h3> <h3>两岁时和妈妈在贵阳照相馆合影</h3> <h3>三岁时和妈妈在贵阳照相馆合影</h3> <h3>四岁时和妈妈在贵阳照相馆合影</h3> <h3>五岁时和妈妈在贵阳照相馆合影</h3> <p>和妈妈、玲姨在凯里玲姨家中。</p> <h3>在乌当师范和同事一起合影</h3> <h3>在我曾经工作过的乌当师范学校</h3> <h3>参加乌师组织的春游活动,在百花湖游船上。</h3> <h3>笑得多开心呀</h3> <h3>学游泳,在三十三中游泳池。</h3> <p>  5.幼儿园生活</p><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儿子三岁多时,因为我和他爸爸都在学校工作,经学校岀具证明进了位于市中心小十字白沙巷的市教育系统所属“六一”幼儿园。开学那天,我亲自送他去幼儿园。一开始就给他报了全托,一周接一次。到了一个陌生的环境,孔阳很不习惯,一直拉着我的手吵着要回家。经老师左哄右呵,他终于放开了我的手,和小朋友去玩玩具了。老师示意我赶紧离开。我刚走出教室门,他发现了,随即哭着追喊妈妈,我要妈妈,我也只好含着眼泪“狠心”的走了,直到走出幼儿园大门外还听着他的哭声。我当时工作的乌师在郊区,也是两三天或一星期回一次家。这一周我几乎无心工作,儿子幼儿园的哭声不时在耳边回响。到了周末我急急忙忙去幼儿园接他,可万没想到老师告诉我,孔阳三天前就让他太太接走了,原因是那天我走后他一直哭,白天哭,晚上哭,还不吃饭,老师着急了,只好打他爸爸单位(三十三中)电话(那时唯一的通讯工具)让他先接回去慢慢适应一下,爸爸就让太太去接了。老师建议先上日托,每天接送,待适应一段时间再上全托。一个月后孔阳慢慢适应了,就开始全托了。一学期下来,学了很多东西,会背好几首儿歌,且是全园小朋友中身高体重增长最快的一个。我记得有一次周末去幼儿园接他,在回家的路上,他拉着我的手高兴极了。他背了一首儿歌:“ 有个爷爷他姓顾,上街打醋又买布,一不小心弄翻了醋,打湿了布,回到家沒有了醋,还要去洗布 ”。背完后对我说,妈妈,这个顾爷爷好倒霉哦。</p><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儿子从小就是个温顺乖巧的小男孩。无论老师,街坊邻居都说他是个难得的乖娃娃。老师告诉我说,每次叫小朋友们不要说话了,快坐到自己的座位上,全班总是孔阳第一个先坐好。有一次太太去接他,看到小朋友们都排着队,有一个小朋友跑来插队,把孔阳推开摔地上了,孔阳自己站起来一声不吭地拍拍衣服又从最后一个排起。回来后太太学给我听,说当时她很生气,后给孔阳说下次哪个再推你,你就推哪个,推不动就咬。</p><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有时周末我会带着孔阳去外公外婆家,几个表哥表弟也在。有一天,几兄弟在一起玩,很热闹,外公在看书,到了吃饭时间,便要他们不要闹了,快坐好,孔阳便抬个小凳子坐下来,那三兄弟还在闹着,孔阳就说,“外公叫你们不要闹了,听见沒有,快坐好了。”&nbsp;&nbsp;&nbsp;外公听了笑起来说这些娃娃还是孔阳最乖。总之,他小时候随便带他去哪里都非常听话。从来都是一片褒奖声。</p> <p>暑假跟随爸爸去旅游,好象是河南的一个景点。</p> <p>记得这是暑假期间我带他去河南洛阳看爷爷和姑姑,在郑州转车时照的,没记错的话,应该是郑州火车站。</p> <h3>这几张照片是爸爸带孔阳在甲秀楼玩时照的</h3> <p>  6.意想不到的分手</p><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工作调回贵阳后,一家人团圆了,度过了一小段平静无味的日子。我在郊区学校工作,骑自行车上班。他爸爸在市内中学工作,我有时一周回家一次,有时也会两三天回来一次不等,那时根本还没有什么双休日,一周七天就只有周日休息,工作六天。孔阳在幼儿园。每周接一次。可我和他爸爸之间也许是长期分居,也许是各自的身份、工作环境变化等原由吧,他休息日和晚上都经常外出不在家,这样我们在一起交流的时间越来越少。有时在一起讨论问题会产生分歧。记得那段时间,有时我和他爸爸在一起争论问题,声气越来越大,孔阳会在旁边用吓唬的口气说:警察来了,警察来了哈,意示吓唬一下我们,别再争吵了。