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老地名传

憧憬美好

<h1><b>常州,这座承载着3200多年历史的古老城市,</b></h1><h3></h3><h1><b>文化底蕴浓厚,</b></h1><h3></h3><h1><b>不少地名的由来更是源远流长。</b></h1><h3></h3><h1><b>在常州城里,</b></h1><h3></h3><h1><b>民国末年以前存在的街道有209条,</b></h1><h3></h3><h1><b>其中现存的还有名字的74条,仅存35%。</b></h1><h3></h3><h1><b>一个老地名就是一个故事,一个传说,随着城市建设,它们正在消失……&nbsp; 。</b></h1><h3></h3><h1><b>你记忆里的常州老地名还有哪些呢?&nbsp;&nbsp;&nbsp;</b></h1> <h3>解放军入城行进在局前街上</h3> <h1>常州老局前街</h1> <h1>局前街护王府、老一院</h1> <h1><b>局前街小学、局前街</b></h1><h3><b><br></b></h3><h1><b>局前街</b></h1><h3></h3><h1><b> 局前街东起和平路,西至北大街,全长1070米。明初洪武年间,常州知府张度在此设立杂造局,为地方制造缎匹、箭枝之场所。因此街位于制造局前故名。西段为县巷“武进县衙”。街内古建遗址林立,是郡城子城厢。百年名校常州市局前街小学就位于此街。</b></h1><h3></h3><h1><b> 五十年代初整个这条街严格意义上来说从东至迊春桥应该是北后街,迊春桥至老市政府段才是真正的局前街,从市政府往西到北大街那时应该叫县巷,反正不知何年何月北后街这一段包括老局前街就统称局前街了。</b></h1><h3></h3><h1><b> 局前街是常州老城区的一条老街,西起北大街东至102医院。这条不足二公里的路程荟萃了常州人太多的记忆。</b></h1><h3></h3> <h3>原大庙弄中山纪念堂</h3> <h1>现在的中山纪念堂</h1> <h1><b>现在的大庙弄</b></h1><h3><b><br></b></h3><h1><b>大庙弄 </b></h1><h3></h3><h1><b> 北宋太平兴国年间,此处建有府城隍庙,原称城隍庙巷。明洪武题木主像“常州府城隍之神”,春秋合祭,为常州八庙之一。清顺治十六年(1660年),又于府城隍庙东另建县城隍庙,俗称小城隍庙,故府城隍庙称大城隍庙,弄因此得名。</b></h1><h3></h3><h1><b> 常州历来就是人文荟萃,人杰地灵格中吴要辅。所以常州是人文元素十分丰富的一方宝地。大庙弄口电视塔南边,现在还遗存格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1933年,府城隍庙改建为中山纪念堂。</b></h1><h3><br></h3><h3></h3> <h1>官保巷路囗</h1> <h1>官保巷</h1><h3><br></h3><h1><b>官保巷</b></h1><h1><b> 官保巷”位于常州老城区中,东起小河沿,西至北大街,长170米,原先宽只有1.5—2米,后拓宽。现如今这条巷子就在“新世纪商城”的中间,名称还在。</b></h1><h3></h3><h1><b> 此处在古代是为考取功名的考生报喜的人所聚居的地方。该巷原名叫“官报巷”,后来“报”衍化为“保”,于是就称之为“官保巷”了。</b></h1><h3></h3> <h3>50年代和现在的县直街</h3><h3> </h3><h1><b> 县直街,南通延陵西路,北达局前街,全长仅200米不到。原为武进县衙前的直街,因以为名。现在12路、42路、B22路公交站台仍沿用这个街名。 </b></h1><h1><b> 县直街上原有一家“大光明电影院”,是当时设施最好的电影院。那时常州一句顺口溜:“大光明看电影,马复兴吃点心,人民公园谈爱情,德泰恒里办酒水”,一时成为时尚的娱乐场所。1983年改作市政府会场,“大光明”这块招牌就失去了光环。</b></h1><h1><b> 此外,当时这条街上还有远近闻名的老大房茶食店,经营各色糕饼茶食、糖果饼干,始建于清光绪年间的绿杨饭店和创建于清宣统二年的德泰恒菜馆,当时可谓是常州人一饱口福和眼福的好地方。</b></h1><h1><b> 如今的县直街,已被新世纪商城、常州糕团店、三鲜美食城、德泰恒大酒店等现代店面所占领,昔日的小店小铺,老旧房屋早已不见踪影。</b></h1> <h1><b>前后北岸</b></h1><h1><b> 旧时此间处于白云溪沿岸,风景佳丽,明清两代文人学士居此者甚多,堪称常州的一处繁华胜景,曾经碧波环抱、烟桥画柳,曾经龙舟竞渡、百舸争流。明清以来,名士云集、灿若群星,是常州的文脉所系。现为“前后北岸历史文化保护街区”,局部已经整修,古街呈现出新貌</b></h1> <h1>马山埠</h1><h3>&nbsp;&nbsp;&nbsp;&nbsp; </h3><h1><b> 马山埠是常州城区中部白云溪和后河北侧畔的一条街巷,东起白云渡日新街西,西至县直街口。此处原为五代时外子城城河沿岸,西段名柴行街,旧时马迹山山民运销山货、柴草船只多停泊于此,故名。城河早已填没,地名沿用至今。</b></h1><h3></h3> <h1>原唐家湾、北水关</h1> <h1></h1><h1><b>唐家湾 </b></h1><h3></h3><h1><b>&nbsp;&nbsp;&nbsp; 唐家湾在迎春步行街北面,古时这里连接日新街,通白云渡,至局前街迎春桥段。相传明代抗倭名将唐荆川高祖唐诚,曾在此租地建造禁城馆(士大夫居住建筑),形成唐家宅第。因禁城馆前临白云溪洄湾处,沿岸垂柳成行,风景优美,端午节在此举行龙舟竞渡,以此命名,上世纪70年代填没。