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春节前后,一直发愿,何时体重降到140斤以内,一定要写篇小文纪念一下。据说,其实是我自己经常说,减肥是一个女人一辈子的追求。我也不例外,因为我从小就是大家眼中的胖子,尽管我觉得大多数时候不是这样的,胖子这个外号却实实在在地陪伴我到了这个岁数。</h3> <h3>很小的时候,我自然无法记忆,也就是到了四岁的样子,我开始记事了,那时候,没有这么多薄薄厚厚,各种材质的四季替换衣服,妈妈是很讲究生活品位的人,所以,我们兄妹三人会有单衣服(一层布的),夹衣(两层布,类似现在挂里子的那种)和厚薄不一的棉衣。变天乍冷的时候,妈妈就给我们换上第一档的棉衣,俗话说:“十层单不抵一层棉”,絮了薄薄一层新瓤子,又轻便又暖和,穿脱都很得劲。就是这得劲却让我很不得劲,平坐在床上,自己就起不来,得坐在枕头上或被窝卷上才能把腿弯过来,勉强掰自己的脚丫子穿袜子,至于多胖也无从记忆,大家都说我是个胖子。</h3> <h3>在砖瓦厂住的时候,砖瓦厂的住房很宽敞,一排一排的职工宿舍,没有院子,厂里年轻人多,有家眷的同住的少,有见识又开朗的妈妈和年轻人玩的很和睦。大概是我上一年级的初冬吧,妈托人买了一块紫红色的条绒布,找女工们商量给我做件过年的新衣服,女工里有胶东的,心灵手巧,会钩针活,能把衣服里面的布边用钩针锁起来,就和机器锁边一样齐整。有一天,妈妈吃完晚饭后,去女工宿舍看我的衣片锁边进度之前,告诉我吃饱饭去哪个房间找她,等我去了,阿姨们围拢过来,七嘴八舌的问我,吃的啥,吃了多少。我老老实实地回答,吃了三个馒头沾菜汤……</h3><h3>从小的好胃口让我一直比同龄人胖,说是喝口凉水都长肉,那其实是自我安慰的话,但是要说多胖,我自己也看不见,在那个全民皆瘦的岁月里,我的胖犹如鹤立鸡群,让很多的人,尤其是同学们铭记在心,也让我的成长过程充满了委屈和难堪。</h3> <h3>在上学的时候,让我最难堪的是与运动有关的游戏和体育课,跳绳跳不动,踢毽踢不多,跳皮筋够不高;骑在木马上的我,跳不进沙坑的我,跑道上被远远甩下的我,都归结到一个原因上面:我是个胖子。<br></h3><h3>初一的有一天,跑早操,四百米的操场要绕三圈,渐渐地我就落在队伍后面,越落越远,那时候的班主任都会跟操,见我在后面像个肉球似的挪动,班主任扭头对我说:“跑不动就下去!”那时候,跑操中间停止都叫下去。我如释重负地停了下来,跑完圈,做完广播体操,班主任把我留在操场上,接受了平生最严重的一次批评。班主任问我跑操为啥要下来,我回答说老师您让下来的,班主任说“我让你下来你就下来吗?”我当时就蒙了,感到委屈极了。十二岁的我真的搞不明白啊。当然,现在我明白了,老师那是烦气我跑不动拖后腿;老师让我下来的话是没好气的意思,我如果机灵的话,应该反着听,努力拼劲赶上大部队才行,可惜,那时的我是个跑不动的胖子,更是个不会察言观色的孩子。</h3><h3>妈妈生病之前,我十二岁之前,我的生活是非常丰富多彩的。没有农村娃的割草剜菜的任务,也没有现代娃课业压力。体能不好,运动不好,咱就避开这些活动和游戏呗,用爸爸教我的话来说就是“扬长避短”。看书,尤其是读小说是我的强项;讲笑话,编故事,取外号,生动而贴切,是我的又一个强项;动手是咱的绝活:拿剪子,动钳子,拆拆装装;花布,线头,缝缝补补;做得欢喜,玩得开心,也练就了一身自我生存的本领。</h3><h3>因为,从小学习成绩好,经常有人向妈妈讨教经验,妈妈总是一脸不屑(应该是比较得意地说,):“俺这个大闺女,放学回来,哆嗦着腿,啃着剩馒头,听着收音机,写作业。”这就是我的收获,除了按时听小喇叭,听评书,广播剧以外,上了初中之后,广播里开始出现了广告,有一天,我听到了“七消丸”的广告,说减肥效果如何如何好,我动心了,偷偷记下地址,到邮局汇款过去,那时候的物流和对外信息实在是太有限了,当我已经忘了这碴的时候,一个小木盒从天津发出,寄到我们学校收发室的时候,很自然地被爸爸截获了。当了爸爸妈妈的人,都眼耳通天,法力无边,我的爸爸妈妈也是轻而易举地就推测出来内有何物,然后在吃饭聊天的时候,套话诱供,“私购减肥药”案件顺利告破,没收产品。傻呵呵的我出师不利,可也耐不住青春爱美之心啊,在坚持不懈地排查、翻箱倒柜之后,哈哈,小木盒找到了,瞒天过海地按时吃完这些药丸子之后,各种阻力当前,也就没有继续购买,体重不但没减,反而随身体长高而增长,第一次减肥行动不了了之,但没有结束,后来,爸爸妈妈发现七消丸被我偷吃了,就问我啥情况,我坦诚地说,看起来是黑黑的中成药丸,吃起来有点山楂丸的酸酸甜甜。再后来,长大以后的我,真的瘦下来了,爸爸妈妈调侃我,一致好评“七消丸”的奇特药效在五六年之后发挥作用。</h3><h3>后来,尤其是学了心理学和教育学以后,我知道了智能多元化这个道理,孩子们出现的很多学习、行为方面的偏差,并不一定是外表呈现的那样,深究起来,总会有深层的内在的而不易察觉的原因,话又说回来,这也未必都是缺点和毛病,有句话说得好,上帝为你关上门,必定会为你打开一扇窗。小时候的我,不仅仅是因为体胖,更多的是我的智能有所偏重,语言表达能力、 空间想象力、动手能力都强于运动能力。用这来解释我的行动不协调,动作不美感再合理不过了。</h3><h3>明白了这一些,一切都释然了,我也坦然接纳了那个笨笨的、胖胖的、蠢蠢的我自己。</h3><h3>(待续)</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