悠悠端午情

知足常乐

<h3>  又是一年端午到,大街小巷粽香飘。</h3><h3> 时光荏苒,有书传统文化群的小伙伴们,共同迎来了第三次中国传统节日——端午节。在过去的两个节日,我们都是以文字的形式,表达了自己对端午节起源的认知和过节的情感,今年,我们将以语音的形式在群里现场互动娱乐,才华横溢的书友们都积极报名参与此次活动,而我却采集众书友之精华,将她们的所知所见、所闻所感,以美篇的方式,呈现给大家。</h3><h3> 在这里,你可以科普到端午节的那些鲜为人知的小知识,也可以感受到书友们过端午节时的亲身经历和浓浓深情……更重要的是,当你看到那些文字的时候,也许会勾起你的回忆,也许会触及你心中的那份柔软呢!</h3><h3><br></h3> <h3>  端午节是中华民族古老的传统节日之一。从战国时代开始,端午节至今已经存在了两千多年。</h3><h3>  先说“端午”这两个字,“端”是开端、开始,“午”就是炎热的夏天,午时是11:00-13:00之间,是一天里最盛热的时候,端午则是一年之中最盛热时候的开端,也就是盛夏的开端。</h3><h3>端午节为每年农历五月初五,是全年四大节之一。</h3><h3><br></h3><h3> 据统计端午节的名称叫法达二十多个,如有端五节、端阳节、重五节、重午节、天中节、夏节、五月节、菖节、蒲节、龙舟节、浴兰节、屈原日、午日节、女儿节、地腊节、诗人节、龙日、午日、灯节、五蛋节等等。</h3><h3><br></h3><h3>端午节</h3><h3>  “端”字有“初始”的意思,因此“端五”就是“初五”。而按照历法五月正是“午”月,因此“端五”也就渐渐演变成了“端午”。《燕京岁时记》记载:“初五为五月单五,盖端字之转音也。”</h3><h3>  端阳节</h3><h3>  据《荆楚岁时记》记载,因仲夏登高,顺阳在上,五月正是仲夏,它的第一个午日正是登高顺阳天气好的日子,故称五月初五为“端阳节”。</h3><h3>  重午节</h3><h3>  午,属十二支,农历五月为午月,五、午同音,五、五相重,故端午节又名“重午节”或“重五节”,有些地方也叫“五月节”。</h3><h3>  天中节</h3><h3>  此名称根据阴阳术数而来。明代田汝成《西湖游览志余·卷二十·熙朝乐事》:“端午为天中节”,是因为午日太阳行至中天,达到最高点,午时尤然,故称之为“天中节”。日本以五月五日为“男儿节”,可能也是据天中节而来,因其认为只有男子秉承天地中通之气。</h3><h3>  浴兰节</h3><h3>  端午时值仲夏,是皮肤病多发季节,古人以兰草汤沐浴去污为俗。汉代《大戴礼》云:“午日以兰汤沐浴”。</h3><h3>  解粽节</h3><h3>  古人端午吃粽时,有比较各人解下粽叶的长度,长者为胜的游戏,故又有“解粽节”之称。</h3><h3>  女儿节</h3><h3>  明沈榜《宛署杂记》:“五月女儿节,系端午索,戴艾叶、五毒灵符。宛俗自五月初一至初五日,饰小闺女,尽态极研。出嫁女亦各归宁。因呼为女儿节。”</h3><h3>  端礼节</h3><h3>  在湘南地区沿古俗,于在在夏日来临之时的“五月初五”,在门上挂艾叶,用艾叶洗澡驱蚊的一个洗礼。人们认为经过洗礼,可以驱走疟疾,能够安全的渡过这个夏日多蚊的季节。</h3><h3>  菖蒲节</h3><h3>  古人认为“重午”是犯禁忌的日子,此时五毒尽出,因此端午风俗多为驱邪避毒,如在门上悬挂菖蒲、艾叶等,故端午节也称“菖蒲节”。</h3><h3><br></h3><h3>——永不放弃</h3> <h3>  五月是整个热天的开端,此时的阳气达到最旺,火旺至极,天上的热气降于地面,地上的湿气往空气里蒸腾,湿热交织,最容易滋生病菌,酝酿各种邪气,使人生病。端午正是九毒日之首,古人设置端午节,是在提醒大家注意养生防病,也因此这一天有许多喝雄黄酒、插艾草、佩香囊等避邪驱毒的仪式,其中都寓有古德智慧经验的传承。</h3><h3>  1、吃粽子</h3><h3>  粽子也是药膳的一种。糯米具有益气健脾、开胃消食的作用。用来包裹粽子的粽叶更有讲究。北方大多用芦苇叶,南方多用竹叶和荷叶。这些叶子都有很好的药用功能。如:苇叶可以清热生津、除烦止渴;竹叶可以清热除烦、利尿排毒;荷叶能清热利湿、和胃宁神。总的说来,粽子具有清热解暑、益气生津、养血安神的功效。</h3><h3>  同时也要强调一下,粽子清香糯滑,黏度高、不易消化,吃多了容易引起消化不良。脾胃不好的人尤其注意控制食量。</h3><h3>  2、挂艾叶菖蒲</h3><h3>  端午过后,邪气主要是湿热、秽浊,所以要芳香化湿,芳香化浊,端午节的习俗中总离不开芳香。</h3><h3>  民谚说:“清明插柳,端午插艾”。在端午节,人们把插艾和菖蒲作为重要内容之一。家家都洒扫庭除,以菖蒲、艾条插于门眉,悬于堂中。艾,又名家艾、艾蒿。它的茎、叶都含有挥发性芳香油。