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花和飞鸟

古今

<h3>  去年冬天在海南,有时和故乡的朋友一起出去旅行和拍照,由于海南的自然资源丰富,生态系统完美,经常可以看到原来未曾见过,确很漂亮的鸟儿,这些可爱的小精灵激起了我去拍摄它们的愿望。于是我第一次拿起相机,在海边、河畔、湿地、林中专门去寻觅它们的身影,虽然辛苦,确也有点收获和满满的快乐。 </h3> <h3>一 亚历山大鹦鹉</h3> <h3>  </h3><h3>亚历山大鹦鹉(学名:Psittacula eupatria)是亚洲最大的长尾鹦鹉,共有5种亚种,身长依照不同亚种为56~62厘米,体重198 ~ 258克。分布地区十分广阔,横跨数个国家,野生鸟栖息于海拔900米以下各种干燥与潮湿的地方,包括森林、农作物区、红树林、椰子园等地。外表有点类似环颈鹦鹉,但是体型明显大的多,且翅膀上有明显红斑,有不错的学话能力,天性温和,人工饲养可训练学会一些技巧,出现许多颜色的变种。</h3><h3><br></h3> <h3>外形特征</h3><h3>亚历山大鹦鹉体长58厘米,体重260克。这种鹦鹉鸟体为绿色,脸颊和颈部为灰蓝色,雄鸟颈部会长出一条灰蓝色的细窄条状羽毛,沿着蜡膜到眼睛有一条黑色羽毛,颈部有著一条很宽的黑色环状羽毛和一条很宽的粉红色环状羽毛;腹部黄绿色,外侧翅膀覆羽带有一块紫红色的羽毛;尾巴羽毛中间上方为绿底外加蓝绿色,尖端黄色;尾巴内侧黄色;鸟喙红色,尖端黄色;虹膜黄白色。雌鸟的颈部没有黑色的和粉红色的环状羽毛,鸟体色较为黯淡,中间尾羽平均长度较雄鸟短。幼鸟外型和雌鸟相当神似,外侧翅膀没有紫红色的羽毛,要到至少18个月大才会开始发展为成鸟的羽色,完全变成成鸟的羽色至少需要32到36个月。48个月性成熟。</h3> <h3>二 花蜜鸟</h3> <h3>外形特征</h3><h3>小型鸣禽。体纤细;喙细长而尖,有的并下弯,先端有锯缘;舌管状,富伸缩性,先端分叉;翅短圆;尾型多样,有的短而平,有的中央尾羽特长;腿细长。雌雄异色,雄鸟羽色华丽且具金属闪光,雌鸟多橄榄绿色。</h3> <h3>繁殖方式</h3><h3>由雌鸟在树梢上编织袋状巢,以苔藓、植物纤维、毛、羽等做成;产卵2~4枚;雌鸟孵化,孵化期13~17天,雏期15~16天。分布于非洲、东洋界和澳洲。我国有4属11种。</h3><h3><br></h3> <h3>特点</h3><h3>小型鸣禽。体纤细;喙细长而尖</h3><h3>生活习性</h3><h3>以花蜜为食,兼食昆虫。</h3> <h3>三 绣眼鸟</h3> <h3>形态特征</h3><h3>体形小,体长90~122毫米;嘴小,为头长的一半,嘴峰稍向下弯;鼻孔为薄膜所掩盖;舌能伸缩,先端具有角质硬性的纤维簇;翅圆长;尾短;跗蹠长而健。雌雄相似。绣眼鸟是小型食虫鸟类 ,体型及颜色都很像柳莺。因其眼圈被一些明显的白色绒状短羽所环绕,形成鲜明的白眼圈得绣眼之名。绣眼鸟的嘴细小,主要在花中取食昆虫,亦食少量浆果。筑巢于高树的枝杈处,呈杯状,卵呈斑杂状。它们都是夏候鸟,在林间及林缘附近耕作区分布。每年春夏季在我国繁殖,常见种类有暗绿绣眼鸟及红胁绣眼鸟。</h3> <h3>生活习性</h3><h3>完完全树栖生活,取食昆虫、花蜜和甜软的果实;绣眼鸟性情活跃,高度群集。多数种类低声嘁嘁喳喳,但有几种高声转鸣。 绣眼鸟的嘴细小,主要在花中取食昆虫,亦食少量浆果。</h3> <h3>四 八哥</h3> <h3>八哥(学名:Acridotheres cristatellus):外形大小和家八哥相似,体长23-28cm。