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母亲

炎夏

<h3></h3><h3></h3><h3></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h3><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芳草寸心》</b><br></h1><p style="text-align: center;"><br></h3><p style="text-align: center;">岁月褪尽童真味,双亲亦老叹流年。</h3><p style="text-align: center;">今昔五月黄梅雨,烂漫萱草寄心弦。</h3><p style="text-align: center;">夜半灯下缝和补,破晓鸡鸣已做餐。</h3><p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text-align: left;">遥忆年少不更事,不解父母苦与难。</span></h3><p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text-align: left;">抚育儿女不辞苦,繁杂重担压双肩。</span></h3><p style="text-align: center;">背影孱弱露疲惫,白发霜华眼中酸。</h3><h3><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劝子求学细叮嘱,为子艰辛无清闲。</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时光飞逝数十载,风雨沧桑刻皱颜。</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每日电话问苦辛,慈心慧语显爱怜。</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徘徊心头愧人女,恐留遗憾和怨言。</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父母健在家安好,大手小手幸福牵。</div></h3><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div><h3 style="text-align: center;">芳草寸心今回报,永陪二老度蹒跚。</h3><h3></h3><h3></h3><h3></h3> <h3></h3><h3></h3><h3></h3><h3></h3><h3></h3><h3></h3><h3></h3><h3></h3><h3></h3><h3></h3><h3></h3><h3></h3><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我的母亲》</b></h1><h3><br></h3><h3> 今天是母亲的生日,总想写点什么,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像电影镜头一幕幕闪过,冗杂而琐碎,纷乱而无序,但母亲对我们这个大家庭的爱却凸显的越来越清晰,炙热而深沉。 母亲在和父亲结婚之前,爷爷奶奶就已经过世,父亲家贫如洗还拖着一个未成年的弟弟,但父亲读过私塾上过高中,教过书,做过职员,在当时也算是小有才华之人,言谈举止中带着一种儒雅之气,母亲于是看中了父亲的才华和学识。对于一个只识得普通几个大字的女子来说,她对父亲的爱带着一份崇敬和仰慕,这也奠定了日后父亲在家中不可撼动的主导地位。 母亲一生深爱着父亲,对于母亲来说,父亲就是这个家中的天。在他们那个的年代,这种爱是不会直接表达出来的,而是融入在日常普通平凡的、事无巨细的、无微不至的体贴和照顾中。我们小的时候,无论父亲回来多晚,一大家子都会雷打不动的等着父亲回来才能开饭。每天母亲不管自己多辛苦多劳累,她都会承担起更多的家务,想用她自己瘦小的肩膀给父亲分担一份养家糊口的压力。 在我的记忆里,父母也会因生活琐事而争吵,母亲性格倔强,但每次都会为父亲而妥协,尽管吵闹一直穿插在他们俩多年的生活中,直至今天,在他们俩人一起相濡以沫的日子里,有时候还会争的面红耳赤,但这丝毫不影响母亲对父亲的感情,母亲还是一如既往地照顾着父亲的生活起居。其实我们都知道任何时候她心里对父亲的那份挚爱是恒久不变的。 母亲勤劳善良、朴素节俭、记忆中的母亲一直是个通情达理之人,从不与人争吵,左邻右舍相处和睦。叔叔一直是跟随着父亲和母亲长大的,在叔叔的眼里,母亲既是嫂子又是母亲。年轻的叔叔做事冒失而莽撞,听邻居三奶奶说,叔叔刚结婚的那一年,因为没有房子,和父母一起住,当时听信他人挑拨,怀疑母亲阻挠他们分家单独过日子。一怒之下不分青红皂白,在母亲毫无防备之下,用铁锹把母亲头砍裂一道很长的口子,由于流血过多,母亲当时就晕了过去。醒悟过来的叔叔一直跪在母亲的床前,放声痛哭,追悔莫及,母亲醒来只对叔叔说了一句话:“当过兵的人手上力气没有下数,自然大一些,以后别这样了”。三奶奶给我说你母亲的心真宽呀,身上围裙和上衣都被血湿透了,你母亲还能沉得住不生气,这得多宽的心才能做到呀。 那个时候,母亲正好怀了我在肚子里,母亲说因为当时流血过多,后来我生下来瘦小体弱,一度担心我长不大。叔叔因为对母亲的愧疚,对我尤其的好,什么好的都给我,当兵时的纪念章、军章,只要我喜欢都会送我,我也因此和叔叔的感情特别好。现在母亲和叔叔都到了古稀之年,叔叔依然保持着对母亲的那种恭敬和爱重。 我们小的时候,家里还是比较清贫的,要承担起四个孩子的抚养和教育,全靠父亲那点微薄的收入是不行的,母亲精打细算,省吃俭用,纳鞋底、缝衣服、做饭、干活,样样都拿得起。而我们兄妹四人也没有因家贫而比别人家的孩子在物质上少些什么,人家有的我们也都会有。母亲总是晚睡早起,早上天还没亮就起床洗衣、做饭,喂家禽,打扫院落。冬季的每个夜晚她都会就着煤油灯的暗光,熬夜给我们兄妹四人织新衣,做新鞋,无论怎么困难,母亲都会在过新年的时候,让我们从上到下焕然一新,在她的朴素的内心里始终保持着对新的一年的期望,她会把所有的期待放在行动中,让我们有个快乐而幸福的童年,让我们得以在儿时就懂得感恩,同时也对未来充满憧憬,这是在我母亲的行为影响之下根深蒂固而来的东西。 虽然母亲现在年龄大了,但还是保持着清秀之姿,干净而利落。这些年母亲针织的手艺越来越精,兄妹四人每家柜子里都满满存放着母亲织的各种拖鞋,有夏天的,也有冬天的,母亲喜欢养花,经她养的吊兰,蓬勃而有生命力,我们每家都有好几盆她养好的吊兰。按照母亲的话说,趁着她还有劲多为我们做点事,给我们留点想头,以后不在了,没有人再给我们做这些了。每次听到这些话,我的心里都酸酸的不是滋味,我不知道如果有一天,母亲真的在百年之后离我们而去了,我们该怎么办?父母都在的时候,我们兄妹四人永远都是长不大的孩子,特别是我这个老幺,尽管孩子都上大学了,可是回到母亲身边还是会一样的撒娇耍赖。每次家庭聚会的时候,因为父母在旁边撑腰,我们几个都会毫无顾及的插科打诨,看着他们喝酒猜拳,每每打酒官司要母亲给予评判的时候,母亲脸上绽放出的笑容的是那么开心,那么美,笑容里我仿佛看到了母亲那颗极为纯真而又朴素的心。 有生之年,我希望每次回家,打开门的瞬间都能看到母亲的满脸笑容,我会开心地拥抱着她:“妈,我回家了!”<br></h3><h3></h3><h3></h3><h3></h3><h3></h3><h3></h3><h3></h3><h3></h3><h3></h3><h3></h3><h3></h3><h3></h3><h3></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