它所产生的奇特芳香,可驱蚊蝇、虫蚁,净化空气。中医以艾入药,有理气血、暖子宫、祛寒湿的功能。将艾叶加工成“艾绒”,是灸法治病的重要药材。菖蒲是多年生水生草本植物,它狭长的叶片也含有挥发性芳香油,是提神通窍、健骨消滞、杀虫灭菌的药物。可见,古人插艾和菖蒲是有一定防病作用的。</h3><h3>  3、佩戴香包</h3><h3>  端午节佩戴香囊,不但有避邪驱瘟之意,而且有襟头点缀之风。香囊内有朱砂、雄黄、香药,外包以丝布,清香四溢,再以五色丝线弦扣成索,作各种不同形状,结成一串,形形色色,玲珑夺目。 佩香囊,聚香凝神、避邪驱瘟、襟头点缀。</h3><h3> </h3><h3>  4、端午禁忌</h3><h3>  古人通过内观发现,农历五月时节乃天地交泰、阴阳相争死生分判之时,是为毒月,其中更有九天是伤身损气耗精元的日子,被古人称为九毒日,而端午正是九毒日之首,九毒日最不能做什么,最要命的就是不能房事</h3><h3>  禁忌,可以简单归纳为三条:</h3><h3>  1、端午节毒气伤人,需要插艾桃、挂菖莆、喝洒雄黄酒等,以驱毒避邪。</h3><h3>  2、端午节祭祀悲伤,需要结伴郊游,或与家人团聚,以调节身心健康。</h3><h3>  3、端午节邪毒伤身,需要严禁房事,女子归宁父母,是最好的避灾方法。</h3><h3><br></h3><h3>——永不放弃</h3> <h3><br></h3><h3> "端"是开端,"午"的意思是指农历五月,古时候阴历是采用"天干地支配五行"。从一月到十二月,根据十二地支,也就是十二生肖的结构相对应。正月也就是一月,又叫寅月,二月叫做卯月,依此类推,到五月正好是"午"这个字。这种历法又叫"干支历",按照干支历的说法,一月、二月、三月是春天。四、五、六月是夏天,而五月是夏天的正中间的月份,属于盛夏,是阳气最盛的时节。阳气旺,易辟邪。</h3><h3> 五月初五这一天,借着旺盛的阳气,是人们打击邪崇的好日子。五月初五端午节其实是辟邪的节日,吃粽子,赛龙舟,插艾蒿,菖蒲,饮雄黄酒,都是用来辟邪的。辟邪的利器,就是如旭日般闪耀的五彩线。"五彩线"古代也叫做五彩长命缕,分别代表金、木、水、火、土五种颜色组成。</h3><h3><br></h3><h3>七律·端午抒怀</h3><h3>文/尹口快乐心</h3><h3><br></h3><h3>少年假趣倍多情 ,</h3><h3>老去常怀感慨萦 。</h3><h3>倒挂艾蒿驱病害 ,</h3><h3>轻摇蒲酒话生平 。</h3><h3>城光日日添新貌 ,</h3><h3>榴锦年年照眼明 。</h3><h3>千载贤愚同顷刻 ,</h3><h3>多少隐没几垂名 。</h3><h3><br></h3><h3>——尹口快乐心</h3> <h3>  节日期间,亲友间免不了要互送祝福语。不知道诸位有没有注意到,端午节咱们送祝福,可不能像平常那样说“节日快乐”,而是要说“节日安康”呢?窃以为,可能存在以下几方面的说法。</h3><h3> 一、希望端午驱邪避毒,健康平安。</h3><h3> 在先秦时代,人们视五月为“毒月”。因为由五月开始,气温升高,各种蚊蝇滋生,导致疫病流行。在古代医疗技术不发达的情况下,人们对此心存恐惧。</h3><h3>古人认为,端午节为五毒尽出之日,故应特别重视驱邪避毒。各地有流行挂艾叶、菖蒲的,也有用艾叶水洗澡的,以及喝雄黄酒等等。</h3><h3>这些民俗活动的开展,正是人们在长期的社会生产、生活中形成的,一种顺应天时的表现,具有一定的科学道理。</h3><h3><br></h3><h3> 二、为了祭奠历史人物,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h3><h3> 农历五月初五,是个祭奠的日子,因为有好几个历史人物与这一天有关,他们值得我们永远的怀念。</h3><h3> 1.屈原</h3><h3> 关于端午节相关故事,大家首先想到的,肯定是屈原投江了。</h3><h3> 战国时期,战乱频仍。彼时秦国一家独大,楚国和齐国次之。屈原主张联齐对抗强秦。可楚怀王却宁愿委曲求全,偷安一隅,非但不接受屈原的建议,反而听信佞臣,将他贬到荒蛮之地。</h3><h3> 屈原眼睁睁地看着国家被一点点的蚕食,内心的痛楚与悲愤难以抑制。当敌军终于攻下了郢都,屈原宁死不屈,自投汩罗江而亡,这一天是农历五月初五。</h3><h3>“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h3><h3>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h3> <h3><br></h3><h3> 2.伍子胥</h3><h3> 伍子胥原为楚国人,因父兄皆被听信谗言的楚平王所杀,便与楚国结下了不共戴天之仇。