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因你而美丽!

白鹤使者

<p>王小龍等10位同志被评为“2019江西最美环保人”</p><p> 上善若水,大爱无声。</p><p> 你们是生态环境保护路上的一个铺路石。</p><p> 你们是所有为江西优美生态环境默默作出贡献者的代表。</p><p>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砥砺前行,扎实工作。</p><p>绿水记住你们的目光,青山留下你们的足迹。</p><p> 谁把人民环境权益扛在肩上,</p><p> 人民就把谁的容貌装进心里。</p><p> </p> <h3>江西生态环境大使杨钰莹</h3> <h3>江西生态环境大使席燕娟</h3>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鄱阳湖是我国最大的淡水湖,赣鄱儿女的母亲湖。鄱阳湖,一个因白鹤而名扬四海的世界生命湖泊。它不仅是当今世界上最大的候鸟越冬栖息地 ,又是国际重要湿地、全球重要生态区。 </p><p class="ql-block">在这里有一位母亲湖的赤子,年复一年的轮回,岁月沧桑,35年的坚守,用梦想浇灌出了大美鄱阳湖湿地。用真挚的爱呵护着鄱阳湖美丽的生灵,默默奉献出自已的青春和热血。王小龙,1983年服役武警部队,先后两次荣立三等功,多次受到嘉奖。1987年分配到江西鄱阳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工作至今 。</p><p class="ql-block">在坚守湖区一线的33年时间里,王小龙不畏艰苦、以站为家,在敬业奉献中铸就了“扎根鄱湖、舍家为湖、不辱使命、恪尽职守、建功立业”的精神和不忘初心的执着,守护着鄱阳湖的良好湿地生态,成为远近闻名的候鸟“守护神”。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展现出令人叹服的精神风貌。王小龙以过硬的职业道德和崇高的敬业精神,不畏艰苦,不嫌繁杂,经常风餐露宿,带着干粮在鄱阳湖巡湖,忠实呵护珍禽候鸟。他不怕生命危险,敢于同不法分子作斗争,查获多起乱捕滥猎鸟类案件,先后救护放飞了300多只鸟类。为保护江西优美的生态环境鼓与呼,为宣传保护生态理念,他深入湖区内村庄、社区和学校,挨家挨户,上船登艇,耐心细致地向群众宣讲保护区政策法规,呼吁大家共同营造爱鸟护绿良好环境。为了保护候鸟,他经常是两三个月不进家门,每年的春节等节假日都在湖区与候鸟共同度过。30余年如一日守护鄱阳湖,徒步巡湖40多万公里,相当绕地球10周多。王小龙就是这样,用真挚的爱呵护着鄱阳湖美丽的生灵,为呵护生态鄱阳湖、打造美丽中国“江西样板”默默奉献出自已的青春和热血,在江西生态文明建设中作出了突出贡献。王小龙多次被省林业局和鄱阳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评为优秀党员、优秀共青团干和先进个人,被省里 评为“鄱阳湖十大环保卫士"、“2019江西最美环保人”和“2019江西最美的林业人”。</p><p class="ql-block"> 王小龙于1965年6月出生在鄱阳湖畔,喝着鄱阳湖的水长大的,王小龙的青春和热血,多半献给了鄱阳湖。</p><p class="ql-block"> 18岁那年,王小龙带着童年的梦想和青年的追求,参军入伍,进入武警部队,先后 荣立过两次三等功、多次受到部队嘉奖。22岁的时候,王小龙从部队退役回到了魂牵梦萦的故乡,被分配到了鄱阳湖自然保护区工作,成为吴城保护站一名普通巡护员 。 </p><p class="ql-block">自从部队退役踏进鄱阳湖保护区那一刻起,王小龙就对鄱阳湖不离不弃,一直守护着鄱阳湖、一直把越冬的白鹤等鸟儿当作自己的亲人来对待,甚至晚上做梦,梦里都是这些鸟儿。保护好鄱阳湖、保护好鄱阳湖里的鸟儿都是他义不容辞的职责。王小龙以党员的忠诚,过硬的职业道德和崇高的敬业精神,在鄱阳湖自然保护区的基层保护站工作至今已三十多年。</p><p class="ql-block">鄱阳湖是我国最大的淡水湖,江西人民的母亲湖,她以甘甜的乳汁养育了赣鄱两岸千万儿女。鄱阳湖,不仅是当今世界上最大的候鸟越冬栖息地,又是国际重要湿地、全球重要生态区。每月10月至翌年3月,鄱阳湖水落滩出,各种形状的湖泊星罗棋布,草州湿地碧绿一片,鱼虾螺蚌丰富,水草野花飘香,大批来自内蒙古大草原、东北沼泽和西伯利亚荒野的珍禽候鸟飞临鄱阳湖越冬。