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研学 砥砺前行

玉儿

<h3> </h3><h3><br></h3><h3>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研学课程就是为了回归教育的本质,让学生在游学中成长。老河口市第四中学以"红色研学,砥砺前行"为契机,5月16日至18日组织了为期3天的研学之旅。组织学生走出校园,走向社会,走进红色老区,接受传统教育,让学生在研学过程中培养集体主义观念,红色爱国情怀,结合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为目标的研学实践活动。本次活动受到广大师生的一致好评,希望让更多的学生参入到红色研学行列。</h3> <h3>5月15日下午,红安研学之旅启动,学校领导和带队领导与教师和八年级100名优秀学生聚集在学校报告厅,学校领导做了动员报告,并对出行准备工作做了安排部署。</h3> <h3>5月16日上午7点整,研学之旅拉开帷幕。八年级12个班的100名学生带着兴奋带着激动带着向往一路欢歌笑语。5个多小时旅程,教官与学生互动交流频繁,不仅讲述了红安的来历,还学习了《黄安谣》:小小黄安,人人好汉。铜锣一响,四十八万。男将打仗,女将送饭。</h3> <h3>进入基地的路囗,红色的标志让人精神为之一振,我们的研学之旅正式开启</h3> <h3><br></h3><h3>初入基地一切都是那么的新奇,兴奋和忐忑交织在一起</h3> <p style="font-family: -webkit-standard;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红安,原名黄安,位于湖北省东北部大别山南麓,革命历史源远流长,英雄辈出,是一个有着光荣斗争历史和革命传统的地区。大革命时期,这里打响了黄麻起义第一枪,诞生了红四方面军、红二十五军、红二十八军三支红军主力。为了中国人民的自由和解放,红安人民不惜抛头颅,洒热血,牺牲了14万英雄儿女,在册革命烈士就有22552人,牺牲之重、贡献之大,全国罕见。在这块红色的土地上,诞生了董必武、李先念两位国家主席和陈锡联、韩先楚、秦基伟等223位将军,红安因此成为举世闻名的“中国第一将军县”。</h3> <h3>第一次集体吃饭。同学们排着整齐的队伍,8人依次围坐一桌,学习用餐礼仪及操作方法。</h3> <h3>以军人的标准为同学服务。这些在家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孩子们,从思想到行动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h3> <h3>第一次为同学提供服务,递餐具、盛饭、添饭,收拾餐具,清洁桌面,大家做的认真又开心</h3> <h3>下午2点,开营仪式在同学热情的目光中拉开帷幕。营区教官做了严格的研学纪律及要求的报告。同学们全程屏息认真听讲,没有一个同学违反会议纪律</h3> <h3>换上谜彩服,端坐在大礼堂,军人的风范初次显现</h3> <h3>下午3点开始,在基地开展了丰富多彩的实践。学习活动学习具有红安特色的剪纸艺术。</h3> <h3>丰富多彩的营地活动项目让人目不暇接</h3> <h3>小巧手剪出幸福的囍字</h3> <h3>智取卢定桥活动,教官示范并逐一进行安全检查确保每个学生快速安全通过浮桥</h3> <h3>孤军奋战的模式不断被共同协作刷新,团队精神在此得到充分体现。</h3> <h3>我很勇敢</h3> <h3>很赞哦</h3> <h3>晚上,学生在教官的指导下学习整理内务。学习内务,有手忙脚乱也有开心万千。自己也事情自己做,这才是自力更生的作派。</h3> <p style="font-family: -webkit-standard;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h3><p style="font-family: -webkit-standard;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5月17日上午参观黄麻起义和鄂豫皖苏区纪念园与董必武纪念馆</h3> <h3>烈士陵园扫墓向革命先烈致以崇高的敬意</h3> <h3>纪念碑前的敬礼</h3> <h3><br></h3><p style="font-family: -webkit-standard;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h3><p style="font-family: -webkit-standard;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纪念碑建于1977年,2004年进行维修改造。纪念碑及广场面积3000平方米,纪念碑高27.11米,这个数字是为了纪念黄麻起义的爆发日——1927年11月13日。碑名由华国锋同志题写。碑前左右两侧是两尊巨大的铜像,左塑武装农民身背大刀,高举铜锣;右塑红军战士高擎钢枪,奋勇向前。碑身两侧分别是董必武、叶剑英、徐向前、李先念的题词。