他只身逃往吴国,凭着自己的才华得到了吴王阖闾的赏识,助吴伐楚,五战而据楚都郢城。</h3><h3> 吴王阖闾死后,其子夫差继位。伍子胥建议乘士气高涨之际,彻底消灭楚国。奈何夫差却听信谗言,非但不信他的话,还赐其宝剑要他自行了断。</h3><h3> 伍子胥视死如归,他临死前对门客说:“我死不要紧,只是越国军队早晚会攻城灭吴的。请在我死后,将我的眼睛挖出来悬挂在城门上,我要看着吴国灭亡的那一天。”</h3><h3> 吴王夫差闻言大怒,命人将伍子胥的尸体裹在皮革袋子里,于五月初五日扔向大江。苏州百姓为了纪念他,将此江改名为胥江。</h3><h3><br></h3><h3> 3.曹娥</h3><h3> 曹娥的父亲于五月初五日在迎伍神的祭祀活动中不幸溺水而亡。年仅14岁的曹娥昼夜沿江号哭,过了十七天后也投江。五天后其尸体抱着父亲的尸体浮出了水面。</h3><h3> 后人感动于其一片孝心,将这条江改名为曹娥江,并于端午节予以追思。</h3><h3> 屈原的赤胆忠心、崇高的爱国主义情怀,给了后人以灵魂的洗礼,让我们明白什么是家国大义;伍子胥的不畏强权、视死如归的从容淡定,让我们懂得,在大是大非面前,要坚持原则;曹娥的跳水寻父,是一种把孝落实到具体行动上的最直白的体现。</h3><h3> 正因为这些历史人物的故事,给端午节涂上了悲壮的色彩。他们的精神,值得千秋万代的后人学习和推崇。</h3><h3> 在这样一个特殊的传统节日里,我们更应记得弘扬民族传统美德,更要强调一种仪式感。</h3><h3> 所以,后人通过包粽子、划龙舟等各种各样的方式来缅怀和祭奠他们,这也正是节日所赋予今人的意义。</h3><h3><br></h3><h3>——茉莉花开</h3> <h3>  昨夜窗前独度,一轮弯月挂在青林的额际。在同样的人世,通晓古典音乐的艺术家,以朦胧月色的韵律,改换它的曲调。</h3><h3><br></h3><h3> 途中奔波的世界,此刻呈现为花苑里铺裙安卧的沉静。不理会近处的家庭,它在倾听星光中讲的神话,回忆鸿蒙时代的童年。</h3><h3><br></h3><h3> 林木肃立,全身仿佛凝聚夜的静寂。桌子上的五彩丝线缠绕的粽子,散发着阵阵清香可口的味道,那熟悉的味道使思绪飞向了远方的家乡。</h3><h3><br></h3><h3>——貌如花</h3> <h3>  最难忘的是大学第一年的端午节,班里组织同学们骑车去净月潭,每位同学都背着装满吃的大书包,一路欢歌笑语的,骑行一小时左右也不觉得累。</h3><h3><br></h3><h3> 其实那时候我们带的所谓好吃的,就是面包、香肠、香瓜、黄瓜、西红柿、鸡蛋、油炸花生米等等,当然重头菜自然是各家妈妈的拿手粽子了。</h3><h3> 男同学会给喜欢的女同学带粽子剥粽子(路上自然是抢着帮喜欢的她背书包的),趁机暗地里表白,这时候谁是谁心中的女神或白马王子就一目了然了,尽管那时候的表白还是含蓄害羞的。</h3><h3> 晚上返程时,同学们把采来的大把艾蒿,绑在自行车上,两人并排,比着看谁骑得快,女同学们也是“巾帼不让须眉”,那场面,也是无比壮观啊!</h3><h3><br></h3><h3>——心如止水</h3> <h3>  父亲说我从四岁的时候,就爬在桌边学习母亲包粽子的样子,母亲耐心地教我包粽子每一个步骤,而我总会各种出错:不是粽子没有棱角就是米量太少没有形状,缠丝线更是我的死穴……母亲笑着说:“粽子好吃不好包!”,我笑着说:“好吃的粽子要亲手包!”于是整个包粽子的过程都有母亲和我的笑声在荡漾……</h3><h3><br></h3><h3>《沁园春.端阳》</h3><h3>文/一路向北</h3><h3><br></h3><h3>五月初五,</h3><h3>龙舟竞划,</h3><h3>糯粽飘香。</h3><h3>叹汨罗江边,</h3><h3>悲思无限,</h3><h3>楚词《怀沙》,</h3><h3>屈子绝唱。</h3><h3>吴地旧俗,</h3><h3>事在子胥,</h3><h3>忠言逆君尸沉江。</h3><h3>汉上虞,</h3><h3>有孝女曹娥,</h3><h3>故事凄凉。</h3><h3>借酒寄语端阳,</h3><h3>愿天上人间共安康!</h3><h3>看今日中华,</h3><h3>全球瞩目,</h3><h3>和平统一,</h3><h3>国富民强。&nbsp;</h3><h3>一带一路,</h3><h3>经济增长,</h3><h3>历史舞台更辉煌。</h3><h3>燃热血,</h3><h3>共中国梦想,</h3><h3>青春激昂!</h3><h3><br></h3><h3> 今年的端午节相比往年,多了“有书”相伴,爱国情愫不减,文艺气质增加。提前虚拟了一个画面:我和母亲一起包粽子,我用我原创的诗词为母亲讲屈原投江,我仿佛听见母亲的笑声在飞扬……</h3><h3><br></h3><h3>——一路向北</h3> <h3>  一切妥当后就正二八真的开始包了。