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1>岁月吹落了思乡的尘,却吹不去额头的纹;走完了天下的路,想起了回家的门;做完了想做的梦,又生起思乡的心……己亥年夏初,重回阔别四十多年的故地,触碰儿时记忆的旧梦,追寻他乡来处的青春。</h1><h1></h1> <h1><b> </b></h1><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 </b><b style="color: rgb(237, 35, 8);">1. 龙门之梦</b></h1><p><br></p><h1>少年时期爱做梦,一度总是在大桥上向下飞跃。飘浮着、旋转着……心被巨大的能量攫取着、纠缠着,梦醒时分,汗水湿衿。梦回“秦关”,反反复复,总是儿时太焦铁路龙门大桥上俯瞰的境象。长大了,依“周公解梦”,乃知身体发育伴长思长想之征候。</h1> <h1>山西省榆社县社城公社龙门村(旧称),不是我的故乡,也不是我的出生地,却留下了儿时苦乐酸甜的全部的记忆。1971年,铁道部第三工程局从山西境内岢岚导弹基地掸去征尘,挥师南下,开启了长达五年的战备铁路——太焦线的建设。数万名建设大军从榆次向长治方向沿太焦铁路一字排开,在太行山脉中星罗棋布。父亲所在的一处一段部分职工近二百多户首次安家,即扎营在浊漳河边、“龙头山”的山脚下。</h1> <h1>那时的住房十分的简陋。以半军事化著称的铁三局职工,用“干打垒”即建成了我们的“家”。 月余时间,一队队,一排排,整齐划一,犹如军营般的家属宿舍,在太行大山中,拔地而起。</h1><p><br></p> <h1>少年不识愁滋味,但知父辈创业艰。父辈们日夜奋战在工地上,许多家属也都随队劳作,象男人们一样,泥里水里,摸爬滚打。八、九岁的我,为了让上夜班的父母亲能吃上热饭,也学着妈妈的模样,炒个土豆丝,带上妈妈已经贴好的大饼子,提着疙疙瘩瘩的玉米面糊糊,半夜摸黑走几里山路,送饭到双峰隧道干活的爸妈手里。每每这时,大嗓们的妈妈都扯开嗓子,喜形于色大声嚷嚷着:“看,我儿子给我送饭来了!”看到叔叔阿姨们羡慕的目光,听到大人们赞扬的声音,既羞涩又甜蜜,不敢抬头直视,等到爸妈吃完,拿起饭盒夺路而去……那时的太行山里,自然原始,豺狼、狸猫各种动物时有出没,一到夜晚,各种叫声此起彼复,走在山路上,我大声唱着走了调的、连自己都不知道是什么的歌曲,壮着胆子跑回家里,推门点亮蜡烛,经常看到,三个被我用背带绑在炕上年幼的弟弟妹妹,相互抱在一起,噙着眼泪,已然睡熟,我的心象顿时象针扎了一样……</h1><p><br></p><h1>彼时,家庭取火做饭,烧炕取暖,多柴少煤。做为家中长子,我十来岁便拉着板车,冬天随邻家小哥,上山砍柴。一去十几里,山路两茫茫,早出晚归,风餐山林。间歇时,啃着冻硬了的窝头和芥菜疙瘩,就着坚硬的冰块,伴着酸甜的“刺溜溜”。那时,生活是艰辛的,可听到妈妈向邻居们炫耀着家里日渐“长高”的大柴火垛,心里生出由衷的自豪。</h1><p><br></p><h1>家母生性勤劳,善持家务,终年劳作,不得闲暇。家父虽性格恬淡,然妇唱夫随,任劳任怨,与母亲一道,共同经营一个七口之家。发端于东北森林铁路的铁三局职工,有着见缝插针,开荒种地的传统,来自南方的母亲把这一传统发扬光大,几近竭力。商品粮虽承供应,但亦工亦农,工作之余仍陆续种植了二十多亩的玉米、蔬菜,且喂猪养鸡,伺养家兔。可想而知,除了远在长治北住宿上学的姐姐,我一个十来岁的孩子就是家里和父母一样的常年“壮”劳力,其心艰苦,其志疲惫。寒暑假自不必说,平时上下学都背着竹筐,路上捡柴拾粪。翻地、下种、锄草、施肥、收割、脱粒、磨面……起早贪黑,无休无止,冬天被家母逼着去厕所刨粪,粪冰茬常常崩得满脸、满嘴、满身……</h1><p><br></p> <h1>在儿时的记忆中,那时的母亲更是辛苦倍至,总是在昏黄的灯光下劳作。洗衣缝补,喂猪喂鸡,搜索记忆就从没有她休息的样子……收获当然也是巨大的,每年我家房前屋后的房檐下都挂满了金黄的玉米,年节假日都宰猪杀鸡。