升起孩子们心中那轮诗词明月——记于都县第三小学六(6)班古诗词大会掠影

芒果大师

<h3><font color="#010101">&nbsp; &nbsp; &nbsp; &nbsp;泱泱华夏诗词的国度。走在唐诗宋词里,醉在袅袅余韵中,无不感受着诗词之美。李白的“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的意境之美;苏轼的“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的哲思之美;张若虚的“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的自然之美;虞世南的“垂緌饮清露,流响出疏桐”的声音之美。</font></h3> <h3>  </h3> <h3><font color="#010101">&nbsp; &nbsp; &nbsp; &nbsp;六十五枝花朵,六十五张笑脸,一路迎着这股诗词的甘泉,时而汪洋恣意,时而温柔甜美,时而波澜壮阔,时而婉约清秀……</font></h3> <h3>&nbsp; &nbsp; &nbsp;&nbsp;</h3> <h3><font color="#010101">&nbsp; &nbsp; &nbsp; &nbsp;轻轻读一首诗词,便沉浸其中,穿越千百年的情怀是如此的美妙,竟使人久久无法自拔。读诗词的乐趣就在于此。正是因为这份乐趣,《中国诗词大会》第四季热播之后,我们六(6)班举行古诗词大会第一季。</font></h3> <h3>  本次古诗词大会分五个环节:初赛、预赛、复赛、决赛、总决赛。前三个环节为笔试部分,笔试题目出处《小学生古诗文诵读》、《唐诗三百首》、《宋词三百首》。</h3> <h3> 瞧,孩子们争先恐后,摩拳擦掌,大显身手。小吟,朗朗上口;小诵,潺潺心田;小论,娓娓而谈。那“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透露出的画面,不愧是“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一句诗词,一份情怀。此时此刻,对诗词的喜爱之情油然而生。</h3> <h3>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经过前期精心准备,迎来了古诗词大会第一季笔试部分。</h3> <h3>  “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 。在教室里孩子们伏案疾书。看,有的竟将云梦吞如芥,未信君山铲不平;有的留连诗香时时舞,自在词韵恰恰啼;有的咬定诗词不放松,立根原在笔尖中。</h3> <h3>  “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黄沙始到金”。三场笔试,孩子们千姿百态的心声一一流露;三场笔试,志在必得的十三位孩子脱颖而出。</h3> <h3>  一路诗香,一路成长,一曲词意,一曲高歌。诗词的幽香飘满着整个录播室,令人沉醉不知归路。孩子们对这场精彩绝伦的比拼早已拭目以待,决赛在主持人玉润的声音中拉开了序幕。</h3> <h3> 一位位孩子精彩亮剑,一股股书香沁人心脾,一句句诗词萦绕于心,一串串欢韵染尽心境。那边的同学侃侃而谈,这边的同学眉飞色舞,看来个个都身怀绝技。</h3> <h3>  飞花令,两人对酌,针锋相对,那风景,赛过一道江南春!</h3> <h3>  一诗一词一幅画,推敲斟酌出妙言;一言一语一对决,思如涌泉展风华。孩子们把最真、最好、最美的一面展现在这舞台,装扮了自己,也装扮了古诗词大会。最终,六位选手一骑绝尘,笑傲群雄,进入总决赛。</h3> <h3>  明月与人和睦处,诗香自有诗香意。来去自如与人欢,相邀友人品诗词。跨越时空,与诗人相望,与词人相伴。迎着这浩瀚的明月,总决赛序幕缓缓地拉开。</h3> <h3> 走出一片开阔地,踏出一块诗词园。孩子们胸有成竹,谈笑间,百家诗词信手拈来。</h3> <h3>  谁家玉笛吹诗歌,散入心扉乐陶陶。选手们意气风发,挥斥方遒,为诗词赛增添了一抹亮丽的色彩。</h3> <h3>  “何须浅碧轻红色,自是花中第一流”。李宇欣同学不愧是诗词之王,沉着冷静,思维敏捷,作答时大显神通,一直笑到最后,最终荣获本季古诗词大会冠军。</h3> <h3>  一首诗词,是千百年来文化的传承,穿越了历史的长河,经历了岁月的沉淀,捎来了一份柔情似水,带来了一份雄心壮志,寄来了一份思乡之情。人生自有诗意,诗意美在四季。在这段美好的时光里,我们一起超越,一起感动,一起沉醉,一起喜悦,那是光芒的绽放,那是诗词的魅力,那也是最美的自己。</h3> <h3>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在这轮诗词明月中,我们对酒当歌,我们尽情欢乐,感受着生命的绚丽多彩,无形中落笔于童年的世界里。</h3> <h3>  诗词如明月,无时不在;明月如诗词,无处不在。让唐风宋韵这轮明月,走进我们的每一个日子,照亮我们的征程,也照亮我们的心灵。</h3> <h3>图文:曾小君</h3><h3>审核:王志庆</h3>

诗词

古诗词

明月

之美

笔试

孩子

大会

时而

总决赛

一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