现在的唐家湾,西临晋陵中路,由路口往东,可看到多家特色店铺林立,虽有汽车通过,但仍可算是一条安静的路。 &nbsp;</b></h1><h3><br></h3> <h1><b>基督教教堂</b></h1> <h1>现在的县学街17号基督教堂</h1> <h1>50年代和现在的县学街</h1> <h1>县学街&nbsp;&nbsp;&nbsp; </h1><h3></h3><h1><b> 县学街,南起文化宫广场,北至局前街,长500米,因位于县学旁而得名。昔日县学街近倚白云渡,与唐家湾隔水相望,沿河岸寓居名人甚多,留下了许多人文轶事。&nbsp;&nbsp;&nbsp;</b></h1><h3></h3> <h1>斜桥巷旧影</h1> <h1><b>斜桥巷 </b></h1><h3></h3><h1><b> 斜桥巷紧邻县学街,因此处原先有石桥(斜桥)而得名。斜桥北至和政门,这有斜桥街,通梅桥始建于宋咸亨二年(671年),历史悠久。 &nbsp;</b></h1><h3></h3><h1><b> 因紧靠县学,旧时为条小巷热闹非凡,马蹄车轮声不绝,鱼跃人欢。现在的斜桥巷边上均为居民楼,也是城区中心比较安静的街巷。</b></h1><h3><b><br></b></h3><h1><br></h1><h3></h3> <h1>位于原化龙巷木桥头的大陆饭店</h1> <h1></h1><h1><b>化龙巷&nbsp; </b></h1><h3><b><br></b></h3><h1><b> 化龙巷是大家熟知的一条街,它坐落在市区中心地段,南接局前街北通东横街。化龙巷的巷名源于一则神话。传说此间早期人丁稀少,附近有一老人亡故,其子请风水先生在巷口玉带河边选定坟地,殡葬棺木。风水先生私下叮嘱:此处乃龙地也,尔父下葬三年后,会化龙升天,但一定要到期方可动土查看。光阴荏苒,人言纷纭,其子探龙心切,未至3年期满便挖土探看。果见父身已满披龙鳞,惜乎未成全形而化为白光遁去。消息传遍全城,称之谓“化龙地”,因成巷名。</b></h1><h1><b>&nbsp;&nbsp;&nbsp; 现在的化龙巷是单行线,集中了多家家纺商店,俨然已有“家纺一条街”之气象。</b></h1> <h1>八十年代前的娑罗巷</h1> <h1><b>现在娑罗巷内的娑罗家园</b></h1><h1><br></h1><h3></h3><h1><b> 娑罗巷与局前街博爱路连接,巷内有娑罗巷幼儿园。此地原称锁龙巷。</b></h1><h1><b> 娑罗即柳安,常绿大乔木,原产于印度和东南亚,在印度等地是仅次于柚木的重要木材,其树脂可作沥青的代用品,亦附会为七叶树或月中桂树。传释迦牟尼即涅槃于两棵娑罗间,娑罗树能给人们带来“佛家见,常生明”、“月中桂,常绿荫”。明永乐年间,娑罗传入中国,此地开始种植,曾栽有娑罗树,以盛开娑罗花而得巷名,也寓意居住在此的人们再也没有烦恼了。</b></h1> <h1>不同时期的十子街</h1> <h1><b>现在十子街內吕思勉故居</b></h1><h1><b><br></b></h1><h1><b>十子街</b></h1><h1><b> 旧时常州城内百姓办喜事,新娘的花轿总要经过一处地方,这就是东起娑罗巷、西至化龙巷的十子街,以取子孙满堂吉兆。&nbsp;&nbsp;&nbsp; </b></h1><h3></h3><h1><b> 十子街全长200米,街名缘于北宋文学家邹浩的家世。邹浩,字志宪,号道乡,元丰五年(1082)进士,历任府学教授、太学博士,官至吏部侍郎、龙图阁待制,为宋代著名文学家、教育家,人称道乡先生。其祖邹霖(宋天禧三年进士),由浙江钱塘迁居常州。邹霖之父邹元庆生育10子,其中3人中进士,邹霖是第十个儿子,他迁居常州后,子孙遍及城乡,一门科第不绝。邹家后裔为纪念其迁常始祖邹霖,故名其所居之地为十子街。数百年相传沿用至今。&nbsp;&nbsp; &nbsp;&nbsp;&nbsp;&nbsp;</b></h1><h3></h3> <h3></h3><h1><b> 成全巷位于局前街与马三埠之间,该巷全长200米,巷名取自于“成人之美”之意。旧时人家凡有喜庆吉兆之事,总要选择走遍成全巷,以求好事能成。</b></h1><h3></h3> <h3>天王堂弄</h3> <h1>天王堂弄</h1><h1><b><br></b></h1><h1><b> 北直街西有条南北向的天王堂弄,现在的门牌上赫然讹为“天皇堂弄”。弄名缘于这里原有一座“天王堂”,因而得名。&nbsp;&nbsp; </b></h1><h3></h3><h1><b>&nbsp; 据北宋《咸淳志》载:天王庙在子城上,郡圃西偏。旧传唐太宗从高祖起义兵,有神自号毗沙门天王,愿力定乱将。及太宗即位,下诏天下公府皆祀之。唐天宝初,又诏诸郡于城北隅置祠,建佛殿,以“天王”为额。清嘉庆年间曾经重修,后殿堂废弃。上世纪30年代后叶,有人以弄名与日本天皇挂勾,实非其事,地名普查后更正。&nbsp;&nbsp;&nbsp; </b></h1><h1><b> 现在这里有“天王堂新寓”,已经形成新型居住区。</b></h1><h3></h3> <h1>新老八角井</h1><h1><b>  八角井位于天王堂弄北,青山桥西滩之南。此地区原有双井,其井圈上有八卦图案,谐音“八卦井”,民间流传至今,是市井文化的集散地。唐宋时期已有人家住在这里,历史悠远,周边地区亦为商客殷实人家所居。旧时这里地处城市西北角,闹中取静。 </b></h1><h1><b> 2002年随城市改造,这里成为“天王堂新寓”小区的一部分,现在从“八角井菜市场”名中还能看得到原来的地名。</b></h1><h3><br></h3> <h1>斗巷商务中心、斗巷公寓</h1><h3><br></h3><h1><b> 斗巷原名沟巷,南起关河西路,北至万福路,全长约600米,原为一小巷,现在已经形成常州有名的斗巷弄市场。