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半个世纪后的相聚,撩动着每一位老同学的心。2019年8月3日,一帮69届的老顽童就要在石城聚会了。这是一次多么有历史意义的团聚啊!我们期待着……</h3><h3> </h3><h3> 同学是什么?<br></h3><h3> 同学就是曾经相遇过、在同一个地方、同一所学校或同一个课堂,相互学习、相互帮助、共同成长的人;</h3><h3> 是没有名利杂质、没有物欲浊流,只有共同走过那段黄金岁月的人;</h3><h3> 是一张张泛黄的照片,但在心中依然如故的人;</h3><h3> 是在学校天天见面习以为常,分别后又时时提起念念不忘的人。</h3><h3> 同学是回忆时的牵挂,藏在内心的财富; 同学是一种别样的情感,有说不完的话,叙不尽的旧,道不完的喜悦,诉不尽的情!</h3><h3> </h3><h3> </h3><h3> 我们不会忘记:<br></h3><h3> 莫二场是我们儿时成长的家园,虽然它不太漂亮;</h3><h3> 小学部、中学部是我们获取知识的最高学府,尽管它都是平房;</h3><h3> 场部大礼堂是我们品尝文艺大餐的最高殿堂,但它并不“高大上”;</h3><h3> 篮球场、足球场、乒乓球台,是我们课间活动的天堂,虽然它很简陋比赛却很紧张;</h3><h3> 场部“合作社”是我们经常光顾的地方,虽然说“发展经济,保障供给”,但商品并不琳琅;</h3><h3> 大片的棉田是我们每年拾花竞赛的战场,虽然累却欢乐喜洋;</h3><h3> 连队的桃园是我们经常偷袭的目标,桃子是否成熟由我们先来品尝;</h3><h3> 良种队的大干渠东西流畅,是男生们偷偷学习畅游、戏水打闹的池塘……</h3><h3> </h3><h3> 那时候,没有多少家庭作业,放学后打猪草、捡柴火、拾麦穗、带弟妹,是我们学会劳动的第一课堂;</h3><h3> 那时候,家家都很穷,能够拥有一辆自行车的同学就是班里的“土豪”受到羡慕敬仰;</h3><h3> 那时候,男女同桌之间的课桌上要划一道“分界线”,表明自己的清高和“男女授受不亲”的健康思想;</h3><h3> 那时候,没有电脑手机,打弹弓、滚铁环、打“老牛”、踢毽子、跳皮筋、抛沙包是比试个人技能和团队力量的游戏魔方;</h3><h3> 那时候,我们都带着“红卫兵”、“红小兵”、“古田野战军”的红袖标和毛主席像章,参加似懂非懂的“辩论”现场;</h3><h3> 那时候,听说有场露天电影,就值得我们兴奋一整天,快快做完作业,放学后早早搬凳子去占好地方;</h3><h3> 那时候,买什么都凭票,伙食不管怎么变着花样调,肚子总是饿得慌……</h3><h3><br></h3><h3> 现如今,我们赶上了好时代。</h3><h3> 条件好了,我们老了!</h3><h3> 同学们,我们要放下过去,珍惜现在,保重身体,活在当下,尽量不要给医院找麻烦;我们要养好身体,活出自我,活出自信,活出精彩,尽量不要给儿女添拖累;我们要常联系,多走动,想见的人尽早见,想去的地方别犹豫;我们要常问候,多鼓励,友情相伴,共度晚年!</h3><h3> 在这里,我们要感谢筹备这次聚会的老同学,您们辛苦了!</h3><h3> </h3><h3> ( 接到张奇同学的邀请后,浮想联翩,写了一篇随想,与老同学们共忆童年)</h3><h3> </h3><h3> 2019.6.4 于五家渠市 (文选)</h3><h3><br></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