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民解放军炮兵指挥学院

沧海一粟

<h3>中国人民解放军炮兵指挥学院是一所中级指挥院校,是炮兵最高学府。 </h3><h3>炮兵指挥学院的前身为延安炮兵学校。 </h3><h3>1944年秋在八路军总部炮兵团基础上创建的我军历史上第一所院校 -- 延安炮兵学校。延安炮兵学校在革命战争年代曾四迁校址,五更校名。 </h3><h3>1944年秋,在八路军总部炮兵团的基础上成立。校长郭化若,政治委员邱创成,1945年8月由朱瑞代校长,校址在南泥湾的陶堡峪。1945年9月23日,延安炮校奉命开赴东北,在朱瑞校长的带领下,在通化组建为东北炮兵部队。1946年4月,国民党军队进攻“南满”,学校由通化移驻牡丹江。同年7月,学校被改名为“东北民主联军炮兵学校”。朱瑞兼校长,邱创成任政治委员。1947年1月,贾陶兼任校长。1948年10月1日,朱瑞在攻克义县战斗中不幸牺牲。中央军委特将炮兵学校命名为“朱瑞炮兵学院”。1949年2月,学校移至沈阳东大营。1950年8月,“朱瑞炮校”改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炮兵学校”。1950年4月1日,万毅任校长。</h3> <h3>1957年7月9日,国防部向全军发布命令,宣布中国人民解放军炮兵学院在宣化正式成立,第一任院长由军委炮兵司令员陈锡联兼任。中国人民解放军炮兵指挥学院是炮兵最高学府,隶属总参炮兵部。我军第一部炮兵战术教程在这里诞生,第一代炮兵、防空兵理论专家在这里成长,培养了500名以上军级干部。隶属总参炮兵部。 </h3><h3>炮兵指挥学院承担全军炮兵、防空兵营团职军事指挥员的培训任务,为解放军发展史、教育史揭开了新的一页。1958年3月1日,正式开学,1962年,沈阳高级炮校和锦州炮校先后改编,部分人员归口到炮兵学院。“文化大革命”开始,学校被迫停止招生,1969年12月学院被撤销。1975年3月1日正式恢复招生,定名为“炮兵军政干部学校”,校长杜剑华,政治委员高烽。</h3> <h3>1977年11月,又恢复为“炮兵学院”名称。院长王西元、杨晓明,政治委员廖鼎琳、王德光。1986年6月9日更名为“炮兵指挥学院”,院长戚务政少将、张学箴少将,政治委员齐键少将。2004 年 7 月,廊坊陆军导弹学院并入炮兵指挥学院,现更名为炮兵指挥学院廊坊校区。校区位于河北省廊坊市区,占地面积 800 余亩,环境幽雅,规划合理,管理正规,师资力量雄厚,已为全军培养万余名优秀人才,成为全军唯一的炮兵中级任职教育学校。1993年6月,总参谋部颁发命令,将宣化炮兵学院恢复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炮兵指挥学院。授予军级军旗一面。1988年8月以后,历任院长:张学箴、徐乃辉、雷焯民、陈东华、曹秉晋、郭德华、曹淑信。1990年6月以后,历任政治委员:王江松、俞菊初、殷宝洪、刘玉洁、刘德明、徐立贵。<br></h3> <h3>学院一直受到党中央、中央军委的高度重视和亲切关怀。在延安,毛泽东、周恩来、叶剑英等中央领导同志,曾对学院建设作过重要指示。1945年8月1日,在延安炮校第一期开学典礼大会上朱德总司令号召“模范战士上炮来!”1951年5月,毛泽东为学校题词:“为建设强大的人民炮兵而奋斗”;朱德题词:“努力学习提高自己思想水平,政治水平,掌握现代炮兵技术,只有这样才能很好地担负起保卫祖国的任务”</h3> <h3>陈云、李富春、贺龙、陈毅、罗荣桓、徐向前、聂荣臻、叶剑英、罗瑞卿、肖克、杨得志、迟浩田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先后前来学院视察,做过许多重要指示。朱德总司令亲自为院刊题写《炮学杂志》刊名,徐向前元帅为炮兵指挥学院题写了院名,还写下了“延安精神育英才”的题词,总参谋长迟浩田题写了“坚定、勤奋、严格、创新”的八字院训。</h3> <h3>1984年10月1日,炮兵指挥学院参加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35周年阅兵。</h3> <h3>炮兵指挥学院阅兵方队一一走在阅兵方阵的第六位(仪仗队、军事学院、海军学院、空军学院、装甲兵学院、炮兵指挥学院、石家庄陆军学院……。</h3> <h3>毕业了,看看即将毕业的战友、同学,拥抱中眼睛的泪水如雨不停的流,这些同窗即将前往祖国的边疆,有的直接上了战场……。 </h3><h3>再见!我到大雪冰封的北国…… </h3><h3>再见!我到硝烟弥漫的老山…… </h3><h3>再见!我到黄土沙尘的西域…… </h3><h3>再见!我到灯红酒绿的东方…… </h3><h3>再见!我到人民向往的首都…… </h3><h3>不管到哪里,那里都有我们的梦想。 </h3><h3>今天,我们还聚在一起 </h3><h3>明天,我们就奔赴各地 </h3><h3>将来,还有重逢的机会 </h3><h3>再见!亲爱的战友,患难与共的兄弟!</h3> <h3>当年的相识是因为我们有缘,回首曾经的风风雨雨,回望走过的青春岁月,冲淡的是所经历的人生坎坷,浓郁的是不拘于功名利禄的战友情谊。 </h3><h3>岁月似如烟,匆匆又数年,青春虽不驻,战友情常牵。</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