我拿起一片粽叶斜手对折,折成个小漏斗的形状,左手托住用勺子舀些米放在里面,再夹一块肉放在米上,然后再放点米遮住肉,放满整个小斗,再用右手把长出来的叶子往下折包住米,用粽叶条扎紧就是了。</h3><h3> 可是我怎么也包不紧,米总是在里面乱串,更不用说包出三个角来。这是万万做不到的。没办法我又不想求助。只得硬着头皮两只手捉住它左右摆弄着,竟然觉得弄成长形的好包些,然后用粽叶条子绑住。两头有些翘起来的粽叶,又各扎一根条子。一个粽子扎了三条粽叶条子。包了十几分钟终于扎好一个。</h3><h3> 不禁心头窃喜,这不就是我要的广式粽子么!</h3><h3><br></h3><h3>——黎黎</h3> <h3>  今天还有一件值得一提的暖心事儿:这段时间来家人们过生日的人挺多的,据统计就五月份,前前后后共有五人(也包括我)。细心的表妹买了一个蛋糕,把五个在这个月过生日的亲人都叫过来,一起唱生日歌,许愿,吹蜡烛……尽管没人真正是在今天过生日,但是每个人又实实在在地感受了过生日的快乐。我觉得这就是亲人带给我们的力量,它让人倍感温馨。</h3><h3> 我也在朋友圈晒了一下我们一大家子的快乐端午:在娘家过了一个近几年来最长的最热闹的端午节!说长,是一大早就回去,和家人们一起吃粽子,味儿特香!说热闹是能有二十多个亲人们能聚在一起过端午!尽管天气炎热,尽管我的工作是看孩子兼打杂,能看到一大家子欢聚一堂,心里仍是甜的。我想着就是人们常说的:累并快乐着吧!</h3><h3> 端午节寓意好的开端,我想对家人、朋友们说:玩的时候别想工作,笑的时候忘掉烦恼,粽子飘香,亲朋人围绕,这才是幸福!</h3><h3><br></h3><h3>——泽哥</h3> <h3>  自己是个吃货,比较喜欢甜食,尤其喜欢糯糯甜甜的粽子。幻想着有朝一日赶在端午时节出游南下,各种馅的粽子样样尝尝,想想梦中都流口水。</h3><h3> 而藏在心中的这个念想,因在群里的一次闲聊得以提前实现,惊喜简直来的太快了。</h3><h3> 由于临近端午节,为了弘扬传统文化,传统文化群由书友王伟主题策划,发起了“浓情粽意话端午”主题作业活动。看到内容丰富字句优美的主题策划,不由的为多才勤奋的书友王伟点赞。并聊起了关于粽子的话题,一干书友都夸家乡的口味好,而作为只吃过一种口味的山里人简直被他们说的忍不住流口水,我甚至想不明白为啥南方啥都往里包?群主姐姐说他妈妈包的粽子很漂亮,习习更是把她包的三角锥子粽发到群里,简直让我羡慕嫉妒馋的发狂,我的吃货状被某位姐姐看在眼里,记在心上了,这不,三天后就收到了来自远方的浓情粽意。</h3><h3> 包装袋上写的是蛋黄板栗五香肉粽,可我分明觉得那馅里包的是友情,包的是幸福,包的是好运,包的是爱心。</h3><h3><br></h3><h3>七律·端午有感</h3><h3>文/伊人独丽</h3><h3><br></h3><h3>不朽忠魂万古惆,屈原绝唱至今留。</h3><h3>铮铮楚辞千秋赋,袅袅九歌历代讴。</h3><h3>汨水粽香端午至,潇湘习俗此时酬。</h3><h3>龙舟争渡千帆竞,一曲离骚天地悠。</h3><h3><br></h3><h3>——伊人独丽</h3> <h3></h3><h3>七律.端午忆屈子</h3><h3>文/揽月妖星</h3><h3><br></h3><h3>回眸往事步青幽,</h3><h3>浅醉离骚楚词讴。</h3><h3>远望帛书花溅泪,</h3><h3>轻观史册雨遮羞。</h3><h3>三生次第排云过,</h3><h3>百味悲欢逐梦休。</h3><h3>自感红尘多寂寞, </h3><h3>轻身一纵汩罗愁。</h3><h3><br></h3><h3>——揽月妖星</h3> <h3>  过了四十几个端午节,印象较深的还是在上大学时过的一个端午节——和一个同学到英语老师宿舍包粽子。</h3><h3> 英语老师对我们会不会包粽子半信半疑,抱着试试看的想法答应了我们。</h3><h3> 我们首先去外面市场买好糯米、香菇,瘦肉等食材,并买好竹叶,绳子。然后来到英语老师宿舍,凭着之前看过老妈包粽子的记忆,依葫芦画瓢,我们包起了粽子,结果还是比较理想,凭着那次包粽子,英语老师对我记忆特别深,现在有联系时还经常提及那次包粽子的事。</h3><h3> 那是我至今唯一一次包粽子的经历,之前没包过,之后到现在也没包过。现在商品经济这么发达,想吃什么超市随时可以买到,为了省事省时间,好多吃的都是找超市解决,而把端午包粽子这种亲身体验、赛龙舟的这种传统,简化成一种吃粽子的简单做法。</h3><h3><br></h3><h3>——和平</h3> <h3>  当艾叶长到半人高,当竹叶长到四指宽,当桃子红了、布谷鸟的歌声更欢了,我就知道,端午节到了!</h3><h3> 我们这里,端午节有三个必须的节目——包粽子、插艾叶、出嫁的女儿回娘家。