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苏州盘门三景是雄踞苏州西南的“盘门”水陆城门、横跨运河的“吴门桥”、临流照影的“瑞光寺塔”,由滔滔大运河把三景连结在了一起,成为苏州古城的名胜区。</h3><h3>“盘门”始建于春秋吴国阖闾元年(公元前514年)。虽经历代多次改筑,但位置基本未变。由于吴国在辰位,越国在已位,因此刻林木作蟠龙镇北,面向越国,以示吴国征服越国之意,故名“蟠门”。后因水萦回交错,改称“盘门”。历史上盘门一带的繁华仅次于阊,胥二门。盘门是苏州仅存的古城门遗迹,其水陆城门并存在全国已绝无仅有。今城垣是元至正十一年(公元1351年)所建。相传,意大利的马可波罗曾绕城巡视,并登城楼眺望。</h3><h3>“盘门”水陆城门并峙气势雄伟。陆城门分内外两重,内外两道城垣构成迷长约20米的方形瓮城。古时战守,诱敌至城下,从城上放箭、坠石,宛如“瓮中捉鳖”,全歼入侵之敌人,内城门北面左侧有和条坡度约为20度的城墙跑马道,直抵城墙顶上的一座由巨砖铺铺成的宽阔平台。在此能看到整个陆门、水门、瓮城面区和结构的全貌。为适应古代防御战而设置的锯齿形雉碟、女墙、射孔、闸口、关石、开井(防火用的设置)及眺望台俱在。正在的城楼是1986年重建,飞檐翘角,巍然耸立。城楼前方。架着三尊土炮。重现昔日吴都的风貌。</h3><h3>与陆城门毗连的两道水城门,是沟通西南角城内外的唯一水路通道。内外两道水城门全用花岗岩石构筑,高大的城门洞,可容两船并列而过。每重门都在巨型闸门以控制水流。不难想象,当年盘门双重水陆城门照临大运河,车马出入城关彩幡飘扬,船只进出水门扳舵击桨的繁盛景象。“盘门”水城门遗迹是研究我国古代政防工事极在价值的实物资料,是一座适应水乡城市的城堡建筑。</h3><h3>源自百度。</h3> <h3>“吴门桥”傍近“盘门”,始建于北宋。今桥为清同治十一年(公元1872年)重建,因此处水陆要冲,有吴中门户之意,而为桥名。桥横亘于波滚滚的大运河上,桥洞高大,木船可扬帆而过,是一座典型的具有江南水乡特色的大型单拱石桥。,由盘门水城门而出的一支水流经“水关桥”进入宽阔的大运河,此处北面城墙高耸,下临深渊,水流湍急,形势险要,古名“石家汇”,是古代舟师出没之所。在东面不远处,扼运河与大龙江交汇的岔道口上,有“兴龙桥”飞架,轻盈飘逸,举目水环水,桥接桥,河道纵横,水流盘缠,绿浪环抱,如置身“船在波上游,人在画中行”的画卷。</h3><h3>“瑞光寺塔”始为三国时代吴国赤乌十年(公元247年)孙权在“普济禅院”内所建造。宋宣和间(公元1119-1125年)修建时,朱励把塔改建成13层的“天宁万寿宝塔”。因塔现五色光,易寺名为“瑞光禅寺”淳熙十三年(公元1186年),改建为七层。寺毁于清咸丰十年(公元1860年)。仅存“瑞光寺塔”傲然耸立。</h3><h3>“瑞光寺塔”的砖砌塔身高44、42米。为八面七层,形体古朴,是砖木结构阁楼式塔的典型建筑,塔顶有层檐。塔由外壁、回廊及塔心组成。塔体由下向上逐层收缩,使轮廓微成曲线,古朴秀隽,保存了唐宋多层塔的风格和结构特点。现已完成复原性整修。</h3><h3>从塔的第二层塔心的窖穴发现的文物中,在年号题记的下限是北宋天禧元年(公元1017年),可以肯定,现存“瑞光寺塔”一至三层地塔身是北宋初期遗物。</h3><h3>“瑞光寺塔”傍近“盘门”和“吴门桥”,大运河之滨,日夜照影于东流的大运河上。曙光初临,万道霞光齐射塔身,还是暮色苍茫,落日余辉照映塔顶,“瑞光寺塔”都是灿烂辉煌。如循梯登塔,临空远眺,天际白云悠悠,大地碧绿如海,江南水乡风景如画,吴中风物尽收眼底。源自百度。</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