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期【深度探讨】之马莉作品/泛群出品必属精品!

专属天使

<h1><font color="#167efb">★第48期《深度探讨》</font></h1><h3><font color="#167efb">策划:素峰</font></h3><h3><font color="#167efb">主持:专属天使</font></h3><h3>★本栏目将于每周六21点准时进行。</h3><h3>★为不影响大家对诗歌的解读,本次活动将提前隐去作者信息,请诸诗友理解,并畅所欲言!</h3><h3>《眼睛也学会了沉默》</h3><h3>眼睛也学会了沉默</h3><h3>期待,像护士的手照顾每个夜晚</h3><h3>每周的惊喜被它覆盖</h3><h3>一天的变幻莫测,一刻的降温</h3><h3>慢慢地张开紧绷的皮,把它拉直延长</h3><h3>我的手握住尖锐的芒刺</h3><h3>竟没有流血,竟没有渗出一缕微光</h3><h3>竟没有一丝疼痛</h3><h3>海面的波涛静静涌来</h3><h3>墙壁里的玫瑰突然尖叫</h3><h3>一场无风的风,无浪的浪,咬着、击碎着</h3><h3>啃噬着、坦露着、占领柔软的阵地</h3><h3>它斜靠在沙发上,用沉默回答你</h3><h3>或者躺下,窃笑,转身溜走</h3> <h1><font color="#167efb">【诗友探讨】</font></h1><h3><br></h3><h3>◎专属天使</h3><h3>这首诗的风格还是“老路子”,可能不太出众,但我觉得作者出发的角度倒是挺独特,眼睛怎么会沉默呢?作者用富于变化的语言,阐述了沉默的“全程”,这首诗的语言比如“墙壁里的玫瑰”,显得很大胆,别具一格,我想这是值得借鉴的。我们平常说,你的眼神很深邃,这首诗就是这种感觉。受莫宏伟老师启发,咱主要看他可取之处,不求甚解!</h3><h3><br></h3><h3>◎梅【拒聊】</h3><h3>我看了这首诗,没看懂,整首诗都是用意象说话,没有分段。我看到最后两句,更是云里雾里,“它”是指谁?</h3><h3><br></h3><h3>◎阳光客栈</h3><h3>这首诗,看起来有些乱,有些无厘头,前后句有些不搭,感觉“每周的惊喜将它覆盖”这句应该去掉,整首诗没有看到惊喜,又以何为支撑?细细的读来才明白。</h3><h3>这双眼睛看到了,自己病态的夜晚,即使这一周有些惊喜,也会在病态的夜晚消失。</h3><h3>一天都是在紧张中度过,只有这一刻是松懈的,这时就把一天的经过捋顺一下,几个“没有”说出了作者对现实生活的麻木。</h3><h3>无风的风,无浪的浪,指出了作者内心的空虚。</h3><h3>“它”指这个没有爱情,又麻木又空虚的夜晚靠在沙发上占据了作者仅有的休闲空间。</h3><h3>这首诗,看起来很乱,又有些无厘头,但是,当你读懂了,它的语言还是很有意境,很有深意的。</h3><h3><br></h3><h3>◎寂寂秋草</h3><h3>这首诗所表达的是一个人的内心世界,眼睛,心灵的窗户。</h3><h3>紧绷的皮可以理解为外表,因为生活,我们要把自己武装起来,但是内心,柔软的部分,只有自己知道。有时,诗歌,不能凭字面去理解。</h3><h3><br></h3><h3>◎笑寒冬</h3><h3>慢慢张开紧绷的皮,把它拉直延长,是指眼皮还是别的?</h3><h3><br></h3><h3>◎碧荷田田</h3><h3>我读到的是用护士的手照顾每个夜晚是作者在照顾宠物,每周的惊喜被它覆盖,宠物带给作者的惊喜,我的手握住尖锐的芒刺,竟没有流血,是宠物对作者的照顾感激之情,使作者联想到生活中的种种,玫瑰,海浪的冲击,占领柔软的阵地,作者因照顾宠物心生悯意,宠物沉默着,它的眼晴里包含一切。作者可以看到宠物的窃笑,转身溜走。写出作者能读懂自己付出心血的世界,有心灵感应。现实世界的风浪都在见宠物的一刻烟消云散,宠物窃笑作者,转身溜走说明作者眼里的悲喜都算不了什么。</h3><h3><br></h3><h3>◎素峰</h3><h3>我看这首诗,有一个字很关键,这个字就是“也”字。“也”什么意思?首先是内心沉默,然后是嘴保持沉默,而眼睛作为心灵的窗户,是直接透过眼睛可以看到内心的媒体,眼睛的沉默可以说就是彻底的掩饰起来了。一个“也”字就包含这么多的内容!“学会”沉默,有一种无奈与适应的意味。