</b></h1><h1><b> 相传清嘉庆年间,徽州婺源木客屠明安定居常州开设屠源丰木行于此,是常州最早的木行,并领有“部帖”(相当于现今营业执照)。因其为独家经营,又负责为清廷采办木材,靠官托势、排外垄断。数十年来代买卖,可谓“生意兴隆、财源茂盛”。自称“日进斗金”。由此,沟巷之名改成斗巷,沿用至今。</b></h1><h3></h3><h5 style="text-align: left;"><span style="font-size: 17px;"><b></b></span></h5><h1 style="text-align: left;"><span style="font-size: 17px;"><b></b></span></h1><h5 style="text-align: left;"><span style="font-size: 17px;"><b></b></span></h5><h1 style="text-align: left;"><span style="font-size: 17px;"><b></b></span></h1><h3><span style="font-size: 17px;"></span></h3><h1><span style="font-size: 17px;"></span></h1> <h1>老呜珂巷、现呜珂巷幼儿园</h1> <h1>老呜珂巷、现呜珂巷幼儿园</h1><h1><b>&nbsp;鸣&nbsp; 珂&nbsp; 巷&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b></h1><h1><b> 北大街北端有条东西走向的小巷叫鸣珂巷。珂,古代用作马笼头的装饰物,因之马骑行走时有金石之声,故称鸣珂。张华《轻薄编》:文轩树羽盖,乘马鸣玉珂。珂珮:朝官衣服上的玉带珂声。此巷与荷花池相连,而荷花池历代都有名人居住在此,因此,鸣珂巷的来历与此地所居贵人和官员有很大关系。一则,这些贵人和官员进出“乘马鸣玉珂”。二来,贵人和官员的珂珮(朝官衣服上的玉带珂声),亦可称鸣珂。旧时该巷也以居住达官贵人为主。&nbsp; </b></h1><h1><b> 五六十年代这里有市委的机关大院,很多机关干部都住在这里。鳴柯巷幼儿园更是常州比较有名的,鸣珂巷幼儿园是一所具有历史感和文化感的幼儿教育机构,前身为美国教会私立学校,1953年被市人民政府接管,更名为常州市鸣珂巷幼儿园,成为市教委直属的全日制幼儿园。</b></h1> <h1>荷花池</h1><h3><br></h3><h1><b>&nbsp; 荷花池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地方,历代都有名人居住在此,北宋苏东坡曾寓居于此,并提“天远堂”匾额。南宋绍兴十二年(1142年)参知政事张守曾居于此,兄弟四人在此建“四老堂”,安度晚年。宋礼部尚书孙觌又在此池边增植莲萸,豢养白鹤,称为荷花池。明朝初年兵部尚书陈洽改建荷花池为“陈氏学圃”。清康熙年间中书陈玉璂居此,改称荷花池为“客园”。&nbsp;&nbsp; </b></h1><h1><b>&nbsp; 张守,字子固,常州人,北宋时擢任监察御史,累迁御史中丞。南宋时,曾上疏宋高宗,激励宋高宗抗金之志。后除参知政事。时秦桧专权,与秦有忤,被迁镇守建康。</b></h1> <h1>毗陵驿、货运码头</h1> <h1>新老篦箕巷</h1> <h3>篦箕巷沿河景观</h3><h1><b>篦箕巷</b></h1><h1><b> 常州的梳篦生产始于东晋、南北朝时,历史悠久。</b></h1><h1><b> 篦箕巷位于运河沿岸,东起文亨桥,西至西横街。原名“花市街”,明正德十四年(公元1519年)在此建有毗陵驿。清代乾隆时期,常州府是苏州府、松江府到南京必经之地,赶考的文人、往返的官员不绝于道。街西的大码头、接官亭(皇华亭)曾是官船上岸的地方,官员、差役就宿食于驿馆。花市街上店铺林立,出售宫花与梳篦是这里的特色商品,生意兴隆。清代一年一度进贡的宫花梳篦均在此采办,因而有“宫梳名篦”之称。 百年老店“卜恒顺”、“王大昌”梳篦店均开设于此。传说乾隆帝一次下江南,在刘伦(武进人,任职军机处)陪同下,民服装扮观赏花市街景,见到众多梳篦店生意火红,问刘伦是什么地方,刘伦答曰“花市街”,宫中所用梳篦均出于此处。乾隆大悦,提意改为“篦箕巷”。每当夜晚,街上灯火通明,热闹异常,故有“篦梁灯火”之誉。“文亨穿月”、“篦梁灯火”乃当时常州西郊有名的八景之一。</b></h1> <h1>不同时期的早科坊</h1><h3><br></h3><h1><b> 早科坊其名之由来与科举制度有关。原名灶窠巷,南宋宝佑元年(1253年),霍端友(崇宁二年状元,亦可算是常州首位状元)六世孙霍超龙荣登进士第,职受翰林院待诏,是年霍超龙年仅18岁。少年高中,皇帝宋理宗喜其年少有为,命常州郡守建早科坊第,以示少年早成,从此街由坊得名,延用至今已761年。附近旧有“二贤祠”,系纪念苏东坡、杨龟山专祠,原为城南书院。&nbsp;&nbsp;&nbsp; </b></h1><h3></h3><h1><b> 早科坊连通西瀛里与延陵西路,周边有吾悦国际广场、莱蒙时代广场等大型综合商场,紧邻西瀛里酒吧一条街,热闹非凡。&nbsp;&nbsp;&nbsp;</b></h1><h3></h3> <h1>西瀛里</h1> <h1>西瀛里古城墙</h1> <h1>现在的西瀛里</h1><h3><br></h3><h1><b>&nbsp;&nbsp; 西瀛里的得名源于明初,明太祖朱元璋派大将汤和驻守常州,这里是西营所在地,因常常失火,故改名西瀛,取以水克火之意。&nbsp;&nbsp;&nbsp; </b></h1><h1><b> 西瀛里最引人注目的是常州古城仅存的城墙,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现存城墙自表场至水关一段,长210.9米,宽4.6米,高6米,始建于明洪武二年(1369年)。