有一次把他爸爸逗笑了,他爸把他举起来连说小屁孩你太聪明了。这样的情形时间一长,没意思嘛,也许是缘份已尽,最后结果只有分手了。</p><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分手后我带着儿子一起生活。那时幼师还处于建校期间,没有宿舍,学校领导就在刚建好的琴楼一楼给我安排了一小间琴房,仅4.5个平方,可以放得下一间单人双层床和一张课桌。在琴楼一起住的还有十来个年轻未成家的同事。就这样住了近5年直至1990年学校建好宿舍分了一套两室一厅房子才安定下来。</p><p><br></p><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三). 中小学时期 </p><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1.&nbsp;&nbsp;小学生岁月</p><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孔阳上了小学,先在南明小学,挨太太家近,可怜老人家想孙心切,经常去学校看,还接回家,有时我去接又扑空,把生活和心情都搞得很糟糕。那时单位座机是唯一的通讯工具,联系也很不方便。因是他爸爸执意要离婚,我的条件是只要儿子,其他都可以不要。基于这点,对于老太太来说是有点残酷了,但沒法。后来我索性给儿子转学到离幼师很近的育英小学。为此,老太太还在她儿子不知情的情况下到幼师来大闹了一次,真让人哭笑不得。这事在我心里留下了抹不去的阴影。几十年来,我N多次的在梦中和老太太进行夺孙夺子大战,每次都会哭醒来,吓出一声冷汗。后来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也允许节假日或太太想孔阳时,孔阳就过去。</p><p><br></p> <h3>省老年大学游泳池。</h3> <h3>小学生了。那一年的生日。在幼师琴楼走廊。</h3> <h3>小学生,那一年的生日,在幼师琴楼住宅。</h3> <h3>和小伙伴尹磊在幼师琴楼前</h3> <h3>游花溪公园</h3> <p>王孃(幼师教师,琴楼邻居)带我去河滨公园游玩。</p> <h3>和阙阿姨(妈妈最要好的同学)在幼师校园</h3> <p>小学时,每天放学回家自觉做作业。我的同事拍下了这一镜头。记得有一天,我的同事彭老师对我说,孔阳是个好学生,自觉努力学习,有照片为证。随即把这张照片给了我。那时还住在幼师琴楼4.5平方的小房子,夏天就在校园里的石桌子上作业,冬天就在小房子里的小课桌上作业。</p> <h3>和表弟梅宬在幼师校园。也不知是谁给拍的。</h3> <p>在幼师校园,是辉辉阿姨照的。</p> <p>童年时光无忧无虑多好啊!</p> <p>和表哥杨军在幼师校园</p> <p>和表哥杨军在幼师家中</p> <p>有一年外婆在幼师住,表兄弟姊妹们都到幼师家中来过年。</p> <h3>和表哥杨东杨军在幼师宿舍家中</h3> <p>几兄弟在幼师校园</p> <p>河南洛阳少林寺</p> <p>黔灵公园一角</p> <p>那年那月在黔灵公园</p> <p>小学毕业照</p> <p>幼师校园内</p> <p>郊外花溪公园</p><p>下图幼师琴楼住宅一角</p> <p>做怪样</p> <h3>小学时代</h3> <h3>这两张是在陈笃瑶阿姨的单位八公里省林科院照的。</h3> <p>这张有点做作哈,记不起是在哪儿照的了。</p> <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我和儿子在学校琴楼住下来了。琴楼座落在校园中,除一楼作为临时的单身教工宿舍外,这栋七层的楼房就是幼师学生上音乐课练钢琴用的。在学校这个环境生活,孔阳性格开朗,爱说爱笑,无压抑,这让我颇感欣慰。每天放学后在校园里和学生们在一起玩,他都叫学生们姐姐。有时还会向我讲述他和姐姐们在一起聊天的内容。记得有一次他对我说:“妈妈,今天有个姐姐问我怎么沒看见过我爸爸,我说,你还是少管闲事。”&nbsp;&nbsp;有时学生们班上搞活动都会把他带上。有一张照片可惜找不到了,那是学生开晚会时,他和学生们一起演唱歌曲,一个小男孩站在一群女孩的演唱队伍中还挺认真的。