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煎熬着,煎熬着,高考的日子临近了,高三的同学们快要毕业离校了!</h3><h3> 我没有给这届高三的同学们上过一节课!</h3><h3> 但高三的教室,在教学楼五楼,我们的办公室,在办公楼五楼,两座楼是连成一体的,我们又都在同一个楼层,于是,我每天一次又一次地走过他们的教室,总是看到一个个疲惫的同学,和一个个焦灼的老师,在教室里面煎熬着,煎熬着……</h3><h3> 只有真真切切经历过高考的师生,才会理解高三的煎熬与辛苦!</h3><h3> 按照学校的安排,今天上午高三学生集体照相,明天离校,而后自由调整备考。</h3><h3> 我虽然没有给他们上过一节课,但他们是我的学生!在他们离校之前,我是不是应该给他们说点什么?</h3><h3> 是的,我应该挤一点时间,哪怕短短的一刻钟时间,也应该给孩子们上一节课,上一节我和这些孩子们之间的最后一课!我应该在他们即将走出母校大门,迈向人生广阔舞台的时刻,再一次叮嘱孩子们几句话,给他们最后一次提提袖子,系系扣子。</h3><h3> 但是,要说的话虽然很多,我又该从何说起呢?</h3><h3> 前几天,看了央视新闻面对面栏目记者董倩对华为创始人任正非的专访,我被节目内容深深地吸引,更被任正非的情怀所感动,我连看了三遍,胸中有股强烈的冲动,希望把我的感受和我的同学们分享。</h3><h3> 我下载了这个节目的视频,用软件进行了编辑裁剪,制作成了一个10分钟的短视频。今天,就让我用这个短视频,从中美贸易冲突说起,从华为说起,从任正非说起,给同学们上一节课吧!</h3><h3> 集体照相结束后,同学们和他们的老师三三两两地散入了校园和花园的角角落落,去分散拍照,以期留下青春美好的记忆。这中间用去了好长时间。终于,断断续续地,1班的同学们最先回到了教室。</h3><h3> 我拿起预先准备好的U盘和讲稿,走进了高三1班的教室。同学们很快地安静下来了,我请求同学们给我一刻钟的时间,允许我给他们上一节课!在同学们好奇而期待的目光中,我开始了今天的讲课。</h3><h3> 我简单地做了几句说明,便将话题引到了最近华为被美国打压的热点问题,开始播放视频。</h3><h3> 5月21日下午,华为创始人、CEO任正非在深圳华为总部接受了《面对面》记者董倩的独家专访。任正非在采访中讲述了华为的当下和未来,更多地强调了基础研究和基础教育。他认为,从华为遭遇美国禁令到近期不断升级的中美贸易摩擦,实质是科技实力的较量,根本问题还是教育水平。国家一定要开放才有未来,开放一定要强身健体,强身健体要有文化素质。如果不重视教育,实际上我们会重返贫穷的。因为这个社会最终要走向人工智能的,如果人们没有受过大专或者大学以上的教育,英文和计算机也都不好,可能连做工人的机会都不存在。</h3><h3> 任正非说“这个二三十年人类一定爆发一场巨大的革命,这个革命的恐怖性人人都看到了,特别是美国看得最清楚。看得最清楚,他们才打你这个出头鸟。他们没想到我们早就有准备,消灭不了,他们没想到,他们以为架起几门炮吓唬一个国家的时代,还是那个时代,可能误判了。以为抓起我们家一个人来,就摧毁了我们的意志,这个也误判了!”</h3><h3> 在5月21日上午任正非接受国内媒体的集体采访时,在华为给记者们提供的资料中,有这样一张图片:一架二战中被打得像筛子一样,弹痕累累的伊尔2飞机,依然坚持飞行,终于安全返回。飞机下面是一行大字:没有伤痕累累,哪来皮糙肉厚,英雄自古多磨难。任正非说:“昨天晚上半夜上网看到这张照片,很像我们公司,一边飞一边修飞机,争取能够飞回来”。他给大家讲了两个故事:二战时,德国因为不投降,最后被炸得片瓦未存。日本也受到了强烈轰炸,日本投降。结果日本没有被完全摧毁,但是大量的工业基础被摧毁了。当时有一个最着名的口号,“什么都没有了,只要我的人还在,我就可以重整雄风”。德国历史看得清清楚楚的,没多少年德国就振兴了,而且所有房子修复了,修复得跟过去一样。日本的经济也快速恢复了,得益于他们的人才,得益于他们的教育,得益于他们的基础,这点是最主要的。所有一切失去了,不能失去的是人,人的素质、人的技能、人的信心,这一点应该是很重要的。</h3><h3> 面对面专访的节目很长,我只是截取了10分钟的片段,同学们看得很专注,一个个脸上露出凝重的表情。</h3><h3> 看完这个视频,我想,我也没必要做过多的讲解,就按照我这几天的准备,开始了我简短的演讲:</h3> <h3>同学们:</h3><h3> 这段视频,同学们刚才观看得都很专注。我想,和我一样,同学们一定有着许多许多的感悟和启发。</h3><h3> 在这次采访中,在华为生死攸关的时刻,任正非却不愿意多谈华为,他更关切的是基础研究和教育问题。他说:“我关心教育不是关心华为,是关心我们国家,如果不重视教育,实际上我们会重返贫穷的”“国家的未来,就是教育!”。