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黄梅时 乐歌也悠扬

小白

&nbsp; &nbsp; &nbsp; &nbsp;当一场微雨送来清凉,思明区小学音乐教师们聚集在滨北小学多媒体教室,展开了一场“基于审美体验的音乐学习活动设计”教学研讨活动。本次教学研讨结合了省教育教学改革专项课题《小学音乐教学中学生记写能力培养的实践研究》的研讨活动,由滨北小学的孟杨歆老师和莲前小学的王尧老师进行研讨课展示,为全体老师们带来了不一样的观课体验与教学思考。 &nbsp; &nbsp; &nbsp; &nbsp;第一节课是由孟杨歆老师执教的三年级欣赏课《水上音乐》。一开始孟老师就用亲切、生动的语言带领着孩子们穿越时空,进入了十八世纪华丽的贵族生活场景,让孩子们在音乐的想象力中感受了一场辉煌而又庄严的盛大庆典。课堂中,孟老师以聆听主题旋律作为切入点,紧扣这一环节,让体验、实践、感受三者有机结合,并设计不同的方式方法让学生通过记写的手段辅助音乐聆听。整节课教学环节得到了有效落实,学生们不仅理解了音乐内容、记忆了主题旋律、听辨了乐器音色,也通过这节课感受到了十八世纪古典音乐的独特风格。 具有宫廷仪式感的课堂导入。 自制打击乐器模拟弦乐拨弦,感受三拍子节拍特点。 模仿乐器音色及演奏方式,辅助乐器的听辨。 教学环节中渗透学生记写能力的培养。 &nbsp; &nbsp; &nbsp; &nbsp;第二节课是由王尧老师执教的三年级歌唱课《顽皮的杜鹃》。作为一名工作不到一年的年轻教师,王老师用活泼亲切的教态吸引着孩子们投入课堂学习,熟练地组织教学和精美生动的课件制作也为这堂课增色不少。课堂上,王老师不仅设计了许多富有童趣的环节与孩子们进行互动教学,也勇于尝试二声部的创编拓展,将一首简单的儿歌教得层次丰富,学生们也在课堂中收获颇丰。 王老师用精美的课件让孩子们有了视听结合的新体验。 有趣活泼的师生互动。 “捉迷藏”游戏。 &nbsp; &nbsp; &nbsp; &nbsp;两节形式、风格截然不同的课引发了观课老师们的思考。在听评课环节,许多老师踊跃发言,给年轻老师提出了不少宝贵的建议。大家都对两位老师的课堂给予了肯定,并赞赏她们从容的教态和扎实的基本功。老师们提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注意语言的精炼与引导作用,更重要的是要给予学生准确的概念和规范性的表达;在教学环节设计上应该更多的鼓励学生们的自主参与,给予他们更多发散性的思维空间;在课堂的整体把握上可以更加灵活,而不将学生拘泥于教师设定好的框架之中。对于大家给出的建议,两位老师表示将虚心接受,积极探索,努力实践,争取更大的进步与提升。 评课环节,大家踊跃发言、交流与探讨。 两位老师精美的板书设计。 &nbsp; &nbsp; &nbsp; &nbsp;最后,教研员郑岚老师进行总结发言。她提出,教师要更多的关注孩子们在音乐课堂中的能力提升,对于课堂的容量要有自己的思考,要考虑教学环节的设计上对于孩子能力的提升点体现在哪里,并及时、灵活的调整学习难度。同时,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更多地鼓励孩子发散性思维,要允许孩子们适当的“犯错误”,让他们更加主动、有想法的参与课堂学习。 思明区教研员郑岚老师发言。 &nbsp; &nbsp; &nbsp; &nbsp;江南五月麦初黄,只有辛勤的播种才能迎来丰收。我们相信,在前辈们不断地引领下,年轻教师们一定会以谦逊的姿态和饱满的热情,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努力、探索、尝试、创新,为孩子们创造更多“乐歌悠扬”的美好音乐课堂。 <h3 style="text-align: right">摄影、撰稿:厦门市滨北小学&nbsp; 刘康</h3> <h3 style="text-align: right">2019年5月29日&nbsp; &nbsp; &nbsp; &nbsp; &nbsp;&nbsp;</h3>