</p><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他和学生姐姐们混得很熟,除了上学时间,课余闲暇时间都是在幼师校园和教室。有时也会和同事的孩子与他同龄的小伙伴们一起玩。有一次他和王引(同事女儿,同龄)在高老师家玩,王引拿出一条用竹子编的玩具蛇吓他,他连连后退,怯声声的说,高老师你看王引拿蛇吓我呢,当时在高老师家玩的一位朋友笑着说,这是哪家的两个娃娃?女娃娃象个男娃娃,男娃娃倒象个女娃娃。这里提到的高老师,还有高老师的夫君李老师是我的同事,我们同年进入幼师工作,且处于同一科室。李老师还是我们科室领导。也许是特别有缘,我们一进幼师就很要好,相处几十年亲近得就象一家人。他们有两个优秀的女儿都毕业于国内名校,现全家定居美国。孔阳小时候常出入于高、李老师家,和二位姐姐常在一起谈笑风声,虽说年龄相差十来岁,但丝毫不影响他们之间交往。高老师的二女儿(孔阳口中的小文姐)是贵大英语专业高材生,毕业后分配在贵工科技英语系任教,工作之余在一家私立外语学校任教,每天放学后,还是小学生的孔阳屁颠屁颠跟着小文姐去上课,还给小文姐提着录音机。有一天上完课回来,孔阳告诉我,和小文姐一起任教的一位外籍老师给他取了一个外文名,叫Kai&nbsp;&nbsp;wen,他好高兴。</p><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记得孔阳小学四年级那一年,我因工作关系两次去广州出差学习,每次去都是二十天左右。孔阳一人在家。出差前我给他在学校食堂买了饭菜票,他每天放学就自己去食堂吃饭,还托同事领居帮照料他日常起居。待我回来时了解到他这段时间的情况,除有一天睡过头了一觉醒来已是中午,旷课了半天,其他都还自觉,管理自己不错,从小就锻炼了自理生活能力。</p> <p>高老师和妈妈是几十年如一日的闺蜜姐妹</p> <p>  2. 初、高中时期</p><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岁月流逝得飞快,孔阳小学毕业升入初中了。所幸我们住宅区的贵阳十九中在市属中学里也是重点中学,中考率一直多年居高不下。孔阳顺利进了十九中重点班。班主任是一位年轻的男老师,姓高。在初中孔阳有些偏科。明显的,文科成绩、特别是英语科成绩很好,理科成绩却不怎么。课余之外他喜欢美术,体育运动爱好打蓝球。有一次孔阳看见高老师从食堂端着一盘热气腾腾的包子出来,事后他把这个场面用铅笔画出来了给高老师一家看,直让他们哈哈大笑,至今他们都还记着。我和高老师微信聊天,高老师不止一次地聊起这话题,说孔阳画的她端着一盘包子从食堂出来,画的包子上还冒着热气,孔阳其实很有美术天赋。看电视他就爱看体育频道。在初三下学期,有一天放学孔阳告诉我,他想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已写了入团申请书,我说好事呀。在初中毕业前夕他如愿以赏的成为了一名光荣的共青团员。</p><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中考时理科成绩不怎么,体育也拉了分,幸许语文和英语抢了分数,还是费了点小周折,才进了贵阳一中高中学习。初中阶段总结起来就是,孔阳在学习上不刻苦,有些贪玩,仅凭着聪明劲完成了初中三年学习,学习成绩最多也只能算是挨边中上等。</p><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高中三年,随着年龄的增长,性格和小时候完全不一样,和我也不象小时候那样爱说爱讲了。有时他在自己的卧室关上门,我也不知他是在学习还是在做其他事情。我隐隐地感觉到母子之间开始变得有些陌生了。那个阶段我们也发生过一些争执,我领教了儿子的叛逆,心中凭添了无名的苦恼。现在想来我也留下了深深的愧疚和悔恨,当时还是缺乏对儿子的理解;特别悔恨的是自己心情烦闷时还随口而出说过一些不应该说的话。事后我在日复一日的岁月中常反思自己,虽有了警醒,却也永远留下了深深的愧疚、悔恨和自责。</p><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九八年是孔阳的高考年。离高考日子不远了,那年时逢奥运会期间,孔阳几乎天天看奥运会节目,我很不高兴的对他说,你这样能考上大学吗?