通体黑色,前额有长而竖直的羽簇,有如冠状,翅具白色翅斑,飞翔时尤为明显。尾羽和尾下覆羽具白色端斑。嘴乳黄色,脚黄色。</h3><h3>主要栖息于海拔2000m以下的低山丘陵和山脚平原地带的次生阔叶林、竹林和林缘疏林中。以蝗虫、蚱蜢、金龟子、蛇、毛虫、地老虎、蝇、虱等昆虫和昆虫幼虫为食,也吃谷粒、植物果实和种子等植物性食物。</h3> <h3><br></h3><h3>八哥在中国南方的种群数量较普遍,既是重要的农林益鸟,也是颇受欢迎的笼养鸟。它能模仿其他鸟的鸣叫,也能模仿简单的人语,在国内广被人们笼养,而且被引种到菲律宾和加拿大。</h3> <h3><br></h3><h3>形态特征</h3><h3>八哥通体乌黑色,矛状额羽延长成簇状耸立于嘴基,形如冠状,头顶至后颈、头侧、颊和耳羽呈矛状、绒黑色具蓝绿色金属光泽,其余上体缀有淡紫褐色,不如头部黑而辉亮。两翅与背同色,初级覆羽先端和初级飞羽基部白色,形成宽阔的白色翅斑,飞翔时尤为明显。尾羽绒黑色,除中央一对尾羽外,均具白色端斑。下体暗灰黑色,肛周和尾下覆羽具白色端斑。 虹膜橙黄色,嘴乳黄色,脚黄色。</h3> <h3><br></h3><h3>栖息环境</h3><h3>主要栖息于海拔2000m以下的低山丘陵和山脚平原地带的次生阔叶林、竹林和林缘疏林中,也栖息于农田、牧场、果园和村寨附近的大树上,有时还栖息于屋脊上或田间地头。</h3> <h3><br></h3><h3>生活习性</h3><h3>性喜结群,常立水牛背上,或集结于大树上,或成行站在屋脊上,每至暮时常呈大群翔舞空中,噪鸣片刻后栖息。夜宿于竹林、大树或芦苇丛,并与其他椋鸟混群栖息。</h3><h3>常在翻耕过的农地觅食,或站在牛、猪等家畜背上啄食寄生虫。性活泼,成群活动,有时集成大群,特别是傍晚,集成大群在树上过夜。夜栖地点较为固定,常在附近地上活动和觅食,待至黄昏才陆续飞至夜栖地。善鸣叫,尤其在傍晚时甚为喧闹。</h3><h3>野生八哥食性杂,主要以蝗虫、蚱蜢、金龟子、蛇、毛虫、地老虎、蝇、虱等昆虫和昆虫幼虫为食,也吃谷粒、植物果实和种子等植物性食物。往往追随农民和耕牛后边啄食犁翻出土面的蚯蚓、昆虫、蠕虫等,又喜啄食牛背上的虻、蝇和壁虱,也捕食像蝗虫、金龟、蝼蛄等。八哥的植物性食物多数是各种植物及杂草种子,以及榕果、蔬菜茎叶。</h3> <h3><br></h3><h3>分布范围</h3><h3>中国分布于四川、云南以东,河南和陕西以南的平原地区,东南沿海台湾、香港和海南岛一带。</h3> <h3>繁殖方式</h3><h3>繁殖期4-8月。营巢于树洞、建筑物洞穴中,内垫有草根、草茎、草叶、藤条、羽毛、碎片、蛇皮、塑料薄膜等,巢无一定形状。有时也成小群集中营巢,每窝产卵3-6枚,多为4-5枚,卵蓝绿色而富有光泽。</h3> <h3>五 岩鹭</h3> <h3>岩鹭:(学名:Egretta sacra):中型涉禽,体长60-75厘米,翼长25-30毫米,体重330-700克。嘴较长而粗钝,颈长,脚较粗短,体色有白色和黑色两种色型。黑色型较常见,体羽清一深灰色并具短冠羽,近白色的颏在野外清楚可见。白色型与牛背鹭的区别在体型较大,头及颈狭窄。与其他鹭的区别为腿偏绿色且相对较短,嘴浅色,习性也不同。虹膜黄色;嘴浅黄;脚绿色。</h3> <h3><br></h3><h3>栖息于海边,一般单独或集成小群活动。主要以鱼类、虾、蟹、甲壳类、昆虫和软体动物等动物性食物为食。在岩棚上产卵。巢筑于小岛大砾石下的石堆上。