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br></h3><h3> 前些年,受邀为某单位讲公文写作,要求我“放开讲,要跳出就写作而写作的固有模式”,这可难为了我。我考虑来考虑去,还是觉得《谈谈写材料的“外功”》好。这个题目源于陆游《示儿诗》中的两句:“汝果欲学诗,功夫在诗外”。意即写诗不能就诗谈诗,就诗论诗,还要在诗歌以外,书本以外多下功夫。陆游谈的是做诗,其实,写材料也一样,也要重视“外功”。</h3><h3> 公文写作的“内功”,一般是指公文撰写者所具备的文字素养,如观点提炼、框架搭建、文字锤炼等,这种能力,是搞文字的基础,自不待言。但我认为,仅仅具备这种驾驭文字的“内功”还远远不够。有的同志写了一辈子的材料,却始终跳不出就材料写材料的窠臼,说到底,是搞文字的“外功”不行。如:有的人缺乏思考的习惯,写材料靠写作模板,依样画葫芦;有的过分注重观点的对仗和工整,“为求一字稳,耐得半宵寒”,甚至不惜“以文害辞”“以辞害志”;有的信奉“文章是改出来的”,一篇文章能改七八遍,甚至几十遍,把大量宝贵的时间用在了“铺采摛文”“花样翻新”上。上述现象,不可一概加以否定,但我对这种过于拘泥文章的“枝节”而忽视文章内容的做法是持有相反意见的,甚至认为是舍本逐末。这种人多半会被程式化、概念化的东西所束缚和淹没,最后陷于“言之无物、行而不远”的泥淖,其实是非常可惜可叹的。易经上有一句话,叫做“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内功”的养成,多属于“形而下”,属于“器”的范畴,解决的是方法和技巧。而“外功”的修炼,则属于“形而上”,属于更高层次的“道”,解决的是规则和规律。我以为,掌握“道”比“器”难的多,也重要的多。</h3><h3> 真正的好文章不是挖空心思硬憋出来的,没有厚积薄发、博观约取的“诗外”功夫,要想写出领导和群众都非常认同的好文章来,恐怕很难做到。李瑞环在《学哲学用哲学》中说,“我们有些文章写得不好,不是词汇不够多、句子不够美,而是动机上、内容上、方法上有毛病,在鼓捣字儿上花得时间太多,在研究事儿上下得功夫太少”。李瑞环同志所说的“鼓捣字”与“研究事”,实际上也是“内功”与“外功”的具体体现,人的精力的是有限的,把时间都用在“鼓捣字”上,自然没有是时间顾及“研究事”了,这就是“内功”与“外功”的辩证关系,也充分说明了修炼“外功”的重要性,如何修炼,我以为起码有三点需要引起注意。</h3><h3> 一要有广博的知识。黄山谷曾说过,“三日不读书,便觉语言无味,面目可憎。”阐明了读与说的关系,如果把这个“语言”,理解为书面语言,则诠释了读与写的关系,所以,爱读书、会读书对文字工作者来说显得特别重要。公文写作涉及的知识非常广博,要本着学用结合、急用先学的原则,先解决眼前的问题。与此同时,要读一些基本的书,鲁迅先生曾在致徐懋庸先生的一封信里写道:“中国的书,乱骂唯物论之类的固然看不得,自己不懂而乱赞的也看不得,所以我认为最好先看一点基本书,庶不致被不负责任的论客所误”。这句话非常精辟。就象盖楼一样,有些书是打地基的,比如哲学、历史、逻辑学、心理学等,它能教给你思想和思维方法,是“固不可少”的。除外,还要广泛涉猎一切有用或无用的知识,做到胸怀天下、立己达人,秉持操守、视野开阔,只有持之以恒地坚持学习,并做到学深悟透、融会贯通,才能打好精神的底子。</h3><h3> 二要有深入的思考。一篇好的文章,决不单是语言文字的问题,更为本质的是思想水平和思维层次的问题。如果把一篇文章用金字塔作比喻的话,塔尖是立意,棱边是架构,底座是文字。要解决好“立意”的问题,必须要牵住思考的“牛鼻子”。思考是文字工作者最宝贵的品质,思想力的高低更是决定了材料水平的高低,培养思考能力,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培养独立思考能力,现在,很多人习惯于做“传声筒”“应生虫”“脑袋长在别人的肩上”,这是文字工作者的大敌。真正的文字高手,是那种不盲从、不轻信,有着独立思考和独立判断能力的人,陈寅恪说“惟此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历千万祀,与天壤而同久,共三光而永光。”陈云同志倡导“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等等,都是非常值得借鉴的。只有这样,才能写出闪耀着真理光辉的好文章,才能经得起历史、时间和人民的检验。</h3><h3> 三要有丰富的阅历。人的正确思想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也不是我们头脑里固有的东西,一切真知灼见,都是从社会实践中来,所以,搞文字的人务必从象牙塔、故纸堆中走出来,勇敢地投入到火热的生活里去,曹雪芹在《红楼梦》中有一句话: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说明了一个道理,经历是一个人理解任何道理都少不了的东西,写文章的人尤其要在“洞明世事”上下深功夫,像李叔同大师所说的那样“近人情”“体物情”,否则将举步维艰。当然,有些文字工作者,由于工作时间和岗位所限,存在着阅历短浅的问题,如何弥补这个短板,我认为最重要的就是要加强调查研究,我们的一切结论,都是产生于调查研究的结尾,而不是它的先头,只有坚持眼睛向下,坚持到广阔的实践中去调查研究,做到真知、亲知、深知,才能掌握大量第一手材料,才能找出事物的内在规律,找到解决问题的根本办法,这个过程是材料写作的必由之路,也是拾遗补缺,丰富认知的不二法门。</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