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童年

 都市森林

<h1><br>&nbsp; &nbsp;小时候很怕死,当然现在也还是贪生怕死,只不过孩提时被叫着天真,时下年纪一大把就被当作“怂”。<br>&nbsp; &nbsp;&nbsp;<br> 那时候的电影是在露天放的,题材打仗的居多,每次看到英雄被抓受刑,我就抖得跟筛子一样,哭又哭不出来,妈妈以为我冷,其实是被吓的。现在一看谍战片,我就脑补一下我出生的年份距离新中国解放跨越多少年,然后暗自窃喜本尊活在没有战火的公元二十一世纪。<br>&nbsp; &nbsp;<br><div style="text-align: left;"> 一九七六年,周总理去世后不久,唐山发生大地震,让一座城市转眼变成了废墟。全国上下如惊弓之鸟,耳边经常响起凄厉绵长的警报声,处处都搭起了防震棚,我们里下河一带也不例外。 那时候小,不懂大人们为什么整天长嘘短叹,对于我来说,住防震棚很新鲜,很有安全感。</div><div style="text-align: left;"> &nbsp;</div><div style="text-align: left;"> 防震棚搭建在妈妈所在学校的操场上,每一个棚里都住着几户人家,大人小孩每天吃住在一起,大人不上班,小孩不上学,农民不下地。我们几个小孩撒了欢的玩,白天跳猪圈赶猪跑,不是爬树就是踢键子、跳皮筋,就差上房揭瓦了,晚上还能围在大人身边听他们侃大山。但他们有时候很可恶,经常说起地震的可怕,说地面会裂缝,会地陷,对于一个怕死的孩子来讲,小小心灵倍受折磨,有次听了忍不住就嚎哭起来,觉得天好像要塌下来了,脚下的土地没有一点踏实感。有个阿姨哄我,说可以坐船的,船安全,不会掉地缝里,偏偏有一个叔叔笑着说,地震时水面会翻大泡泡,船会翻掉,水里还有逃生的蛇。哇靠,我惊恐得做了一夜的噩梦,梦见自己被蛇缠绕,梦见自己掉进深不见底的世界里。当时还没上学,否则要好好算一下自己内心的阴影面积。</div>&nbsp; &nbsp;&nbsp;<br> 我小的时候就恐高,虽说会爬树,但从来没有真正爬到够得着桑葚果儿的高度,一直属于那种眼巴巴地站在树下等果子吃的怂小孩。<br>&nbsp; &nbsp;&nbsp;<br> 我的家乡很美,河道纵横,小桥流水,来往的船只很多,那真是梦里水乡。小时候,家乡的小桥很多,都是那种几根树桩上简单铺设的一段段长木板,人走在上面晃悠悠的。而且一直让我耿耿于怀的是,木板之间的缝隙很大,可以看到桥下湍急的河流。每次过桥时,我都会有种眩晕感,所以小时候,别的小伙伴无感走过去,我是很羡慕的,我可以玩很多男孩子玩的游戏,但在过桥这件事上,我很羞愧,因为我从来没有挺直腰板过,几乎是爬着过去的。<br>&nbsp; &nbsp;&nbsp;<br> 我家门前有一条东西走向的河道,河很宽,直通邻县兴化,过往的船很多,每天天不亮便能听到机帆船“突突突”的发动机声,还有轮船“嘟—嘟—”的喇叭声,很是热闹。当时坐船到兴化城里玩,也就二十多分钟的水路,沿途可以看到大片的芦苇荡和嘎嘎叫的野鸭,天空飞着白鹭,水天一色,美到极致。到了冬天,大人们就会撒网捕鱼,那场面煞是壮观,那时候的冬天天很冷,屋檐下挂着长长的冰凌,河面常常积一层厚厚的冰,时常有顽皮的孩子从河南滑到河北,用绳子绑在一个冰块上,拖着在冰面上赛跑,但冰层也有很薄的地方,这便有小孩落水的情况出现,河两岸的行人很多,跳水救人的事儿在那个年代太正常了, 所以也没见过哪个小孩因此送命的,河道的冬天依旧热闹。倒是进入夏季,游泳的人多了,每年都会有人溺亡。那时候听奶奶讲,每条河都有位河神,死去的都是被祭了河神的,河神只收小孩和青壮年,这样河道才得安全畅通,捕鱼的才会得丰收。我从小在水乡长大,但至今不能算会游泳,只会在浅水区来一点狗刨式,两脚扑腾出的水花让后面的人都躲得远远的,这都是因为童年时对死亡恐惧的阴影造成的。<br> </h1><h1> 转眼几十年过去了,童年时候的很多事情变得模糊不清,就像月亮被狗啃了一样,月光变得朦胧暖昧,回忆像坠落的星星,遗落在草丛里忽隐忽现。我要感谢这六月清疏的夏风,将星光拾起,给我一个幸福的影像。。。<br> &nbsp;</h1><h1> 2019/06/01 22:09:15</h1><p style="font-family: -webkit-standard;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