每年4-6月繁殖,每窝产卵2-5枚。</h3> <h3><br></h3><h3>黑色型全身羽毛主要呈暗石板灰色或者蓝灰色,颏和喉部有一白色纵纹,头后、前颈下部和背部在繁殖期有长的羽饰,眼黄色,嘴灰褐色或灰,上嘴通常较下嘴暗,脚黄绿色或灰色,趾黄色,这种色型的岩鹭与其他鹭类区别起来就很容易了。</h3> <h3><br></h3><h3>栖息环境</h3><h3>岩鹭是典型的海岸鸟类,而且是一种留鸟,主要生活于热带和亚热带海洋中的岛屿和沿海海岸一带,尤其喜欢栖息在多岩礁的海岛和海岸岩石上。生活于海岸边的红树林内、泥滩、海滩、潮汐河流和小溪,倾向于避开沙质海岸或那些岩壁陡峭的海岸。</h3> <h3><br></h3><h3>虽然主要是沿海物种,但是岩鹭有时会稍微向内陆方向发展,在那里它可能会栖息于浅滩地、湖边和远离海岸的田野。</h3><h3><br></h3> <h3><br></h3><h3>生活习性</h3><h3>岩鹭是一种有高度领地意识的物种,大多单独活动,有时成对或以家族为单位聚小群活动,占领一小片礁或海岸。通常只在岩岸出现,常停立于海边岩石上或飞跃于浪花间,贴近海面飞行。只有非繁殖期才偶尔四处游荡,这也是它与其他鹭类在习性上的区别之一。大多在白天活动,但以黄昏时分活动更为频繁。性情羞怯,孤独好静,不易接近,除了繁殖期外,常常单独活动,多在沿海边的岩礁上静静地觅食或者缓慢地走动,有时也伫立在较为隐蔽的水边岩礁上,身体呈驼背状,长时间站着不动。活动时通常极为小心谨慎,常常轻轻的、无声无响地移动和觅食。有时也在低空中飞翔于岩礁与浪花之间,飞行时颈部也缩成“S”形,两翅鼓动缓慢,从容不迫,不慌不忙。但当它受到威胁时,也能飞得相当快。</h3><h3><br></h3> <h3><br></h3><h3>该物种通常以缓慢的移动脚步的方式进行狩猎,具有独特的深度蹲伏姿势,周期性地站立和直立以扫描猎物,或者快速追赶猎物。它们也会用脚搅动水来打扰潜在的猎物,有时还会在岸边的树叶下搜寻或搜索。一些研究表明,两种色形的岩鹭在其栖息地选择和摄食行为上可能略有不同。白天和夜晚都会进食,其摄食时间取决于潮汐。当食物充足时,它们可能偶尔会以群体的形式进食,并且在夜间也可能以小群居住,有时与其他物种混群栖息。饮食主要由小鱼和蟹组成,也吃昆虫、软体动物甚至蜥蜴,也吃鸟卵。</h3> <h3><br></h3><h3>繁殖方式</h3><h3>岩鹭属于领地性留鸟,通常成群而又较为分散的在海岛岩石上筑巢。在分布区的北部和南部,该物种通常在春季繁殖,但在澳大利亚和各个太平洋岛屿,全年可繁殖。岩鹭的鸟巢建在地面上的避风处,一般是岩壁的缝隙间或树上或低矮的灌木上。在人类居住区附近也有营巢的现象,例如在码头下。鸟巢较简陋,由枯枝和草茎搭建成一个盘状的平台,鸟巢的大小视周围的环境有所变化。雌性岩鹭每窝产2-6枚卵,卵为淡青色或淡绿色,一般为42-48毫米×32-35毫米。雄雌均参预孵化,孵化期25-28天。幼鸟大约3周龄时离巢,大约40-5天独立飞行。</h3> <h3>六 伯劳鸟</h3> <h3>伯劳鸟:是一种食肉的小型雀鸟,又名:百罗鸟、伯劳头,生性凶猛,是重要的食虫鸟类。它们的主要特点是嘴形大而强,上嘴先端具钩和缺刻,略似鹰嘴。伯劳鸟翅短圆,通常呈凸尾状;脚强健,趾有利钩;性凶猛,嗜吃小形兽类、鸟类、蜥蜴等各种昆虫以及其他活动物。大都栖息在丘陵开阔的林地,巢呈杯状,置于有棘的树木或灌丛间。卵上常具有略呈暗褐色的、大小不等的杂斑。