一开始他不吭声,有时会关掉电视坐到写字桌前看书,但我知道他是不情愿的。有天他又在看电视,我真有点火了,便带着责怪的口吻问他,你还想不想读大学了?没想到他挺有把握的回击我:你怎么知道我就考不上大学呢?倒弄得我哑口无言。实在的说,高中三年,我没觉得他有多刻苦,只感觉他思想日趋复杂,有许多我不理解的行为,也许是他在成长,而我却在原地不前,这应该就是代沟吧!有一次我在和一位到我校培训的外省大学年轻教师闲聊时,不知怎么谈起了儿子,我说现在的儿子和我之间很少有话说,我根本不知道他的心思,这位年轻教师对我说,他的事也不会对他父母说,这正常的,劝我不必为此举烦恼。</p><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在高三阶段,儿子代表学校参加全国高中生英语大赛获得优胜奖,可他没告诉我,还是我无意中打扫家中卫生时发现了他放在书架上的红红的烫金证书。</p> <p>  儿子从小到大,从沒在穿着上有过什么要求,给他买什么衣服就穿什么衣服。常捡别人的旧衣服穿。有时我的同事都说,你也给孔阳买点新衣服穿嘛。</p> <p>上初中了,母子一样高,可以捡妈妈的衣服穿了。</p> <p>穿着妈妈的西装。那段时间常捡妈妈的衣服穿。</p> <p>那年冬天下雪了,比妈妈高出了一大截。</p> <p>周末在郊外</p> <p>  (四)大学岁月及以后</p><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如果孔阳是个刻苦学习,一门心思扑在学习上的话,凭他的智商可以说考个重点院校应该不是问题。也许,当年高考他给自己定的目标就不高,最后结果轻松考上二本。在选择专业上,他想选择文科报读文学院或外语学院。现在想来作为家长的父母犯了个大错误,当时父母要他报读理科,还振振有词对他说,你文科好,去读理科占起手,文科本就是工具课,多有门知识对自己有好处。在这问题上孔阳居然不表示出自己的意愿,一味服从了父母。最终就读于贵大物电系。</p><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贵大离市区17公里,从上大学起,孔阳就住校,周末回家,也算是某种意义上的独立生活了吧。一开始我还不太习惯,但同时也感觉到有一份轻松自由。大学期间,按当时的经济生活水平给他生活费,我记得每月就400元。除此之外,他从没开口向父母要过任何钱。现在想起心中很是愧疚,当时也没问问这钱够用吗?虽然他也很少和我谈及学校学习、生活的情况,可我一直放心着他在贵大的学习和生活。</p><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在大一上学期结束的时候,他轻松过了英语四级,随后第二学期又过了六级,为此深得英语老师林老师的赏识,更是让同学们羡慕不已。</p><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大一下学期,他的英语科任老师林老师主动给我打电话说孔阳英语成绩出众,本应是学英语专业的料,怎么让他去学理科?她想给孔阳从物电系转到英语系,征求家长意见。我当时也有点愣了,后来才知道孔阳偏科情况比较严重,物电专业科成绩一直不太理想,而英语成绩却跃跃领先,且因在各类英语演讲及比赛中频频斩获头奖而在物电和英语系小有名气,甚至在校际之间都有了名声。当时的英语系同学们都知道物电系有个孔阳英语特别棒!我校英语系一名年轻教师是贵工英语系毕业的,都已经是毕业参加工作了,一次偶然的机会在我办公室看见玻板下我儿子的照片才知道孔阳是我儿子,这位年轻老师告诉我,有一次她们校际英语专业演讲比赛时,孔阳得了第一名,给她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孔阳的口语太棒了!</p><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后来林老师完全动用她私人的各种关系硬是把孔阳从物电系转到了外语系。转系后林老师也从贵大调到外省去了。</p><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林老师约四十岁左右,从为数不多的几次交往中,我感觉到她是一个精明能干,且心地善良,又心直口快的人。