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龙源口镇是井冈山旅游圈的重要组成部分,境内不仅有丰富的红色资源和深厚的文化底蕴,还有优美的自然风光。这里红、绿、古色交相辉映:党史上有毛泽东同志亲手创建的井冈山时期第一个农村党支部——秋溪乡党支部;军史上有毛泽东、朱德指挥的著名战役——龙源口大捷所在地;有毛泽东旧居,朱德同志亲手题写的龙源口大捷纪念碑、红军古街等;著名的佛教胜景——阿育塔,坐落在风光秀丽的山水中,绥远山风光旖旎、层峦叠嶂,有天然的次原森林,更有多种名贵树种,常年生活着猴子、麋鹿、麂子、穿山甲等野生动物;龙源口电站的建成,更增添了湖光山色、优美景观;是绝佳的旅游胜地,森林覆盖率达72%。</h3><h3> 龙源口景区位于江西省吉安市永新县龙源口镇龙源口村、绥远山村、秋溪村,龙源口景区主要景点有:</h3> <h3><br></h3><h3> 龙源口大捷桥:1928年6月23日,由毛泽东、朱德、陈毅部署和领导,以朱德、陈毅为前线总指挥,在这座古桥的附近打了一场艰苦激烈的战斗,并取得了我军历史上第一次以少胜多的伟大胜利,使井冈山革命根据地进入全盛时期,这就是闻名中外的“龙源口大捷”,古桥也因此唤作“龙源口大捷桥”。新中国成立后,“龙源口大捷桥”曾作为第二版人民币叁圆纸币图案,故又称作“中国最值钱的桥”。</h3> <h3> </h3><h3><br></h3><h3><br></h3><h3> 红军古街:位于龙源口大捷桥旁,长约300米,是在井冈山斗争时期中保存完好的红军古街。</h3> <h3><br></h3><h3> 龙源口大捷纪念碑:为纪念龙源口大捷,永新人民在龙源口桥边东岭山上修建了龙源口大捷纪念碑。碑正面用白色大理石镶嵌,上面镌刻着朱德于1965年1月15日题写的“龙源口大捷纪念碑”八个苍劲有力的大字。碑基部正面有用大理石镶嵌并镌刻有龙源口大捷铭文。龙源口大捷取得的胜利是我军历史上第一场大胜利,也成了朱德同志不可磨灭的记忆。全国解放后,朱德仍念念不忘龙源口,故而亲笔题写了龙源口大捷纪念碑的碑文,并多次流露出重回龙源口的愿望。</h3> <h3><br></h3><h3> 秋溪乡党支部旧址:秋溪乡党支部旧址(明心寺)龙源口村南面山腰,与龙源口大捷桥相距约300米左右,是毛泽东同志亲手建立的第一个农村党支部。</h3> <h3><br></h3><h3> 1934年8月7日,任弼时、萧克、王震率红六军团9700余人,从永新牛田等地出发,离开湘赣苏区,开始突围西征,揭开了红军长征的序幕。红六军团西征是中央及中革军委领导下的一次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行动,牵制、调动了大批敌军,缓和了中央苏区的压力,为中央红军长征的胜利创造了有利条件。</h3> <h3> </h3><h3><br></h3><h3> 阿育塔:阿育塔位于龙源口大捷桥南行2000多米,在与新七溪岭遥遥相对的磨溪岭山谷中部,有一巨大石峰突兀而起,巍然屹立,即为神奇的阿育塔。</h3><h3>相传,古印度阿育王因征战杀戮过多,心生悔恨,皈依佛教,在印度广建寺塔,并派僧人到国外传教。僧人见此万山丛中,石峰怪异,便建寺塔。明万历和清光绪《永新县志》称:“石峰若塔,上耸绝崖,下俯重渊,傍有飞来石。佛书称舍利塔八万四千,此其一云。”</h3><h3>阿育塔实际是突兀而起的塔状怪石,高180米,底围约三米,形如出土春笋,壁立陡峭如鬼斧神工削成,崛峙挺拔。藏江龙由东向西绕行。与山梁相接处,有一天然幽径直抵山腰,是进塔惟一路径。山腰建有5间禅房,原为掌管香火的法师住所。塔身藤蔓牵缠,杂木横出,游人借崖壁铁链攀登而上。链上有一铁牌,上刻:“光绪丙戌冬月吉日,西乡五十六都吴察九妻尹氏率侄子光庆敬献”宇样。塔顶还有一小庙,坐北朝南。因高处风大,房上的盖瓦为铁制,上有铸宇,是清代信徒捐赠的。庙门后侧有个观日台。人站在此处,只见面前雾气蒸腾,氤氲缭绕,迎面一处悬崖峭壁,瀑布呼啸而下,在山谷浓阴处,如洪钟轰鸣,顿觉神情气爽,息心忘返</h3> <h3></h3><h3><br></h3><h3> 绥远山省级次原始森林:绥远山省级次原始森林位于绥龙源口水库:为中型水库,坝址位于龙源口村象形鼻下游峡谷处,紧邻阿育塔上游。大坝结构为钢筋混凝土砌石双曲搭坝,1991年底建成。四面环山,水面宽阔,碧波荡漾,满目青山,湖中有野鸭漫游。山村,山高林密,与井冈山接壤,拥有10多万亩原生林,因而成为野生动物情有独钟之地。</h3><h3><br></h3><h3><br></h3><h3> 龙源口水库:为中型水库,坝址位于龙源口村象形鼻下游峡谷处,紧邻阿育塔上游。大坝结构为钢筋混凝土砌石双曲搭坝,1991年底建成。四面环山,水面宽阔,碧波荡漾,满目青山,湖中有野鸭漫游。<br></h3><h3><br></h3> <h3>春耕</h3> <h3>森林水库风景</h3> <h3>世外桃园</h3> <h3> </h3><h3><br></h3><h3> 尚山庵位于龙源口镇横溪村西4公里的尚山,原名真寂禅林。始建于南北朝的南朝梁武帝萧衍天监年间(502~519),扩建于明末清初。前后殿阁、左右寮房称大丛林。</h3><h3> 相传在很久很久以前有一个朝廷命官带着家眷从九江坐船来我们吉安做官。有一天,他坐在船头看风景,突然看到江水中有一股细如丝线的红水。由于他是位得道高人(一说是佛子转世),看出这是股仙水,并认定是千载难逢的仙意惠顾于他。因此决定不去上任,跟随仙水溯流覓源,寻找仙地。故从赣江入禾河,又从禾河进龙源口江。有一天晚上神仙托梦,告诉他只有安顿好家眷,一人独行,才能找到源头仙地。于是他将家眷安置在碰塘(现在的龙源口镇白口村辖的自然村,后来人们在碰塘建了一座庵,以别婆庵为名作纪念)。高人安置家眷后,继续沿着红水前行,一直走到了七溪岭的尚山,见红水从石缝中流出,于是在石处结庐而居,过着饮山泉,食野果,坐禅修练的隐居生活。他被称为慈云禅师,他修炼生活的住所改建成现在的尚山庵。尚山庵也就在我懵懂的意识里留下了些许神奇感。</h3> <h3>龙源口景区秋溪一角</h3> <h3>乡村彩云如画</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