</h3><h3>别称</h3><h3>屠夫鸟</h3> <h3><br></h3><h3>物种特征</h3><h3>伯劳科(学名Laniidae)在鸟类传统分类系统中是鸟纲雀形目中的一个科。这是一种食肉的小型雀鸟,生性凶猛。</h3> <h3><br></h3><h3>生长习性</h3><h3>伯劳科鸟类性情凶猛,有“雀中猛禽”之称。常立于高处俯视,伺机而动,捕捉昆虫、蛙、蜥蜴、小鸟和鼠类等,有把尸体插在棘刺上撕食的习性,有时不全吃掉,用这种方式储存食物。</h3> <h3><br></h3><h3>伯劳是重要的食虫鸟类。它们的主要特点是嘴形大而强,上嘴先端具钩和缺刻,略似鹰嘴。翅短圆,通常呈凸尾状。脚强健,趾有利钩。性凶猛,嗜吃小形兽类、鸟类、蜥蜴等各种昆虫以及其他活动物。大都栖息在丘陵开阔的林地。常栖于树顶,到地面捕食,捕取后复返回树枝;常将猎获物挂在带刺的树上,在树刺的帮助下,将其杀死,撕碎而食之,故有人称其为屠夫鸟。巢呈杯状,置于有棘的树木或灌丛间。卵上常具有略呈暗褐色的、大小不等的杂斑。它们大多数为我国的候鸟。</h3> <h3><br></h3><h3>伯劳鸟比知更鸟要小些,羽毛一般是灰色或淡褐色,翅膀和尾为黑色并带有白色的斑,眼睛周围是一圈明显的黑色。欧洲的伯劳鸟多为红色和褐色;加拿大和美国的大伯劳鸟也称为北方伯劳,是伯劳鸟中分布最广的一种;从伯劳产于非洲,大约有40多种。体长大约有16~21厘米。羽毛色彩鲜艳,嘴不像其他伯劳鸟那么尖利,尾部有长而柔软的羽毛。四色丛伯劳上体呈绿色,下体金黄色。红色的喉咙和黑色的边,非常好看。</h3> <h3><br></h3><h3>繁殖方式</h3><h3>伯劳鸟由雌鸟孵蛋,大概二个星期就可以出生,出生后由雌、雄鸟共同喂食,十二天后幼鸟就可以离巢自立了,但它们有时也会回来向父母要些食物。伯劳鸟也有着很强的母性,当有蛇之类的动物想攻击它的巢穴时,伯劳鸟会拼命保护它的幼鸟而反击。</h3> <h3><br></h3><h3>由于伯劳鸟的生活环境是开阔的草原、牧场,随着人类城市的扩建、牧场的机械化耕种,伯劳鸟的生存环境越来越小,这也导致了伯劳鸟数量的逐年减少,我们能看到这坚强、富有个性的鸟儿的机会也是越来越少。</h3> <h3>七 黒枕王鹟</h3> <h3>雌鸟前额基部和颊尖黑色,其余头部和颈暗青蓝色或深蓝色,到背、肩等上体变为褐色或淡灰褐色,两翅和尾暗褐色,翅上覆羽和飞羽羽缘沾青蓝色;尾羽外翈羽缘亦沾蓝色,枕无黑斑。额、喉为暗青蓝色或灰蓝色,胸暗蓝灰色,腹和尾下覆羽白色,两胁沾淡蓝灰色。</h3><h3><br></h3> <h3><br></h3><h3>栖息环境</h3><h3>主要栖息于海拔1000米以下的低山丘陵和脚平原地带的常绿阔叶林、次生林、竹林和林缘疏林灌丛中,尤以沟谷与河流沿岸疏林灌丛较喜欢,有时也出入于农田等开阔地区的稀疏树丛、竹丛和灌丛中。</h3> <h3><br></h3><h3>生活习性</h3><h3>常单独活动,机警,行动敏捷,在树枝和灌丛间来回飞翔,从一棵树飞至另一棵树,或停息于树枝或灌木顶端,当空中有昆虫出现,则立刻飞去捕猎,也在树枝和林下灌木枝叶间跳跃觅食,边跳边叫,叫声似‘几哟,几哟,几哟’,一般不下到地上活动和觅食。</h3><h3><br></h3> <h3><br></h3><h3>繁殖方式</h3><h3>黑枕王鹟繁殖期4~7月间。营巢于树和竹的枝杈上。巢呈深杯状,主要由细草茎和草叶、树皮纤维和苔藓等构成,再用蜘蛛网将它们网织在一起,结构精美,巢壁很薄,距地高1.2~1.2米。除在茂密的森林中营巢外,也在林缘疏林、次生林和开阔地区的树丛中背巢,有时也在果园和农田地区的孤树上营巢,营巢环境的选择不甚严格。