西瀛门辟建于1923年8月,原有书法家唐驼书“西瀛门”三字门额,“文革”中散佚。&nbsp;&nbsp;&nbsp; </b></h1><h3></h3><h1><b> 西瀛里现设有文保区,位于西瀛里地区的西北,它的对面是延陵西路,西面是早科坊,东面是杨柳巷。西瀛里文保区原是常州望族庄氏的聚居地,以传胪第为中心,传胪第是一处完整的明清建筑群。明朝庄应会于崇祯元年殿试获二甲第一名,即传胪,遂改原惟祺堂为传胪第,庄应会曾任清刑部侍郎,传胪第是市级文保单位。&nbsp;&nbsp;&nbsp;</b></h1><h3></h3> <h3>原杨柳巷26号</h3> <h1>现杨柳巷26号</h1> <h3>现在的杨柳巷</h3><h3> <br></h3><h1><b>&nbsp; 杨柳巷南至西瀛里,北通延陵西路,是一条仅300多米长的南北通道小巷。巷虽短小,但它的身世却不同凡响。</b><b>此巷缘于明末常州望族庄氏在此建造的宅园,巷内遍植杨树,巷因以成名。明崇真年间,传胪庄应会之子庄玉骢(号澹庵,清顺治四年进士,官右庶子,兼侍读),在巷内建造“赐瓯堂”,发现阶石下刻有“乾元”两字,以为祥瑞,遂称其地为“乾元地”,有万卷楼、玉山草堂等建筑,万卷楼为庄氏藏书楼,藏书甲于吴会太仓,与清初钱牧斋建在常熟拂水山庄的绛云楼并称而闻名一时。清代著名诗人吴梅村的《汲古阁歌》里有“嘉隆(指明代嘉靖、隆庆的年号)以后藏书家,天下毗陵与琅琊”,即指此。&nbsp;&nbsp;&nbsp; 值得一提的是,《常州日报》的前身——《常州工人报》,是在杨柳巷诞生的。1954年7月1日,《常州工人报》创刊,社址设在杨柳巷26号。1958年1月1日,改称《常州日报》。</b></h1><h3></h3> <h1>铁市巷老照片</h1> <h1>现在的铁市巷</h1><h3><br></h3><h1><b>&nbsp;&nbsp; 铁市巷在原南大街的西侧,呈东西走向,此处原是铁匠店、铁铺较为集中的地方,店多成市,故得名“铁市巷”。“文化大革命”中认为“铁市巷”是封、资、修的地名,于是就革了“铁市巷”的命,改为革命化的名称“防修路”。现在仍是“铁市巷”。&nbsp;&nbsp;&nbsp; </b></h1><h1><b> 由于在常州话中的“市”与“丝”</b><b>的发音相近,“铁市”与“铁丝”在方言口语上谐音,所以“铁市巷”的口语地名经常会被转化成“铁丝巷。</b></h1> <h1>新老东下塘</h1> <h1>新老东下塘</h1><h3><br></h3><h1><b>&nbsp;&nbsp;&nbsp; &nbsp;&nbsp; 东下塘是一条从弋桥到琢初桥,与青果巷隔市河相望的小街。沿河岸有三将军弄、乌衣浜、淘沙巷等,淘沙巷与和平路相接,三将军弄、乌衣浜连接吊桥路。三将军弄据说在宋元时期就有了,清代《常州赋》里有“问将军之巷,前烈难追”之句,里面的“将军之巷”,说的就是这里。中间有中新桥、乌衣桥,河南岸设有“官摆渡”,通青果巷。&nbsp;&nbsp;&nbsp; </b></h1><h1><b> 东下塘与对岸的青果巷一样,文化底蕴深厚,历史遗迹众多。其东有东山亭、刘宗祠、李公祠、三将军弄、赵家弄等,瞿秋白少年时也曾居住乌衣桥畔;其西有荆溪馆、琅琊庙、杨氏戏楼、怡园等遗迹。&nbsp;&nbsp;&nbsp;</b></h1><h3></h3> <h1>乌衣浜</h1> <h1>乌衣浜</h1><h3><br></h3><h1><b>&nbsp;&nbsp; 乌衣浜即旧时常州(南)邗沟,又称乌衣河,原是一条小河浜,解放初期拆除常州老城墙,城墙部分废土及乱砖填进了乌衣河中,填浜成巷。巷口有乌衣桥,又名臧桥,解放初期曾经废弃,2011年遗址复原了这座单孔石拱桥。乌衣桥始建于唐永徽三年(652),为单孔石拱,呈东西向,至今已有1361年的历史。&nbsp;&nbsp;&nbsp; </b></h1><h1><b> 以“乌衣”为名,可能与这里多燕子有关,古人将紫燕喻为乌衣;也可能与历史上此地多名士有关,《祥符经》云:大夫臧蒿居此,故名。臧蒿是高官,那么与他往来的也多是官员,古代做官的多穿黑衣,所以慢慢地进南邗沟就叫乌衣浜了。&nbsp;&nbsp;&nbsp; </b></h1><h3></h3><h1><b> 现在的乌衣浜东侧是荆溪福院,西侧是荆溪人家,将其夹成南北通道,煞是气派。&nbsp;&nbsp;&nbsp;</b></h1><h3></h3> <h1>船行青果巷</h1> <h1><b>老青果巷菜场</b></h1> <h1>青果巷历史文化保护区</h1> <h1>现在的青果巷</h1><h3><br></h3><h1><b>&nbsp;&nbsp;&nbsp; 青果巷是常州最有名的古老街巷之一。</b><b>是常州市区保存最为完好、最负盛名的古街巷,是常州整体历史风貌的精华所在。她不仅保留了不同历史时期的部分历史遗迹,还保留有纯朴秀丽的传统建筑和名人故居,再加上古运河的毗邻而居,一派江南水乡之风韵,是常州难得的一块风水宝地。 </b></h1><h3></h3><h1><b>&nbsp;&nbsp;&nbsp; 青果巷位于常州老城区中部偏南地段,东至和平路琢初桥,西面直通商业中心南大街,南面是护城河。巷道两旁除了青砖砌就的明清传统民居外,还有大量历史文化价值颇高的名人故居,这里是常州惟一的一块名门望族聚集地。</b></h1><h1><b> 青果巷隐伏闹市喧街身畔,尤其晋陵路至和平南路段,依然披裹往昔风尘,青砖小瓦,高墙深院,一色明清风格。巷北,大多为旧时的书香门第,官宦富家,翰墨芬芳,书卷气浓,院套院,宅连宅。其间穿插不少室内备弄,狭窄幽深,寻步之中,犹如迷陷八卦阵,形成典型的江南民居群落。巷南则多为普通民居,进深约20多米,夜夜枕河而眠。城河极幽,仅宽10多米,稀有桨楫橹稿打扰。不管春流秋水,总是悠悠地行,静静地淌。