他断言道:“这个社会,最终要走向人工智能的”“如果我们人的文化素质不够,至少你没有受过大专,或者大学以上的教育,你的英文也不好,计算机也不好,做工人的机会都不存在”。当记者问他为什么要操心教育这个在别人看来对你是“闲心”的心时,他很自然而真诚的说:“爱国,爱这个国家”“希望这个国家繁荣富强,不要再让人欺负了!”</h3><h3> 任正非不谈华为,是因为他对华为充满了自信,在孟晚舟事件发生之后,面对美国的打压,在华为生死存亡的时刻,华为人觉醒了,已经以最好的状态,做好了迎接战斗的准备,他坚信华为不死,华为终会胜利。他谈教育,是因为他以天下为己任,为国家民族的前途和命运担忧,他的话语中充满了对人才的渴望和期盼;他谈教育,是因为他对未来人类社会的发展趋势,有着清晰的判断。他的每个话语之间,充满着浓郁的家国情怀!</h3><h3> 任正非是英雄!在中华民族5000年的历史长河中,无论是和平还是战乱时期,尤其是民族危亡的时刻,总是不乏涌现出像任正非这样的志士仁人,他们以天下为己任,为黎民谋福祉,为中华民族的繁荣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他们是中华民族的英雄,也是中华民族的脊梁。</h3><h3> 和任正非相比,我是渺小的,是微不足道的;同学们虽然拥有无限的未来和可能,但我们绝大多数人,是平凡的人,终我们的一生是不能和他相比较的。他是英雄,当之无愧的英雄!但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我相信,我们和他也可以有共同之处,那就是深厚的家国情怀!作为你们的老师,我认为,干好我作为一个老师应干的工作,尽到一个老师应尽的职责,这就是为国分忧,就是爱国,就是我的家国情怀。</h3><h3> 同学们,你们正当年青,正是人生最美好的时光,你们的身上,还有无限的可能!在你们即将毕业走出母校的大门,即将开启人生新的征程,走向人生更广阔舞台的时刻,我请大家共同观看央视记者采访任正非的这段录像,就是想借任正非先生说的几句话,给同学们再一次提提袖子,系系扣子,希望同学们扣好人生的第一粒纽扣,走出母校的大门,能够堂堂正正地做人!</h3><h3> 我期望,我的同学们,当你们走出母校的大门,能够继续勇敢前行,自强不息,勿负青春韶华,拥有幸福美满的人生。“这个社会,最终要走向人工智能的”“如果我们人的文化素质不够,至少你没有受过大专,或者大学以上的教育,你的英文也不好,计算机也不好,做工人的机会都不存在!”希望同学们以良好的状态备考,取得理想的成绩,考入理想的学校,为自己幸福美满的人生奠基!</h3><h3> 我期望,我的同学们,当你们走出母校的大门,能够勇敢担当,敬老孝亲,诚实守信,做一个有担当有责任的人,让你们的亲人因你们而骄傲。人生苦短,俯仰一世,人在世间大舞台,总要扮演不同的角色,现在为人子、为人女,伴随着成长,总有一天,我们每个人都会肩负起家庭的责任,但无论任何时候,无论面对怎样的艰难困苦或者是成功诱惑,我们都应该勿忘初心,坚守本分,做一个有责任担当的人,让你们的亲人因你们而骄傲。</h3><h3> 我期望,我的同学们,当你们走出母校的大门,能够直身做人,积极进取,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我们有幸处于一个伟大的新时代,“这个二三十年人类一定爆发一场巨大的革命,这个革命的恐怖性人人都看到了,特别是美国看得最清楚。”我们处于百年未有之变局!最近发生的中美贸易摩擦和打压华为事件,也许具有划时代的意义。“没有伤痕累累,哪来皮糙肉厚,自古英雄多磨难”。同学们,我们应该顽强拼搏,勇敢地投入社会发展变革的洪流中,将来无论是做工人,工程师,还是就如你们的老师这般,无论多么平凡的岗位,平凡的职业,我们都应该努力工作,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我也期望,在我的同学们中间,能够走出一个个博士硕士,“在新的创新领域去搏击,争取国家新的前途和命运!”我期待有一日,我们兰州五十二中,以在坐的各位同学而骄傲!</h3><h3> 谢谢大家!</h3> <h3> 这是我事先准备好的讲稿,给同学们讲的时候,因为脱稿,有增有删,但基本的思路,就是这样表达的。习近平总书记说:“青年的价值取向决定了未来整个社会的价值取向,而青年又处在价值观形成和确立的时期,抓好这一时期的价值观养成十分重要。这就像穿衣服扣扣子一样,如果第一粒扣子扣错了,剩余的扣子都会扣错”。</h3><h3> 谁来为我们的孩子们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呢?</h3><h3> 我们,就是每天为孩子们系扣字的人!这就是我们的工作,今天,我就是这样做了!</h3><h3> 2019年5月30日夜</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