巢的大小为巢口直径5厘米,巢深3厘米。巢筑好后即开始产卵,每窝产卵3~5枚,卵淡乳黄色、粉黄色或粉白色。</h3><h3>在中国主要分布于四川西南部西昌,贵州南部册亨和望谟,云南西北部丽江、西部腾冲、盈冲、耿马、潞西、双江、景东、南部西双版纳、东南部蒙自、河口、富宁,广西柳州、瑶山,福建,台湾,广东,香港和海南岛。</h3><h3>种群现状</h3><h3>黑枕王鹟在中国云南、海南岛和台湾地区种群数量较丰富,容易见到;而在四川、贵州、广西、广东和福建等地则较为稀少,不常见。种群数量更趋减少,与环境条件恶化和人为捕猎有关,应注意保护。</h3> <h3>八 白喉冠鹎</h3> <h3>白喉冠鹎:(学名:Alophoixus pallidus):体长20-25cm。头顶红褐色,有长而细的羽冠、红褐色,头侧灰色。上体橄榄绿黄色,飞羽暗褐色,外翈茶黄色,尾下覆羽皮黄色。</h3><h3>栖息于海拔1500m以下的低山丘陵阔叶林、次生林、常绿阔叶林、季雨林和雨林中。常成小群活动在乔木树冠层,也到林下灌木层活动和觅食。很少到地上活动,有时也见活动在林缘或林外一些散生的树木上。以植物果实与种子等植物性食物为食,也吃昆虫、昆虫幼虫和蜘蛛等其他小型无脊椎动物。</h3><h3>分布于中国、缅甸、泰国、老挝、越南等地。</h3> <h3><br></h3><h3>形态特征</h3><h3>白喉冠鹎的头顶和冠羽褐色或红褐色,眼先、眼周、颊、耳羽等头侧灰色或褐灰色。上体橄榄绿褐色,尾上覆羽棕色,翼上覆羽橄榄绿褐色,飞羽暗褐色,外翈除先端外大部分呈暗茶黄色,最内侧飞羽暗茶褐色。尾羽棕褐色具不明显的横纹,外侧尾羽端部略浅。颏、喉白色,其余下体橄榄黄色,胸和两胁沾灰褐色,有的具乳白色或黄色轴纹。尾下覆羽皮黄色,翼缘和翼下覆羽黄白色或浅皮黄色。</h3> <h3><br></h3><h3>生活习性</h3><h3>主要以植物果实与种子等植物性食物为食,也吃象甲、瓢甲、蝉、蜂、蝗虫等鞘翅目、鳞翅目、直翅目昆虫、昆虫幼虫和蜘蛛等其他小型无脊椎动物。</h3><h3>常成小群活动在乔木树冠层,也到林下灌木层活动和觅食。很少到地上活动,有时也见活动在林缘或林外一些散生的树木上。</h3><h3>叫声:群鸟持续地发出断续高叫,偶有细弱鸣声。</h3> <h3><br></h3><h3>分布范围</h3><h3>分布于缅甸、泰国、老挝、越南、中国(云南西南部、南部、东南部和贵州及广西等地。)</h3><h3>繁殖方式</h3><h3>繁殖期5-6月,通常营巢于阔叶林中,巢多置于林下灌木或藤条上。每窝产卵2-4枚。卵呈深彩红色具血红色斑点。</h3> <h3>九 绿嘴地鹃</h3> <h3>绿嘴地鹃:(学名:Phaenicophaeus tristis):体形似小鸦鹃,但羽色大致绿灰;嘴绿色,头侧眼的周围有一裸区;后爪弯曲。虹膜赤红色,眼外周裸露皮肤繁殖期为赤红色,非繁殖期为暗红色。嘴绿色,基部及先端色暗,近嘴角处常沾红色,非繁殖期下嘴黄褐色,脚石板绿色。幼鸟和成鸟相似,但缺少光泽。枕、颈和上背沾棕栗色,下嘴橙褐色,尾较短。</h3><h3>多隐蔽于山林的灌木丛、竹丛以及休息时常停于靠近地面的树桠上。分布于中国以南、东至印度尼西亚、西至印度、斯里兰卡以及中国大陆的云南至广东以南地方、海南等地。</h3> <h3><br></h3><h3>形态特征</h3><h3>绿嘴地鹃成鸟,眼先及颊角黑色;额侧及自鼻孔到耳后的一条纹以及眼下一些羽毛均白色;头顶至上背淡绿灰色,头顶杂以黑色条纹;背中部、三级飞羽、翼上覆羽及尾上覆羽等悉暗金属绿色;上体余部、翅余部及尾羽均为有金属光泽的暗蓝绿或暗绿色,各尾羽端具一白块斑。