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二、落户五四柯仔林</h3><h3><br></h3><h3>终于安顿下来了。20多位知青分别挤在两间从柯仔林村托幼所腾出来的房间,每间大约有十多平方,每位知青一张竹床,并排一字儿铺开,像北方的大炕,箱子放到脚尾,留一条一个人侧身才能走的路,以方便后排的人进出。我所住的这间记得住了八人,同班级的林明坤、李建辉、林溪泉、陈越、陈建勋,还有隔壁班的柯和平同学等住在同一间。四个女知青则特别优待,住到了大队党支部书记张德和的家,老张特地腾出家里的房间给女知青住。后来八月份第二批知青又来了七位,总共凑成三十位。</h3><h3>双第农场领导本来想把这些知青分别安置到新碑大队和五四大队两个地方,因为我们这些学生娃是上级分配给双第的安置任务,不接受不行,可分配给底下大队,他们又担心底下大队不愿意接受。当时五四大队党支部书记张德和知道后,主动找到场领导,说:“把这些知青都给我吧。”这么一来,领导们大喜过望,说:“是你自己要的噢,不后悔?”张书记说不后悔。于是经场部领导研究决定, 30位知青全部分给了五四大队,就安置在五四大队柯仔林村。</h3><h3><br></h3> <h3>1975年摄于双第知青点</h3> <h3>2019年摄于双第</h3> <h3><br></h3><h3>知青刚安置时吃住条件都很差,大队党支部书记老张通过多次上场部找领导,要求拨款建造知青宿舍及食堂配套。终于在1975年的上半年,在柯仔林村与五四村之间的半山上,建造了一排共10间的宿舍,知青刚好每三人安排一间,我和同学林明坤、李建辉三人合住一间。还有一间五十多平方的大食堂。虽然搬进了新宿舍,但睡的还是竹床。当时我的竹床上面是草席,草席上面是一条薄薄的线毯。寒冬腊月,山区的夜晚特别寒冷,而我整个后背贴着竹床那是个透心凉,把四肢紧紧抱着、蜷缩着身子弓着腰,就像一只小龙虾,还是冻得瑟瑟发抖,整宿整宿地睡不着。后来在生产队里偷偷拿来两个麻袋,铺在竹床上,再盖上草席、线毯,感觉暖和多了,勉强能睡安稳了。再后来秋收的时候,到田地里抱回几摞稻草,自己编成草垫放到竹床上面,居然成了暖被窝,再也不受寒冷欺负了。过了一段时间后,终于“鸟枪换炮”,睡上了新木床。</h3> <h3>右二系当时五四大队党支部书记张德和</h3> <h3><br></h3><h3>五四大队共有四个生产小队,一、二生产小队在五四自然村,住的都是归侨。三、四生产小队在柯仔林村,除了六户归侨外,都是本地农民。另外还有茶果队、橡胶队、蔬菜队、蘑菇队等。女知青还有部分男知青安排在茶果队,有的安排在橡胶队和蔬菜队。其余都安排在第三、第四生产小队,我则安排到第三生产小队。评工分时,确切地说是宣布知青工分时,最低工分是三分九,最高工分是四分半,我居中四分三。不知道当时的工分是怎样评的,但相差也不是很多,大家也不敢有意见。那时双第农场效益不错,每工日十分工一块钱,这在龙海县那时候的工分值算是很高的。但听说他们资深农民,最强的劳力最高的工分也就八分,所以我们这些刚出校门的学生娃四分多也算不低了。按工分值算,我每天出工的工钱有四毛三,比起到其他公社农村生产队的知青要好得多,听说好多地方每工日十分工的工分值才两毛多,有点庆幸到农场上山下乡是来对了。</h3> <h3>林添寿,1974年7月16日上山下乡到龙海县双第华侨农场。1979年考入龙溪师专读书,毕业后曾在龙海程溪中学、溪墘中学等地任教。1993年转入龙海市乡镇当公务员。系福建省楹联学会会员、漳州市楹联学会理事。楹联作品曾在全国征联和省海峡都市报的征联中获优秀奖,有20副楹联作品入选编入《当代楹联精品选》一书。有一知青文章获全国三等奖。</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