居民推窗见波,绿树婆娑相映,颇蕴诗情画意。&nbsp;&nbsp;&nbsp; 青果巷 是常州古老街巷之一。始建于明万历年(1581年)前,当时运河由文亨桥入西水关,经东西下塘,穿城后出东水关蜿蜒向东。青果巷面临城区运河段,当时船舶云集,是南北果品集散地,沿岸开设备类果品店铺,旧有“千果巷”之称。《常州赋》云:“入千果之巷,桃梅杏李色色俱陈。”后运河改道,巷名仍保留至今。常州方言“千”与“青”难辨,因此才有了现在的“青果巷”。</b></h1><h1><b> 2019年4月29号,青果巷历史文化街区部分开放参观。</b></h1><h3></h3><h1><b> 青果巷历史文化街区位于常州老城区中部偏南地段。明代文豪唐荆川,洋务运动先驱盛宣怀,晚清谴责小说家李伯元,剧作家吴祖光,语言学家赵元任,周有光,中共早期领导人瞿秋白和“七君子”之一史良……他们都是从青果巷出发,成就了青果巷文脉奇观。对于老常州人来说,巷口炉火红,巷尾榔头响,烟火气才是青果巷的老味道,而今,一批老字号、本土化的业态入驻,为旧貌换美颜的青果巷带来文艺范儿的“人间烟火”。</b></h1><h3></h3> <h1>双桂坊老长兴楼菜馆</h1> <h1>双桂坊老清真寺</h1> <h1>现在双桂坊清真寺</h1> <h1>现在的双桂坊</h1><h3><br></h3><h1><b> 双桂坊是与科举制度相关的最古老的地名。北宋乾德五年(967年),在此居住的宋维、宋绛兄弟,同登进士第,常州官府令改“来贤坊”以纪其事。无独有偶,北宋景佑元年(1034年),又是在此居住的丁宗臣、丁宝臣兄弟同科中进士,郡守宋蟾将来贤坊更名为双桂坊,取双双蟾宫折桂之意,名声大振,至今已980年。自清末开始,双桂坊成为常州的商贾云集之地,而其中在宋代,双桂坊还是与乡同级的行政区划之一。&nbsp;&nbsp; </b></h1><h3></h3><h1><b>&nbsp; 双桂坊东起城中路,西至南大街,全长400米,自古以来是本邑饮食业较集中的街巷,马复兴的阳春面、八仙粥店的桂花糖芋头、老天泰、瑞和泰、马复兴、兴隆园、长兴楼等一大批餐饮招牌纷纷打响,并逐步成为百年老店。等美食给老常州人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印象。现在南大街中心以“双桂坊”为名的特色美食街区,受到了本市居民及外地来常游客的一致青睐,生意十分红火。目前双桂坊已属于南大街商业步行街范畴,是餐饮饮食一条街。&nbsp;&nbsp; </b></h1><h1><b> 刘海粟美术馆、常州市文化馆均位于双桂坊东段,紧邻这两处场馆的是人民公园南入口,以此进入公园便是常州市文物保护单位——清代修建的崇法寺。清真寺、二孙(孙慎行、孙星衍)故居也都位于此地,文化气息十分浓郁。&nbsp;&nbsp;</b></h1><h3></h3> <h1>旧时的茭蒲巷</h1> <h1>现在的茭蒲巷</h1><h3><br></h3><h1><b> 茭蒲巷南接青果巷,北接双桂坊,仅数百米长。此巷方志早有记载,由来不详。有称此地原为隋代司徒陈杲仁庙(陈司徒庙)的后花园,后因庭院荒芜,茭类蒲类植物蔓生,所以有了这个巷名。巷内西部还有花椒园,为邑人种植菜蔬之地,后有商家在此购地置屋,绿荫成片,花木掩映其间。&nbsp; </b></h1><h3></h3><h1><b> 现今巷内有常州市实验小学,另有数家特色店铺。两旁依旧绿荫成片,是城市中心不多见的阴凉静谧的街巷。&nbsp;</b></h1><h3></h3> <h1>原青云坊民居</h1><h3></h3> <h1>青云坊</h1><h3>&nbsp;&nbsp;&nbsp; <br></h3><h1><b> 青云坊,旧时位于顾塘桥至大浮桥南,与双桂坊平行,大约有取“青云直上”之意。东接打索巷(现晋陵路的一部分),西连南大街,北有千秋坊,青云坊东头有圈门一座,西边设栅栏门,巷南有崇法寺、忠义祠、双桂坊、季子庙、真教祠、正觉寺等。由浴堂弄、池子弄、回回街、协善会弄,以及圆通巷连接南北向,从青云坊、通浴堂弄内有土墩一座,墩旁有古井、忠义祠、东南向设有双桂坊石牌坊一组。民国年间青云坊南建市民公园,后改为人民公园。&nbsp;&nbsp;&nbsp; </b></h1><h3></h3><h1><b> 现在的青云坊东段位于人民公园内,过公园路的西段则为南大街商圈的一部分,店铺林立。&nbsp;&nbsp;&nbsp;</b></h1><h3></h3> <h1>马园巷</h1> <h1>马元巷</h1><h3>&nbsp;&nbsp;&nbsp;&nbsp;&nbsp; <br></h3><h1><b> 常州城内有条马元巷,这条巷子弯弯曲曲,分成大马元巷、中马元巷、小马元巷和后马元巷。南宋末年,元兵犯常州,常州军民因弹尽粮绝,城被攻破。当时元兵在城内大井头附近驻扎大本营。由于各种各样的马匹很多,为了便于管理,他们在大本营以南、青果巷附近建立了很大的马场,按马匹的大、中、小分类圈养。</b><b>起初只有大马场、中马场、小马场,后来又增添了部队,便添设了后马场。当时人们称之为元大马场、元中马场、元小马场、元后马场。元朝以后,这里变成了老百姓居住的地方,开始叫“元马巷”,但是常州人对元军恨之入骨,元人虽善骑马,但他们做的事情连马也不如,应该把“元”字放在“马”字后面,把“元马巷”改叫成“马元巷”。这样便成了大马元巷、中马元巷、小马元巷和后马元巷,一直沿用到现在。&nbsp;&nbsp;&nbsp; </b></h1><h3></h3><h1><b> 大马元巷现有盛宣怀故居,1992年市政府发文公布大马元巷盛宅为盛宣怀故居。大马元巷盛宣怀故居门口的那块1987年的文保单位石碑却是鲜鱼巷盛宣怀故居被拆后搬过去的。大马元巷盛宅,由盛宣怀父盛康与堂兄宇怀合资建造,但盛宣怀也居住多年,是仅存下来的盛宣怀故居。