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1>这个学校很小,很小,小的仅有一届学生两个班。</h1><h3><span style="font-size: 20px;">这个学校很偏,很偏,曾经坐落在县内北部边陲的小村屯边。上学比进京都难。</span></h3><h3><span style="font-size: 20px;">这个学校存在的时间很短,很短,仅仅就成活了三年。</span><br></h3><h1>这个学校很少有人知道,仅仅是梨树县境内的九个初中的,六五年毕业的,报考中专的孩子或许稍有模糊印象。</h1><h1>这个学校很离奇很特殊,跌宕起伏,空前绝后,历史的痕迹早已荡然无存。</h1><h1>然而,这个学校的故事很多,很多,多得好像永远也讲不完!</h1><h1>我们这些亲历者,要想忘却,很难,很难!</h1><h1>岁月如梭逝水流年,半个世纪转瞬间,都已古稀之年!为了这刻骨铭心的记忆永存,就把这些文字留在美篇!</h1><h1>试想,如果让这段历史销声匿迹,烟消云散,岂不辜负了这112位曾经芳华正茂壮志未酬的热血青年!</h1><h3><br></h3><h3><br></h3> <h1><b><font color="#ed2308">迟到的毕业证</font></b></h1><h1>这是1985年吉林省教育厅按国家有关部委的政策,补发的中专毕业证!</h1><h3></h3><h1>虽然晚了17年,但毕竟能证明是正规的中专生!</h1><h3><br></h3><h3></h3> <h1>以下是入学时就读的专业课教科书封面照片。感谢葛玉华同学的珍藏,并提供实物照片,钦佩他对读过的书的保存和溺爱!</h1><h3></h3> <h1>植物学 上册</h1><h3></h3> <h3>植物学 下册</h3> <h1>农学气象学</h1><h3></h3> <h1>土壤肥料学 上册</h1><h3></h3> <h1>植物病虫害防治学</h1><h3></h3> <h1>化学实验</h1><h3></h3> <h1>物理学 上册</h1><h3></h3> <h1>物理学 下册</h1><h3></h3> <h1>物理学实验</h1><h3></h3> <h1>仅以此文,献给梨树七中中专班2019(入学54周年、毕业51周年)聚会!<br>怎奈本人腹无诗书、不通文墨,只能写出这非文非诗的一段直白文字,真是少年不努力老大徒伤悲啊!</h1><h3></h3> <h1>岁月匆匆<br>转瞬就是半个世纪,<br>今日再聚首<br>已是年过古稀,<br>时光荏苒<br>往事如烟,<br>不由勾起了那难忘的记忆。</h1><h1><br>忆当年,<br>正值青春年少<br>风华正茂,<br>一纸皱巴巴的通知<br>——梨树七中中专班,<br>就这样,<br>把我的聚拢到一起,<br>半耕半读一四七,<br>美其名曰<br>两个胖子同时进门,<br>可不知道谁能挤得过去。</h1><h1><br>南北通铺冰天雪地,<br>大碴子窝窝头<br>无油菜汤碗底还有泥,<br>唉,要是现在,<br>这都是绿色有机食品,<br>还有啥说的!</h1><h1><br>冬天的课堂上,<br>获得了文化专业知识,<br>物理课的一声对不对呀,对呀!<br>教室里回荡着欢声笑语。</h1><h1><br>春天的稻田里,<br>我们学会了插秧,<br>站着蹲着都不行,<br>只能是弯腰九十度<br>四肢都得插到泥水里,<br>炎炎烈日灼烧着脊背,<br>汗水裹挟着泪水往下滴。</h1><h1><br>曾记否,<br>稻田里,<br>有一种看不见的小虫,<br>钻到了胳膊小腿的<br>皮肤毛囊里,<br>惨不忍睹其痒无比。<br>真的苦啊!<br>试问,<br>同龄人谁有这样的遭遇!</h1><h1><br>在冰凉的操场上,<br>我们学会了和泥托坯,<br>这可是号称最累的活啊!<br>唉!太凉了,<br>拔得我呀,<br>不由自主把尿流在了裤子里!</h1><h1><br>秋收的稻浪里,<br>体验了粒粒皆辛苦的含义,<br>磨刀,割稻,捆稻<br>哪个不需要气力。<br>付出了也有回报,<br>吃着香喷喷颤巍巍的米饭,<br>这才真正懂得了啥叫大米。<br>可惜的是那些煮黄豆啊,<br>都变成了豆瓣扔到了茅坑里!