这三个节目,有口福、有眼福、有热闹,满足了孩子所有的念想,所以,每年端午,对孩子来说,是一次狂欢!</h3><h3> 每年农历五月初四,妈妈就会包粽子。妈妈坐在木凳上,面前是三个亮亮的清洁的瓦盆。一只放泡好的糯米,一只放洗得干干净净的粽叶和粽绳,第三只是为包好的粽子准备的。</h3><h3> ”粽子香,香厨房;艾叶香。香满堂”,每当歌谣响起,那些静浮在薄雾里的艾叶,那些谈笑风生的场景,就会全部在记忆里来去!妈妈的粽香,也总是一次次地轻敲着我的味蕾,给我无限的感慨!</h3><h3><br></h3><h3>——最美的遇见</h3> <h3>  我和弟弟小时候,爸爸经常给我们讲故事,端午节就从“五月五,是端阳。门插艾,香满堂。吃粽子,洒白糖。龙舟下水喜洋洋。”这首童谣开始讲——讲到赛龙舟,爸爸总是无限憧憬地接着讲:</h3><h3> "赛龙舟,古时候楚国人因舍不得贤臣屈原投江死去,许多人划船追赶拯救。他们争先恐后,追至洞庭湖时不见踪迹。之后每年五月五日划龙舟来纪念。借划龙舟驱散鱼儿,以免鱼吃掉屈原的身体。”然后,又不无遗憾地转折——</h3><h3> “可是,我们北方人没有地方赛龙舟怎么办呢?就使劲儿往河里扔鸡蛋、粽子等好吃的,让鱼儿吃的饱饱的……”</h3><h3> 因为是爸爸讲的,我们极信服,但是真的不太明白,就知道屈原是好人,受委屈的好人,然后那些好吃的我们都替鱼儿吃了,感觉怪怪的。</h3><h3> </h3><h3> 我们更喜欢妈妈的说法——五月端午保安康!妈妈的讲究可多了:</h3><h3> 1.红纸剪成“剪刀”贴在门上,剪“小人口”,防 止有人搬弄是非,犯口舌;</h3><h3> 2.柳枝挂葫芦,插在门窗上,防治百病;</h3><h3> 3.五彩线系在孩子的手脖脚脖和脖子上,防五毒,就是孩子不会被有毒的虫子叮咬;</h3><h3> 4.挂香草包,也是驱虫的意思。</h3><h3> 5.日出之前去大河洗脸,祛百病……</h3><h3><br></h3><h3> 端午节前几天妈妈就开始忙活,用彩色亮光纸叠各种形状的葫芦,剪“剪刀”,给我和弟弟准备五彩线,买鸡蛋,包粽子……前一天晚上妈妈就把包好的粽子放进锅里煮上,早上起来填一把火,煮鸡蛋,至少是十个起,多煮,取双数,图吉利;五彩线要放在外面有露水的地方,妈妈说被露水打湿的五彩线才有“功效”;妈妈捞一部分粽子用凉水拔上,爸爸喜欢吃劲道的。</h3><h3><br></h3><h3>——淡看浮华</h3> <h3>  以前每年龙舟水来时,广东的习俗是去河边游泳,童年的时候是爸爸教游泳。</h3><h3> 初中时候,我和发小经常相约到河边游泳,刚下完雨河水一片混浊,沙滩淹没了,水里的泥很软,我们手牵手一起慢慢地走到水里,用脚探着路,提防踩到烂淤泥里,我的游泳技术不如她,她很快游到深水区域,我还在离岸不远的地方玩水,刚游了一小会儿,她游回来了说差点被水草缠住脚,吓得我们赶快上岸回家了,从此妈妈不许我再到河边游泳了。</h3><h3> ……</h3><h3> 后来,她到另一个世界去了,听到她的消息我挺伤心的……</h3><h3> 在书架上看到那本琼瑶《匆匆,太匆匆》,不觉间又想起她,时光匆匆,生命匆匆,时间滴在岁月的长河里,没有丝毫声响,任谁也无法抗绝时间的溜走,回眸,往昔湮没在昨天的尘埃里,目光掠过照片中的旧容,回忆最终是首无言的诗。</h3><h3><br></h3><h3>——自生花</h3> <h3>  小的时候,每当端午节的前几天,我和小伙伴们就开始说着各家的粽子怎么怎么好吃。终于看到街上有卖粽叶的吆喝声,都飞快的跑回去告诉母亲。准备好粽叶,糯米,红枣,蒲绳后,初四一整天都在期待着初五早上那个开锅的时刻。兄妹几个闻着粽香,迫不及待的表情,现在回想起来都是快乐的一幕幕。</h3><h3><br></h3><h3>——蓝天碧水间</h3> <h3>  一大早起来,想起给小孩搓个五彩线,也寄寓了平平安安健康成长的期望。现在商家做促销有些都赠五彩线,我想还是自己搓吧,也许不如商家的好看,但也是我精心挑选的线,用自己的温度把满满的爱搓进里面。孩子起先不愿带,但是看到我在用心的做也很欢喜的带上了。</h3><h3> 明天即是端午,让我们再次缅怀那位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h3><h3><br></h3><h3> 那个忧国忧民独自徘徊在汨罗江的身影,带着一身的自由精神投进汩汩的汨罗江,天公动色,百姓痛哭。</h3><h3> 一杯酒,代表我的缅怀,2000多年了那种忠君爱国的精神早已撒遍了我们神州的每个角落!</h3><h3><br></h3><h3>——霞儿</h3> <h3>  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h3><h3> 端午节是我们这里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这一天每家每户会在大门上插上艾蒿,“端午到,插艾蒿”据说可以解毒怯病,免除疲劳。