颏至胸淡棕灰色,上胸以上具黑色羽干纹;下胸、上腹及翼下覆羽暗灰棕色,自下腹以下灰色。</h3><h3>幼鸟(7月底采自海南)颜色与成体无明显差别,只是缺乏光泽,后头、颈、上背等沾棕栗色;下嘴橙褐色;尾羽短;下体棕色较少。</h3><h3>虹膜赤红色;眼外周皮肤裸露部分赤红(繁殖期)或暗红(非繁殖期)色;嘴绿色,基部及先端色暗,近嘴角处常沾红色,非繁殖期下嘴黄褐色;脚石板绿色。</h3> <h3><br></h3><h3>栖身环境</h3><h3>绿嘴地鹃主要栖息于低山丘陵和山脚林缘地带的灌木丛、竹丛和丛林中。喜栖于原始林、次生林及人工林中枝叶稠密及藤条缠结处。</h3><h3>生活习性</h3><h3>常单独或成对活动。多在林下地面或灌木丛中上下跳跃觅食。有时也活动在较高的树枝上,有危险即窜入下面灌木丛。休息时多栖于近地面的低枝上,不动也不叫。受惊后起飞,飞行较快,但每次飞行距离较短,多作短距离飞行。也少鸣叫。叫声柔和,似鸦鹃叫声。</h3><h3>主要以象甲、金龟甲、蝽蟓、毛虫、蝗虫等鞘翅目和鳞翅目昆虫,也吃蜘蛛和其它小形无脊椎动物。偶尔也吃植物果实和种子。</h3> <h3><br></h3><h3>分布范围</h3><h3>分布于孟加拉国、不丹、柬埔寨、中国、印度、印度尼西亚、老挝人民民主共和国、马来西亚、缅甸、尼泊尔、泰国、越南。</h3><h3>中国分布于西藏东南部、云南西部、南部、广西西南部和海南岛。</h3> <h3>十 矶鹬</h3> <h3>矶鹬:(学名:Actitis hypoleucos)是小型鹬类,体长16-22厘米。嘴、脚均较短,嘴暗褐色,脚淡黄褐色具白色眉纹和黑色过眼纹。上体黑褐色,下体白色,并沿胸侧向背部延伸,翅折叠时在翼角前方形成显著的白斑,飞翔时明显可见尾两边的白色横斑和翼上宽阔的白色翼带,飞翔姿势两翅朝下扇动,身体呈弓状,站立时不住地点头、摆尾。栖息于低山丘陵和山脚平原一带的江河沿岸、湖泊、水库、水塘岸边,也出现于海岸、河口和附近沼泽湿地。常单独或成对活动,非繁殖期亦成小群。常活动在多沙石的浅水河滩和水中沙滩或江心小岛上。主要以鞘翅目、直翅目、夜蛾、蝼蛄、甲虫等昆虫为食,也吃螺、蠕虫等无脊椎动物和小鱼。繁殖于欧亚大陆,南到地中海、伊朗、阿富汗和喜马拉雅山,东到日本;越冬于欧洲南部。</h3> <h3><br></h3><h3>外形特征</h3><h3>矶鹬的头、颈、背、翅覆羽和肩羽橄榄绿褐色具绿灰色光泽。各羽均具细而闪亮的黑褐色羽干纹和端斑,其中尤以翅覆羽、三级飞羽、肩羽、下背和尾上覆羽最为明显。飞羽黑褐色,除第一枚初级飞羽外,其他飞羽包括次级飞羽内翈均具白色斑,且越往里白色斑越大,到最后两枚次级飞羽几乎全为白色。翼缘、大覆羽和初级覆羽尖端亦缀有少许白色。中央尾羽橄榄褐色,端部具不甚明显的黑褐色横斑,外侧尾羽灰褐色具白色端斑和白色与黑褐色横斑。眉纹白色,眼先黑褐色。头侧灰白色具细的黑褐色纵纹。颏、喉白色,颈和胸侧灰褐色,前胸微具褐色纵纹,下体余部纯白色。腋羽和翼下覆羽亦为白色,翼下具两道显著的暗色横带。冬羽和夏羽相似,但上体较淡,羽轴纹和横斑均不明显,颈和胸微具或不具纵纹,翅覆羽具窄的皮黄色尖端。</h3><h3>幼鸟似成鸟非繁殖羽,但羽缘多缀有皮黄色,翅上覆羽和尾上覆羽尖端缀有显著的皮黄褐色横斑。 虹膜褐色,嘴短而直、黑褐色,下嘴基部淡绿褐色,跗蹠和趾灰绿色,爪黑色。