<br>还真有一个意外惊喜,<br>在稻田的水坑里,<br>好多好多活蹦乱跳的鱼。</h1><h1><br>我们真有福气,<br>只读了一年书,<br>就赶上了<br>轰轰烈烈的疾风暴雨。<br>各显神通进京朝圣<br>傲游华夏大江南北,<br>神州处处展红旗。<br>指点江山,激扬文字,<br>试问天下谁能敌!</h1><h1><br>难奈无所事事,<br>也只能<br>打打球玩乐器,<br>练练书法下下棋,<br>更有好事者,<br>教室顶棚去猎奇,<br>黑洞洞灰蒙蒙,<br>只落得<br>满身灰土一脸泥。<br>甚荒唐<br>流金岁月一场闹剧!</h1><h1><br>就是那年初冬,<br>寒风横扫落叶满地,<br>依依惜别<br>难舍难离,<br>就这样<br>消失在茫茫的广阔的天地,<br>渺无音讯难联系,<br>从此改变了各自的人生轨迹!</h1><h1><br>但是,<br>任凭岁月无情的打磨,<br>也无法抹去这段刻骨铭心的经历,<br>这是独一无二的学校,<br>三个校址,<br>三个校名多稀奇。<br>患难与共三春秋,<br>苦心智,劳筋骨,<br>历经磨难更值得珍惜。</h1><h1><br>正因如此,<br>才有这超强的凝聚力,<br>才不约而同汇集到一起!<br>毕业五十一载,<br>今天我们再聚,<br>豆蔻年华已逝去,<br>青春容颜难觅。<br>你从哪里来,<br>又回哪里去?<br>苦辣酸甜有谁知?<br>半是清醒半是迷。</h1><h1><br>白发妪翁御宴楼,<br>情同手足闺蜜,<br>酒不醉人,人自醉<br>流淌着纯真的情谊。</h1><h1><br>有道是<br>饱经沧桑情更浓,<br>历尽坎坷遇知己,<br>都说夕阳无限好,<br>但愿晚霞更绚丽!</h1><h1><br>注释:</h1><h1><b style=""><font color="#b04fbb">1、梨树七中中专班(孤家子镇)</font></b><br>1965年,国家可能是出于培养农业技术员的考虑,增加了农业中专的设立,吉林省就有好几所吧。梨树县的就暂时挂靠在了原来只有初中的梨树七中(孤家子镇),考生中考填报的是“梨树七中中专班”,生源全部来自本县。招了116人,分成两个班。</h1><h3><br></h3><h1><b style=""><font color="#b04fbb">2、学制一四七</font></b><br>学制三年,半耕半读,每年假期是一个月,劳动四个月,学习七个月。学习期间两个星期才休息一天。这就是所谓的“一四七”。<br>当时可能是国家刚度过困难时期,国家鼓励半工半读,半耕半读,也就是说,有全日制和非全日制两种学制,有人比喻为两个胖子同时进门,我也弄不懂事啥意思。<br>好的季节都是强度很大的劳动,目的是解决办学经费吧,学生是没有任何收入的。还照样交伙食费(到农场打工班级立伙,不收饭钱吧)等。<br>入学半年后,又把学制改了,改成高中了,还是半耕半读。估计是办学条件(师资或器材等)出了问题。</h1><h3><br></h3><h1><b><font color="#b04fbb">3、梨树县耕读高中(老公林子)</font></b><br>又过半年,终于离开七中独立,搬到孤家子南7公里的一个叫老公林子(是孤家子农场的一个分场吧)的地方,利用原耕读大学的校址(耕大并到公主岭去了),校名为——梨树县耕读高中。<br>不久,文化大革命开始,停课闹革命,两年的学业就没了………</h1><h3><br></h3><h1><b style=""><font color="#b04fbb">4、梨树三中(榆树台镇)</font></b><br>转瞬入学三年多了,在1968年秋末冬初,又搬迁了,搬到了南边16公里的榆树台镇,并入了梨树三中,无所事事,挺到了年末,就按当时的统一号令,全部下乡或回乡,当时拍了个几乎没有老师只有同学的毕业合影,标题是——梨树三中首届高中生毕业留念。</h1><h3><br></h3><h1><b style=""><font color="#b04fbb">5、关于鄒巴巴的通知书的来历</font></b></h1><h1>我的录取通知书在学校(六中)放了一个暑假,我认为被同学说中了,肯定没戏了,开学了,我下届的同学,受老师的委托,特意绕道送给我,一个小的黄色的普通信封,上面胡乱写满了字(可能是假期护校的学生闲得无聊,在上面涂鸦吧),已看不清本来面目了,里面的一张纸还算清楚……<br>还是那时候的老师同学好啊,没扔也没顶替(丢失和顶替的案例是有的)!