艾蒿要采端午一早上,太阳还未升起来时候的带露水的艾蒿,那一天早上的田野里,采艾蒿的人们一片欢声笑语,节日的气氛变得更加浓烈。端午节避邪表现在家人安全方面,小孩子一直是重点保护对象,民间有“端午到,戴香包”的说法。除香包外,还要用五色花钱搓成索,在神灵前摆供祈福后,拴在孩子的手腕、脚腕以及脖子上,称为“百索”,要戴够一百天方才解除。朔州的端午节还有一个特别之处,就是家家户户都要在门上贴上用红、黄纸剪成的公鸡,雄赳赳,气昂昂,用以避邪祈福。</h3><h3><br></h3><h3>——丁香依旧</h3> <h3>  那时物资比较匮乏,包的粽子一般都是纯糯米的,把糯米泡上一天,然后适当放些碱水拌匀就可包粽子了。这碱水可不像现在这样买回来就是了,花费好些心思的,那可是纯天然的呢。</h3><h3> 记得妈妈拿一些早稻杆子整理干净再把它洗净,晾干点燃烧成灰沫,用布袋子把这些灰沫包好扎实放到盆子里,烧些开水倒进去泡十来分钟,早稻灰的汁液慢慢泡出来了变成透透的黄色,这就是碱水了,可用来食用还可用来洗头呢,洗出来的头发比现在的任何洗发水洗的头发还要光亮顺滑呢。</h3><h3> 这放碱水也有技术的,放多了有苦味,放少了容易坏。当时没有冰箱,存放东西全靠智慧和生活经验。同样把食物存放得妥妥贴贴的。</h3><h3><br></h3><h3>——黎黎</h3> <h3>  在我们大兴安岭五月是最难熬的,冬雪已化尽,但小草仍没露出地面,满山遍野枯草丛生干燥,易燃。小时候每年都要由学校组织开展宣传护林防火,家喻户晓。5级风以上不准生火,屋子里阴冷,也得捱着。</h3><h3> 现在棚户区改造住上了楼房,五月中旬一停气,屋子里更是阴凉,不能在屋里待久了,不然越来越冷受不了,很遭罪的。直到六月初,也就是说端午节后,一切将好起来了。</h3><h3> 所以这个节日就是这儿的分水岭,人人都盼着她的到来。</h3><h3><br></h3><h3>——杨金枝</h3> <h3>  爱吃的我好像从小就期待所有节日,其中之一就是端午节。</h3><h3> 我喜欢妈妈包的最简单的碱水粽,看着妈妈像包艺术品一样包出来的各种形状的粽子,我就又可以在小伙伴们面前风光一把。</h3><h3> 离家上学后就很难吃到妈妈亲手包的粽子了,可是所有粽子里我却依旧只有妈妈做出来的味道!所有记忆里都是那种迷人的味道!想起来就不停地分泌唾液……</h3><h3><br></h3><h3>——芹菜菜</h3> <h3>  母亲裹的粽子,个大肉多,闻着香气扑鼻,入口更是糯而不烂,肥而不腻,轻轻一咬,五香肉汁融合粽香在口中肆意横流,常常让我欲罢不能,恨不得一口气吃上两个才好。</h3><h3>母亲的那种味道一直保留在自己的心里。</h3><h3> 这几年都是自己动手裹的粽子,虽然外表看起来不咋滴,当时自己觉得味道还不错,有时候也会把自己裹的粽子挑一些外表好点的拿去送送亲朋好友一起分享美食。</h3><h3><br></h3><h3>《浣溪沙》</h3><h3><br></h3><h3>轻汗微微透碧纨。</h3><h3>明朝端午浴芳兰。</h3><h3>流香涨腻满晴川。</h3><h3>彩线轻缠红玉臂,</h3><h3>小符斜挂绿云鬟。</h3><h3>佳人相见一千年。</h3><h3><br></h3><h3><br></h3><h3>——俊宏妈</h3> <h3>  今年闲来无事,想自己做,买了材料,泡米,豆子,煮粽叶,一件件坐下来,花了整个一下午时间也没包出来一个完美的三角,看着简简单单的事情原来不是那么好做的。</h3><h3> 一如母亲的爱,细水长流,源远流长。却从不张扬,一切那么自然。</h3><h3> 只有做了母亲的人才知道,妈妈真的不是那么好当的。从孩子出生的那刻起就不在只是自己了……</h3><h3><br></h3><h3>——芳芳</h3> <h3>  今天趁着端午节的借口,放下纠结情绪邀请父母一起共进晚餐,电话的另一端很快接受了邀请。当我们一家三口接到父母时,从他们穿的比较得体的衣着,可以看出来妈妈是在讨好我,因为平日里我因为妈妈不注重穿衣打扮,没少批评她。爸爸手里拎着装酒瓶子的袋子,说明老爷子这是要喝二两自己泡的酒啊!我们老爷子高兴了可是要加量喝点小酒的。</h3><h3> 我的一个电话,融化掉了几天来的隔阂,老人真的好容易被满足。那我自然也得奉上一桌松软可口,香甜美味的佳肴了!不知是因为菜的味道好,还是人的心情好,我们的晚餐,在光盘行动中圆满结束。</h3><h3> 回家的路上,心情非常复杂。我们的父母操劳一生,为的是把子女养大成人,盼的是孩子们过上好日子。当他们老了,却不肯讨扰孩子们的生活,用自己略弯的脊梁担起本应由子女担负的责任。