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br> 滇南文献民邦最石屏(散文)</h3><h3><br> 李运祥(彝)</h3><h3><br> 石屏县是云南省红河州下辖县之一,被称为“文献名邦”。<br> 因特产丰富,石屏也被称为“柑桔之乡”、“杨梅之乡”、“鱼米之乡”、“豆腐之乡”、“歌舞之乡”。<br> 石屏的众多水井中有一口苦涩的井水,不能直接饮用,但可以用井水点豆腐,这个特别的制作方法引来了中央电视台“舌尖上的中国”,石屏豆腐更加名扬中国。<br> 自元朝以来,因重教兴文,明清两代曾出文进士65人,翰林15人,经济特元1人,武进士11人,文武举人640人,袁嘉谷夺经济科第一名,弥补了“云南不点状元”的空白。<br> 石屏的科举人数,在云南仅次于昆明和大理,正如民谣所言:“五步三进士,对门两翰林”、“举人满街走,秀才家家有”。<br> 石屏东边有湖名异龙,异龙湖水面广阔,烟波浩瀚,有三岛九曲之胜。三岛,即大水城、小水城和马垉龙沿石屏东正街出城约2公里,是小瑞城,原名未束岛,是异龙湖三岛只一,来到村头,临湖一面,就是来鹤亭的大门。<br> 来鹤亭里面随墙而下是两尊彩塑,上面一尊是吕洞宾驾鹤腾空,下面一尊是吕洞宾醉卧牙床。两尊彩塑色彩鲜明,寄意深远。<br> 相传,清朝康熙年间,外地到石屏任知州的王光鼎,仰慕异龙湖山水美景,泛舟游湖,欣然登上海山亭,游玩赏景。<br> 当他走下海山亭时,忽见一为身着青衣,腰插玉笛的秀才,坐的亭台石桌边,独自饮酒,秀才见王光鼎走来,便相邀同饮,谈诗论对。<br> 不知过了多少时辰,王光鼎抬头一看,太阳当空,好似未动,不觉惊异,却见秀才取下玉笛,轻轻一吹,太阳就流星般落了下去,天色渐暗,一只白鹤自天而降,秀才跨上鹤背,腾空而去。<br> 王光鼎恍然醒悟,原来是遇上八仙中的吕洞宾。事后,他请来塑匠,在亭内塑了一尊吕仙驾鹤吹笛的彩像,并将海山寺改名为来鹤亭。<br> 光绪二十九年(1903)清朝最后一次科举考试,云南7个应试举人中有3个中进士即袁嘉谷、陈鹤亭、胡商弈,史称“石屏末科三进士”。<br> 陈鹤亭曾任湖北天门县令、黄陂县令、宣都知县等职,颇得民心。后任黎元洪总统秘书。<br> 陈鹤亭一生劝学兴学,心系教育。光绪三十二年(1906),他将百年的神祠资产移拨兴学,并创建郑营两等小学。<br> 他又亲赴各乡,反复宣传兴学办学,石屏全境成立学校者众多。滇督蔡锷闻其名,征为省参事,旋升内务司长。<br> 1913年,陈鹤亭任省府内务司长后,廉政勤政、禁娼查腐,为云南社会稳定作出过不可磨灭的贡献。<br> 企鹤楼为陈鹤亭先生兴建。为四重檐歇山顶建筑,屋顶为八角亭楼为,高21米。檐柱从第一层直通第二层檐檩,柱础为青石,方形素面。<br> 企鹤楼独特,雄伟壮观,具有中国传统古典建筑艺术和西式建筑艺术的风格。整座楼宇飞檐斗拱,结构严谨,气势恢弘。<br> 1914年,滇督唐继尧任命陈鹤亭为个碧石铁路总理,陈将公司改为民营商办,成为全国民营铁路之首创,并果断决定实施轨距为600毫米的寸轨。<br> 1936年个碧石铁路全线通车,成为中国当时第一条主权最为完整的民营铁路,在国内外引起巨大反响。<br> 同为进士的袁嘉谷(1872-1937),21岁到昆明应试,26岁赴京应试不第,发愤归,有“丈夫不作禁囚泣”句,自此后“住院潜修达五年”。<br> 31岁再次应试,取在二甲第六十二名,入翰林院,授职编修,光绪二十九年(公元1904年)在清廷“经济特科”考试中,以一篇《防民之口甚于防川》策论夺取第一名。“经济”,强调的是“经世济用”,与当代指钱物无关。<br> 在故乡石屏,“状元故居”紫气笼罩,往来鸿儒络绎不绝。俨然云南第一名宅。<br> 晚清名臣,文渊阁大学士、太子太傅孙家鼐曾给袁嘉谷书一匾:国朝第三人。有人理解为:太后、皇帝之下,袁嘉谷无疑算得上是第三人。<br> 事实并非如此。孙家鼐的意思很清楚,整个清朝开过三次特科,袁嘉谷是第三个第一名。<br> 袁嘉谷夺魁之后,昆明聚魁楼立刻改名状元楼,成了地标建筑。<br> 辛亥革命后,袁嘉谷回到云南,成为东陆大学教授。<br> 回云南二十余年,忙于治学、考证。几十年里,写出“卧雪堂文集”,编撰“石屏县志”(被誉为中国最好的县志之一),潜心“袁氏书法”(袁家书)。<br> 袁嘉谷自称“屏山居士”,这种超然的状态,又有多少人能够领悟?或许,多年以后的“唤文塔”能给你答案吧……</h3><h3><br> (未完)</h3><h3><br> (2019/06/04日草记)<br></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