&nbsp;&nbsp;</b></h1><h3></h3> <h1>天井巷旧貌</h1> <h3>天井巷</h3> <h3>天井巷</h3><h1><b> 天井巷位于青果巷历史文化保护街区内,南通青果巷,北达古村,因巷内有元代古井而得名。据地方志记载,巷内有六百多余年前,元代邑人赵云卿凿成的古井,由于赵氏精于地理,又知水源,故其选址于此,能长年不涸。此后多年虽有大旱水枯,而此井天天涓涓,因有“天井”美名沿用至今。 </b></h1><h1><b> 天井巷是名副其实的巷子,全是民居,没有店铺,不像青果巷,虽然称巷,其实更像街,店铺林立,人来车往。此巷的另一个特点是巷中有巷,它的东西两侧,各有一个深巷,在繁华市区,行走于天井巷,只觉幽静古朴。</b></h1> <h1>雪洞巷</h1><h3><br></h3><h1><b>&nbsp; &nbsp;&nbsp; 雪洞巷位于青果巷与西庙沟之间,离天井巷近在咫尺。该处原有唐荆川的旧园,清代文豪钱维乔购得其半,故称“半园”。传说园内石池缭绕,亭廊舫轩,特别是冬季的假山,月洞积雪,因名为雪洞,巷由此得名。&nbsp;&nbsp; </b></h1><h1><b>&nbsp; 雪洞巷口的西侧墙角处有一个石碑,刻“敬修堂界”四字。雪洞巷12号是清代贵阳知府恽鸿仪的故居,房屋108间,占地11亩,是一组完整精美的清代建筑群。&nbsp;&nbsp;&nbsp;</b></h1> <h1>八九十年代的正素巷</h1> <h1>正素巷</h1><h3><br></h3><h1><b> 正素巷南起青果巷,北至延陵路,全长415米。宋代《隐逸传》记载,北宋治平四年(1067年),寓居此处的张举中进士后,不愿去朝廷做官,闭门谢客,醉心读书,奉养亲人,造福一方。家有藏书数万卷,一一阅读,亲手校核,颇多论著,为当时文翰楷模。大臣们(包括苏东坡在内)屡次推荐于朝廷,宋神宗、宋哲宗两代皇帝先后授以州学教授、秘书郎等职务,均坚辞不出,致力治学。年益高,德益劭,望益重。至宋徽宗时赐号正素处士,常州太守为其建正素坊,巷名由此而来。</b></h1><h3></h3> <h1>周线巷旧影</h1> <h1>周线巷</h1><h3><br></h3><h1><b>&nbsp;&nbsp; 周线巷,与正素巷、打索巷(今晋陵路)相连接。南宋时著名学者周孚先、周恭先兄弟俩居住在这里,曾创办城东、城西两书院,生徒众多,里人称其为“周贤”,又因“贤”与“仙”音近,又称“周仙巷”,后讹称“周线巷”。巷内名宅林立,闻名遐迩的“恽氏庭院”、“周线里”、“青青里”深藏其中。&nbsp;&nbsp;&nbsp; </b></h1><h1><b> 该巷通往延陵路经过常州大酒店东侧的一条小巷叫鲜鱼巷,也是颇为古老之巷名,见证了常州旧时商业之繁荣,现在因面对二院,也是小饭店、水果店、饮品店林立。&nbsp;&nbsp; </b></h1><h3></h3><h1><b>&nbsp; 现在的周线巷是通往常州第二人民医院的主要道路之一,交通繁忙,虽巷名犹存,但昔日巷景却早已不见。&nbsp;&nbsp;&nbsp;</b></h1> <h1>古村旧影</h1> <h1>古村</h1><h3><br></h3><h1><b>&nbsp;&nbsp; 古村位于文化宫地区第二人民医院附近,城南厢与双桂坊、青果巷相接处,又名十八家村。</b></h1><h1><b> 这里记载着常州人民抗元斗争的一段艰苦卓绝的悲壮历史。南宋末年,元兵不断南侵,德佑元年(1275年),元兵犯常州,伯颜调动数十万大军日夜强攻常州,常州军民整整坚守了两月之久,不久元兵二十万大军再袭常州。宋末有诗这样描绘:“荆溪水醒泊船早,落日无人行古道。骷髅有眼不识春,东风吹出青青草……当时压境兵百万,不脱靴尖堪蹴倒。短兵相接逾四旬,毒手尊拳日攻讨。”可见常州城内曾有的惨烈,连伯颜也给常州“纸城铁人”之称。抗元失败,元兵进行了惨无人道的屠城,全城遭烧杀抢掠,“江东之州,常州为大”的城邑,最后仅十八户幸免于难,聚居一处,故称十八家村,又名古村,意为常州劫后最古老之村舍。&nbsp;&nbsp;&nbsp; </b></h1><h3></h3><h1><b> 古村留下的不仅是那段历史,这里有明代园林、清代宅院,还有民初的洋楼等。现在的古村,部分居民已经迁出,这里将纳入青果巷历史文化保护街区进行修缮。&nbsp;&nbsp;&nbsp;</b></h1><h3></h3> <h1>吊桥路</h1><h3><br></h3><h1><b>&nbsp;&nbsp;&nbsp;&nbsp;&nbsp; 吊桥路原名吊桥巷,老常州一直喊这里叫吊桥巷,直到现在还有人这么叫,以区别在文亨桥畔的“吊桥路”(已改称西直街)。从和平路到广化街,沥青路面,全长1160米,宽16米左右。&nbsp;&nbsp;&nbsp; </b></h1><h1><b> 这条路由原来的新城壕填没而成。新城壕很窄,还没有南市河宽,比起京杭大运河的宽度来,简直可以叫作沟,仿佛一步就能跨越城内外。吊桥巷地名的由来,即是从广化门的吊桥而来。新城壕在上世纪50年代时填没,1959年吊桥巷正式建成。现在,早已不见德安门,不见南直街(被和平路取代了),不见当年的官摆渡,也不见城墙,那些都成历史记忆。&nbsp;&nbsp;&nbsp; </b></h1><h3></h3><h1><b> 在晋陵路建成以后,吊桥巷的交通流量陡然上升,从此,吊桥路的相对宁静感消失了。吊桥路的西头即是东头村。东头村严格来说已在城外,吊桥路南,都是城外。现在早就看不出这里是城外的痕迹。</b></h1><h3></h3> <h1>桃园路</h1> <h1>桃园路延陵路囗</h1><h3><br></h3><h1><b> 市区城东的桃园新村是80年代新建的居民区,位于太平桥南桃园村旁。桃园村原为菜农区,解放前城东居民吃菜,大半由此供应。