林老师爱才惜才,对孔阳很是赏识,直接象对自己的孩子一样。林老师办完孔阳的事后就调往外省(好象是浙大)去了。在平日的相处中,孔阳和林老师之间毫无疑问的有着一份浓浓的师生情,林老师对孔阳充满了信任。她去外省任职时,托咐孔阳辅导她还在贵阳中学就读的儿子的英语课学习。我感觉得到林老师调走后,孔阳情绪低落。孔阳事后也和我谈到由于林老师是一个心直口快的人,也得罪过一些当官的,所以不想在贵大呆,走为上策。至今我一直遗憾林老师的调离,因为对孔阳的发展影响还是蛮大的。不管怎样,我要永远感谢林老师对孔阳曾经有过的赏惜之情和良苦用心!</p><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大学四年的时光很快,可就在孔阳即将上大四的那个暑假,有一天半夜三更的,我被他从熟睡中推醒,一看时间才凌晨三点。我说有什么事?没想到孔阳居然很平静的对我说,他不想在贵大读书了,想给我和他爸爸借点钱,去北京报考电影学院。那一刻我的睡意全消了,震惊之余,我问他理由呢,他告诉我,他一直喜欢电影编导,贵大校风差一中多了,他很排斥继续在贵大读下去。天,还有一学年就毕业了,怎么会这样?我当时无法接受这个现实,可孔阳说,人的一生若不能做自己喜欢的事,哪活在这世上还有什么意思呢。最后谈下来的结果是第二天请他爸爸来一起商议后再说。那一晚,毫无疑问的我们母子是完全不可能有睡意了。</p><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待第二天他爸爸过来一起商议时,他爸爸也不同意此时辍学,因为差一年时间就毕业了,不划算,沒必要嘛。现在想来孔阳还是很压抑自己的,可想而之他是在怎样的心境下坚持了这最后的一年。当时作为父母根本不理解孩子的心思,当然也无法接受同意他的决定。</p><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大学四年光阴就这样过去了。从孔阳进大学的第二年起,国家就取消了大中专毕业生工作分配制度,都是自主择业。历来自尊心很强的孔阳等不及的选择了在距家很近的田田英语(一家私立外语学校)任教。田田的老总也是贵大英语系毕业的,算是他的师姐吧。任教大约有五年左右时间,因他专业出众,在田田也算是骨干教师,他多次辅导过学校推送到省及全国参赛的学生,得到家长和学生的好评!我的年轻同事的孩子大多就读田田的辅导班,有时他们会和我闲聊孔阳老师的轶闻趣事。他们叫他“姚明二世”,还说孔阳老师是田田老师中工资最高的一个等等,可我从来没和他说起这些。那段时间我除日常工作外,逢周末还承担省电大和西南师大提升学生学历的带班工作,母子各忙各的。后来孔阳又因为他忠爱的翻译和文学创作而从田田辞职。</p> <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时光荏苒,光阴飞逝。</p><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孔阳到了三十岁,他身边的同龄伙伴都结婚生子了,可他一点动静都没有,我的心多着急呀。我的同事朋友屡次和我谈到给他介绍女朋友的事,我一说他都打断我,叫我别管他的事,他已是成人了,会处理自己的事,我能说什么呢。</p><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是呀,儿大不由娘。日子就这样过着。</p><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时光在一天天流逝,生活并未按自己想象的轨迹发展。</p><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2010年夏天我和儿子算是真正意义上的各自独立生活了。在决定了和我现在还生活在一起的老伴后,我第一时间告诉了孔阳,他很支持。我和老伴生活在一起了,孔阳一人独自住幼师宿舍,所幸我们俩处隔得不远,慢慢步行也就二十来分钟。我隔三差五的也会去幼师家中看看。</p><p><br></p> <p>  在我和儿子各自生活近五年后,那是2015年的初春,我从江南旅游回来。有一天我象往常一样去幼师家中看看,在打开房门的那一瞬,首先映入我眼帘的是门垫上一双女孩的白皮鞋,还有沙发边放的一个女式单肩背包。