</h1><h3></h3><h1><br>这就是三个校址,三个校名,半年中专,半年高中,两年文革的来历。</h1><h1><br>局外人看了是不是一头雾水呢?</h1><h1>可这是真的,这些有志青年荒废了大好青春年华乃至扭曲了整个人生!</h1><h1>不然就可以考入其他中专,尽管没学到啥毕业也不都分配了吗?</h1><h1><br>这段离奇的经历也许很快会被浩瀚的历史洪流淹没!</h1><h1><font color="#b04fbb">有句名言说——</font><b style=""><font color="#b04fbb">人生没有如果,只有后果和结果!</font></b></h1><h1>回顾过往,更觉得异常深刻!</h1><h3></h3><h3></h3> <h3></h3><h1>不妥之处,敬请佐证!</h1><h1>谢谢阅览!</h1> <h1><font color="#ed2308">此文发布后,受到同学们的深切关注,在此深表谢意!</font></h1><h1><font color="#ed2308">收录了部分同学的回复……</font></h1><h3></h3> <h1>各位尊敬的老同学:
再有几天——8月25日,是我们跨进梨树七中中专班大门的第一天的纪念日,那是1965年8月25日。一年的中专;两年的耕高;几个月的高中,三年后的11月,在一个秋雨绵绵的日子。我们这批被忽悠了的青年学子,幸幸地离开了梨树三中高中部,熔入了农村这一广阔的天地。
向上看,雾濛濛;</h1><h1>向下看,黄澄澄,</h1><h1>两眼迷茫,</h1><h1>何处是人生……。
“人生最大的悲哀莫过于心死”,说的就是我们没有了心跳的那一代。
为纪念这个不值得纪念而又忘不了的日子,在下把这两年收集的同学老照片整理一下发到群里,敬请关注。<br></h1><h1 style="text-align: right;">李誉——2019年8月18日 </h1> <h1 style="text-align: left;"><br></h1><h1 style="text-align: center;">难忘一九六五年,
东辽河畔的南岸,
统一考试被录取,
一百多名小青年。
梨树七中中专班,
半农半读做实验,
闲时学点专业课,
农忙时节下农田。
春天托坯盖校舍,
夏插秧苗水稻田,
秋收割稻车送饭,
割苇检粪冬不闲。
三年更改三校名,
三次来把校址迁,
命运带来的苦恼,
酸甜苦辣都尝遍。
回想一九六八年,
毕业时节无人管,
卷起行囊个自去,
一去就是数十年。
一百多颗小星星,
颗颗洒落天地间,
天上星星在发光,
落入地下陷泥潭。
以前人生难回首,
自己的梦自己圆,
人生一半靠自己,
另外一半听自然。
知足常乐要想开,
半贫半富半自安,
人非圣贤哪得全,
只要良心可对天。<br></h1><h1 style="text-align: right;">作者:葛玉华 写于2019年8月18日 </h1>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光阴一去不复返,
一晃毕业五十年,
回首走过崎岖路。
撕心裂肺苦难言,
提笔记住以往事,
还是红楼写的全。</h1><h1 style="text-align: center;">有道是————
满纸荒唐言,
一把辛酸泪,
只因作者痴,
谁解其中味。
——苗长春<br></h1> <h1><br></h1><h1>看了这篇难以磨灭的记忆一,勾起了当年读书时的回忆,玉华,长春又以诗歌的形式描述了那段刻骨铭心的记忆,说不出什么滋味。</h1><h1>当时被人误解,认为都是学习不好,成绩差的上了这一所不被社会认同的学校,不知流了多少心酸的眼泪。</h1><h1>不是自己填报的学校,也没干过那些体力活,劳动跟不上,老师看不上,心情不好,身体又有病,吃着学校专为病号准备的玉米面饼子,自己因有远方嫂子在校,借光享受特殊待遇,在小食堂吃小米饭,同学们羡慕够呛。</h1><h1>回想那段时间,不知是怎么熬过来的,真是往事不堪回首,这段记忆为我以后的坎坷经历垫了底,否则还真是难以接受,吃过苦,受过累,现在都变成了人生经历中的财富。</h1><h1>现在都已到了夕阳之年,我们还都健在,已经是很幸运的了,这段特殊的记忆我是不会忘记的,已经把这一杰作收藏了,谢谢你们几位,辛苦了,以后有机会一定争取见面。 </h1><h1 style="text-align: right;">马秀云 于2019年8月18日 </h1> <h1>看了李誉同学制作的《老同学旧照片相册》,使我们又一次看到了高中时代的自己,一群(中上等生)没按志愿被划拨到梨树农业中专班、有理想没方向的青年学子。