&nbsp;&nbsp;&nbsp; </b></h1><h3></h3><h1><b> 明清时,这里是著名的园林风景区,园内桃树成林,绵延数里,每到春天,桃花盛开,缤纷满目,煞是好看,引来游人如织,流连忘返,人称“延陵桃源”,故“桃园”又名“桃源”。&nbsp;&nbsp;&nbsp;</b></h1><h3></h3> <h1>洗米弄</h1><h3><br></h3><h1><b>&nbsp;&nbsp;&nbsp;&nbsp; 洗米弄位于天宁寺东侧,全长648米。此弄名称的由来,与天宁寺有着密切的关系。天宁寺规模宏大,僧侣众多。此弄乃寺内厨房当班的和尚到达运河码头洗菜、淘米必经之地,出入频繁,洗米弄由此得名。&nbsp;&nbsp;&nbsp; </b></h1><h1><b> 现在的洗米弄西侧是天宁寺,东侧是天宁商都,北面是红梅公园的停车场,弄边香烛店林立,一派香火气息。</b></h1><h3></h3><h3><br></h3> <h1>石柱弄</h1><h3><br></h3><h1><b>&nbsp;&nbsp;&nbsp;&nbsp; 在天宁寺东侧,有一条古老的弄堂——石柱弄,仅长100多米,南通延陵东路,因一关于石柱的神话而得名,今石柱仍屹立在红梅公园红梅阁前。&nbsp;&nbsp; </b></h1><h1><b>&nbsp; 在红梅公园的红梅阁南首,有一根直径35厘米、高2.5米,底置石墩,四周围以石栏的石柱。柱子石沥纹起,光荧有鳞次,形似梅花纹,石质晶莹如玉,雨天沿石纹迸流溅出,景象奇特,称为“冰梅石”。此柱原系玄妙观(原名天庆观)门前牌楼上的一根立柱,后人以此为弄名。</b></h1> <h1>椿桂坊</h1><h3><br></h3><h1><b>&nbsp;&nbsp;&nbsp; 走过延陵东路的人们,多会注意到这条景观路上的景点,如读易台,通吴门,轿子与轿夫,还有灵椿丹桂坊。这些虽然是新建的景点,但每个都有她的出处,比如“灵椿丹桂坊”,指的就是延陵东路附近一条名为椿桂坊的街。&nbsp;&nbsp; </b></h1><h1><b> &nbsp;椿桂坊也是与科举制度相关的老地名,东起元丰桥、西至琢初桥,全长520米。其名之由来,亦有一段佳话。北宋崇宁二年(1103年),居住在此的张彦直(官太傅)及其子张守,父子同榜,6年后,张宰、张宦、张宇三兄弟又同科中进士,父子5人金榜题名,乡里甚感荣耀,常州太守徐申取五代时五子登科的“灵椿丹桂”典故,在巷内建造“椿桂坊”一座,巷内並有“灵官庙”。街因此得名,历代相沿,至今911年。&nbsp;</b></h1><h3></h3> <h1>三堡街</h1><h3><br></h3><h1><b>&nbsp;&nbsp;&nbsp;&nbsp;&nbsp; 三堡街在西仓桥南,西大王庙处。此街旧称三宝街,相传元代三宝奴曾住此地。《武阳合志》载:“元至大三年六月,封三宝奴为楚国公,以常州路为分封地”。街即以此得名;另一说法此街南原有三个与堡垒相似的土墩,“宝”与“堡”同音,又称“三堡街”,沿用至今。&nbsp;&nbsp;&nbsp; </b></h1><h1><b> 现在的三堡街,最引人注目的莫过于运河五号创意街区,利用原常州恒源畅厂、常州第五毛纺织厂、常州梳篦厂、常州航海仪器厂等工业遗存和文化遗迹,加以改造和利用,主打运河文化、工业遗存的保护、创意产业。是艺术、设计、工业文明的集散地。</b><b>&nbsp;街区内基本保留了厂房原样,有多家咖啡馆、酒吧、书吧、青年旅舍以及文化企业入驻。这里也是常州古运河水上游的码头之一。</b></h1><h3></h3> <h1>西直街中段</h1> <h1>80年代西直街东段</h1> <h1>西直街</h1><h3><br></h3><h1><b>&nbsp;&nbsp;&nbsp; 西直街,原名西门直街。中间有朝京门(俗称老西门)。该街为西门经济文化集聚地,京杭运河从街旁流过,往来船只不息,十分热闹。从西吊桥(西门水关)的咸宁巷口,到朝京门间,就有三座石牌坊,分别为“道乡世泽”坊、“庄氏科第”坊、“父子文宗”坊,附近有龟山先生祠、东坡先生祠、邹浩公祠、敬节堂、察院第等。另有朝京门东南的表场、太平巷、大码头、篦箕巷、文亨桥等都是附近的重要建筑。&nbsp;&nbsp;&nbsp; </b></h1><h1><b> 文革时该街改名为“反帝西路”,文革后恢复为“西直街”。历经多年岁月变迁,该街基本保留了明清时的民居风格,可以说是常州古城民居的活样板。大运河也没有了往日的喧哗,街上少了人来人往,因为不能通行汽车,除了早晚上下班的自行车电动车的动向,街上动静很小,成了闹中取静之处。&nbsp;&nbsp;</b></h1><h3></h3> <h1>龙船浜</h1><h3><br></h3><h1><b>&nbsp;&nbsp; 龙船浜位于金色新城和红星新村之间,地名源于一则神话故事。这里原先有条神龙河,传说河中住着两条神龙,本是王母娘娘最漂亮的侍童、侍女,因彼此爱恋而私奔人间。每当旭日东升的黎明或明月皎洁的夜晚,变作黄金龙与小白龙,腾云驾雾在空中畅游,口中喷吐雨水均匀洒向农田,使得人间年年风调雨顺,五谷丰收。百姓们为了感谢神龙夫妇,特请工匠制作了两条龙舟,停泊在神龙河里,每年端午节还举行龙舟竞渡,故神龙河又称龙船浜。&nbsp;&nbsp; </b></h1><h1><b>&nbsp; 后王母娘娘发现他们私自下凡,就叫雷公电母捉拿神龙夫妇,刹那间神龙河上乌云密布,雷电闪滚,两条龙船被砸,沉入河底。两条神龙遍体鳞伤,押解天庭。神龙泪如雨下落入河中,甜蜜的河水从此变成苦涩的苦水。两岸乡村,连年旱灾。神龙消失了,而两条龙船传说还埋在龙船浜的河底下。</b></h1><h3></h3> <h1>旧时的灵官庙</h1> <h1>灵官庙弄</h1><h3><br></h3><h3></h3><h1><b> 灵官庙,位于元丰桥西椿桂坊。原名五显然庙,唐天佑三年(906)由刺史唐崇为避郡城火灾,建此庙以保平安。</b></h1><h3></h3><h1><b> 翻开1930年的“武进县第一区(城区)地图”可以发现,椿桂坊的东面,原来通称“灵官庙”。