在能容纳数以百万计珍禽候鸟栖息的广阔水面上,既有无比壮观的“天鹅湖”,也有令人叹为观止的“鹤长城”。鄱阳湖是让世界鸟类专家和中外游客心驰神往的“人间仙境”。每年的这个时间段,往往是保护区工作最为繁重的时候。每天早上5点左右,王小龙就要从温暖的被窝里爬起来,攀上吴城保护站20多米高的瞭望塔,用望远镜往候鸟聚集方位观察。然后,照例是风雨无阻,每天冒着寒风刺骨出去巡湖,呵护珍禽候鸟。</p><p class="ql-block">鄱阳湖上鸟儿多了,不法分子便把贪婪的目光也移向了这里。1992年冬天的一个凌晨,王小龙正在湖区巡湖蹲点,突然发现有人正在湖泊中偷猎,他心如刀绞,焦急万分。那个时候的通讯尚不发达,王小龙当时只能披星戴月徒步9公里赶往管理局报告。警方立即赶往现场,当场查获17艘涉案船只,并抓获34名涉案犯罪嫌疑人,收缴国家二级保护珍禽白额雁385只,进而侦破了一起捕杀、供销、贩运一条龙的重大盗猎案件。后来,当看到收缴的被捕杀的鸟类,布满了整个篮球场的时候,他心里感到非常难受。好在从2000年以后,各级政府加大了保护力度,偷猎候鸟的行为越来越少,湖区环境也越来越好了。 </p><p class="ql-block">当走进鄱阳湖,仿佛走进一个鹤的王国、候鸟的乐园,举目四望可以看到数以万计的候鸟和平共处的风彩艳姿,享受着大自然的赐予和人类的保护。王小龙心里就感到非常高兴,这也是王小龙最快乐的时候。 </p><p class="ql-block">在30多年的巡湖查处打击偷捕盗猎犯罪活动中,王小龙没少遭人戳脊梁骨,骂我不顾乡亲情面,甚至有人当面扬言要“捅你王小龙几下”。家里人一度怨他工作多事、得罪人,一些好心人则劝他事不关己,高高挂起,少管闲事。可是他想,只要是为了保护鄱阳湖生态环境我就没错,即便捅了马蜂窝,我也仍然要干到底,而且要越干越有劲。 </p><p class="ql-block">王小龙知道,保护候鸟,光靠现场堵是难以从源头上阻止犯罪行动的。为宣传保护生态理念,他经常带着自然保护区的相关法律法规,深入湖区的村庄、社区和学校,挨家挨户、上船登艇,耐心细致向群众宣讲保护区政策法规,呼吁大家共同营造爱鸟护鸟生态文明的观念。 </p><p class="ql-block">很多时候,为了掌握鄱阳湖区域水鸟的种类、数量及分布情况,王小龙还要日复一日地记录候鸟日志,跟踪记录一些候鸟的生活规律。有时候天没亮就要下到湖区巡湖,越洲涉水,艰难地行走在湖滩草地上,来记录候鸟鸟儿们的来来往往,保护珍禽候鸟在鄱阳湖安全越冬。巡湖中,口渴了,喝口凉开水;饿了,啃上几个馒头;累了,就在草地上躺一会儿。在一次巡湖途中,他孤身一人不慎滑进齐腰深的沼泽中,当时情况十分危险,幸好放牧的村民发现他遇险了,及时赶来把他救了起来。 </p><p class="ql-block"> 一路走来,可以说王小龙完全靠的是信念的支撑,才克服了种种困难。一个风雪交加的日子,当他巡护到大湖池边时,发现一只受伤的年幼白鹤在湖滩上挣扎。王小龙毫不犹豫踏进没过膝盖的泥泞中,把这只伤鹤抱回站里,给它包扎了伤口,还买来小鱼和玉米来喂它。后来,幼鹤跟着他上医院看病,王小龙在前面走,鹤在后面跟。他俩一前一后,形如兄弟。经过他一个多月的精心照料,幼鹤身上的伤口渐渐愈合了。在一个风和日丽的清晨,王小龙把这只小白鹤放飞了大自然。遥望空中展翅飞翔的幼鹤,他的心里充满了快慰。时间久了,鄱阳湖的鸟儿似乎也认识王小龙了。鸟儿们见到他,像见到亲人似的,朝他欢叫,亲热地跟他打招呼。33年来,王小龙先后救护放飞了300多只鸟类。</p><p class="ql-block">寒来暑往,候鸟们随着季节迁徙,而王小龙却守望在鄱阳湖畔,年复一年地等着鸟儿们准时归来。保护站常年驻扎在湖区,工作生活条件十分艰苦。保护站人员走了一批又一批。王小龙却始终留守在保护站。他能全身心地投入到候鸟保护工作中,离不开家人的支持。保护区管理局在2002年搬迁到了近百公里外的省城南昌,职工家属也随机关迁移进了城。孩子们上学的问题、老人们就医的难处等都得到了较好的解决,可是保护区的工作人员离家更远了,他也更是顾不上家了。候鸟一来,王小龙往往两三个月不进家门。候鸟一走,也往往要半个月一个月才能回家一次。越是节假日,越得用心看护好湖区的候鸟,以防不法分子前往湖区盗猎。三十多年来,逢年过节,王小龙几乎年年是在湖区与候鸟共同度过的 。30多年来,他工作无怨无悔,有时候情不自禁地感到内疚不安的是,自已对家人付出的关爱太少太少,对家人的要求却非常严格,30多年来,家人甚至从没有吃过站里一餐饭。