惊喜之余,我意识到家里一定有贵客。我径自进了原先的卧室,儿子随即跟过来对我说,他要女孩过来和我打个招呼,接着女孩来到我面前,我看见了一个穿着休闲装,长相清秀的女孩。她含羞带笑地叫我阿姨,儿子在旁边介绍:她叫文雯。</p><p> 不言而喻,这是明摆着的了。我心里很是高兴,因为女孩给我留下的印象不错,应该是儿子要寻找的那类女孩。后来我知道了发生在他们身上的一些故事。原来他们在四年前邂逅于影院,女孩亲口对我说,她看见孔阳的第一眼就喜欢上孔阳的,没想到四年后又在影院相遇,虽四年时间未交往,但彼此之间居然没有“移情别恋”。这也许就是前世的姻缘吧!</p><p> 半年后,顺利的是女孩的父母知道他们相恋的情况后也很支持。就在同年秋天的尾声,一对新人举行了婚礼,收获了爱情,也收获了亲友们的祝福。儿子最终遇到了一个爱他的,同时也是他心仪的女孩。为娘的心里踏实了!</p><p><br></p> <p>  说实在的,我从心里满意文雯这个儿媳妇。她从小随父母工作一直在北京上了小学、中学,还在奥地利维也纳大学读过两年书,后回国就读于南开大学理工专业。文雯是个多才多艺的女孩,也是个颇具个性的女孩,美术、钢琴、文笔都不错,我最满意的是她良好的生活习惯,象我们家的人,爱好整洁,衣柜里的衣物摆放有序,家里卫生也收拾得一尘不染。她个人经济条件也可以,可她不追求奢侈,不从众,不攀比,有礼貌,懂得关心人,这就很不错了。</p><p> 一晃而过的时间又过去快五年了,小两口情趣相同,相敬如宾,双方父母看在眼里,喜在心上。他们的生活安排有序,工作之余或假日,他们在一起看书、写字、画画、弹钢琴、弹吉它,在家里欣赏自己的家庭影院;每逢长假,他们都会选择出境旅游,当然不会跟团,因为他们没有语言障碍。</p><p> 不知不觉儿子就到了不惑之年。我也在年复一年的岁月中走近了古稀之年。近年来常会忆起往昔的点点滴滴,并时常会在梦中回到了自己的儿时、少年、青年乃至中年及近老年的时日里,有欢乐,有苦辣,有伤痛,当然也有幸福!</p><p> 写了这么多,却不可能把儿子四十年来的林林总总叙述得天衣无缝。更何况有些往事是不忍触碰的,因为怕尘封的心灵再度沁出血珠,也许就让它永远在心底封存好些吧。</p><p> 好象还来不及更好的体验人生就快进入了人生的最后一站。回首往事,反思自己,有时会为人生道路上的某段岁月和某段往事,自己表现出的处理方式的不成熟,甚而是不理智,而深深的悔恨、内疚、自责……好在人是随着岁月和学习不断成长的,我庆幸自己在快进入晚年的时候终于明白了很多事理,人总不能老是为过往的不成熟不理智而生活在懊悔里吧,重要的是要学会释怀。我更要感谢的是儿子在以往相处的日子里对我曾经有过的一些不好的言行的包容。</p><p> 现在我才特别的领悟到,我不祈望儿女们有多优秀,多出人头地,但品行和德性一定要正派、善良。更重要的是他们要有一个健康的身体,能够做自己想做的事,开心的生活才是人生的真谛。</p><p> 人的一生会经历许多的风风雨雨,人的一生也充满着变数,人的一生不如意事十之八九,人的一生也不可避免的留有诸多遗憾……</p><p> 随着渐行渐远的岁月,让我们且行且珍惜,各自珍重。我愿小俩口一直的情投意合下去,在今后的人生岁月中更好的体味人生吧!</p><p> </p> <p>效外拍摄婚纱照</p> <p>就要结婚了</p> <p>接亲的当天(文雯闺房)</p> <p>生活照(幼师家中)</p> <p>在留下童年时代脚印的地方(幼师校园刘氏支祠)</p> <p>境外旅游</p> <p>旅行时光</p> <p>旅行时光</p> <p>旅行生活</p> <p>旅行途中(土耳其)</p> <p>小两口旅行生活(越南)</p> <p>旅行生活(2020年初)</p> <p>旅行照(2020年初)</p> <p>外婆和妈妈</p> <p>知青时代的妈妈和玲姨</p> <p>我的四姐妹</p> <p>中年的时光</p> <p>我的哥兄姐妹共七人所幸都还健在</p> <p>哥兄姐妹近照</p> <p>周末在小两口家做客</p> <p>周末在家中</p> <p>青葱岁月的我还曾给画者做过“模特”</p> <p> 结束语:此美篇皆为我人生的真实写照,皆出自于我的真实心声,作为送给儿子的一份生日礼物吧!</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