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国清寺位于浙江省台州市天台县城关镇,始建于隋开皇十八年(598年),初名天台寺,后取“寺若成,国即清”,改名为国清寺。寺庙占地面积7.3万平方米。</h3><h3>隋代高僧智越在国清寺创立天台宗,为中国佛教宗派天台宗的发源地,影响远及国内外。鉴真东渡时曾朝拜国清寺。日本留学僧最澄至天台山取经,从道邃学法,回国后在日本比睿山兴建沿历寺,创立日本天台宗,后尊浙江天台山国清寺为祖庭。</h3><h3>国清寺现存建筑为清雍正十二年(1734年)奉敕重修。浙江天台国清寺与济南灵岩寺、南京栖霞寺、当阳玉泉寺并称中国寺院四绝。该寺曾驻锡不少有名高僧,包括唐一行法师、寒山、拾得、济公和尚、日本东密开宗祖师空海大师、日本台密开宗祖师最澄大师等。</h3><h3>2006年,国清寺被国务院批准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h3> <h3>国清寺为建于清早期的建筑为官式建筑,弥勒殿和雨华殿为单檐歇山顶,大雄宝殿为重檐歇山顶,三圣殿、罗汉堂和禅堂是典型的南方厅堂建筑,妙法堂、方丈楼和迎塔楼为中西合璧。</h3> <h3>国清寺依山就势,层层递高,按四条南北轴线布列六百多间古建筑,分为五条纵轴线,正中轴由南而北依次为弥勒殿、雨花殿、大雄宝殿、药师殿、观音殿;还有放生池、钟鼓楼、聚贤堂、方丈楼、三圣殿、妙法堂(上为藏经楼)伽蓝殿、罗汉堂、文物室等,大雄宝殿正中设明代铜铸释迦牟尼坐像。西轴线为安养堂、三圣殿、罗汉堂(文物室)、妙法堂(楼上为藏经阁)。东一轴线为聚贤堂(僧众餐厅)、方丈楼、迎塔楼。东二轴线为里客堂、大彻堂和修竹轩。像背壁后,有以观音像为中心的慈航普渡群塑,殿两侧列元代楠木雕刻的18罗汉坐像。山门外各建筑物——隋塔、寒拾亭、“教观总持”照壁,丰干桥、“隋代古刹”照壁和国清寺山门,它们顺地势安排,没有一个相互平行,也没有互相垂直,自自然然地散落各处,却显得和谐协调。一进朝东的山门转入正中甬道,甬道两旁是仅高1.7米的黄色矮墙,矮墙后面是茂密的竹林。构成一个拥有2.8万平方米建筑面积、达7.3万平方米、8000余间房屋的古建筑群。</h3> <h3>张思古民居,始建于明代,距今已有500余年,有着悠久历史沉淀的明清民居建筑,带着四合院特有的风情,又夹杂着南方水乡风情。张思古民居因水而活,小溪绕着村落,沿路伸展,烟雨朦胧之际,仿若一副美极了的中国水墨画。</h3> <h3>张思村位于天台县平桥镇西南部,村建于明成化年间,迄今540余年,村中保存有许多明清建筑。</h3><h3> 张思村是浙江省天台县平桥镇的古村,位于平桥镇区的西南部,距镇中心2.5公里,与62省道相距2公里。张思村东有镇龙庵、竹林;西有上水岩、放生潭;南有前门溪、始丰溪;北有下湖、长湖将古村环抱其中。村内还有榨树砩和泉湖砩,一年四季细水长流。张思之美,晴雨皆宜。</h3> <h3>村中七星井按北斗七星分上中下排列,实在妙不可言。古诗赞它:“夜涵星斗分乾象,映日云霓作画图”。它上有七步半踏道、小放生潭,中有奓门头、石碇桥,下有下门头、下井坊,整个村落呈船形分布,故张思古有“船地”之称。</h3> <h3>涂鸦,在以前只是国外街头流浪汉的娱乐行为,现在已经渐渐变为一种街头文化,被视为时尚艺术。现在,爱赶时尚的天台人也紧跟潮流,在天台街头镇金满坑村,这个原本遗世独立的小村,却因为一条和涂鸦有关的消息,在网络、微信朋友圈上迅速窜红。</h3> <h3> 随着来金满坑村涂鸦的队伍越来越壮大,村子里的民舍、坑岸、道路、石阶、边坡、崖壁的涂鸦色彩和主题越来越丰富、天天有新变化。每逢双休日,美术家与学 生、大人与小孩齐上阵,他们既是粉刷匠又是艺术家。因为他们的到来,使这个原先不起眼的小山村,变得张扬可爱起来。这里,显然成了疯狂、随性、包容、多元 的艺术天堂。</h3> <h3>金满坑涂鸦的创意来源与唐代诗人寒山子有关。当时,寒山子隐居处离金满坑村不远,成天在金满坑村的寒山石径上嬉戏,兴致来了,就随手在树上、石头上、岩壁上、墙上涂鸦,留下了好几百首诗,有人把他称为涂鸦的鼻祖。</h3><h3> 涂鸦,这个寄托着斑斓梦想的创作形式作为城市年轻的暗号正在小山村里悄然流行。</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