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几回回梦里回延安, 双手搂定宝塔山。 千声万声呼唤你 ——母亲延安就在这里! ”<br> 延安,既是红军长征胜利的落脚点,也是赢得抗日战争胜利、进而夺取全国胜利的解放战争的出发点。新乡市第九中学“延安精神专题研修班”的二十余名党员同志们经过一天的舟车劳顿,终于来到了革命圣地——延安。<br><div style="text-align: left;"> 6月1日上午,天朗气清,正是振奋士气,深入学习延安精神的好时机,他们身着当年抗战时的八路军服饰,踏着整齐的步伐,来到了寻心之路第二站——延安革命纪念馆。</div></h3> <h3> 雄壮的义勇军进行曲后,我们的研修班进行了开班授旗仪式。</h3> <h3> 史敦传书记发表讲话,对此次培训的记律、学习进行严格要求,并说明了培训的意义所在。学员们认真倾听,严肃对待。</h3> <h3> 接着,学员们来到了馆内参观学习。</h3> <h3> 从1935年到1948年,毛泽东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延安生活、战斗了13个春秋,写下了无数篇指导中国革命的光辉著作,指挥了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奠定了共和国的坚定基石,培育了永放光芒的“延安精神”,谱写了可歌可泣的伟大历史篇章。</h3> <h3> 参观完毕后,史书记与老师们热情讨论,感慨革命一路走来的不易。</h3> <h3> 延安精神从群众中来,根植在这片乡土中。研修班的学员们来到了第三站“八路军总司令部王家坪”进行学习。</h3> <h3> 这里曾是中共中央军事委员会和红军总司令部的所在地,毛泽东、朱德、彭德怀等党和国家领导人也曾在这儿居住。</h3> <h3> 军民鱼水情,几十年后,我们依然能感受到当地百姓们对人民部队的拥戴。在这里,我们亲耳听到了陕北人民最响亮的声音《山丹丹花开红艳艳》,亲眼看到了陕北人民最热情的舞蹈《安塞腰鼓》。</h3> <h3> 下午,迎着骄阳,学员们直接从住所出发,排着整齐的队伍,来到了第四站——宝塔山。</h3> <h3> 宝塔山上,历史文物和现代革命文物星罗棋布,交相辉映,满山绿树成荫,花草争艳。</h3> <h3> 怀念延安岁月,歌颂延安精神,缅怀党中央在延安的革命业迹,不忘初心,砥砺前行,在史书记的带领下,大家重温了入党誓词。</h3> <h3> “杨家岭上卷西风,换个人间。 ”大家乘车来到了第五站——杨家岭革命旧址。</h3> <h3> 1938年11月至1947年3月,毛泽东等中央领导和中共中央机关在此居住。</h3> <h3> 这期间,中共中央继续指挥抗日战争敌后战场并领导了解放战争,领导了大生产运动和整风运动,召开了党的“七大”和延安文艺座谈会。</h3> <h3> 学员们认真听老师讲解“窑洞对”,感叹跨时代的“民主”道路。</h3> <h3> 大家收获满满,于中央大礼堂前合影留念,结束了一天的行程。</h3> <h3> 延水悠悠,千年不断;延安精神,永放光芒。延安的十三年是艰苦的十三年,奋斗的十三年,实事求是,为人民服务,艰苦奋斗,延安精神根植在共产党员的血脉基因里,他们将砥砺自我,不断前行!</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