</h3> <h3><br></h3><h3>栖息环境</h3><h3>栖息于低山丘陵和山脚平原一带的江河沿岸、湖泊、水库、水塘岸边,也出现于海岸、河口和附近沼泽湿地,特别是迁徙季节和冬季。夏季亦常沿林中溪流进到高山森林地带,如在长白山原始森林就曾上到海拔1800米。</h3> <h3><br></h3><h3>习性</h3><h3>常单独或成对活动,非繁殖期亦成小群。常活动在多沙石的浅水河滩和水中沙滩或江心小岛上,停息时多栖于水边岩石、河中石头和其他突出物上,有时也栖于水边树上,停息时尾不断上下摆动。性机警,行走时步履缓慢轻盈,显得不慌不忙,同时频频地上下点头,有时亦常沿水边跑跑停停。受惊后立刻起飞,通常沿水面低飞,飞行时两翅朝下扇动,身体呈弓形。也能滑翔,特别是下落时。常边飞边叫,叫声似‘矶-矶-矶-’声。</h3><h3><br></h3> <h3><br></h3><h3>食性</h3><h3>主要以鞘翅目、直翅目、夜蛾、蝼蛄、甲虫等昆虫为食,也吃螺、蠕虫等无脊椎动物和小鱼以及蝌蚪等小型脊椎动物。常在湖泊、水塘及河边浅水处觅食,有时亦见在草地和路边觅食。</h3> <h3>十一 白鹭</h3> <h3>白鹭属共有13种鸟类,其中有大白鹭、中白鹭、白鹭(小白鹭)和雪鹭四种体羽皆是全白,世通称白鹭。大白鹭体型大,既无羽冠,也无胸饰羽,中白鹭体型中等,无羽冠但有胸饰羽;白鹭和雪鹭体型小,羽冠及胸的羽全有。白鹭在繁殖期所生的冠羽和蓑羽可作装饰用,俗称白鹭丝毛,常远销欧美和世界各地。</h3><h3><br></h3> <h3><br></h3><h3>物种特征</h3><h3>描述:中等体型(60厘米)的白色鹭。与牛背鹭的区别在体型较大而纤瘦,嘴及腿黑色,趾黄色,繁殖羽纯白,颈背具细长饰羽,背及胸具蓑状羽。</h3><h3>虹膜-黄色;脸部裸露皮肤黄绿,于繁殖期为淡粉色;嘴-黑色;腿及脚-黑色,趾黄色。</h3><h3>叫声:于繁殖巢群中发出呱呱叫声,其余时候寂静无声。</h3> <h3><br></h3><h3>大白鹭</h3><h3>体大羽长,体长约90cm,是白鹭属中体型较大者,夏羽的成鸟全身乳白色;嘴巴黑色;头有短小羽冠;肩及肩间着生成丛的长蓑羽,一直向后伸展,通常超过尾羽尖端10多厘米,有时不超过;蓑羽羽干基部强硬,至羽端渐小,羽支纤细分散;冬羽的成鸟背无蓑羽,头无羽冠,虹膜淡黄色。此鹭栖息于海滨、水田、湖泊、红树林及其他湿地。常见与其他鹭类及鸬鹚等混在一起。大白鹭只在白天活动,步行时颈劲收缩成 S形;飞时颈亦如此,脚向后伸直,超过尾部。繁殖时,眼圈的皮肤、眼先裸露部分和嘴黑色,嘴基绿黑色;胫裸露部分淡红灰色,脚和趾黑色。冬羽时期,嘴黄色,眼先裸露部分黄绿色。</h3><h3>中白鹭</h3><h3>体长60~70厘米;全身白色,眼先黄色,虹膜淡黄色,脚和址黑色;繁殖羽背部和前颈下部有蓑状饰羽,头后有不甚明显的冠羽,嘴黑色。栖息和活动于河流、湖泊、水稻田、海边和水塘岸边浅水处。常单独、成对或成小群活动,有时亦与其他鹭混群。生性胆小,很远见人即飞。飞行时颈缩成“S”形,两脚直伸向后,超出于尾外,两翅鼓动缓慢,飞行从容不迫,且成直线飞行。主要以小鱼、虾、蛙、蝗虫、蝼蛄等动物为食。中白鹭在我国南方为夏候鸟,亦有部分留下越冬。</h3><h3>小白鹭</h3><h3>体态纤瘦,乳白色:夏羽的成鸟繁殖时枕部着生两条狭长而软的矛状羽,状若双辫;肩和胸着生蓑羽,冬羽时蓑羽常全部脱落,虹膜黄色;脸的裸露部分黄绿色,嘴黑色,嘴裂处及下嘴基部淡角黄色;胫与脚部黑色,趾呈角黄绿色。通常简称为白鹭。小白鹭场栖息于稻田、沼泽、池塘间,以及海岸浅滩的红树林里。