粮满仓,油满缸,欢欢喜喜庆丰收,快快乐乐过大年! 最令我终生难忘的,是一次和爸爸奋力扑灭放火烧荒引燃的山火后,被烧焦了眉毛头发、灰头土脸的爷俩坐在土崖上对望着,爸爸疼爱地扶摸着我的头,说了句 “我儿子长大了!” 从未听到过父亲赞扬的年仅十岁的我,瞬间英雄气十足,觉得果真长大、长高了! </h1> <h1>大山里的生活是寂苦的,但简单的获得也是童年闪亮的记忆。从我们的住处向东进入大山约八九里地,有一个叫“七户人家”的小山村。周围满山遍野,草木茂盛,果树繁多。每当夏秋,大人孩子们结伴前行,在小山村四周分散开来,摘拾山杏,采摘毛桃。夕阳西下,人们肩扛或满或半的面袋子,手里摇晃着逮住的蚂蚱、蝈蝈,走在宛蜒曲折的山路上,听着大人们哼唱着三脚猫样的“样板戏”,打闹嬉戏着。暮鼓晨钟,清风陪伴,俨然一派太行牧歌的景象……</h1><p><br></p><h1>梦回大地,故地淼淼。四十多年后,站在龙门大桥上向下俯瞰,曾经的居所,被浩大的水势淹没在了库区的时空,尤如亚特兰蒂斯古城,把儿时的喜乐忧思永远尘封在了脑海的记忆之中! 曾经的故人,你如今身在何方?!</h1><p><br></p>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 </b><b style="color: rgb(237, 35, 8);">2 双峰之恋 </b><b> </b></h1><p><br></p><h1>双峰大队,因境内南北俩座较高山峰隔河相望、相恋而得名。铁三局一处一段子弟小学初期就座落于双峰之间的滩涂上。重回故地,高峡出平湖,大桥架南北,水库大坝将古今相恋的双峰连起,使远古的传奇变成了今天的壮丽。1975年,为支持革命老区水利建设,铁三局应当地政府请求,委派家父带领一众职工,汇同二千多名当地民兵,用了近20个月的时间完成了双峰水库的建设任务。</h1><p><br></p> <h1>那时的学校虽然十分简陋,但回忆起来,较之当代云贵大川中的校社,亦算齐备。当时的师资力量全部来自各单位内部有较高学历的职工中,虽没有执业资格和从业经历的要求,但老师们使尽平生本事,教书执事,勤勉育人。方圆十来里近千十户职工家庭的几百名“野孩子”荟聚在此,读书朗朗,热闹非凡。期间各个单位不定期迁移,学校时有关停并转,父辈们虽大多“献了青春献子孙”,但学生们基本的教学还是坚持了下来。我人生后来的中专、大学的学历,即从动荡迁移的“双峰完小”开始起程。</h1><p><br></p><h1>记得小学一年级开学时,已叫不上名字的班主任指定班干部,在任命文艺委员的时候,先让同学们每人试唱一首歌,当我怯生生唱了几句后,班主任即打断说,你就是文艺委员了!从此,便开始了我人生的“干部”生涯。</h1><p><br></p><h1>七十年代初,全国上下都在开展“批林批孔运动”。那时作为央企的子弟学校,和单位一样,紧跟形势,亦步亦趋,广播喇叭除了播放革命歌曲,就是高声大调的大批判。忽一日,被评为“学毛选积极分子”的我,被告之代表在校学生到广播室发言。诚惶诚恐的我东拼西凑,亳无章法地写了篇“发言稿”,在工宣队长的坐镇直视下,声音颤抖但铿锵有力、有模有样地做了回“大批判”!</h1><h1><br></h1><h1> 时世轮回,造化弄人,长大后嘴边时不时溜达出来的“语录体”,想来大多是儿时的“童子功夫”,亦悟出“从小抓起”的重要性!</h1><p><br></p> <h1>前些年,电影《1942!》在全国热映,故事取才于上世纪国民年间一段真实的历史。是年,豫、皖两省因特大旱灾引发蝗虫灾害,夏、秋两季,庄稼绝收,百姓无助,饥民逃难,饿殍遍野。彼时,身处皖北家乡的爷爷,带着“小脚”的奶奶,领着年幼的父亲、姑姑,流离失所,向南逃难。这个终生以教书为业、在当地颇有名望的“大先生”, 扶老携幼,延途乞讨,筚路蓝缕,受尽侮辱,终因一场感冒,倒毙路野。为活命,年幼的姑姑被迫卖到当地做了地主家的“童养媳”,家迫人亡,夫离子散。这一悲惨的家族历史,被70年代学校“工宣队”当做典型,把家父请上讲台,诉说家史,忆苦思甜。随后,老师给同学们布置作业:“我和*师傅比童年”。