我不喜欢他们“懂事”的样子,也不喜欢他们在儿女面前小心翼翼怕招惹孩子们生气的模样,但我又无法让他们改变。人们都说孝顺孝顺,比孝更重要的的是顺,可现实的顺让我很无奈,是时候回报父母的养育之恩,却不能予以回报,这样的顺我不要。</h3><h3> 特别喜欢《我是演说家》里王帆的演讲的《你养我长大,我陪你变老》的一段:作为子女,我们要善于看穿父母的坚强,这件事越早越好,不要等到来不及了,也不要等到没有机会了,就像所有的父母都不愿意缺席子女的成长,我们也不应该缺席他们的衰老。</h3><h3> 这段很走心的话让我得出一个结论,那就让我换一种心态与父母交流吧!我不要总是把自己认为正确的观点强加给他们,有时间多陪伴在他们左右,多倾听他们的心声,不缺席他们走向衰老的过程,就如他们慢慢陪伴我长大!</h3><h3><br></h3><h3>——书香陪</h3> <h3>  我对端午节的最早记忆源自儿时看的电视剧《白蛇传》:法海看出白娘子是白蛇化身,于是给了许仙一包雄黄,让他在五月初五的晚上放在酒中让白娘子喝,结果许仙看到了变回原形躺在床上的一条硕大白蛇,吓得晕了过去…,当时我也吓得差点晕了过去,所以这个画面留在了我的脑海中,五月初五端午节就这样被我深深地记住。</h3><h3> 这以后的我好些年不喜欢端午节,特别怕蛇的我一到这天就好像看到了群蛇出动,随意游走的场面。因了这个缘故,惊蛰节气我也不喜欢,因为听老人讲,惊蛰后蛇冬眠就醒来了,要出洞活动了。</h3><h3> 但我喜欢吃妈妈包的粽子,还有脖颈、手腕、脚腕上系的五彩线,特别是妈妈做的属相香包挂在胸前,我感觉像过大年似的,可神气了!</h3><h3><br></h3><h3>——牡丹</h3> <h3>端午节的角粽</h3><h3>文/喵星人</h3><h3><br></h3><h3>又到端午包角粽,</h3><h3>脑海里有一个身影,</h3><h3>衣袂飘飘,</h3><h3>投入汨罗江,</h3><h3>翻滚,</h3><h3>沉浸……</h3><h3>可历史录下《离骚》的声音,</h3><h3>闲暇回放,</h3><h3>浪漫掺着悲愤。</h3><h3>角粽,</h3><h3>如遗落沙滩的贝壳,</h3><h3>在聆听大海的低吟。</h3><h3>那是乡愁在亲吻,</h3><h3>那么遥远,</h3><h3>又那么近……</h3><h3>屈原,</h3><h3>一个爱国的词人,</h3><h3>我在灵魂深处约你,</h3><h3>只为了与你在墨迹中切磋,</h3><h3>你的爱,</h3><h3>还有恨。</h3><h3>是你太爱国了吧?</h3><h3>《离骚》句句都回荡情义深深,</h3><h3>每个音波都传递着爱国激情。</h3><h3>是人民太爱你了吧?</h3><h3>爱到情难自禁,</h3><h3>每一枚角粽,</h3><h3>都是后人对你的敬重!</h3><h3>是我们太相爱了吧?</h3><h3>角粽从远古传到今,</h3><h3>我们的祖国繁荣昌盛!</h3><h3><br></h3><h3>——喵星人</h3> <h3>  女儿结婚以后,每年的端午节前一天总要回家住。第二天早上我还是和以前一样早早起床,轻轻的推开她的卧室门,给她记五彩线,再把准备好的小荷包小五线粽放在她的床头。</h3><h3> 女儿真的大了,每次在我转身要出去的时候,她都会突然抓住我的手说:谢谢妈妈,我爱你!</h3><h3> 我知道在我给她记五彩线的时候,她已经醒了,只是她很享受这个过程。其实我也很享受这个过程,在我的眼里女儿永远都是我手中的宝。女儿非常孝顺,对我无话不说。有时我们不象母女,倒象闺蜜。一起逛街,一起郊游,有时还会互相挤兑。我真的很幸福,此生有女足矣。!</h3><h3><br></h3><h3>——小鱼儿</h3> <h3>  “端午节为什么要吃粽子呀?”</h3><h3> 这是一代又一代人都要提出来的问题,也是代代都要传承下去的答案,我的思绪随着粽叶的清香飘到了千年以前的战国时代,想起那首刻进灵魂里的诗句《离骚》“离离原上草, 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 ,春风吹又生”《九歌·少司命》“秋兰兮麋芜,罗生兮堂下,绿叶兮素华,芳菲菲兮袭予,夫人自有兮美子,荪何以兮愁苦”。</h3><h3> 仿佛看到一位三缕长须,褒衣大腋,峨冠长铗,玉带系腰的白衣长者,强忍屈辱,孤独而怆然地走在汩罗江边,仰天长叹“举世浑浊而我独清,众人皆醉而我独醒”</h3><h3> 这一天五月初五,屈原自沉汩罗江,为了纪念这位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百姓在每年的五月初五都会包粽子投入江中,追思缅怀,铭记于心,千年不变传至今,悠悠端午情,浓浓爱国情!