看了王克远同学制作并编制的《难以磨灭的记忆——纪念梨树七中中专班成立54周年》图文,感受颇深,同时也勾起了我对中专(高中)时代不堪回首的记忆。
过去,中专(高中)时期的学习生活,使我们共同经历了两更校名和两换校址之事,那就是三校名三校址的怪事:</h1><h1>1、梨树七中农业中专班,校址在梨树县第七中学(孤家子镇);</h1><h1>2、梨树县耕读高中,校址在老公林子(前梨树农大校址);</h1><h1>3、梨树三中高中部,校址在梨树三中(榆树台镇)。</h1><h1>够折腾的了吧?!半耕半读不下去了,也快毕业了,定一个高中可以了吧?!可无人问津的高中毕业,在那个文革年代,自然也就遣散回家或下乡了。而中专毕业理所当然地要分配工作的,变个高中,到时让你回家也没牙啃了。所以,我们这帮小青年就名符其实地成了那个年代的试验品和牺牲品,呜呼哀哉。
而今,那些风华正茂的小青年,都已成为古稀之年的老头老太太。我们尽管当年被试验、被牺牲,且失掉了应有的就业机会,但我们不服输,变经历为动力,努力拼搏,也都有了自己的工作岗位,多数人的工作和退休后的生活条件都不错,安度晚年。
祝同学们健康幸福!<br></h1><h1 style="text-align: right;">————王洪吉 </h1><h1 style="text-align: right;">于2019.8.18 </h1>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寒窗学堂趣味生,
五十春秋各不同。
道路坎坷艰辛若,
阳光普照迎东风。
回想往事沧桑变,
盛世年华锦前程。
唯有青春多浪漫,
落山余辉半壁红。<br></h1><h1 style="text-align: right;">———刘允增</h1><h1 style="text-align: right;">2019.9.19</h1>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夕阳之时忆往情,
古稀不谈当年勇;
苦难共渡实可贵,
今朝褔寿齐相迎。<br></h1><h1 style="text-align: center;">
历史烟云岂能消散,
苦难岁月永记心间,
智士自奋各得其绩;
百名奇士福禄双全。<br></h1><h1 style="text-align: right;">———周景全</h1><h1 style="text-align: right;">2019.9.19</h1>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中专同学不一般
出口成章诗歌现
三迁校址三改名
半耕半读情更浓
如今赶上好时代
琴棋书画显神通
夕阳路上仰天笑
我辈不是蓬蒿人
特殊学校已不在
载入史册传后人<br></h1><h1 style="text-align: right;">———张桂兰</h1><h1 style="text-align: right;">2019.9.19</h1>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初中毕业进中专
户口急忙往出迁
背着行李去报道
说是省里不批咱
户口又都回原地
只要念书无怨言
半耕半读也无悔
吃苦挨累也心甘
我们不是无能辈
各个都是榜中先
三个校名三校址
从北至南折腾咱
前无此校后无名
开天辟地两个班
文革时期讨说法
小命差点赴黄泉
人生路上多磨难
同学情谊比钢坚
但愿县志有一笔
不屈念回中专班
过去事情不应想
快乐一天是一天<br></h1><h1 style="text-align: right;">张桂兰 </h1><h1 style="text-align: right;">2019.9.21</h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