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忘使命,为“百万减残工程”助力!

脑心健康管理师

<h3>  五月,花开的季节,劳动的季节。五月,繁花似锦,绿荫如海,一切都显得那么热情洋溢,生机盎然。</h3> <h3>  在春夏交接、欣欣向荣的季节,5月16日至19日,“2019年中国脑卒中大会”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召开。</h3> <h3>  王陇德院士在发言中详细介绍了开展“减少百万新发残疾工程”的背景和工作进展,重点阐述了“减少百万新发残疾工程”下一步将要采取的各项措施和政策保障。王陇德院士表示,卒中防治工程于2009年启动,2011年国家设立项目。在实际工作中,我们的工作方法是始终研究问题。通过总结卒中防治工作的经验和不足,我们提出了两个方面的重大问题,并针对性提出了两项重要的工作。一项工作是血压管控行动。近年来国家卫生健康委脑防委通过探索防治策略,建立防治体系,普及适宜技术,广泛开展宣传等措施,虽然取得了一定进展,但是我国卒中目前仍处于高发态势。2018年,国家卫生健康委开展了一项全国性调查,3500多家二、三级医院当中,大部分的三级医院和60%的二级医院完成上报。2010年我国卒中患病治疗人数为152万例,2017年为351万例,短短的7年中翻了一倍多,说明卒中危险因素在大范围中还没有控制好,特别是高血压没有得到很好的控制。美国总结了50年来卒中发病率、死亡率持续下降的第一大原因是控制好血压,但迄今为止我国的高血压知晓率不到50%,治疗率为30%左右,控制率为10%。另外,卒中年轻化也与中年人群不重视控制好血压有关。</h3><h3> 我们提出,由政府引导全面开展“30以上知血压行动”,特别是中年人群要知晓自身血压情况。所有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人口密集场所都应该设立血压的自助检测点。同时通过信息系统联网,对所有发现的高血压患者进行定位,实行网格化管理,区分好社区、乡镇、大型医疗机构的各自的责任。根据顾东风院士的研究推断,如果能把我国人群的血压控制好,每年可减少80万例心脑血管突发事件,其中可减少69万例卒中事件和11万例新发脑血管病。</h3><h3><br></h3> <h3>  为了提高健康人群对高血压的认识及卒中患者的及时就诊率,响应国内正在推广“中风120”,旨在教育民众及时识别“中风”症状并及时接受急救。5月29号,商丘市第一人民医院神经内科主任方岩不畏骄阳带领我们医院神经内科专家团队在我市长征社区进行了义诊及宣教工作。</h3> <h3>  同时为进一步落实脑卒中防治策略,我院开展多种形式宣传方式。由我院神经内科副主任医师及脑心健康管理师组织患者及家属进行卒中大课堂的讲解,从大家对脑卒中的认识,卒中的识别,早诊早治,以及疾病发生后,控制血压、血脂、血糖、饮食的重要性,服用降压药和他汀药物的依从性和卒中患者回归社会后的自我管理的重要性等内容做了精彩纷呈的阐述。患者及家属认真聆听,表示一定积极做好一级及二级预防。</h3> <h3>  脑卒中的防治工作是一项长期、持久任重而道远的工作,让我们不忘使命,为“百万减残工程”助力,为脑卒中防治工作贡献自己的力量。</h3> <h3>  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h3><h3>作为脑心健康管理师,我们有责任做好卒中病人的全程管理,让他们提高健康素养和自我健康管理能力!</h3>

血压

脑卒中

万例

防治

健康

工作

神经内科

高血压

患者

百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