我学会了不去想,不去说,甚至我连眼里的憎恨或是其他情绪都要学着抹掉。后面就应该是说,为什么会如此?</h3><h3>下一个关键点就是“它”,到底指代谁?这一点弄清楚了,这首作品的逻辑就出来了。代词“它”,要么指代动物或者某种物体,在这里我想指代的是眼睛。</h3><h3><br></h3><h3>★★★</h3><h3>《眼睛也学会了沉默》</h3><h3>眼睛也学会了沉默</h3><h3>(眼睛)期待,(它的期待)像护士的手照顾每个夜晚</h3><h3>每周的惊喜被它(眼睛)覆盖——(这里加一个破折号,之后是一周的惊喜的具体描述)</h3><h3>一天的变幻莫测,一刻的降温</h3><h3>慢慢地张开紧绷的皮,把它拉直延长</h3><h3>我的手握住尖锐的芒刺(刺入眼睛的刺,很可能是一种无形的刺)</h3><h3>竟没有流血,竟没有渗出一缕微光</h3><h3>竟没有一丝疼痛</h3><h3>海面的波涛静静涌来</h3><h3>墙壁里的玫瑰突然尖叫</h3><h3>一场无风的风,无浪的浪,咬着、击碎着</h3><h3>啃噬着、坦露着、占领柔软的阵地(一切都是无形的)</h3><h3>它(眼睛,也可以延伸为人,毕竟眼睛长在人身上,或者是一种内心状态)斜靠在沙发上,用沉默回答你</h3><h3>或者躺下,窃笑,转身溜走</h3><h3><br></h3><h3>★★★</h3><h3>我把省略的部分加上了,有些地方加了注解,我想大家可能会更容易明白些,而这一切说明一个问题,在我们写作的时候是可以应用的。可能我们在创作时,经常会怕,怕什么呢?怕别人看不懂,原因就是因为我们面对的读者,或者说也就是我们的诗友们看不懂,我们就会被否定。我们怕被否定,其实也是不成熟的表现,但是我们在分析了很多名家的作品之后,好像他们并不在意这件事,也许是有名了,更加自信了,也许是因为自信,让他们不会顾忌这一切,然后成功了。所以坚持自己很重要,但不能盲目或者是刚愎自用。过份的自信就是刚愎自用,而谦虚的人才会得到多方的建议使自己受益,所以大家在创作时,我觉得成熟的作者可以不用去考虑迁就读者。不迁就并不是说一意孤行,度要自己把握。</h3><h3>那么,大家看了我添加后和加了注解的作品,我认为大家在看待别人作品时也要具备能够加入省略成份的能力。如果再换一个角度来说,“诗”就是应该如此。省略也是诗歌的手段之一,他可以使作品产生跳跃感,或者说省略至少产生了跳跃感,而达到语断意连的效果,更多的是形式的作用,这样看起来更像是诗。那么,对于作品采用的省略我想到了这么多,或者说是对我的启发。</h3><h3><br></h3><h3>◎悠悠飞絮</h3><h3>“我的手握住尖锐的芒刺”是该诗关健的一句。诗人是洞察世事,有思想深度的,然而,眼睛却学会了沉默,以致于手指流不出血,没有一丝疼痛。“它”指一种漠视的态度,去面对世俗。总之,是诗人对自己内心的一次拷问。</h3><h3><br></h3><h3>◎莫宏伟</h3><h3>这首如果说有省略,那么省略了一个最不该省略的字,这个字,增加了误导,让人迷糊。”省略“的这个字,在哪里呢?在这里——期待,像(是)护士的手照顾每一个夜晚。如果不加这个”是“字,那么作者只能说只照顾了自己,我不知道他意识到没有。另外,整首诗不过是借助了眼睛沉默表达一种默默的孤独的期待,是在写他的期待的情绪。如果理出一条线索表示合理,那么只有说”它“是指期待,眼睛里的期待,不能直指眼睛。而期待,是眼里的期待,也是作者本人的期待,期待的沉默,落座,溜走,也是他的状态。生活中的惊喜。内心的变幻,都在此时此刻似乎被期待”覆盖“,被眼睛所见,拉直延长。而这期待,又如同手握芒刺,无风的风无浪的浪,占据了我的柔软的身体,内心。这首大致是这个逻辑思维。</h3><h3>而这种书写,第一,情绪自我,第二,如同猜谜,应该叫感觉诗。第三,作者自己都糊涂,走出这股情绪,自己都会觉得读着费劲,甚至会感觉自己在说什么啊,写的是啥啊!这种书写,如同故弄玄虚,没有力量,只适合自我宣泄。一般初期写作,喜欢这样”虚“,制造神秘难懂。随着对事物本质认识的增加,就会变化的,因为他会知道,这样书写距离读者太远,除非他写出的东西不想让别人看。我们写作,是自我情感的宣泄,但同时更是美的呈现和传递。</h3><h3>也可以说,这样写,就是把自己的由内向外,把生命感觉具象化,而不是一般的思路,由外及内。从书写生命的角度,虽呈现的是小我,但也是有可取之处的。但不能泛滥,因为一直这样写容易造成跑偏。