不谙世事的我,听到家父在讲述,“羞臊”得无地自容,也忘记了是否做文“比了童年”……</h1> <h1>小学的学习因那时没有多少考试而少有压力,留在记忆中的多是同学无忧无虑、嬉戏打闹的场景。一次,丁同学不知怎么朝董同学吐了口唾沫,董同学扬起柳叶眉,瞪起丹凤眼,随口说道: “呸呸呸,呸你老婆一脸灰!” 全班同学顿时全都愣住,少倾便发出哄堂大笑,拍桌子蹬凳子,好不热闹,丁同学差红了脸拔腿狼狈逃窜!</h1> <h1>小学的课余和假期劳动是丰富多彩的,令现代的学生难以想象。暑假时,同学们经常到山上采挖黄芹,集中存放到我家兔子棚上晾晒,然后卖到县城药材公司,勤工俭学,贴补学校。“要奋斗就会有牺牲”,一次,家的兔子顺着棚顶的漏洞,争相啃食黄芹,一下子就被药死十几只。家母拎着僵硬的“心肝宝贝”,满院子追着我,一顿臭扁,直到闻讯赶来的“李眼镜”老师极力劝阻,才让抱头鼠窜的我解了围。暑期期间,我组织同学们捡拾废铜烂铁,卖到废品收购站后逐步累积资金。1975的暑假,我领着十几个稚气未脱的同学,用卖废品的钱到榆社县城,买了学校唯一一架脚踏风琴,并用木杠抬着,步行20多华里,把重达近百斤的风琴硬是从县城抬回了学校,把当时的曹校长激动得搓手踱步。回想起四十多年前的这一幕,至今都感佩我们那时的勇气和力量!</h1><p><br></p><h1>如今,站在双峰水库的坝基上环顾四周,岸柳依依,蒹葭苍苍。学校的旧址那怕是一丝残垣断壁都难觅踪影,灿烂的景象在久远的记忆中挥挥手,掠过水波,飞过山岗……幼尔玩伴,弱尔同学,长尔伊人,尤如在水一方。“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h1><p><br></p>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 </b><b style="color: rgb(237, 35, 8);">3 东河之畔</b></h1><p><br></p><h1>东河,乃武乡县东河村是也,至今乃是乡政府所在地,因位于浊漳河东岸而得名。213省道从境内唯一一条“大街”穿过,机关、学校和家属宿舍蜿蜒分布两侧,铺陈数里。公元1977、1978年,我们随铁三局一处一段顺沿太焦铁路又一次迁移后便居住于此。两年的初中学习结束后,我以全处文科第一名的成绩考上长治北铁三局一处高中一年级一班,仅在高中学习三个月后,便以之前武乡考生被省城铁路机械学校录取,从此走出太行大山,走入喧嚣的城市,步入了人生滚滚红尘之中。</h1><p><br></p><h1>初到东河,我们首先面对的便是建校劳动。几百名师生从河岸西坡取土,运到东岸,以“干打垒”的方式建起了三十几间校室,并在教室北面空地上开出几亩菜园。至今回想起来,当年师生们那热火朝天、争相劳动的场面和同学们鬼鬼祟祟“偷摘”西红柿的场景犹在眼前。</h1><p><br></p> <h1>1978年,邓小平同志复出后首抓教育改革,恢复高考制度,从此人们有了高考概念,铁三局子弟这些“野孩子”也逐步开始了相对正规的学习教育。生性愚笨、鸿蒙未开加上俩度迁移不时中断学习,我的小学数学基础很差,到了初中一见到数理化就战战兢兢,以至上中专读高等数学时,不得已夜晚躲在被窝里,打着手电筒恶补小学数学文字题。教授初中数学的秦国森老师,上课提问,环顾四望,从来视我于无物,每每都叫起李金俊、袁萍、刘德林、丁立华……这些同学当时就是我心中的偶像,现在的“学粉”!一次化学期中考试,面对一道简单的运算试题,我全然“麻爪”,面红耳赤,化学老师袁合几次走到我面前,俯身指点,我始终不得要领,快下课时,袁合老师急得京腔脱口而出:“还班长呢,这么简单的题都不会做! “ 听了这话,我恨不得立马钻入地缝,从此落下“病根”,在以后相当长的日子里,一听到“酸碱化合”,就心惊肉跳!</h1><p><br></p><h1>初中的学习是紧张的,但课余活动和假期劳动却是难忘的。初中一年级时,在班主任郎君和的支持下,我发起成立了“铁路护路小分队”,利用晚自习时间,领着小分队手持木棍,到铁路沿线巡逻,“防止阶级敌人破坏活动”。