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上周经历了两次轻微地震之后,我们大五班的小朋友跟随嘟嘟妈妈走进了地震局...</h3><h3> </h3> <p style="font-family: -webkit-standard;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 讲解员叔叔、阿姨为我们介绍了古代、传统及现代的地震观测手段;带我们体验了建筑抗震减震技术;告诉我们玉溪的避难场所以及地震来了我们该怎么办?最后还带我们体验了地震时的感觉和震后倾斜小屋,让我们了解了许多的地震知识。</h3> <h3> 一大早我们就兴奋的来到了地震局,小朋友们分成两个大组,四个小组,跟随讲解员叔叔和阿姨一起了解地震的有关知识。</h3> <h3> 这可是我们中国人的骄傲!</h3> <h3> 记录地震的另一种方式。</h3> <h3> 跳一跳,就会出现不同的震波。</h3> <h3> 叔叔用一个小实验告诉我们为什么海边、湖边不能建别墅,房子虽然不会倒,但是水会腐蚀房屋。</h3> <h3> 通过小实验和讲解,我们知道了决定房屋抗震能力的因素有哪些、为什么有的房顶上会有水池,有的房子中间会掉着一个球。</h3> <h3> 讲解员阿姨边给我们看视频边为我们讲解日本关东大地震的情景。</h3> <h3> 去年频繁的地震和今天的知识普及,我们知道了玉溪的避震地点有哪些(要在空旷的地方)。</h3> <h3> 这个小练习很好玩,经过讲解,我们能准确的找出房屋内危险的物品,地震时要避开哪些东西,在哪些地方避险。</h3> <h3> 现场视频:在学校地震怎么办?</h3><h3> 躲到桌子下面</h3> <h3> 这是我们最喜欢的小屋,跑进去真的有地震摇晃的感觉,我们都站不稳了。</h3> <h3> 地震体验室:我们体验的是6.5级地震的震感,摇晃的时候勉强还能走动一点点。</h3> <h3> 爸爸妈妈们体验的是7.5级的震感,他们的感受是摇晃的时候都走不动了,估计连爬都难,如果大震来临,住高层的小朋友们就别跑了,找个靠近水源,头顶有遮挡的地方躲起来吧!</h3> <h3> 原来地震前地磁、地鼓、地光、地气、地声、家禽、猪狗马羊等都会有不同的反应,发现异常,我们就该警惕了。</h3> <h3> 这里很精彩哦,想要深入了解的小朋友们可以叫上爸爸妈妈一起前往!</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