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消失的巴山瑰宝

巴山夜雨

<h3><b>  银耳,一种白色或乳白色的高级菌类,营养丰富。可健脾养胃,清肠润便,增强免疫力,属高级美容品。过去的银耳基本是原生态的林中产品,上世纪六七十年代都要卖到七八十元一斤,可见之珍贵。老家邻近通江,所产银耳品质与通江一样。产品基本送到北京上海广州的市场,精品还被外贸转到国外和港澳地区,成为一种创汇产品。银耳,猪板油,冰糖一起熬制的银耳糕汤,真是上补之品。</b></h3><h3><b> 八十年开始,银耳菌种走红,大量的银耳皆由菌种批量生产,其品质自然要逊色一筹。现在,那种青冈椴木自然生产的银耳只能是一种回忆了。主要原因为:</b></h3><h3><b> 一是不能毁林式生产,</b></h3><h3><b> 二是过去耳农年老或过世,技术无人传承。</b></h3><h3><b> 三是农村缺乏劳动力,没有体力是办不了“耳山”的。</b></h3><h3><b> 四是菌种生产产量高,保险系数大,方便管理。</b></h3><h3><b> 回想当年集体办“耳山”,真是苦乐年华。巴山瑰宝,原生态银耳就产于那个年代。</b></h3> <h3><b>  生产银耳,就叫办“耳山。它必须具备以下条件:</b></h3><h3><b> 一,海拔600米——800米左右的山区,一年很多时候有晨雾,雨水均匀,四季分明。</b></h3><h3><b> 二,连绵不断的青冈乔木林,灌木少。</b></h3><h3><b> 生 产自然银耳很讲究,不是随时可生产的。</b></h3><h3><b> 能长银耳的青冈木必须要在清明节期间砍伐才行。“清明青半山”。青冈树的大苞芽,伸出弯曲还不能展开之时,俗称“钓鱼钩”,这时就要齐齐地砍树,叫“放山”。放山后等青冈芽包萎缩时才能“剃山”,把青冈树整形成三尺左右的“耳棒”。砍耳棒很讲究,必须是两劳力一起,一人撑棒,一人用刀砍。粗的段口留“灯盏窝”(三方或四方砍口,棒头象一个木窝),细一点的两刀解决,砍口叫“鸦雀口”。为什么呢,好让自然菌丝穿入青冈棒内。砍完后将青冈木“码墩”,就象火盆架子那样叠起来,让它日晒雨露,自然发酵。最后要找一块大型青冈乔木林,俗称“耳塘子”,清理干净,将青冈椴木按比例一一排起来或搭蓬遮荫,俗称“排山”。这些工序完成后,就等着捡银耳了,那时没菌种,主要看耳棒自然产耳。一般产耳都在夏季了。</b></h3> <h3><b>  夏季雨水丰沛,头天下雨后,第二天早上,队长会安排社员上山捡银耳。山上艳阳高照,耳林却荫凉蔽日。捡银耳是非常惬意的一种劳动,白花花的银耳象白牡丹,又象白菊花,朵朵盛开,十分美丽。由于是个细心活,小孩子是不能进耳山的。</b></h3><h3><b> 捡回的银耳,队上有烘房,楠竹耳扦穿好后,用钢炭火,有的用煤炭火慢慢烘干,装袋后交到供销社,七八十元一斤,钱回队上按工分分配到各家。</b></h3><h3><b> 那时人们思想淳朴,大片大片的银耳从没人去偷摘一朵。社员家有时也可买点次品,那些有肺病的人好象用冰糖,猪油熬了,长期服用,据说是滋补身子。</b></h3><h3><b> 现在还有这种纯天然的产品么?没有了,只可作为大巴山曾经的瑰宝,让人回味罢了。</b></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