</h3><h3><br></h3><h3>——燕南飞</h3> <h3> 端午的早上,母亲还要洒扫庭院,在房前屋后及各个角落甩些的雄黄酒,据说如此可以驱赶蛇及虫蝇。</h3><h3> 还记得父亲给我们讲的许仙和白娘子的故事。传说许仙和白娘子相亲相爱,可许仙因为听信了法海和尚的话,在端午这天让白娘子喝了雄黄酒而现出了原形,被法海收入钵中,从此恩爱夫妻便被深深的拆散了。</h3><h3> 我听后唏嘘不已,心里一直在惋惜,如此厉害的雄黄酒,当然连功力深厚的白蛇也只能束手就擒呢。</h3><h3> 家家的门上都要插上剪成宝剑形状的菖蒲,据说有辟邪驱虫的作用。不仅如此,我想在即将到来的炎炎夏日里,抬头看见门上的一抹青绿,会让人心中顿生几许凉爽之意吧。</h3><h3><br></h3><h3>——茉莉花开</h3> <h3>  在北方,我从来没有看到过端午节赛龙舟的习俗,这和北方地域有关系,因为那里除了一望无际的黑土地,就是苍茫茫的山林。没有那么多河流,也就没有合适的机会来赛龙舟。</h3><h3>南方就不一样了,南方多河流,南方的文化底蕴也比北方深厚,很多传统的东西都得到了延续和传承。</h3><h3> 前年一次很偶然的机会我看到了真实的的龙舟竞赛。端午节的上午,家家回门的大姑娘小媳妇,围满了河道路口,河的两岸边人山人海,看着热闹的比赛。</h3><h3> 红色和黄色的龙舟上,精壮的小伙子们打鼓划船,此起彼伏的前行吆喝声不绝于耳。一会红色龙舟的速度领先了,一会又被黄色的龙舟赶上了。看的岸边的人也跟着行船的速度欢呼呐喊。</h3><h3>最后的胜利是谁都不重要了,我终于看了一场现实版的端午节龙舟赛,一直到现在都回味当时的热闹呢!</h3><h3>端午情浓,粽叶飘香,愿传统节日一直源远流长,后世子孙对传统习俗永不遗忘!</h3><h3><br></h3><h3>附律诗一首</h3><h3>五律·端午</h3><h3>文/王伟</h3><h3>五月正端阳,</h3><h3>情浓粽更香。</h3><h3>田间寻艾草,</h3><h3>门上挂蒲菖。</h3><h3>红日龙舟渡,</h3><h3>新醅贵客尝。</h3><h3>汨罗怀屈子,</h3><h3>千古念忠良。</h3><h3><br></h3><h3>——王伟</h3> <h3>  母亲突然在扎绳子的环节,蹙起眉来,她一次一次的把绳子的头,在嘴里换来换去的,一边唠叨着:怪事了,去年还能咬住绳头,今年怎么就不行了呢?</h3><h3> 我一时没有反应过来,不以为然的说,不会吧,绳子太细太滑了吧?</h3><h3> 终于,母亲停住了手,看着手里的细绳,木然的说:不中用了,看来我是真的老啦!</h3><h3> 我看着母亲愣愣的表情,瞬间眼眶发热,是啊,我怎么就没有觉得,母亲已经是八十岁的老人了,她早已不是过去身强力壮、里外一把手的母亲,却依然事事都要站在我们的前面,给我们撑起一片天,让我们依然无忧无虑的生活在她的保护伞下。妈妈,我们……</h3><h3> 我赶忙从失态中回来,对母亲说,不是说“一岁年纪一岁人”嘛,很正常啊,老人的牙齿松动和缺失符合自然规律的,你算是好的了,我见过很多比你小的,牙齿都快没有了呢……</h3><h3> 母亲听我这么一说,居然对我微微一笑: 就你会说话! 老了就老了呗,怕也不行啊!</h3><h3> 我赶紧顺势说: 妈,你其实并不老,除了不能扎粽子,其它的事,还不是一样能干,你看你烧的菜,特别是红烧鱼,哪个还不是夸那么好吃呢?</h3><h3> 母亲彻底放松了,说我: 还耍嘴皮子,还不想办法怎么扎粽子?</h3><h3> 我笑着说,这个不是太简单啦,把绳子一头固定在门扣上就行了,只是可能没有牙齿方便了。</h3><h3> 然后,就把绳子一头扎在门扣上了,母亲依然还是那么娴熟,很快又恢复了以前利索的样子。</h3><h3> 我一边帮忙,一边跟母亲说,今年就算是最后一次包粽子了,以后不要再包了,我们可以买粽子吃,而且品种不一样呢。</h3><h3> 母亲不依,说在家包的粽子紧实、好吃、实惠,我说,一样的,再说,你都八十岁的人了,包粽子给我们吃,我们也吃不下去啊!</h3><h3> 母亲最后无可奈何的问一句,那我不包粽子了,你们还回来不?</h3><h3> 刹那间,我鼻子一酸,什么也说不出,什么都明白了。我亲爱的妈妈啊,你的小小心思,原来就藏在这里啊……</h3><h3> 我说,妈,你就放心吧,我们都会回来的! 说完,我忙起身去了洗手间,感动、愧疚、自责一股脑儿涌了上来……</h3><h3><br></h3><h3>——知足常乐</h3> <h3>  浏览了大家分享的文字,您有何感想,欢迎您去有书圈,留下您精美的文字,同时标注"#端午遐思#",期待下一篇美篇上见到精彩的您!</h3><h3><br></h3><h3> 谢谢您的观赏!</h3><h3><br></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