因为王小龙常时间不在家,像对孩子读书、成长等方面,他却几乎没有尽到过父亲的责任,对爱人没有尽到做丈夫的职责。对生前长期卧病在床八旬有余的父亲没有尽到做儿子的孝心。</p><p class="ql-block">在鄱阳湖保护区30多年的湖区一线工作虽然特别枯燥乏味、繁琐劳累,但王小龙也痛并快乐着,可以因便享受到自然的美景,比如初冬的鄱阳湖,凌晨四五点钟的寂静之夜,简直美得出奇:皓月斜挂,众星朗朗,星空下旷野漫无边际,远处烟雾缥缈,若隐若现,近处是被薄霜覆盖的厚厚的湖草,在月光下洁白一片。黎明之前冰冷清新的空气沁人肺腑,深吸几口,顿感神清气爽、心旷神怡。这时候,王小龙总是想,熟睡的人们也许正沉浸在美梦之中,但他们却失去了欣赏鄱湖夜色的乐趣。相对喧嚣且被雾霾笼罩的城市来说,鄱阳湖自然是清新新世界。更为难得的是,我还可以用相机把鄱阳湖的美景记录下来,做鄱阳湖美丽生态的义务宣传者。鄱阳湖自然保护区是世界上最大的候鸟越冬栖息地,我把一些候鸟景观拍摄下来,既记录了精美一刻,又留下了珍贵的图像资料。2019年1月8日,国际鹤类基金会主席阿基博一行来到鄱阳湖自然保护区,考察鄱阳湖鸟类。他们仅在一个湖泊一次看到白鹤群近2000只时,他们十分激动。阿基博紧紧握住王小龙双手说:“谢谢你为鄱阳湖候鸟保护做了大量工作,这是江西的骄傲。</p><p class="ql-block">2019年9月20日7时许,王小龙在鄱阳湖湖泊巡湖时,不慎摔伤,致左肩上段部肿痛,当时送往南昌医院治疗,经医院诊断为:骨拆病(左粉碎性肱骨骨折)。</p><p class="ql-block">在全国上下众志成城抗疫情的特殊时期,王小龙连续一个多月坚守鄱阳湖护鸟岗位,监测迁徙候鸟动态。他在湖区护鸟一线,疏导和劝返游客和当地群众,杜绝了任何人员进入湖区,确保候鸟安全栖息。</p><p class="ql-block">王小龙每天深入湖区村庄、农贸市场、向湖区群众发放各种野生动物保护宣传单(画),开展疫情防控知识宣传,教育群众要增强自我保护意识,尽量少出门,不聚集,不捕杀、运输、买卖、食用野生动物。</p><p class="ql-block">王小龙坚守湖区,密切监测辖区内白鹤等越冬候鸟情况,确保做到第一时间发现,第一时间报告,第一时间现场控制。同时,加强对禽流感防控及监测工作。王小龙每天背着10公斤重的喷药器对救治中心、宣教中心和办公等公共场所进行卫生喷药消毒。</p><p class="ql-block"> 王小龙说:“作为一名巡护员守护在鄱阳湖战疫一线,这是我的责任和使命所在!保护好鄱阳湖候鸟就像保护自已的孩子一样重要。”</p><p class="ql-block">巡护员是这个时代的英雄。王小龙只是江西鄱阳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众多兢兢业业巡护员中的普通一员,大家都为了保护鄱阳湖以白鹤为代表的珍稀候鸟和湿地生态环境,挥洒青春的汗水。只有保护好了全湖5100平方公里的鄱阳湖,才能更好地开展与生态保护相关的科学研究,科学地、可持续地利用自然资源。 </p><p class="ql-block">“妩媚青山,浩渺鄱阳,不仅属于江西人民,也属于全国人民。”湿地滋润赣鄱,候鸟连通世界。鄱阳湖是江西的一张生态名片,江西要打造美丽中国“江西样板”,鄱阳湖是个非常重要的生态文明建设的窗口。江西正处在生态红利的释放期,我们要像保护眼睛一样来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p><p class="ql-block">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年复一年的努力,重任在肩。在鄱阳湖生态环境保护平凡的工作岗位上,王小龙说,要一如既往地发挥自己的光和热,像保护眼睛一样来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忠诚地呵护鄱阳湖珍禽候鸟,为美丽中国“江西样板”,建设和谐美好地球家园,贡献一己之力!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让江西的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p><p class="ql-block">情牵鄱湖鸟 ,汗洒母亲湖,鄱阳湖的候鸟“守护神”王小龙 !</p><p class="ql-block">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