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五月的阳光,带着催生万物的热度倾泻大地,它带着蓄势已久的刚阳之气,照在大地上金灿灿、火辣辣的。庄稼在它的照耀下,仿佛能听得到“啪啪”生长的声音,草木在它的照耀下,敞开叶的胸怀,贪婪地吸收着阳光送来的养份,深情地为大地奉上一片浓绿。五月,披着浓绿的盛装,带着灿烂的骄阳,洒着急骤的雨点,在一阵阵布谷鸟的叫声中,我们盂县特殊教育学校的教师又迈着四平八稳的步子走在了送教路上。</h3> <h3> 下面这两孩子是脑瘫重度患者,症状主肌张力增强,外展困难,肌肉强直、挛缩、关节保持屈曲姿势常伴有感觉、认知、交流、行为等障碍和继发性骨骼肌肉异常,并可有癫痫发作,他们都不能坐站,不能咀嚼吞咽,饮食得家人帮助。教师了解情况后根据脑瘫病儿的自身情况,对两孩子进行有针对性的康复训练,同时教给家长训练方法以便随时对孩子进行康复训练,包括粗大运动精细运动、平衡能力和协调性的训练。</h3> <h3> 下面这两脑瘫患儿比前两名程度轻,一名可以坐立,由于痉挛四肢发育较差,腿胳膊瘦小手脚变得畸形,孩子自己知道大小便但不能自理。但智商很好,老师教的知识学的很快,我们检查孩子上次送教时学的字还没忘记;另一名患儿虽能直立行走,但伴有姿势障碍,身体的各种姿势异常,在运动时或静止时姿势别扭,左右两侧不对称,不能像正常的孩子那样灵活运动,智商极低,不会说话,喜欢玩细绳,不会抛球接球,在老师耐心的训练下也只能勉强抛出球但不会接球,需要家长配合随时进行康复训练。</h3> <h3> 下面这两小孩儿四肢异常变形,但第一个智商正常,会说话,可以正常学习,但不能自理;第二个孩子智商极低,什么都不懂,连翻身都不会,饮食还得家长咀嚼喂食。在送教老师经过一番康复训练,并教给家长一些合理的康复训练方法后,在家长感动的目光中我们迈向了下一个学生家。</h3> <h3> 了解了该生情况,送教老师在教完文化知识后就进行康复训练和练习抛球接球,羞涩的孩子学的认真,基本所教都能掌握。</h3> <h3> 这两孩子都不会说话,都不能站立,郭同学大小便无意识,另一名同学智商还行,喜欢玩手机,坐在儿童自行车上能靠两脚间撑地使车前行,老师教的抛球推球都能完成,只是身体原因和协调能力差抛出去弹回来的球接不住。相信在家长的积极配合下孩子的康复指日可待。</h3> <h3> 这两名同学情况相似,只对手机音乐感兴趣的,我们到家时两孩子正在玩手机听音乐,在妈妈好不容易劝说下才丢开手机配合教师进行整理书籍、抛球接球、康复运动等,孩子学的认真,家长也积极配合陪孩子做康复运动,希望孩子能在家长老师的陪伴下逐渐好转。</h3> <h3> 闫同学纯属智商低下,可以进行一些简单的生活自理,在老师耐心的训练下孩子可以洗手绢、抛球接球、整理一些简单的物品,看到孩子的进步,家长开心😊的露出了笑容。</h3> <h3> 龚同学是一氧化碳中毒后遗症,情况越来越糟糕,每次我们去他家,他都默默地坐在原地,这次一如既往,对我们的到来漠不关心,上次学的字这次也不再认识,对我们所教不再理会,不再配合,孩子智商越来越低,我们建议家长多陪孩子说说话,做做事,多带孩子外出参加一些活动,这样对孩子的康复会有很大的帮助。</h3><h3> 张同学看到我们时羞怯的躲在妈妈身后,但对老师所教积极配合,我们先检查了孩子上次送教所学,孩子做的很棒!随后孩子跟着老师学抛球接球拍球以及一些康复动作,除了不会连续拍球但其他的学的还不错,看到孩子家长的笑容,我们也长长的出了口气。</h3> <h3> 经过两小时的路程我们来到了张同学家,通过老师耐心的教,看到了孩子灿烂的笑容和家长充分的肯定,同时也给了我们送教老师无声的力量,此时,看到一切美好的我们早把长途车马劳作的疲惫丢到九霄云外了。</h3> <h3> 这两名是唐氏综合症宝宝,当我们分别出现在她们面前时,都开心的不得了,蹦蹦跳跳,和我们玩游戏,捉迷藏,孩子这么大的变化,家长一说起来就止不住的流泪,所有人都为孩子付出了太多,孩子有进步,我们也很欣慰。</h3> <h3> 王同学和杜同学是这些送教孩子当中各方面能力都较好的学生,他们都能自理,都能进行一些简单的家务劳动,能跟我们交流。看到我们的到来,开心的迎上来,完成老师所教后我们彼此依依难舍,真希望这些孩子每天都能学到更多的知识。</h3> <h3> 特殊教育之“特”,其涵义在于能让每个有需要的孩子都能接受最合适的教育。送教上门是特殊教育的另一种教育形式,虽然因为其他因素影响起步较晚,但我们一定会以最快的速度将送教上门活动辐射至每一个需要的残疾孩子和家庭。只要孩子和家庭需要,特教教师就会以最大的爱心和责任心,不抛弃、不放弃每一个学生,坚持为残疾孩子送去最好的服务,把关爱洒进每个有特殊需要孩子的心田!</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