芍药形似牡丹,但没有牡丹强硬的枝干,因为牡丹是木本,芍药是草本。比起牡丹,芍药显得柔弱,显得含蓄。所以古代文人雅士都把芍药比作深闺少女。在春秋时期,青年男女就把赠送芍药视为爱情信物。 《诗经》中《郑风.溱洧》有这样的诗句:
溱与洧方涣涣兮,
士与女方秉蕑兮。
女曰观乎?士曰既且,且往观乎?
洧之外洵訏且乐!
维士与女,伊其相谑,赠之以芍药。
溱、洧,河南嵩山之东的两条河流,东流合于双洎河。“士”与“女”快快活活地约会于溱洧,以赠送芍药表达爱慕之心。 大诗人白居易经过溱洧,怀恋的也是这一份情结:
落日驻行骑,沉吟怀古情。
郑风变已尽,溱洧至今清。
不见士与女,亦无芍药名。
所以,芍药花自古也有一个别号,叫做“将离”,有相互爱慕、依依不舍的寓意。其实,将离的意思还在于芍药开花的节令,恰在送别春天的时候,这便有对春天的恋恋不舍的一份情意。正因为芍药开放于牡丹之后、春天之末,所以,文人们又给了芍药一个雅号:“殿春”。 芍药和牡丹各有各的魅力和姿容。自古诗家就喜爱芍药,留下许许多多咏颂芍药的优美诗词。有的赞美芍药的绚烂芬芳,有的借芍药以言志。这里摘录几首与朋友们分享。 唐朝大文学家韩愈有诗《芍药》:
浩态狂香昔未逢,红灯烁烁绿盘龙。
觉来独对情惊恐,身在仙宫第几重? 唐朝白居易诗曰:
今日阶前红芍药,几花欲老几花新。
开时不解比色相,落后始知如幻身。
空门此去几多地?欲把残花问上人。
唐朝钱起赞芍药:
芍药花开出旧栏,春衫掩泪再来看。
主人不在花长在,更胜青松守岁寒。
唐朝韩愈《芍药歌》:
丈人庭中开好花,更无凡木争春华。
翠茎红蕊天力与,此恩不属黄钟家。
温馨熟美鲜香起,似笑无言习君子。
霜刀翦汝天女劳,何事低头学桃李。
娇痴婢子无灵性,竞挽春衫来此并。
欲将双颊一睎红,绿窗磨遍青铜镜。
一尊春酒甘若饴,丈人此乐无人知。
花前醉倒歌者谁,楚狂小子韩退之。 白色的芍药花也非常好看,冰清玉洁,晶莹剔透.其中有一种被叫做”玉盘盂”.宋朝著名田园诗人杨万里有诗《玉盘盂》赞曰:
旁招近侍自江都,两岁何曾见国姝。
看尽满栏红芍药,只消一朵玉盘盂。
水精淡白非真色,珠璧空明得似无。
欲比此花无可比,且云冰骨雪肌肤。 柳宗元赞芍药诗:《戏题阶前芍药》
凡卉与时谢,妍华丽兹晨。
欹红醉浓露,窈窕留余春。
孤赏白日暮,暄风动摇频。
夜窗蔼芳气,幽卧知相亲。
愿致溱洧赠,悠悠南国人。 《芍药》
唐·张泌
香清粉澹怨残春,蝶翅蜂须恋蕊尘。
闲倚晚风生怅望,静留迟日学因循。
休将薜荔为青琐,好与玫瑰作近邻。
零落若教随暮雨,又应愁杀别离人。
《清平乐 张秀实芍药词》
元·刘敏中
牡丹花落。梦里东风恶。
见说君家红芍药。尽把春愁忘却。
隔墙百步香来。数丛为我全开。
拚向彩云堆里,醉时同卧苍苔。 《次韵许子大李丞相宅牡丹芍药诗》
宋·洪炎
山丹丽质冠年华,复有余容殿百花。
看取三春如转影,折来一笑是生涯。
绮罗不妒倾城色,蜂蝶难窥上相家。
京国十年昏病眼,可怜风雨落朝霞。
《红芍药》
唐·元稹
芍药绽红绡,巴篱织青琐。
繁丝蹙金蕊,高焰当炉火。
翦刻彤云片,开张赤霞裹。
烟轻琉璃叶,风亚珊瑚朵。
受露色低迷,向人娇婀娜。
酡颜醉后泣,小女妆成坐。
艳艳锦不如,夭夭桃未可。
晴霞畏欲散,晚日愁将堕。
结植本为谁,赏心期在我。
采之谅多思,幽赠何由果。 芍药 (唐 王贞白)
芍药承春宠,何曾羡牡丹。
麦秋能几日,谷雨只微寒。
妒态风频起,娇妆露欲残。
芙蓉浣纱伴,长恨隔波澜。 咏芍药 (宋 苏轼)
一声鸪鴃画楼东,魏紫姚黄扫地空。
多谢花工怜寂寞,尚留芍药殿春风。 《草词毕遇芍药初开》
唐·白居易
罢草紫泥诏,起吟红药诗。
词头封送后,花口拆开时。
坐对钩帘久,行观步履迟。
两三丛烂熳,十二叶参差。
背日房微敛,当阶朵旋欹。
钗葶抽碧股,粉蕊扑黄丝。
动荡情无限,低斜力不支。
周回看未足,比谕语难为。
勾漏丹砂里,僬侥火焰旗。
彤云剩根蒂,绛帻欠缨緌。
况有晴风度,仍兼宿露垂。
疑香薰罨画,似泪著胭脂。
有意留连我,无言怨思谁。
应愁明日落,如恨隔年期。
菡萏泥连萼,玫瑰刺绕枝。
等量无胜者,唯眼与心知。 以上图片于5月26日拍摄于平庄带状公园,将此美景与朋友们一起分享!祝大家开心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