由西向东,有好几处祠堂与公益机构,如贫儿院、左宗祠、恽义庄、马宗祠等,后来通称“椿桂坊”了。在椿桂坊靠东头的地方,到现在还有一条小巷名为“灵官庙弄”,灵官庙弄因此处有一座叫灵官庙的道观而得名,但灵官庙早在“文革”前就被拆毁。这个灵官,是王灵官,是道教文化中的一员神将,曾在人间显过神迹,在全国各地都大受香火,很多戏剧中有他的形象。而在常州城东,过了天宁寺,现在留存的红梅阁,就是以前道教文化的遗存。那时,王灵官在这里也有一席之地。我市横山桥的白龙庙,也有王灵官的形象。自“五四”新文化运动以来,把庙宇作为办学基地的事很多。比如这座灵官庙,民国时,我国著名音乐家毛宇宽先生曾在庙内开设“国立音乐院幼年班”,为我国培养了许多著名的音乐人才。这个幼年班,即是后来的中央音乐学院附中的前身,如我国著名小提琴大师郑石生、钢琴教育家白哲敏等音乐界老前辈早年都在这里学习过。</b></h1><h3></h3><h1><b> 而幼年班的原址灵官庙,后来成为常州一中所在地。</b></h1><h3></h3><h3>&nbsp;&nbsp;&nbsp;&nbsp; </h3><h3>&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h3> <h1>新旧民元里</h1> <h1>民元里</h1><h3><br></h3><h1><b> 民元里位于老常州西大街(今延陵西路)杨柳巷,里弄建于民国元年,由曾留学比利时,后任武进建设局局长的庄希中在此建宅,后聚居众多深宅大院。</b></h1><h3></h3><h1><b> 民元里内民元里1号文保区位于常州市区杨柳巷西侧,占地约3000平方米。因其有着丰富的历史遗存群,而成为常州市中心一块独特的文化景观。民元里壹号内涵志王府、邹浩祠、民元里民宅、庄氏济美堂、庄氏塾馆等5处文保单位,因其绝版的地理位置,独特的聚落形制,厚重的文化积淀,备受社会各界关注。</b></h1><h3></h3> <h1>车水弄</h1><h3><br></h3><h1><b> 车水弄,位于常州城西三堡街北面,紧靠京杭大运河旁。旧时该地比较荒僻,处于常州效区,几乎全是农田,该弄就是因为农田架设水车汲水灌溉农田,久而久之形成车水弄之名。</b></h1><h3></h3><h1><b> 目前的车水弄尚有一部分地方,还未得到开发利用,房屋建筑尚处于解放初的水平,断砖破墙有点木结构而已。但应该说交通便利、空气清新、环境优雅,不失为开发住宅小区的选项。</b></h1><h3></h3> <h1>不同年代的乌龙庵</h1><h3><br></h3><h1><b> 乌龙庵又名县后街、乌龙庵巷,位子原市中心老市政府后面,东起化龙巷木桥头,西至北大街,北通费家弄、双贤里,南接大成弄,是典型的江南石板巷弄。因清乾隆嘉庆年间巷内有乌龙庵堂,故名。</b></h1><h3></h3><h1><b> 随着城市的开发改造,乌龙庵早已没有了昔日的面貌,现在这里完全变成了居民小区和商业街区了。</b></h1><h3></h3><h1><b><br></b></h1><h1><b> </b></h1><h1><b></b></h1> <h1><b>&nbsp;鹤园弄</b></h1><h3><b><br></b></h3><h1><b> 鹤园弄位于局前街中段,现鹤园新都位置,有鹤园桥。南通局前街,北接博爱路,东连中山路。明代此地为吴氏私家园地,因园中养鹤,故称鹤园。后延伸为整个弄变称为鹤园弄。</b></h1><h3></h3><h1><b> </b></h1><h3></h3> <h3>新街巷</h3><h3><br></h3><h1><b>新街巷位于现延陵西路国贸大厦南。南起当时的铁市巷,北接原来的西大街现在的延陵西路,西通杨柳巷。清代时此地原有横沟桥,也称横沟弄。后横沟河填没桥拆除形成新街,故名。</b></h1><h1><b> 随着城市的改造拆迁,此弄已不复存在。</b></h1><h3></h3> <h3>老庙沿河觅渡桥小学</h3> <h3>现瞿秋白纪念馆和觅渡桥小学</h3><h3><br></h3><h1><b>庙沿河</b></h1><h1><b>庙沿河位于现觅渡桥小学和瞿秋白纪念馆前,是一条弄堂。它南临西小水关河,东可通大庙弄直达北大街,南过觅渡桥通往西大街(今延陵西路),西面沿河可通老邮电路,北面通荷花池。因道路改造和人防I程建设,河被填没,随之弄也消失。</b></h1><h3></h3> <h3>南运桥、南河沿</h3><h3><br></h3><h1><b>南河沿位于怀德桥西的南运桥至马公桥西的南运河沿岸,旧时这里商贾云集,老常州人都耳熟能祥,因这里也曾是漕运、米市的集散地之一。</b></h1><h3><b><br></b></h3><h3></h3> <h3>米市河、米市河畔</h3> <h1><b>米市河</b></h1><h1><b> 米市河位于城西运河段怀德桥畔。由于常州地处“三吴襟带之帮,百越舟车之会”的贡赋之路,大量漕米汇聚到这里中转。宋以后,米市在这里逐步形成,明正统五年在运河边建东、西米仓200余间,为此在原粮食集散地的石皮场易名为米市河。</b></h1><h1><b> </b></h1><h1><b> 时代的变迁昔日的小弄,早已不见踪影,虽然仍沿用着老地名怀念着一座城市, 不是因为它的繁华, 更重要的是, 那里是记忆的牵挂所在, 那里有你走过的路, 有过生命里最美的笑容。 你是在常州哪条巷子里长大的? 在评论里说说, 你回忆中的常州老街吧! </b></h1><h3> </h3><h1><b> 本篇仅仅为了让更多的人了解常州,文字和图片说明均来自网络和“记忆龙城”,如有侵权请联糸删除。</b></h1><h3></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