常曲缩一脚于腹下,仅以一脚独立。白天觅食,好食小鱼、蛙、虾及昆虫等。繁殖期3~7月。繁殖时成群,常和其他鹭类在一起,雌雄均参加营巢,次年常到旧巢处重新修葺使用。卵蓝绿色,壳面滑。雌雄共同抱卵。卵23天出雏。</h3> <h3>十二 鹊鸲</h3> <h3>鹊鸲:(学名:Copsychus saularis)为雀形目鸫科鹊鸲属的鸟类,体长约21厘米,嘴形粗健而直,长度约为头长的一半或比一半略长;尾呈凸尾状,尾与翅几乎等长或较翅稍长;两性羽色相异,雄鸟上体大都黑色;翅具白斑;下体前黑后白。但雌鸟则以灰色或褐色替代雄鸟的黑色部分。鹊鸲性格活泼好动,觅食时常摆尾,不分四季晨昏,在高兴时会在树枝或大厦外墙鸣唱,因此在中国内地有“四喜儿”之称。出没于村落和人家附近的园圃,栽培地带或树旁灌丛,也常见于城市庭园中。食物以昆虫为主,兼吃少量草籽和野果。是孟加拉的国鸟。</h3> <h3><br></h3><h3>外形特征</h3><h3>雄性成鸟:头顶至尾上覆羽黑色,略带蓝色金属光泽;飞羽和大覆羽黑褐色,内侧次级飞羽外翈大部和次级覆羽均为白色,构成明显的白色翼斑,其他覆羽与背部同色;中央两对尾羽全黑,外侧第4对尾羽仅内翈边缘黑色,余部均白,其余尾羽都为白色;从颏到上胸部分及脸侧均与头顶同色;下胸至尾下覆羽纯白。</h3> <h3><br></h3><h3>栖息环境</h3><h3>鹊鸲主要栖息于海拔2000米以下的低山、丘陵和山脚平原地带的次生林、竹林、林缘疏林灌丛和小块丛林等开阔地方,尤以村寨和居民点附近的小块丛林、灌丛、果园以及耕地、路边和房前屋后树林与竹林较喜欢,甚至出现于城市公园和庭院树上。</h3> <h3><br></h3><h3>生活习性</h3><h3>鹊鸲属留鸟。性活泼、大胆,不畏人,好斗,特别是繁殖期,常为争偶而格斗。单独或成对活动。休息时常展翅翘尾,有时将尾往上翘到背上,尾梢几与头接触。清晨常高高的站在树梢或房顶上鸣叫,鸣声婉转多变,悦耳动听。尤其是繁殖期间,雄鸟鸣叫更为激昂多变,其他季节早晚亦善鸣,常边鸣叫边跳跃。</h3><h3>主要以昆虫为食。所吃食物种类常见有金龟甲、瓢甲、锹形甲、步行虫、蝼蛄、蟋蟀、浮尘子、蚂蚁、蝇、蜂、蛹等鞘翅目、鳞翅目、直翅目、膜翅目、双翅目、同翅目、异翅目等昆虫和昆虫幼虫。此外也吃蜘蛛、小螺、蜈蚣等其他小型无脊椎动物,偶尔也吃小蛙等小型脊椎动物和植物果实与种子。</h3> <h3><br></h3><h3>繁殖方式</h3><h3>鹊鸲在繁殖期4-7月,个别晚的一直到8月,早的在3月末即开始进入繁殖期。此时雄鸟特别好斗,有时为争雌连续争斗达1-2小时之久,甚至时间更长。通常营巢于树洞、墙壁、洞穴以及房屋屋檐缝隙等建筑物洞穴中,有时也在树枝桠处营巢。巢呈浅杯状或碟状,主要由枯草、草根、细枝和苔藓等材料构成,内垫有松针、苔藓和兽毛。巢的大小,巢外径8-13cm,内径6.2-8cm,高4.5-4.8cm,深2.4-3.5cm,巢距地高3-4.5m,洞口直径7-9cm。每窝产卵通常4-6枚,多为5枚,偶尔也有少至3枚和多至7枚的。卵淡绿色、绿褐色、黄色或灰色,密被暗茶褐色、棕色或褐色斑点,尤以钝端较密集。卵呈卵圆形,大小为20.4-23mm×16.1-17.4mm。孵卵由雌雄亲鸟共同承担,孵化期13±1天。雏鸟晚成性,刚孵出的雏鸟赤裸无羽、眼未睁开,体重仅9.5-12g,体长51-54mm,翅长15-19mm,跗蹠11-16mm,雌雄亲鸟共同育雏。</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