生命是诗歌的核心,我们书写生命,书写自我,但要超越自我,很难!这也是我们成不了真正诗人的原因!</h3><h3>技法,不值一提,因为太强就增加了故意,思维逻辑,一定不要离常识太远,要深浅有度。别人接受不了,我们写出来,那么意义也不大。只对自己有意义,那就是落入了自我自私的小圈子了。对世界的爱他人的爱,在我们书写中就能体现出来。</h3><h3>雷平阳,写的作品是不是很通俗?但雷平阳自己说自己是个苦吟诗人,从这一点就可想到,大诗人都是在不断地自我修改提高的。雷平阳的诗歌,很接近口语了,让我们感叹的是,人家在苦吟什么?有人一定认为,啊,他写的那样的额,我也能。也能,这自信很好,但不苦能吟出么?</h3><h3>苦吟,就是付出体力,精神力,耐心,不断地思考,打磨,推到,一遍遍一遍地不厌其烦地琢磨自己的作品。有人写完,就扔一边不管了,且不知,自己写的啥也不是还以为很好呢,而等过后在读,就会发现都是毛病。我们要秉承这样一个想法——那就是写一首诗,就要写得差不多,这样以后可以免得用更多的时间去打理过去。所以,我们每写一首作品,都要反复酝酿,尽量把情感调整到最佳,哪怕就是同题练笔,甚至临屏,都要这样,尽量做到最好。</h3><h3><br></h3><h3>◎梅【拒聊】</h3><h3>眼睛也学会了沉默</h3><h3>期待,像护士的手照顾每个夜晚。这两句,嘴巴,眼睛都沉默,但是期待却在每晚降临。</h3><h3><br></h3><h3>◎一往情深</h3><h3>上文中的“也”字是“同样”的意思。它是一种“拟人”的写作手法,是一种“虚位”比对,这个“虚位”比如是“神态”、比如是“心”,等等。就是句前“不设句”,也就是“省笔”,然后直接进入状态,让你自然而然的就懂得了这种铺染的含义所在,从而使这种语言形式具备诗性与质感。这是一种“文笔干练、娴熟”的技法,更是为了后文增加“含金量”笔法和技术手段。所以,这个要用得“巧”,用的“恰到好处”才会出彩。</h3> <h1><font color="#167efb">【诗人简介】</font></h1><h3>马莉,画家、诗人、作家。生于广东湛江市。毕业于中山大学中文系。中国书画院艺术委员。中国作家协会会员。现居北京。艺评网合作艺术家。著有2010年《黑夜与呼吸》(散文集,鹭江出版社),</h3><h3>2007年《金色十四行》(诗集,太白文艺出版社)等。</h3> <h1><font color="#167efb">【其他作品】</font></h1><h3><font color="#167efb"><br></font></h3><h3>《坐在另一张椅子上》</h3><h3>作者,马莉</h3><h3>椅子建立着我坐的姿态,每天</h3><h3>我的身体安静地感受窗外的季节</h3><h3>和太阳照在花园里的各种气味</h3><h3>有时候我会走神,杯子会倾倒</h3><h3>水溅湿我的裙裾,我开始紧张</h3><h3>离开椅子,弯下腰,或者站起来</h3><h3>坐到另一张椅子上,我的姿态</h3><h3>是椅子早已为我选择好的姿态</h3><h3>椅子摆放在踏实的日子里,有时候</h3><h3>我的头沉重地靠在上面,感到安然无恙</h3><h3>半夜里我读书,闯入一个智者的内心</h3><h3>幻想古老冰山与一首诗歌的关系</h3><h3>而在清晨梳洗完毕,我向椅子走去</h3><h3>椅子固定着我每天思考的方向</h3> <h3>《洁净的秋天》</h3><h3>作者,马莉</h3><h3>爱情,大地上敏感的鼻子</h3><h3>我将沿着你呼吸的阶梯拾级而上</h3><h3>在你的唇边寻找洁净的秋天</h3><h3>寻找我一无所知的未来死亡</h3><h3>你已被预言,一场无疾而终的爱</h3><h3>我要抓一把海底升起的日光</h3><h3>装扮你的黑发,把池塘金色皮肤划开</h3><h3>取出心脏,我要在你的眼底深处旅行</h3><h3>在你的血液中不知疲倦地漫游</h3><h3>和你一起歌唱&nbsp;忧郁的果实和寒冷</h3><h3>缄默的爱情,我要寻找没有道路的道路</h3><h3>我将在那里出现,我将在那里</h3><h3>蹑手蹑脚的眷念你,眷念夜晚的萤虫</h3><h3>一道金色的光线,划向夜空</h3> <h3>【以上画作均为马莉作品。】</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