为此《山西日报》青少年版还专题做了报道,学校为此风光一时,传为佳话。为了提高同学们的警惕性,一次我提前安排一名同学到铁路护坡上,待巡逻队接近时从山上滚落几块石头,听到夜空中的传来的轰隆隆的响声,几个女同学吓得尖声大叫颤抖着抱在了一起,男同学吓得呆若木鸡,有的拔腿就跑……</h1><p><br></p><h1>那时,学校还办起了粉笔加工厂,同学们课余时间轮流到加工厂制作粉笔,用石肓粉做原料,做出贴有“铁三局一处子弟学校”字样的一盒盒粉笔。常把“没有弯弯肚子就别吃镰刀头”挂在嘴边的李少春老师,联系当地粮库加工差事后交到班上,我便和一帮男同学拉着装满千余斤玉米的板车,到附近农村加工磨面后再送回粮库,每斤换取一分钱加工费补贴学校。长大后每每想起驾着车辕、冲下陡坡后迅速在213省道急转弯的情景,仍是心有余悸!</h1><p><br></p> <h1>四十多年后,当我再次回到东河,当年宽阔的浊漳河变得那样狭窄,干打垒的家属区旧址被农村宽大豪华的庭院替代。找到依旧矗立在原址的粮库,那座在少年眼中高门大坎的仓库,霎时间低矮了许多。轻推大门,院内空无一人,高声喊一嗓子,走出来的半大老头,看到我这个明显的异乡人,一时语塞。敬根烟点着火,我眉飞色舞拉起半世纪前的旧事,与我同龄的老乡,立马打开话匣子,如数家珍,手舞足蹈地回忆起共同的往事——这面是灰厂,那里是机关,对了,学校就在斜对面……那个时候,顺着公路,一望三、五里,住户几百家,人来车往,热闹非凡,一到正月里,单位组织的秧歌队伍,敲锣打鼓排出几里地,让当地的村民好生羡慕!连续二年,我都抺着红脸蛋,扮成“猪八戒”,踩着高跷,欢快地行走在大街上!</h1><p><br></p><h1>哦,心口口莫要厉害地跳!手拉手指着旧河滩,满心的话儿登时说出来,好似扑进亲人的怀!</h1><p><br></p>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 </b><b style="color: rgb(237, 35, 8);">4 人生之问</b></h1><p><br></p><h1>没了——</h1><h1><br></h1><h1>半世纪前的旧址,全然杳无踪迹。新农村、新景象转换了历史的时空,用四十年的光阴换作了崭新的时代。一路追寻,长久思念,化作韶华青春,我们也轮回了父辈的模样。</h1><p><br></p><h1>有的——</h1><h1><br></h1><h1>是巍巍太行的山魂,刻在了三局子弟的身上。就象是一粒种,落地就生根,见土就发芽。大山的苦,大山的韧,大山的博大,大山的宏伟,似特殊的灵魂,让三局子弟仗义执剑四海天涯,中流击水浪遏飞舟!</h1><p><br></p> <h1>佛佗在《波若波罗密多心经》中有言:“是诸法空相,不垢、不净、不增、不减。色即是空间,空间即是色……”我们努力参悟色、空;有、无,苦苦寻找的、曾经的“色有”,已被时间转换成了空间的“色无”,化成了难以忘却的记忆,似水流年!</h1><p><br></p><h1>怀旧之旅,秉笔小记。心绪五味,难蹴一就。亲爱的故人啊,天涯处芳草萋萋你可如意?海角边天水茫茫你可安好?几度风霜秋凉,我们同一片蓝天共一轮明月;今夜无醉无眠,天各一方青风为伴可与共蝉娟?!</h1><p><br></p> <h1>以此:</h1><p><br></p><h1>追忆——难已忘却的历史!</h1><p><br></p><h1>怀念——蹉跎岁月苦乐年华!</h1><p><br></p><h1>致敬——长年奔波、背负艰辛的父辈!</h1><p><br></p><h1>祈福——流落各地、四海为家依然耕耘人生的同学、子弟!</h1><p><br></p><h1>祭奠——三十一年前的今夜修于铁路往生天路的母亲和去往天国的父亲;故去的、儿时相熟的叔叔大爷、大婶大娘们!</h1><p><br></p><h1> 已亥年四月二十九日</h1><p><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