</h3> <h3><span style="font-family: -webkit-standard;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1944年1月1日,中共中央发出周恩来代中央起草的贺寿电,这份贺电也说明了中共高层对董必武的高度评价和肯定。  </span></h3><p style="font-family: -webkit-standard;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  “董必武同志:庆贺您的六十大寿!您过去的革命奋斗,贯穿了辛亥、五四、北伐、内战一直到抗战的各个历史阶段,为着中华民族的解放写下了光荣的史迹。您是中国共产党创始者之一。二十二年来,您经历无数艰辛,始终不息地为党工作。现在您正代表着党站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前卫地位,高举着毛泽东同志的旗帜,不屈不挠地奋斗着。您是中国民族解放,社会解放的老战士;您是中国共产党的模范的领导者之一。</h3><p style="font-family: -webkit-standard;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  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为庆祝您的生日,将感到光荣。”</h3><p style="font-family: -webkit-standard;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  董老为表谢忱,当日,董必武在给中共中央的谢寿电中说:“不管在什么地方,不论在什么时候,要毫不犹豫地坚守着中央分配给我的岗位。”</h3> <h3>1至6班的同学在此庄严宣誓:不忘初心、牢记使命</h3> <h3>下午,参观李先念同志故居及考察并观看了电影《两块银元的故事》</h3> <h3>李先念同志纪念馆与李先念同志图书馆前合影留念</h3> <h3>毛译东为李先念同志提词:将军不下马!1至6班的同学在此留影纪念</h3> <h3>7至12班的同学聚集在将军塑像前留影</h3> <h3>17日晚上,研学实践联欢晚会。付出与回报是成正比的</h3> <h3>八年级的学生真是多才多艺,联欢晚会的六个奖项,被我校夺得4个,是不是很棒呢!</h3> <h3>18日上午长胜街参观考察。<span style="font-family: -webkit-standard;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长胜街是湖北省红安县七里坪镇的一条主街,因风起云涌的革命浪潮闻名于世,红色印记留存至今,极具纪念意义。这条街建于明末清初,距今已有300多年历史。大革命时期,长胜街成为鄂豫皖苏区根据地政治、经济、军事、文化中心,现还存有红四方面军指挥部等18处重要革命遗址,其中8处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长胜街原名正街,1930年曾命名为杨殷街,全长400米(解放后又续建了290米),南北有城门楼。街道两边房屋清一色的青砖黑瓦、木格窗户、木板门扇,每间房屋山墙或隔火墙有龙蛇鸟兽造型装饰,街道宽约7米,地面用花岗石条铺成。至今保持了大革命时期的原貌,</span></h3> <h3>参观七里坪工会</h3> <h3>长胜街街拍</h3> <h3>长胜街参观红四方面军指挥部</h3> <h3>列宁小学旧址</h3> <h3>红色教育沁入心田</h3> <h3>带队领导老师和教官一起合影</h3> <h3>红安研学之旅完美收官。本次研学<span style="font-family: -webkit-standard;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利用红安独特、丰富、厚重的红色资源和红色文化,积极开展以“追寻红色足迹、传承红色基因”为主题的中小学生研学旅行教育实践活动</span></h3> <h3><p style="font-family: -webkit-standard;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研学旅行是由学校根据红色考区特色、组织学生通过集体旅行、集中食宿的方式走出校园,参观红安在峥嵘岁月的英勇事迹,了解老一辈的生平事迹,聆听专家红色精典的讲座,学唱黃安民谣,言行与军人保持一致。通过集体生活与活动,拓展视野、丰富知识,增加对集体生活方式和社会公共道德的体验,提高了学生的自理能力、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时刻不忘初心,牢记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终身的使命。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总之,本次研学之旅,学生走进红安受到红色思想的熏陶,增添了对家乡对人民的无限热爱之情,增强了为祖国和平发展创造美好未来的信心。</h3></h3>

研学

红安

红色

长胜街

学生

同学

李先念

董必武

参观

教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